书城科普读物金星离火星有多远
14825100000028

第28章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珠穆朗玛峰巍然屹立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处,金字塔形的峰体给人以肃穆、神圣的感觉。测定它的高度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个标志,也是人类测量技术水平发展的一个象征。同时,珠峰地区的地壳运动至今仍然非常活跃,包括珠峰在内的青藏高原对东亚、南亚甚至整个北半球的气候、环境、生态的影响也非常大,因此它的高度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科技意义和社会意义。

1954年,印度一位名叫古拉提的测量师测得珠峰的高度为8847.6m;1975年,我国组织了规模浩大的珠峰科考测量行动,经过登顶测量,确定珠峰的高度为8848.13m;1992年,意大利科学家乔治·普瑞迪带队登顶珠峰,测出珠峰高度为8846.50m;1999年5月,美国“千禧年珠峰测量”计划实施,中国学者作为合作方在北坡脚下给予协助,并提供参考数据,测量结果为8850m。

多年来,中国一直使用1975年的测量数据。当时采用的是传统的经典测量方法,就是用三角测量、水准测量以及导线测量等方式获得数据并进行重力、大气等多方面改正计算,最终得到珠峰高程的准确数据。

2005年,中国开始重新测量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保证峰顶观测的成功与可靠性,科学家们同时采用了3套相互补充印证的观测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用传统的三角测距法观测峰顶树立的觇标与测距反射棱镜;第二种观测方案用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法,直接将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峰顶觇标顶部架设同轴观测;第三种利用雪深雷达组合GPS动态定位技术观测峰顶覆雪厚度与雪面地形;只要有一种观测方案能够实现,就能确保珠峰测高成功。本次珠峰测高中,GPS方法共设置了70个点,而此前美国等国家在测量中只用了2个点;在大地水准面的确定方面,测绘人员参考了5种地球重力场模型、600多个重力点;激光测距的应用,使得测量精度大为提高;使用珠峰脚下的大本营气象数据,使得折光改正更加完善;使用雷达探测代替人工插钎法测量冰雪深度,使得数据更加可靠。可以说,中国在本次珠峰测量中,既使用了高新测量技术,又结合了传统观测方法,通过多种观测手段相互印证比较,保证了观测成果的可靠性与精确性,保证了所测得的数据是目前世界珠峰测高史中最精确可靠的高程成果。

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负责人公布了我国科学家测定的最新数据: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m,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高程测量精度±0.21m;峰顶冰雪深度3.50m。自此,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数据在中国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