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金星离火星有多远
14825100000048

第48章 大西洋两岸每年相互分离的距离

如果你经常看世界地图,也许会注意到,南美洲的东海岸与非洲的西海岸似乎能拼合在一起。这只是一种巧合吗?

不是!因为南美洲与非洲原本就是在一起的,只不过后来相互分离了。

如果在100年前有人这么说的话,他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因为陆地怎么会移动呢?可是如今,连小学生都知道这么说是对的。

其实早在19世纪,就有人根据大西洋两岸古生物化石和岩层的相似性,提出这两个大陆原本是连接在一起的。不过,有关陆地怎么会移动的问题谁也解释不通,甚至有人把“诺亚洪水”等神话中的灾变事件扯了进来。

进入20世纪后,奥地利科学家魏格纳也遇到了这个问题。1915年,他发表《大陆及海洋的起源》一书,正式提出“大陆漂移说”,他根据当时掌握的资料,从地质和古生物等角度对此作了详细论证。魏格纳认为,全世界所有的大陆都始自古生代时期一个庞大的联合古陆,称为“泛大陆”。后来由于潮汐的摩擦力和地球自转时从两极向赤道方向的挤压力,泛大陆开始分裂,较轻的花岗岩质大陆在较重的玄武岩质地幔上漂移,逐渐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和四大洋。

不过,由于魏格纳无法合理地解释大陆漂移的原因,因而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反对,大陆漂移说也渐渐没有人提了。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深海勘探、古地磁与地震学以及卫星观测的发展,科学家们在全球各大洋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地球具有活动板块构造,新的洋壳不断形成并向两边扩张,大陆随着海底的扩张而移动,这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泛大陆确实曾经存在过,在泛大陆周围则是统一的泛大洋。大约在2亿年前,即三叠纪时代,泛大陆开始破裂成为两个部分,北方部分(包括如今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称为“劳亚古陆”,南方部分(包括如今的南美洲、非洲、印度半岛、南极—大洋洲)称为“冈瓦纳古陆”,后来印度与南极—大洋洲共同向南漂移。

大约在1.35亿年前,即侏罗纪时代,地壳由北向南裂开一条大缝,将北方的“劳亚古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古陆”各切割成东西两部分。后来海水涌入,形成一条海底大断裂谷,地下熔岩不断向上涌出,堆积在断裂谷的两侧,形成大洋中脊,将地壳使劲朝两边推去,使得海底不断扩张,导致大陆板块漂移运动。

科学家利用卫星测量得知,如今大西洋两岸仍在以每年4cm的速度相互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