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自己动手搞发明
14826700000034

第34章 我也要当爱迪生

四川省第二届“十佳少先队员”——南充地区蓬安师范附小六年级少先队员刘彧同学,是一个热爱科学,勇于发明创造的小姑娘,她发明的“防风防散落卫生火柴”获得了“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科学论文、科技制作比赛”三等奖,获省银牌奖,地区二等奖,她的名字被收入《全国小发明家辞典》一书,实现了自己要当一个小发明家的愿望。你们一定想知道这位小发明家的故事吧。刘彧与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一样并不是一出生就那么聪明。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问4可以分成几和几,小刘彧站起来明亮地回答:“可以分成2和2.”“还可以怎么分呢?”老师又问:“不能再分了,妈妈只告诉我一种分法。”小刘彧诚实地回答,使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下可伤了小刘彧的自尊心,她再也不愿举手回答问题,少了几分自信,多了几分胆怯。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找到刘彧,给她讲爱因斯坦,爱迪生的故事。爱因斯坦曾经被视为低能儿、“傻子”,但他奋发向上,终于成为一个大科学家。爱迪生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离开了学校,但他不断探索,一生发明了上千件的东西,为人类立下不朽的功勋。小刘彧听得出了神,这一切在她的心灵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从小就给自己立下志愿:“我也要当爱迪生,我也要做一个发明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刘彧从一个个科学家、发明家的成长与奋斗的足迹中,深刻地理解了“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名言的深刻含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刘彧非常勤奋,刻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她都坚持早起,锻炼身体,然后朗诵课文,从不间断。她的勤奋刻苦,还主要表现在勤于动脑、勤于思考上。因为她懂得:要当发明家,必须要有聪明的善于思考的头脑。可人不是天生聪明的,脑子只有越用才会变得越聪明。因此,她非常注重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预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她对题目中“借箭”一词产生疑问,“借”不是暗含着还要还吗?为何不叫“草船取箭”呢?通过这样的思考,她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老师布置作文题《星期天》,同学们一般都写星期天怎样玩,而刘彧却写了爸爸妈妈在星期天仍然和平常一样,忙忙碌碌地工作,她主动承担了家务,这样她过得非常愉快,非常有意义。

刘彧不仅各门功课学得好,兴趣爱好可以说也很广泛,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舞蹈,绘画,演讲,摄影,尤其是科技活动,她特别喜欢。她是学校科技组成员,她制作的航空航海模型,机器人等,受到师生的夸奖。刘彧曾在日记中写道:“善于观察,思考是创造发明的两只灵敏的眼睛。”

刘彧之所以能发明防风防潮防散落火柴,正是她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结果。刘彧经常看见爸爸为划火柴点烟可老点不燃而着急,她仔细观察火柴盒,发现两边的磷片被磨光了。怎样才能克服传统火柴盒磷片易磨损的缺点呢!刘彧开始动脑筋,想办法,还去向老师求教,一道商量。最后,一种新型的防风防潮防散落的火柴包装盒发明设计出来了,受到了专家及有关人士的高度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