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日星期四雷阵雨
今天星期四,白天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编制内部审计制度框架,只有挑灯夜战了。本次主题是内部审计证据的获取。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据审计目标获取不同类型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包括下列几种:书面证据、实物证据、视听电子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
内部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应当具备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充分性是指证据数量足以证实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和建议;相关性是指证据和审计目标相关联,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可靠性是指证据能够反映审计事项的客观事实。
内部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应当考虑下列基本因素:
(1)适当的抽样方法。
(2)合理的审计风险水平。证据的充分性与审计风险水平密切相关。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越低,所需证据的数量就越多。
(3)成本与效益的合理程度。获取审计证据应考虑取证成本与证据效益的对比。但对于重要审计事项,不应将审计成本的高低作为减少必要审计程序的理由。
(4)具体审计事项的重要程度。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从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判断具体审计事项的重要性,以做出获取审计证据的决策。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获取审计证据:审核、观察、监盘、询问、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此外,内部审计人员应将获取审计证据的名称、来源、内容、时间等清晰、完整地记录在工作底稿中;可聘请其他专业机构或人士对审计项目的某些特殊问题进行鉴定,以鉴定结论作为审计证据。内部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如有必要,应当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盖章。如果证据提供者拒绝,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注明原因和日期,该证据依然可作为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的依据。
在这里,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内部审计的方法。与外部审计差不多,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顺查法、逆查法、抽查法和抽查审计与详查审计结合法。
顺查法: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和会计核算程序,依次审核和分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
逆查法:按照经济活动进行的相反顺序,先审查会计报表,从中发现错弊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依次审查和分析报表、账簿和凭证。
抽查法:目前提供三种抽样方法,包括等距抽样、随机抽样、PPS抽样,从被审单位被审计对象中抽取其中一部分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借以推断审计对象总体有无错误和弊端。
抽样审计与详细审计结合法: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确定审计样本是在内控制度与重要性水平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对某一样本产生怀疑时,审计人员可能会扩大样本的数量或对某一样本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审计。
写完之后,看看窗外,夜已深!早点睡觉吧,明天还要挤地铁上班。
小编心语
1.审计证据的获取,应结合审计目标,采取最为有效的方式。
2.审计证据需要充分、相关、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