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感恩懂得爱
14830100000028

第28章 用勤奋将困难分解

一勤天下无难事

勤奋能塑造卓越的伟人,也能造就最好的自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天才与勤奋之间,我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化剂。”高尔基也说过这样的话:“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更说了一句激励我们勤奋的话:“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凡是能有所作为的人,无一不是与勤奋结缘的人。古今中外的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他们无一不是勤奋耕作走向成功的典范。

1601年的一个傍晚,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躺在床上,生命已经垂危。他的学生,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坐在一张矮凳上,倾听着老师临终的教诲:“我一生以观察星辰为工作,我的目标是1000颗星,可是现在我只能观察到750颗星。我把我的一切底稿都交给你,你要把我的观察结果出版出来……你不会让我失望吧?”

开普勒静静地坐着,用力地点了点头,眼泪从脸颊上流下来。

为了感谢老师的信任,为了不辜负老师临终时的愿望,开普勒开始勤奋工作。但是,他的继承却引来了布拉赫亲戚们的嫉妒。不久,他们就合伙把作为遗产的底稿全部收了回去。无情的困境没有让开普勒屈服,他日夜牢记老师的托付——“我的目标是1000颗星”。开普勒开始自己进行实地观察,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吃住都在望远镜旁边。751,752,753……20多年过去了。终于在1627年,开普勒实现了老师的遗愿。

天才出于勤奋,伟大来自平凡的努力和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困境,感谢压力,感谢挫折,让我们超越了自己,让我们冲破了生活的挑战。

其实,勤奋本身就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从而更加尽力地去回报社会。

记得有人说过:“天才之所以能成为天才,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更专注更勤奋罢了。”的确,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天只能给人天分,但却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天赋却不高。

一天晚上,他正在书房背书,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曾国藩读完书睡觉后捞点好处。可是,曾国藩反反复复地朗读了不知道多少遍,还是没有把书背下来。贼人非常生气,跳出来对着曾国藩怒气冲冲地说:“你这种水平还要读书?”然后将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聪明,至少比曾国藩要聪明。可是,他却只能成为贼,而曾国藩日后却成了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理论家。其中奥妙何在?无非一个“勤”字。“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与勤奋分不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且,不管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通过付出相应的汗水和努力,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来之不易,因而也会愈加珍惜它。这样,人们才能从这种“拥有”之中享受到幸福和快乐。

“即便有一天我忽然什么钱都没有了,我也不怕。我还可以当农民,还可以一步步从头做起!我可能年纪大了点,但我干活会勤奋,看门就把门看好,扫地就把地扫干净,老板还会认同我,也许会给我开高点工资。”希望集团的创始人刘永好曾经这样表示过。

从这些成功之人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成功之人,都不可能脱离勤奋而冲向终点。勤奋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它只存在于那些认清勤奋重要性的人的心中。只有勤奋之人,才能更加敏锐地发现机会和创造机会,突破重重压力、层层困难,进而在生活之中不断进取,完善自己辉煌的人生。

感恩,为勤奋加足动力

汽车大王福特说:“当大家都认为一个年轻人很有前途时,我会问:他努力工作吗?”

汉代名将韩信少年时生活非常穷困,每天只能靠钓几条鱼来充饥。有一次,一个洗衣妇到河边洗衣时,发现韩信正在河边钓鱼,就觉得他很可怜,于是每天都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韩信感激地说:“我将来富贵了,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可是,那位洗衣妇训斥韩信道:“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这一句话激励了韩信。后来经过努力,韩信终于成了“熟知六韬三略,胸藏百万兵甲”的奇才。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事业上的成功不仅要靠能力和智慧,更要靠面临压力和困境时的感恩和勤奋。古罗马人有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一座是荣誉的圣殿。它们在安排座位时有一个顺序,就是必须经过前者的位置,才能到达后者的位置。可见,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

勤奋,也是罗马人的伟大箴言,是他们征服世界的秘诀所在。当时,从事农业生产是很受人尊敬和感激的,就连凯旋的将军回到家后也要务农。正是因为罗马人懂得感恩,让他们体会到了勤奋的重要;而也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勤奋,最终造就了这个强大的国家!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都有知识,有能力,但是却缺乏勤奋的精神。结果这些知识和能力也难以发挥出来,最终他们也只能白白浪费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一生碌碌无为。

微软最初是从两个好朋友创业开始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拥有8万多员工的大企业了。在公司中,盖茨的领导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他所创造的积极勤奋的工作氛围,吸引了全球软件行业的顶尖人物纷至沓来。他们个性迥异,如果没有他们对盖茨的感恩、对工作的勤奋,那么微软在30年的创业历程中时刻都有可能分崩离析。

微软公司内部早已营造出一种“工作第一,以公司为家”的气氛,当年盖茨本人对工作的狂热和勤奋也带动了员工的工作激情。大家都是没日没夜地干,甚至可以一连几天都不休息。人们也经常看到盖茨加班工作,与员工一起讨论公司的经营计划,并经常鼓励员工要突破障碍,努力进取。对表现出色的员工,盖茨也会给予高额的物质奖励,以及精神上的鼓励。这也让员工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对微软和盖茨都充满了感恩之情。而这种感恩,又会带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面对困难时,一个员工可能难以解决,但是多个员工同心协力,困难就会很容易被瓦解。

如今的盖茨已经辞职了,但他为微软创造的价值,以及为微软员工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而意义非凡的。正是他站在员工们的前面,为员工做榜样,才让更多的微软人找到了归属感,让员工真正体会到微软不只给员工发薪,还关注员工未来的发展,以及他们的家庭,从而使员工心怀感恩,更乐于勤奋工作。

勤奋不仅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感恩的具体表现。只有心怀感恩之情,才能更加潜心投入、勤奋工作,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敏锐地发现机会、创造机会,最终战胜困难。

有一块石头被刻成了神像,抬到庙里去供奉,受到人们的跪拜。后来,人们把庙宇改成了别的用场,这个神像也就用来垫墙脚了。

“我真不幸,怎么会碰上这么倒霉的事!”石像抱怨着,“让我来垫墙角,真是大材小用!”

而另一块垫墙脚的石头却说:“我很感激能有这样一个位置。要知道,能够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对人们有益的事,比起做一个高高在上、光摆架子,却没有一点用场的偶像来,要有意义得多!”

只有心怀感恩的人,才能视万物皆为恩赐;也只有当我们心中充满了感恩之情时,压力才会变得不再是压力,世界也才会变得美好无比。而此时无论是怎样的困难,我们都可以满怀激情地去面对。

精彩的人生,不是在安逸的空想中度过的,而是由重压下的勇敢、艰苦中的勤勉、逆境中的感恩,以及任何环境下都具备的自我适应、自我调解能力创造的。如果你不是个天才,要想走出一条完美的人生轨迹,就必须有勤奋的美德,懂得感恩,从而满怀激情地去做好每件事。这样才能找到更多的乐趣,获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