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感恩懂得爱
14830100000005

第5章 感谢陌生人的善良与温暖

陌生人也会成为守护神

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即使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也会为你守护那点生的希望。

无论你是多么聪明,多么富有,或者多么有能力,你的生命之中有许多事情都是要靠运气和陌生人的帮助的。因此,作为一个很有运气的人,你要感谢那些给你带来好运的陌生人。因为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无数人的支持和帮助,正是那千千万万不图回报的陌生人,才成就了我们生命的精彩。

2003年7月21日凌晨4点半左右,一辆满载着陶制瓦片的卡车撞进南京下关区上元门的三间民房里。顷刻间,瓦砾四溅,房屋倒塌,卡车内的几个人当场死亡,房屋里也埋下了5个人。

因为事故发生在凌晨时分,所以大多数人都处于梦乡之中。惨祸发生后,被惊醒的为数不多的附近居民面对惨祸简直就是束手无策。在等待救援人员到达期间,人们发现在倒塌的房屋废墟里有一个人头露在外面,而身子却埋在了废墟中。也许是由于失血过多,他的呼吸变得越来越微弱,眼睛也睁不开了。这时候,一个青年男子俯身对那露在外面的头喊道:“不要闭上眼睛!要坚强,你可以和我说说话,但千万不要闭上眼睛!”听了他的话,那个被埋者的眼睛睁开了,眼神中隐藏着一丝恐惧和一丝谢意。随后,年轻男子和那个被埋者便说起了话,问他:“你今年多大年龄了?在哪里工作?是做什么工作啊……”

可是没过多久,被埋的人又一次闭上了眼睛,那个年轻男子又一次喊道:“不要闭上眼睛!一定要睁开你的眼睛!”可这次被埋者似乎没有听到,一点反应也没有。好在此刻闻讯的医生赶来了,马上给被埋者输入了氧气,被埋者的眼睛再一次睁开了。

救援人员终于赶到了,被埋的男子被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有人问喊话的年轻男子和被埋者是什么关系,喊话的年轻男子说道:“我不认识他,我是开出租车路过这里的。”

素昧平生、毫无关系的两个人之间,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感动的故事。年轻人的的呼喊,只是因为对生命的珍重。在那场灾难之中,共有7个人丧生了。然而,那个年轻的出租车司机的喊声却响彻那个清晨,响彻南京,成为那座城市最动听的声音之一。

生命的旅途中,除了亲人、爱人、朋友,我们还要感谢很多人,比如陌生的路人。虽然他们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但你却会在不经意间与他们在某一段生命的路途上相伴而行。你们可以聊天,可以相互解闷,可以在遇到坎坷不平时相互搀扶着艰难前进,可以在需要跋山涉水时携手拼搏,并肩战斗。他们是不会陪你走完人生全部路程的,但是他们陪你走过的路不论是平淡无奇还是扣人心弦,都会在你生命之中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

中央电视台曾播出过一期名为《感恩之旅》的节目,故事梗概大致是:一对父子相依为命,为给身患绝症的儿子治病,父亲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甚至卖了房子。在这对父子走投无路之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心人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让儿子的病情得以控制。面对陌生人的帮助,儿子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在自己剩余不多的时间内,亲手向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献上一束鲜花,说声“谢谢”。于是,父子二人驾驶着一辆三轮车开始了为期数载、遍及全国的“感恩之旅”。在这段旅途中,他们在感谢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陌生人的帮助。

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更加感谢那些有恩于他们却不求回报的每一个陌生人。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喜悦和感动。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也会愿意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图回报……

这个世界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感恩,有太多的理由让我们去微笑着面对一切磨难。

感谢那份陌生的温暖

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温柔的眼神,都能让我们感激不尽。

在北京顺义区马头庄村的一个院落里,有一所特殊的学校——光爱学校。这个学校的校长叫石青华,是安徽金寨县人。他和自己的家人曾经因为一场意外灾难而被严重烧伤,为了给妻子求医而流落北京街头,后来得到了社会上诸多陌生人的帮助,并在一家福利机构的资助下,让妻子得到了恢复性治疗。为了回报社会,2004年石青华创立了北京光爱学校,专门收留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儿、孤残儿、特困儿,实行全免费寄宿制。

1997年的年底,一起意外事故让石青华那个欢乐和谐的幸福家庭不复存在了。邻居家大量烟花爆竹由于保存方法不得当而发生爆炸,灾难殃及了石青华一家。妻子遍体鳞伤,连穿鞋下床都成了奢望;孩子细嫩的脸几乎被毁容,无法从嘴里进食;而石青华自己的烧伤程度也较为严重。

没能得到一分钱的赔偿,石青华只能依靠亲友的帮助为妻子和孩子进行治疗。然而几次手术下来,妻儿的情况也不见明显好转。无奈之下,石青华只好带着妻子到北京求医。

由于妻子的烧伤过于严重,在北京经历两次手术之后,石青华再也拿不出一分钱了。无奈之下,他只能背着无法走路的妻子、领着病残的孩子流落街头。几个月的风餐露宿让石青华心力憔悴,他所能给予妻儿的除了安慰别无他法。

就在此时,石青华一家的悲惨遭遇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社会向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中华慈善总会不仅帮助他们结束了在北京的流浪生活,还出资为他们进行了有效的治疗,直至一家三口走出困境。“在满天乌云的地狱里,是来自社会的善良和温暖,为我们全家敞开了一片光芒。”走出磨难的石青华感慨万分。

生活恢复正常之后,石青华拉过货、卖过菜,劳动所得足以应付全家人在北京的生活。但是,曾经露宿街头、忍痛挨饿的经历,使得石青华每次看到那些流浪的小孩,都会被深深触动。2004年,在社会多方面的帮助下,石青华在北京创立了光爱之家,专门收留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孤残儿童。至今,光爱之家已收留了103名4到18岁的儿童。

“我很清楚那种无助和失落,我的儿子起初就是这样,好在我们非常幸运,得到了许多爱心人士的关怀和帮助,让我们的生活从流浪到稳定。”石青华说,“这份帮助一直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我在想,我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也应该去帮助别人,有多少力就出多少力,尤其想为这些不幸的孩子做点什么。”

石青华说,或许他们的生存状态是弱势的,食物、衣服、义工、资金等各种资源无一不缺,但他们的心灵却是刚强的。他希望对孩子们能够因材施教,希望孩子们能懂得感恩,希望他们长大成人后能够回报社会。

今天的石青华已对自己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他不仅要让更多的孩子有饭吃、有衣穿,他更要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建立健全的人格,拥有一颗充满爱的感恩之心。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有这样一个人,他不是你的亲人,不是你的朋友,仅仅是你只见过一面的陌生人,但他却在你的记忆深处住了下来。不论过了多久,只要一想起他,你的心里依然是满满的感谢?

其实,即便是陌生人,在我们需要帮助在时候,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温柔的眼神,都能让我们感激不尽。那就像黑暗中送来的一盏小橘灯,就像困乏时送来的那个柔软的小枕,也或许就是在中秋之夜打的一个长途,重阳之日远处故乡寄来的红叶……只是举手之劳,只是微不足道,它们可以发生在陌生人的相遇之间,也或者发生在萍水相逢的一刻。但仅此,就足以感动着我们这颗正承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的心,为我们最脆弱的神经送来了有力的温暖。于是,人性的光辉与日月的光辉一同开始升腾于这个世界。

当我们正在感受生命的沉重时,陌生中的帮助与鼓励是一件温暖的事。所以,请感谢那些给予你帮助与鼓励的陌生人,因为是他们给了你黑夜前行中那一丝灯光,一抹温暖!

用心回报给予你帮助的人

永远也不会有人独自取得成功,所以请随时记住并感恩帮助过你的每个人。

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略,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也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真正缺少的不是金钱,而是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的真正贫穷也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缺乏爱心、感恩之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对陌生人的给予满怀感恩,那么我们生命中一定是爱多于恨,快乐多于烦恼,拥有多于给予……

在里约热内卢有一个贫民窟,这里住着一个小男孩,他非常喜欢足球。可是让他感到遗憾的是,他从来没有拥有过真正的足球,因为他的家境很坏,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给他买足球。于是他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里拣来的椰子壳,等等。他在街头巷尾里踢,在能找到一片空地的任何地方踢。

有一天,他正在一个干涸的小池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一位足球教练恰巧路过这里。他停下来准备看看这个小男孩的球艺,令他惊奇的是,他发现这个小家伙踢得很有味道,是那么回事。于是教练就主动送给小男孩一个足球,这让小男孩惊喜万分,得到足球后他踢得更卖力了。没过多长时间,小男孩就能准确地将球踢进远处随意摆放的破水桶里。

圣诞节到了,男孩的妈妈对男孩说:“圣诞节到了,可是我们没有钱买圣诞礼物送给我们的恩人,就让我们为他真诚地祈祷吧。”

听了妈妈的话,小男孩很认真地跟妈妈一起祷告。祷告完毕,他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就跑了出去。

小家伙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圃里,开始挖坑。就在他快挖好的时候,从别墅里走出一个人大声地问他:“喂!小家伙,你在干什么?”小男孩抬起满是汗水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您,我在这里给您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吧。”

教练弯下身子,把小男孩从树坑里拉了上来,说:“谢谢你,孩子!我今天收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明天你就可以到我的训练场去踢球了。”

三年后,也就是1958年,这个17岁的小男孩在世界杯上率领队第一次为巴西捧回了金杯。从此,“贝利”这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很快就传遍了世界。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即使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也可能将你引向成功和辉煌。面对曾经成全了我们的陌生人,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颗感恩之心呢?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的机会,感谢他们对我们的认可呢?

一个朋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郊区的一家小工厂里,有这样一位女大学生。她半年前刚从大学毕业。

她的家境原本很不错的,父亲做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然而就在她上大二时,父亲生意失败,欠下了一大笔债务,再也无力供她念书。无奈之下,她只好申请助学金,那是一位企业家捐资建立的助学基金。但是这个企业家有个心愿,就是希望受助学生毕业后经济状况好转后能归还这笔钱,用以继续资助其他的贫困学生,将爱心传递下去。

她顺利地申请到了助学金,每月可以领到四百块钱。为此,她也与基金会签订了一份特殊的“道义契约”,承诺将这笔钱用于求学,将来有条件便还回这笔钱。在协议的最后,还有一条特别的声明:“本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就是说,受助的学生将来是否能够履行合约全凭良心,即使不还钱也没有法律责任。

有了这笔助学金,她顺利地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她找了现在的这份月薪八百元的工作,相对目前的城市消费水平,她的生活状况很窘迫。但即使如此,她每月仍要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大部分钱归还助学金。为了还款,她每天的生活费保持在五块钱以内,早晨只吃两个馒头,中午和晚上在食堂吃清楚和米饭,每顿一块钱,还要交通费两块钱。可想而知,她还款的每一分钱都是从牙缝挤出来的。

当有人问她为何这么着急还款,因为以她现在的条件,她完全可以暂时不还的,而且也没有人要求她马上还钱。她只是淡淡地说:“饿一下又不会死人。”

我们不敢想当然地再为她设计什么豪言壮语了,因为那是对一颗纯洁的心灵最无耻的贬低。“饿一下又不会死人”,一句朴实无华的话,却足以撼人心魄。在她看来,爱和感恩是不需要理由的。因为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个陌生人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同样不需要任何理由。想必那位企业家知道这件事,对此可以欣慰了。

人在脆弱时,往往能变得坚强,也许这是因为有爱的依托;人绝望时,往往也会有生存的力量,也许这是因为有割舍不去的牵挂吧。一份爱,一份恩情,即使是来自于陌生人,回报给陌生人,都足以填满我们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