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赤裸着上身,单子托腮,低头思索的思想者也是同我一样喜欢发呆吧?喜欢静静地看着一处东西想心事,喜欢发呆,有人认为发呆是因为无聊,精神不集中。我却认为会发呆的人才是有思想的人,看似若无所思,却是深思熟虑了。
累了会发呆,烦了会发呆,高兴了会发呆,无聊了会发呆,伤心了还是会发果,发呆是我不变的最钟爱的一项“运动”。想视而不见就视而不见。人来声往,想充耳不闻就充耳不闻。让头不再痛下去,让火不再踏上来。再要一声叹息,绷紧的神经让它松开来。
淡淡地感受着梦一样的生活,有种无法言喻的心事,呆呆在无尽的时空中忘记了自己,忘记了生命的存在,忘记了时空的旋转,忘记了生活的流走,绚丽的时光在生活中渐渐地化成飞舞的思绪,轻轻的风撒在梦里。
这种发呆也是一种“私奔”,一种和心境的“私奔”,似乎什么都在想,又似乎什么都没想,茫茫然地任大脑处于“意识流”状态,很享受。
坐车的闲暇时间发发呆,即使不小心坐过站也没关系,还蛮有趣的。游走在某条陌生的大街或小巷,不知道它们的名字,不知道自己的方位,无所畏惧地、茫然无措地。找个石椅坐坐发发呆,欣赏那旷大、豪华的建筑,时而有车辆、行人过往,这反倒使周围更显得娴静。
或许我会在脑海中勾勒一幅画,或许我会努力观察阳光在傍晚会有怎样的色彩,或许我会被某个场景击痛,或许就在那一刻感到温暖。
在文字里发呆,适是与无奈的较量,用深刻阉割浮躁,只令与寂寞的抗争。文字的纯粹,文字的干净,是我心灵的家园。读下去有收获,有风景,因为有梦,一直坚持。慢慢地,我也爱上了文字。我并不懂得怎么用一些华丽的词语来修饰自己的文章。但都是在用心记录我的生活,记录明天的回忆。我只是一粒微尘,不会改变什么,也不能改变什么,我用文字去为爱的绝尘壮行,一炬烈烈的通明。
我爱极了发呆。安静的水杯,沉默的石块,孤寂的树叶,闭着嘴唇的云朵……看久了忽然就觉得它们都动起来了,轻轻的、晃晃的,像有了生命,却保持着一个姿态、一个表情;忽然就觉得原来还有那么多和自己一样的生命;忽然心里就多了点慰藉,我也不是寂寞的。
见到悲伤的场面,听到不幸的消息,这其中,参加英年早逝的亲朋的追悼会,耳闻某个熟人患上不治之症,我也要发呆。脸色是漠然,定格于或远或近的某一处,就有影像迭出:人生苦短。
当一份感情来的时候,我们激烈拥抱;当它离我们远去,又免不了伤心凄苦。既然生命和生活是一个轮回,那我们何必死守着已逝的情感不能释怀呢?这个世界,也许我们都没有责任对谁从一而终,任何一份情感都是生命的恩赐:拥有时请尽情享受,失去后也请缓缓静待下一个恩赐的降临!
人的行动离不开思考。如果只是机械地行动而失去了思想的指引,渐渐地,人会变得机械而盲口。
人们需要思考的时间,而不是一昧地奔走。
我需要发呆的时间,想一想一段路,我走过了怎样的历程;我需要发呆的时间,想一想未来的路程该怎么走。
请容许我片刻的发呆,请容许我数秒目光的呆滞,请容许我片刻表情的空洞,世界一片空白。
中医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在这个发呆的时刻,我看到了自身的一些问题,早发现,早重视,就能早解决。呆发到这个程度,也算是有一点意思了。发呆的时候,旁人以为你无所事事,其实呢,咱是把自己纷乱的身心调整了。
我喜欢发呆。今天你发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