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1483400000004

第4章 日本传说

徐福亦作徐巿,本名议,字君旁,齐国琅琊人(今江苏省赣榆县),是一个道家方士。据《史记》记载,徐福曾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和三十七年(前219和前210年),先后两次出海到三神山求仙药。在第二次出海时,秦始皇给他三千男女、五谷的种子以及各个工种的工匠一同前行。结果徐福到了“平原广泽”之地后,在那里称王,再也没有回来。这是我国史藉上有关徐福东渡的最早记录,之后在历代的史书中都有所记载,如《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有人认为,三神山即日本三岛,所到的“平原广泽”就是纪伊半岛上的熊野川,其登陆的地方就在今新宫市东北数里的波多须浦。在日本也有不少关于徐福东渡到日本的记载,最早的记录出自11世纪源隆国的《今昔物语》。在日本当地还有不少关于徐福的传说,仅他的登陆地点就有九处之多,并且至今在日本还留有不少与徐福有关的史迹。

如果以上记录属实,那以徐福为首的几千人,便是我国最早有记录的移居日本的移民集团。然而,关于徐福是否去了日本,各界至今依然争论不休。

传说前221年,秦始皇做了中国第一位皇帝后,便幻想长生不死。他遍访高人传授不死之术,并让探险家寻求不死之药。齐人徐福、燕人卢生上书愿意效劳。徐福说燕齐东面的大海之中,有三座仙山,叫瀛洲、蓬莱、方丈,山上住着长生不老的神仙,出产不死的仙药。当年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曾多次派人寻找,可是回来的人总是说,三座神山遥望如云,船到了跟前山就沉入海底,可望而不可即(今天看来,那可能是海市蜃楼)。卢生也说,燕人中有几位高人,他们能把灵魂从躯壳中解脱出来,可以和神仙直接对话,当初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福分浅,未能找到他们。秦始皇听了很高兴,立即委派卢生去寻找高人,派徐福下海寻找三座仙山和不老仙药。

徐福第一次出海无功而返。为了逃避惩罚,他对秦始皇诈称:“船只难以靠近仙山,需派善射者同去,射杀鲛鱼。还要派一些有特殊技艺的工匠和有关人士去。”秦始皇相信了他的鬼话,于是再派徐福出去寻找仙药。

210年,秦始皇再次派徐福携带童男童女以及百工巧匠技师、武士、射手两千多人,乘着装满五谷种子、粮食、器皿、淡水等的大船,入海去仙山求药。此时刚好发生焚书坑儒的事,徐福害怕寻“不死药”不得,难免一死,于是到了东瀛后,再也不回去了。

船上的男女都是秦国优秀儿女、专家人才,在这些人的帮助下,东瀛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说,这个东瀛就是今天的日本。

关于徐福东渡的传说,日本人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早五代十国时,有一个到中国取经的日本僧人义楚说:“日本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去而不返,止于此。”义楚称这一说法来自日本和尚弘顺;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献诗时也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清末,驻日公使黎庶昌、黄遵宪等人,都参观过徐福墓,而且在诗文题记中称,徐福传说在日本已是家喻户晓,人们为他建庙、祠、像,尊他为稻作、蚕桑、医药之神。

事实上,不但是日本人的肯定,日本的社会发展似乎也在证明徐福确实去了那里。日本有二千年之久停滞不前的状况,在前200年前后却突然进入稻作农耕的高度文明,同时在短期内进入高度文明的生活。

现代考古发现,日本各地与徐福姓名联系在一起的墓、祠、碑、宫、庙、神庄等遗址有五十余处,登陆点二十余处,古书记载四十多项,传说故事三十余个,覆盖日本的十七个县。传说的内容也大同小异,基本都是说“徐福为避暴秦,别觅见乐土,遂率众东渡来日”。日本徐福会会长称:“徐福是日本民族之开国始祖。”而徐福在中国的赣榆故里被发现不久,日本新宫市市长即以徐福当日登陆定居“第二故国”的故乡人身份,代表当地人民要求与赣榆县结成友好城市,并请求该县用徐福故乡特产优质大理石,为他们塑一尊徐福立像,以备将像竖立于徐福在日“故里”的墓前,供人瞻仰,“并作永久的、历史友好的象征”。

看来,徐福确实去了日本,可是根据国内正史记载,事实似乎不是这样。

徐福第二次出海到了哪里?

据《史记》等中国正史的记载,徐福第一次寻仙未果,回来谎称,蓬莱仙岛上有长生不老药,可是因为大鲛鱼捣乱,所以没有拿到。他请求秦始皇派善射者一起去射杀鲛鱼。一心追求寻访仙人,求得长生不老之药的秦始皇再次相信了徐福的鬼话,又给了徐福男女三千人,以及五谷种子及百工匠人,让他再一次出海远行。至此,史书的记载与传说基本相符。

关于第二次东渡的结果,《史记》中说:“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意思是徐福到了一个大平原上,在那里称起王来。这一次,徐福真的一去不返了。

这个“平原广泽”到底在何处?有学者认为就是日本的本州,理由是东海各岛中,只有日本本州有平原广泽。神武天皇(传统中的日本开国之君)建国的檀原一带,有琵琶湖与远淡海二大泽,二泽周围有九处平原,正符合徐福称王之地的地理特征。

这段推理的一个非常明显的漏洞是,推论人是先认定日本的本州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平原广泽”,然后去寻找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如果按照这种方法推理,符合条件的地方可以找到很多。例如,中国大陆东部海域内的舟山群岛、刘公岛、台湾岛等等,都可以是徐福的隐居地。

我们不妨根据史书来个正推。

根据《后汉书·东夷传》的记载:“会稽海外有东澶人,分为二十余国。又有夷洲及澶洲。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数万家人民,时至会稽市。”

根据这段记载,徐福最后到了澶洲。《后汉书》上说这个澶洲在会稽东冶县东海内。此处所说的会稽并非今天的浙江绍兴,而是指古会稽。汉代的会稽,辖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的一部分以及福建省的全部,东冶县在今天的福建福州。东冶临近海边,与旧交趾国有水上运通。交趾国相当大一部分在今天的越南境内,徐福一行说不定去了那里。

此外,在日本的称谓上也有漏洞。日本古称倭国,自汉代以后一直以“东夷”的身份出现于历朝的官修史书中,是中国最悠久的东邻。倘若徐福到的澶洲是倭国的话,《后汉书》中更可能直说倭国,而不必把澶洲从倭国中分离出来。

除了地理位置上不确定外,有关徐福到了日本的事迹在史书中也找不到铁证。此传闻起于唐、宋时代,但那个时代的官修史书,如《新唐书·东夷传》《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宋史·外国传》中,都没有只言片语提及徐福与日本有关。更有趣的是,连《列异传》《列仙传》《搜神记》这一类记载奇闻异事的小说书都没有关于徐福的记载。日本的主要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先代旧事本纪》也没有徐福的名字。

既然所有的正史都没有提到徐福到过日本或时称的倭国,那么,说徐福到过日本,甚至还是日本的开国之君神武天皇,似乎毫无根据可言。

至于历史上有日本人尊徐福为他们的祖先,更可能是套近乎。上古、中古时代的日本一直很仰慕中国文化,他们的君臣也以能够与中国套上关系为荣。这一点有史料为证。

据《晋书·四夷传》记载:“倭人,……至魏时,有三十国通好。户有七万。男子无大小,悉黥面纹身。自谓太伯之后。又言上古使诣中国,皆自称大夫。昔夏少康之子封于会稽,断发纹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人好沉没、取鱼,亦纹身以获水禽。”

这段记载中提到,古代的日本人为了自高身份,自称是太伯之后,还学着夏朝太康之子,断发纹身。太伯是西周时代吴国的始祖。他本是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长子,太王打算立幼子季历继承王位,长子太伯和二弟仲雍为了避嫌,远走蛮荒的江南。在那里,太伯等人跟随当地的风俗,断发纹身,成为当地的君长。但是,在这段记载中,古代的日本人自称是太伯之后,并没有说自己是徐福的后人。

徐福是否到了日本,其传说、事迹是否真实,现在看来,这还有待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