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1483400000041

第41章 政治才干 (2)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春天,胡宗宪回到绩溪县的龙川故里,虽然心中有无尽的委屈和不甘,但他不准备辩斥,打算从此不问政事,度过余生。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他的政敌们却不想让他全身而退。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灭顶之灾从天而降。曾经协助胡宗宪抗倭的罗龙文因罪被抄家,在罗的家中,御史意外发现了胡宗宪被弹劾时请罗龙文贿求严世蕃作为内援的信件,信中还附有自拟圣旨一道。假拟圣旨,这次就算天王老子也救不了胡宗宪了。当年十月,胡宗宪再次被押赴至京。胡宗宪还希望皇帝能够念在旧功给他一条生路,他在狱中写下洋洋万言的《辩诬疏》为自己进行辩解,可是皇帝迟迟没有回应。胡宗宪彻底绝望了,十一月初三日,胡宗宪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诗句后,自杀身亡,时年五十四岁。

胡宗宪的死,虽然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但祸根却是他自己亲手埋下的。他能够控制了困扰明王朝多年的倭患,其才干固然不容小觑,但为人却不够光明磊落,而且还有几个致命的弱点。

其一,胡宗宪与严嵩一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助纣为虐,帮助赵文华陷害忠臣张经,致使其被问斩,全然不顾当时抗倭战争的大局。这种助纣为虐的行为,反映了他道德上的缺陷。

其二,胡宗宪侵吞军饷、生活奢侈,也是不争的事实。他在江浙任上时,通过加派“提编”等额外税赋和请求留存浙江盐银等手段,聚敛了巨额钱财,有“总督银山”之称。其中,有一些花费是用在招抚倭寇上,其余大部分都是供他自己挥霍的。据说,有一次,胡宗宪宴请织造太监等人,居然有两百名侍女陪饮。晚上宴会结束时,这名太监拿出五两金子表示感谢,胡宗宪冷笑一下,不予理睬。另有一个拿出一两金子,胡宗宪笑称:“您这是在羞辱我吧!”当场将金子扔进水里。还有一次,严嵩的义孙锦衣卫严鹄路经杭州,胡宗宪盛情款待,极尽奢华之能,宴后还推荐丽妓让其留宿。严鹄推辞不就,胡宗宪说:“你这是为难我吗?那我就先行了。”然后拥着别的丽妓走了。以上事迹虽然都是出自笔记杂谈,不可全信,但也不可不信。胡宗宪如此高调地露富,自然会引起朝中大臣们的非议,而他成为众矢之的,也就不足为怪了。

综合看来,胡宗宪人生中最大的亮点是在主持抗倭斗争中所表现出的胆略和智谋,称得上是一位能臣,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他同时又结交权贵、趋炎附势、挥霍无度,使他的人品备受争议。按照普遍观念,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够得上是英雄。像胡宗宪这样才干突出,能力非凡,但品行上不够光明磊落的人,值不值得肯定?这是个问题。今天看来,尽管胡宗宪在官场中钩心斗角、趋炎附势,但不应该抹杀他在抗倭中的功劳。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称得上是一个被历史冷落了的“抗倭英雄”。

严嵩(1840—1567年),字惟中,江西分宜人,曾在嘉靖朝内任首辅大臣、内阁大学士,是历史上著名的奸相,在《明史·奸臣》中有列传。所谓“奸臣”,在史书中的解释是“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生阴贼者”。然而,翻看记录嘉靖朝事的正史、野史,严嵩似乎不应列入“奸臣传”。

其实,从严嵩下台后,就有人认为他被定性为奸臣很冤枉。即便是在修《明史》时,写作班子对于严嵩是不是奸臣就有很大争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

严嵩是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但很快病休归里,读书八载,后因诗文峻洁,声名鹊起。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还朝复官。到了嘉靖七年(1528年),严嵩奉命祭告显陵,回来后大说吉祥话,说得嘉靖眉开眼笑,严嵩因此快速升迁。到了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严嵩成为首辅,先后加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太子太师、少师,获得了文臣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地位。但这并不是说,他可以专权了。

嘉靖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几个不勤政的主儿,在位四十五年,竟有二十七年不上朝。但是别以为他对朝政大事撒手不管了。他虽深居大内,却是紧握皇权,任中不曾出现权臣专政的局面。《明史·严嵩传》载,严嵩任首辅后,皇帝虽然非常亲近严嵩,但是对他的意见也不全信,有时候会让他独断专行,有时候又会故意表示反对他的做法,目的是杀杀他的气势。这说明严嵩不但没有机会弄权,连自己的位置都随时可能丢失。再如《宾退录》卷四上说: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与严嵩为儿女亲家,严嵩欲安排欧阳必进为吏部尚书,经严嵩哀求再三,嘉靖仅让欧阳做了半年的吏部尚书即斥去。试想,严嵩想安排一下儿女亲家都如此不易,又何谈把持朝政、结党营私!由此看来,说严嵩“窃国柄政”实不可信!

嘉靖继位之初,对百年积弊和朝政是颇多革新的,这让朝政为之一新。其最大成就莫过于果断革除镇守中官。镇守中官之设是明成祖利用宦官强化皇权背景下的产物,《明史·张忠传》记载,嘉靖在位四十几年,不设镇守内臣和掌管京城仓储的官员,此举让长期猖獗的宦官势力得到了强有力的控制。此外,嘉靖十年行“一条鞭”法,变革赋税,社会经济大有发展。可以想象,嘉靖有鼎革之力,与世宗厮守了那么多年的严嵩岂能无守成之功?

《明史》称严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这个结论概括出相当一部分事实,但不是全部。一方面,严嵩并非一意媚上,他得罪嘉靖之处也不少;另一方面,他对政事颇多议论,特别是对正德年间的政治有所批评。

嘉靖是个极难侍候的皇帝,他生性猜忌、多疑、嗜杀。不仅如此,他待人冷漠,对自己的妻儿、侍婢、臣僚无不无情无义,以至宫中一群弱女子因为无法忍受他的残暴,要将他勒死。这就是发生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的“宫婢之变”。严嵩任首辅十五年,与一位脾性暴躁而又嗜杀的皇帝能相处如此之久,也是很不容易的。

严嵩一向被人讥为“青词宰相”,说得是嘉靖皇帝崇奉道教,热衷于玄修、炼制丹药。在那些颇为神秘的仪式中,经常需要一些焚化祭天的青词。青词是一种赋体文章,需要文笔华丽,而严嵩正好深谙此道,所以颇得皇帝喜爱。人们认为严嵩就是因为以此拍皇帝的马屁,才得以步步高升的。可是,当时力赞玄修、进献青词几乎是所有阁臣的要事,严嵩并不见得比别的阁臣更谀媚,只不过他的文采更好一些而已。严嵩并不热衷于奉承,相反,他还曾非常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