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古代地理与农学
14837300000027

第27章 中国古代的土壤改良

中国古代对土壤的认识

春秋以前,我们的祖先已认识植物对土地的依赖性,《周易·离·彖辞》中已有“百谷草木丽乎土”之说,不过当时对土的概念还非常模糊、笼统。到春秋战国时,我国开始有了土和壤的概念。《周礼》的“土宜之法”中,已有“辨十有二土”和“辨十有二壤”的说法,明确将土和壤作了区分。据《周礼》记载,“辨十有二土”是为了“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而“辨十有二壤”则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由此可知,前者所说的是为了因地制宜安排农林牧渔生产,所说的土是泛指土地。后者说的是种植业内部的因土种植,所说的壤,指的则是农田土壤。东汉时郑玄对土和壤的本质又作了说明,他在注《周礼》中说:“以万物自生焉,则言土。土,吐也。”即万物自生自长的地方叫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然土壤,“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言壤,壤,和缓之貌。”意思是说人们进行耕作栽培的地方叫壤,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耕作土壤,亦即农业土壤。

这就是说,土是自然形成的,而壤则是通过人力加工的,这便是土和壤的本质区别所在。

对于地力与作物生长的关系,汉代也开始有了认识。《史记·乐书》中说:“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汉书·贾邹枚路传》也说,“地之埆者,虽有善种,不能生焉。”后来,王充在《论衡》中进一步指出了地力高低与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关系,他说:“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苗田,人知出谷多者地力盛”,反映了在汉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地力对提高产量的作用。

此外,我国古代还认识到土壤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土壤只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是可以改良成功的。宋代的农学家陈旉在《农书》中说:“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确,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治之得宜,皆可成就。”我国古代在土壤改良中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这种观点的具体体现。

盐碱地改良

种稻洗盐这是一种很古老的治理盐碱地的方法。战国时,西门豹治邺,就已运用这种方法,并取得了“终古斥卤,生之稻粱”的成效。明代万历时,保定巡抚汪应蛟,在葛沽、白塘盐碱地上开荒用的也是这种办法。据记载,当时“垦田五千余亩,其中十分之四是稻田,当年亩收四五石”,比原来“亩收不过一二斗”提高了几十倍。清代康熙时,天津总兵监理,引海河水围垦稻田二万余顷,亩收三四石。水田漠漠,景象动人,被人称为“小江南”。雍正时,清政府在宁河围垦,使这一地区“斥卤渐成膏腴”。咸丰时,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在大沽、海口一带围垦,垦得稻田四千二百余亩,斥卤变成沃壤。可见种稻洗盐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并在改良盐碱土中取得过明显的成效。不过在北方引水种稻改良盐碱土,一定要注意引得进,排得出,排得畅,否则容易造成次生盐碱的严重后果,这在历史上是有过教训的。据《永年县水利续志·惠民闸》记载:“雍正七年(1729)营治水田,当事者又以为东关等处终宜种稻,于是绘图上请发帑修治,而北闸复兴,未几,东关厢上下马头、裴家屯、史家堤、宋家堤、南大堡等村,合词哀恳,谓未营治水田之先,秋麦尚可丰收,既营水田之后,沃壤尽成碱土,则此地之不宜稻可知。”这可能同当地的稻田布局不够合理,排水工程不够健全有关,因而引起了“此地不宜稻”的错觉。象这类教训,至今也仍应吸取。

开沟排盐这一方法出现于战国,《吕氏春秋·任地》中就有“子能使吾土靖而圳浴土乎”的记载,已将开沟排盐作为当时发展农业生产的十大问题之一。开沟排盐措施比较简单,因而这一方法一直为后世所沿用。乾隆二十八年《济阳县志》载:“碱地四周犁深为沟,以泄积水,如不能四面尽犁,即就最低之一隅挑挖成沟,或将碱地多开沟弯为泄水之区,以卫承粮地亩,是以无用之抛荒,而为永远之利益矣。”这便是其中之一例。

淤灌压盐这一方法也出现于战国,秦王嬴政元年(公元前246年),在修建郑国渠时,就使用了这种方法,“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结果关中变成沃野,被人称为“天下陆海之地”。在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淤灌压盐,是宋神宗熙宁时期,地域遍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一带。宋朝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淤田司来管宋代淤灌地区分布图理这项工作。据记载,熙宁淤灌即得了巨大的成效;一方面改良了大片盐碱地。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深、冀、沧、瀛间,惟大河、滹沱、漳水所淤,方为美田,淤淀不至处,悉是斥卤,不可种艺。”另一方面又提高了产量。《宋史·河渠志》载:绛州正平县的“南董村,田亩旧直三两千,所收谷五七斗,自灌淤后,其直三倍,所收至三两石”。熙宁淤灌,还留下不少技术经验:一要掌握好淤灌季节,因为不同季节,水流含淤的成分和浓度不一样,不是任何时候淤灌都能收到改土的效果。《宋史·河渠志》说:“夏则胶土、肥腴,初秋则黄灰土,颇为疏壤,深秋则白灰土,霜降后皆沙也。”因此,淤灌一般都要抓住水流中含淤量最丰富的季节进行。二要处理好淤灌同航行的矛盾,否则容易发生上游放淤,下游阻运的事故。《续资治通鉴长编》说:熙宁六年(1073)放淤,“汴水比忽減落,中河绝流,其洼下处才余一、二尺许,访闻下流公私重船,初不预知放水淤田时日,以致减剥不及,类皆搁折损坏,致留滞久,人情不安”,造成了航运事故。三要处理好淤灌同防洪的矛盾,淤灌一般都在汛期或涨水时期,这时流量大,水势强,如不注意,就会造成决口,泛滥成灾,危及生命财产的安全。《梦溪笔谈》载:“宋熙宁中,濉阳界中发汴堤淤田,汴水暴至,堤防颇坏陷将毁,人力不可制,部水监丞候叔献,时溢其役,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堤,注水入古城中,下流溢涸,急使人治堤陷,次日,古城中水盈,汴流复行,而堤陷已完矣。”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抢险斗争,要不是候叔献当机立断,及时处理,就会酿成一场大祸。可见放淤时,这个问题是一点也麻痹、疏忽不得的。

绿肥治碱这是利用绿肥来提高盐碱地的有机质以防泛碱的一种方法。初见于《增订教稼书》,书中记载,在无水种稻的地方,可“先种苜蓿,岁荑其苗食之,四年后犁去其根,改种五谷、蔬果无不发矣。苜蓿能暖地也。”道光《扶沟县志》说:“种苜蓿之法最好,苜蓿能暖地,不怕碱,其苗可放牲畜,三四年后,改种五谷,同于膏壤矣。”明清时期,不少地方已使用这种方法治理盐碱地。

种树治碱这一办法出现于清代,道光十八年中有详细记载,“卤碱之地,三、二尺下不是碱土,掘沟深二尺宽三尺,将柳橛如鸡卵粗者砍三尺长,小头削光,隔五尺远一科,先以极干桑枣杏槐者,木如大馒头粗者三尺半长,下用铁尖,上用铁束,做个引橛,拽一地眼,将柳橛插下九分,外留一分,乃将湿土填实,封个小堆,得一二个月芽出,任其几股,二年后就地砍之,第三年发生,粗大茂盛,要做梁檩,只留一二股,不消十年都成材料。其次于正月后二月前。或五、六月大雨时,将柳枝截三尺长,掘一沟,密密压在沟内,入土八分,留二分,伏天压桑也照此法,十有九活,盗贼难拔,牲畜难咬,天旱封堆不干,天雨沟中聚水,又不费浇根。入地三尺又不怕碱。十年后,沙地、碱地和麻林一般矣。”这段记载表明,清代对种树治碱在树种选择、栽种技术、管理措施、躲盐方法等方面都已积累了不少经验。

深翻压碱这是将地表的盐碱土翻压在地下的一种方法。这种技术也出现于清代,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一带。其治碱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道光十八年《观城县志》,说:“掘地方数尺,深四、五尺,换以好土,以接地气,二、三年后,则周围方丈地皆变为好土矣。”光绪《阜宁县志》说:“田之尤瘠者,卤气上腾,禾稼尽萎,名曰碱田,而其下深一、二十尺,必有黑泥,农人掘地埋碱,易黑泥覆于上,地顿饶沃,亩收数种。”

深翻压碱示意图冷浸田的改良

冷浸田是分布于南方的酸性土壤,其特点是土温低,缺磷钾元素,因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历史上一直对冷浸田的改良很注重。其具体办法有下列几种:

熏土增温这种方法出现于宋代,陈旉《农书》说:“山川原隰多寒,经冬深耕,放水干涸,雪霜冻沍,土壤苏碎。当始春,又遍布朽薙腐草败叶以烧治之,则土暖而苗易发作,寒泉虽冽,不能害也。若不然,则寒泉常浸,土脉冷而苗稼薄矣。”《江南催耕课稻编》载,在福州,其治理的方法是“先于立春之十五日前,或十日前,将田中稻根残藁,割务尽,田土晒干,于是始犁,每亩之土翻作二百余堆,乃用火化之法,每堆以一束干草重六、七斤者,杂树叶禾藁及土烧之。”乾隆八年《南靖县志》载:“冬则除藁聚如墩,覆以泥,火焚之,谓之灼田。”在云南,据康熙三十九年《顺宁府志》记载,当地治冷浸田的办法是“农人治秧先堆梨块如窑塔状,中空之,插薪举火,土因以焦,引水沃之,爰加犁耙,土乃滑腻,气乃苏畅,方可布种,倘烧梨少不尽善而或失时,则秧未可问矣。”

冬耕冻垡这一方法也出现于宋代,上文陈旉《农书》中已经提到,后来一直为后世所沿用。湖南《宁乡县志》载:“秋获毕,即耕田蓄水,曰打白水,以七月八月为美,九月十月次之,有七金、八银、九铜、十铁之谚。”《桂阳县志》说:“近山田水寒者……至冬维蓄水犁田,无复栽种,若冬干则来岁收歉。”

此外,还有用烤田的办法治理冷浸田的。明《菽园杂记》记载:“新昌、嵊县有冷田,不宜早禾,夏至前后始插秧,秧已成科,更不用水,任烈日暴,土坼裂不恤也。至七月尽八月初得雨,则土苏烂而禾茂长,此时无雨,然后汲水灌之。若日暴未久,而得水太早,则稻科冷瘦,多不丛生。”

施用石灰和骨灰乾隆五十四年《黔阳县志》说,当地“禾苗初耘时,撒灰于田,而后以足耘之,其苗之黄者,一夕而转深青之色,不然则薄收。”道光十九年广东《长宁县志》说:“春耕必用石灰以粪田,或谓土寒,非灰苗不秀云。”道光八年湖南《永州府志》:“山田多寒,假灰性以暖其土,使苗易发而冽泉不能损稼也。”光绪元年《兴宁县志》说,当地“山高多阴,水寒而冽……故必须用牛骨烧灰调水蘸根乃插,否则秀而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