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脱口秀
14838200000028

第28章 二 “糊涂人”的聪明六招式

(一)装聋作哑

这是一个“钝”的战术。在论辩中,对论敌的辩词,自己明明十分清楚,但是,却不值得反驳或不便反驳,这时,不妨把自己装扮成“聋哑人”,对论敌的辩词置若罔闻,不予理睬,令其无可奈何。

要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感情不能过于冲动,要服从理智的需要。不能走上极端,凡事皆忍耐,要坚持“该忍则忍,该驳则驳”的原则。最好的方法是先忍后驳,忍可能引起论敌的烦躁,从而在论辩中出现漏洞,然后再见缝插针,及时出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了甘当英国傀儡的希腊,走上了独立的道路。英国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准备严惩土耳其。于是,纠集法、意、美、日、俄、希腊等国,各派代表,与土耳其代表在洛桑谈判,企图胁迫土耳其签订不平等条约。英国的代表是刻遵,刻遵身材魁悟、声如洪钟,是名震世界的外交家:而土耳其的代表伊斯美,不仅身材矮小,耳朵还有些聋,在国际、国内毫无名气而言。在谈判桌上,刻遵非常轻视伊斯美,态度十分傲慢、嚣张,其他代表也是盛气凌人。但是,伊斯美态度从容,情绪镇定,毫无惧色。特别是他的聋耳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对土耳其有利的发言,他全听到了,不利的话,他全没听到。当伊斯美提出维护土耳其权益的条件时,英国外相刻遵大发雷霆,挥拳吼叫,咆哮如雷,恫吓、威胁不断向伊斯美劈头盖脸压下来。各国列强的代表也气势汹汹,包围了伊斯美。但伊斯美大装其聋,坐在那里若无其事,等刻遵等人声嘶力竭地叫嚷完了,他才不慌不忙地伸开右手,靠在耳边,将身子移向刻遵,十分温和地说:“您说什么?我还没听明白呢?”气得刻遵等人直翻白眼,反倒说不出话来。

1953年6月,年已七十九岁的英国首脑丘吉尔,到百慕大参加英、美、法三国会谈。他利用年事已高的借口,时常装聋,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法国外长皮杜尔在一系列问题上讨价还价,使大家颇感头痛。艾森豪威尔幽默地说:“装聋成为这位首相的一种新的防卫武器。”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举行会谈。在一次会谈休息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对斯大林说:“美国研制出一种威力非常大的炸弹。”暗示美国正拥有原子弹,对斯大林进行心理挑战。

在杜鲁门讲话时,英国首相丘吉尔两眼盯着斯大林的面孔,观察反应,斯大林像没听见一样,未露出丝毫异常的表情。后来许多回忆说,斯大林好像有点聋,没有听清楚。其实,斯大林不仅听清楚了这句话,而且听懂了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会后,他告诉莫洛托夫说:“应该加快我们的工作进度。”两年后,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使西方社会大吃一惊。

在论辩中,装聋作哑是一种“软”的策略,不露声色,大智若愚,待机反驳,后发制人,是装聋作哑法的主要特点。

(二)歧义岔答

歧,是分歧,岔,故意避开。这是日常论辩中为解脱窘境的“脱身术”。当有些问题我们无法回答或者不便回答时,可以把问题岔开,这种方法就是所说的歧义岔答法。

岔题要有术,它基本上是先对问话的一种联想,然后把问题岔开。

回答要迅速,不能拖时间太长,否则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在答话过程中前面尽量埋下包袱,不露任何破绽,最后造成一种幽默的效果。

教师:“谁能在地图上指出美洲的位置?”

尼克走到地图前面,准确地找到了美洲的所在。

教师:“好,同学们,再告诉我谁发现了美洲大陆?”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尼克!”

在上地理课的时候,地理老师用手指着地图的一个地方,问一个叫伯特的学生:“这是什么,伯特?”伯特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但又不愿意说不知道,就岔答道:“是你的手指。”老师说:“不,我问你我手指的是什么?”伯特又答道:“是地图。”老师又说:“不,我问的是地图上的符号表示的是什么?”伯特又答道:“表示地球上的一个实际地方。”老师都气糊涂了,可也想不出伯特的回答如何错误,就让他坐下了。

文革期间,一农民在傍晚行船,一个干部模样的人从桥上经过,见下面有船行过,疑有私货,就不客气地问道:“下面走的是什么船?”答日:“木板船。”又问:“干什么的?”答日:“行船的。”旁边的人听罢,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问者带有责问口气的两句话,被回答者巧妙地岔开,使问的人很尴尬。

按理讲,行船的农民是了解问话的用意的,“什么船”的问话,所问的是船上装的什么东西,绝不是问船的质地。答话者有意岔开,问的人不好再问。所谓“干什么的”,是问行船去干什么事的,而不是明知故问行船与否。答话者又以不提供任何话语信息的“行船的”岔开去,使得两次问话,两次落空。

岔题乃是一种机辩的办法,它能帮助摆脱尴尬,走出困境,而且常能制造出许多幽默来,你不妨一试。

(三)以假当真

假戏真做,并表演得非常真实,几乎可以乱真,从而得心应手地处理某些棘手事件。哲人说,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哲人的思考,总是对事物做出真理性的认识。而在语言应酬中有时却要与真理性的认识暂时分道扬镳。以假当真,就是明知其是假,偏偏当成真,以此来推理,来作判断,造成真理的逻辑关系松弛,甚至完全瓦解,起因与结果不相干或不相称。

以假当真法可以用来搪塞、推诿,从而为自己开脱:

8个士兵请了一天假到城里去玩,可是到第二天早上出操时还没回来。中尉十分恼火。

7点钟以后,第一个士兵回来了。

“非常抱歉,长官。”他向中尉解释道,“我的表慢了,没有赶上火车,就租了一辆汽车往回赶。可是半路上汽车又坏了,我只好到村子里买了一匹马,谁想到马又死了。我跑了10多里才赶回来。”

中尉对他说的话十分怀疑。紧接着又陆续回来了6个士兵,全都是那一套误了火车、租汽车、买马的借口。中尉正要发作,最后一个士兵到了。

“我误了火车,就租了辆汽车……”

“住嘴!”中尉揪住他咆哮道,“你再说汽车坏了吗?”

“不!长官。”士兵喘了口气,“汽车没坏,但路上有那么多坏了的汽车和死马,汽车过不来呀!”

士兵们贪恋城里的景致,因此都回来晚了。他们都很爱面子,想编点理由蒙骗过去。可是他们的谎话编得太蹩脚,一下就让中尉给识破了天机。当前7个士兵败下阵来后,最后一个士兵回来了。能够编的理由都让别人说尽了,他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往上冲了,真有点穷途末路的感觉。这个士兵灵机一动,干脆以假当真,说不定还能扭转乾坤呢。前7个士兵都是平铺直叙地编谎话,引不起中尉注意力的震动,逗不起兴奋,况且士兵晚归,他正在气头上呢。最后回来的这个士兵编的谎话,前半截似在中尉预料之中,后半截则在中尉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他是把那些士兵的假话当真,所以在路上才被那么多坏车、死马挡住。他的话带给了中尉以情绪上的波折,发生了心理期待的陡转,中尉或许能表现出对他的幽默机智的赞赏;如果真是那样,这士兵还真遇赦有望。

以假当真还可以用于一般的应酬中:

有个爱吹牛的导游,不论对谁,都不会忘记提起他的父亲。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文化宫是我父亲主持建造的。”

“这是政府大厦,附带提一下,这幢大厦是我父亲设计的。”

来到死海边,导游喊道: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来到死海边了。这死海……”

“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个旅游者打断他的话说,“它是你父亲打死的!”

喜欢吹牛的人都有一种极强的表现欲。其实,恰当的表现并没有什么不好。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需要了解,需要沟通,彼此要结成一种互惠互助的关系。适当的自我表现,能够起到自我推销的作用,它可以让人们更多地认识自己,而过度地表现,则适得其反,有时甚至弄巧成拙。上例中的那个导游员,可谓表现欲太盛,把他的父亲夸耀成仿佛是一位万能的神。人们对导游的父亲这些“不凡”的业绩,显然要提出质疑的,要刺激他一下,使他猛醒,让他的吹嘘悬崖勒马。旅游者以导游的吹牛为真,顺水推舟,说死海也是导游的父亲打死的,其荒谬是显而易见的,而这荒谬恰好折射出导游以前说的话不可信。这也是旅游者的一种借题发挥吧。

(四)金蝉脱壳

敌强而暂避之,决非懦弱。进,是一种策略;退,亦是一种策略。金蝉,是一种昆虫名,即夏天在树上叫的“知了”。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虫的壳。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谋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察觉,它是一种摆脱对方、转移或者撤退的分身之术。这里的“脱”,不是惊慌失措,而是存其形,去其实,走而示之不走,稳住对方,脱离险境。

一天深夜,卓别林带了一笔钱回家。在经过一段小路时,树后突然闪出一个彪形大汉,拿着手枪逼他交出所带财物。

卓别林看着黑洞洞的枪口,装作浑身发抖,战战兢兢地说:“我是有点钱,可全是老板的,帮个小忙吧,在我帽子上打两枪,我回去好交代。”

强盗没有说话,但把他的帽子接了过去,“砰砰”地打了两枪。

卓别林又央求再朝他的裤脚打两枪,说:“这样就更逼真了,主人就不会不相信了。”

强盗不耐烦地拉起裤脚打了几枪。

卓别林又说:“请再朝衣襟上打几个洞吧。”

强盗一边骂道:“你这个胆小鬼……”一边扣动扳机,但不见枪响。

卓别林一看,知道子弹打光了,便飞也似的跑了。

强盗持枪抢劫,此时敌强我弱,反抗或立即逃跑,都是无济于事的。当然,束手就擒,任其搜刮,也属下策。卓别林能够金蝉脱壳,在于他使用了缓兵之计。他首先装出害怕的样子,让强盗觉得他是个懦夫,这样强盗便不会对他实行强硬的行动,对他的戒备也放松了些。接着,卓别林说钱是老板的,引诱对方开枪来制造自己被抢的假象。待强盗子弹用完后,卓别林见时机已到,便撒腿而逃。金蝉脱壳,可以避免硬碰硬的冲突,可以使你在虚虚实实的周旋中巧妙脱身。

(五)将错就错

将错就错是迂回作战,借错推错,以一个明显错误的结论,让对方感到荒唐可笑,并做出自我否定。在日常应酬中,发现别人的错误,可以当即挑明,指出真相,纠正对方语言行动中的差错,这是应酬中的拨乱反正,属一般性常格。在日常应酬中,还有一种临时性的变格,即以误为正,将错就错。将错就错是一种特殊的说话方式,它不是应付语言环境的消极手段,而是有着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价值。

有个男人跛着脚走进医院,对护士说:“请把我安排在三等病房,因为我是穷光蛋。”护士问:“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吗?”病人回答说:“没有。我只有一个姐姐,她是修女,也很穷。”护士听了生气地说:“修女富得很,因为她和上帝结婚!”病人说:“好,你安排我在一等病房吧,以后把账单寄给我姐夫就行了。”

护士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病人若是一般地讲道理,恐怕不能奏效。病人用将错就错的策略反驳对方,他表面上顺其意愿,承认对方说得有理,这是将错;并以此作为前提,提出了一个要求——

把账单寄给我姐夫,这是就错。账单是无法寄出的,护士不得不承认自己所说的话是错误的。

有一次,相声演员马季到湖北省黄石演出。在他表演之前,一位演员错把“黄石市”说成了“黄石县”,引起了观众的哄笑。这时,马季登台,他开口说:“今天,我们有幸来到黄石省演出……”正当大家窃窃私语时,马季解释道:“方才,我们的一位演员把黄石市说成了县,降了一级。我在这里说成了省,给提了一级。这样一降一提,哈!就平啦!”几句话,引得全场哄堂大笑。

马季给念错台词的演员机智、巧妙地圆了场,使演出得以顺利进行。

在有些场合,有些时候,对方说错了话,由于不便或不必指出,姑且承认他是对的,顺着这错的意思说下去,做下去,在不露声色中使事情得以圆满解决,从而也纠正了对方的错误。因此,将错就错之法,在语言交际和社会活动中是具有独特功效的。

(六)故作歪解

歪中有正,“解”得有据,才见出机智;歪得有“理”,才见出幽默。故作歪解是明知正确语义而故意另做阐释,有意制造幽默的一种方法。故作歪解当然是不合逻辑的,但要歪中有正,才见出机智。它是幽默设计者故意从歧义上去认识和理解事物,使概念所指与概念所解分离,造成幽默效果。

英国首相威尔森在一次竞选时,演说刚到一半,有个捣乱分子高声打断他:“狗屎!垃圾!”显然这人的意思是“少说空话”或“别胡说八道”。可威尔森不理会他的本意,只是报之一笑,安抚地说:

“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您提出的脏乱问题了。”

捣乱者一下子语塞,为之哑然。

这里运用了词语的多义性来制造幽默。“狗屎、垃圾”用以比喻“空话、废话”,也可以借指“脏乱问题”,威尔森根据自己当时正在进行竞选演说的特定环境,对“狗屎、垃圾”作了别解,使对方的攻击扑了空。幽默具有含蓄性,过度的剑拔弩张,就不会产生幽默。捣乱分子的一句话,真是火药味十足;如果和他“交上火”,展开刀光剑影的拼搏,“战火”就要烧掉幽默,而轻意“动武”,则是智慧不足的表现。幽默蕴含着睿智,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威尔森别解词语,幽默制胜,为在竞选中获胜,走了一着高棋。故作歪解,不单单在语义的多义性上打圈子,有时还可以利用类比的方式来巧解。

一位光彩照人的女演员上台演唱,曲毕谢幕,可没走两步,就被麦克风的电线绊倒,娇美的身材与当时的狼狈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观众们有笑有叹有哄。这位女演员急中生智,站起身来,拿起话筒说道:“我真正为大家的热情所倾倒了!”顿时,噪声变成了笑声和掌声。

像这样“出丑”的偶发事件,谁都可能遇到。因为它是“节外生枝”,很难事先预料。它会使当事人难堪。这时临难不慌,从容镇定,当为第一要素,否则,全盘皆乱。尽管这样,“丑”也还是出了。

怎么样挽回面子呢?这就要现添一个“美”来补偿。这“美”是什么呢?就是出人意料地另作诠释带来的语言幽默之美。女演员以“美”补“丑”,值得借鉴。

故作歪解,需“解”得有据,歪得有理,从中要看出几分机智,不是浅薄地耍贫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