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脱口秀
14838200000037

第37章 一 七个步骤

在使用一个漂亮的词语之前,请先给它找个位置!

——《牛津格言集》

我们经常会惊叹于辩手学子的滔滔辩才,但我们却往往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他们并不是天生的;真正的辩才,是从严格训练中而来的。

做任何事都应当有个计划。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见废”正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一个事先制定好的、周密而系统的计划,那些意义重大的人类努力就不会取得成功。譬如建一幢高楼,不可能起于一旦,成于一旦,而必须首先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和规划,诸如确定建楼目的、选择建楼场地、绘制蓝图、招标、备料、施工等步骤,然后按此规划逐一做去,才可能把高楼建起来。

演讲也正如建楼,也需要一个准备的过程,这是你通向成功演讲的必由之路,我们把这个艰苦的或者还有些刻板的过程大致划分为七大步骤,即选择题目、确定目的、确定要点、归纳材料、收集辅助资料、拟定提纲和预讲七步,下面我们将逐一展开、予以阐发。当然,如果你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演讲者,是大可不拘泥于这些步骤的,因为你已经可以自如地把它们运用到演讲的准备工作中去,自然地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但是,如果你是一名初学者,最好还是一丝,不苟地按部就班地做下去,或许那样是对你大有裨益的。

(一)选择题目

对于一个演讲者来说,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我讲什么?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我没有一篇内容适当而又符合特定要求的现成的演讲词。事实上,只要我们细想一下是不难找到可供演讲的题目的。比如,几乎每个人都有某些特殊的兴趣,一种业余爱好,一篇写得很成功的论文,在生活中学到的某一技艺,从一本书中获得了某一感受,等等,都可以作为演讲的素材。因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如何下一番苦功夫把题目变成演讲词。

选择题目应顾及听众所需要从中获得教益及有趣的或某种娱乐性的知识,如果你的演说属于说服、劝诱性质,就应当选择那种令人听之折服的题目。如果你是一个被邀请去做演讲的专家,对你来说这并不成问题。然而,如若你只是个正在学习演讲的人,就应该首先分析你的听众,然后再确定一个适合他们的题目。由于听众中的一些人——你的同学和你自己可能完全相似,所以你可以询问自己:“我喜欢听关于哪方面的演讲?”(或:我不喜欢听关于哪方面的演讲?)据此来决定题目的选用。

(二)确定特定的目的或目标

任何成功的演讲应做到目的清楚,亦即目标明确。一次出色的演讲首先要了解听众的特殊要求,并且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这种要求上去。而大多数拙劣的演讲者并不清楚这一点。

在听众中发现你所期望的特殊要求,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因为它决定着你准备演讲的其它步骤。抱有明确目标的演讲者如同一个有目的的旅行者,他首先要确定旅行的目的地,然后拿出地图、选定路线、计算时间、确定中途休息点、用餐、给车加油、筹算旅行费用以及携带哪些衣物。

演讲的一般目的是对听众进行说服教育。而特定的目标则表明你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意图,比如,你的目的是为了使听众相信该国家是安全的。这都属于特定的目的,具体的要求,是与演讲者本人的意图直接相连的。

作为一个演讲者,如果不具备这样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他非但不大像个有目的的旅行者,反倒如同那种到了星期日才想起开车的人:星期日开车的人心中无数,没有目的。他既无事先计划好的往返日期,也不知道确定哪几条旅行路线。而且,他还往往成为那些有目的的司机的障碍。

有些演讲者事先没有精确周到的考虑,临时抱佛脚,不知道听众对他的演讲有什么要求,不清楚在演讲中将要说些什么,也不能准确地计算出演讲需要多长时间,等等。可以想象,这样的演讲无疑会令人生厌,即使不是这样,听众也会感到不知所云而如坠五里雾中,这种演讲就像那些干瘪乏味的哲学课一样,使学生既感到枯燥又提不出问题。

(三)确定要点

如果你心目中有了一个可以引起听众反响的明确目标,并且也掌握了有关演讲题目的必备知识,那么,这一步就易如反掌了。应当注意的是,要点必须鲜明,这样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假如你要想在听众中通过发行新的学校债券的建议,那么你就应当至少使他们相信以下各点:一、现在我们学校的校办工厂业已过时,拥挤不堪,难以为继,等等。二、发行的新债券的提议如能通过,将会救活这个工厂,使它走出低谷、重新振兴。三、新债券的发行是改善学校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如果你清楚了自己的目标,就应该寻求听众的反响,而不至于茫然若失,不知所措。这样,你就能够确定所要采取的必要步骤。

(四)归拢所掌握的材料

在明确了演讲的特定目的和为实现这一目的所确定的要点的基础上,就要集中自己所掌握的材料,用以阐明自己的要点。

坐下来准备好笔和纸,写出那些有助于演讲的真实可信、饶有趣味的每一事实、数字、对比和例证。一般说来,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把一个事实或一个例证,分别记在一张卡片上,这样在最后定稿时,就便于你反复推敲,决定取舍。

你在记录每一论证材料时,应力求做到精确无误。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在演讲时就可能含糊其辞,这样只能使听众失去对你的信任感,而这也就注定了你演讲的失败。

比如我们列举时间,决不能用“很久以前”,“大约20年左右”等等模糊两字的模糊语,而必须达到这样的精确度。即如“1976年7月28日,……”或是“三小时以前”等等。

(五)进一步收集辅助资料

如果要写成一篇内容丰富而生动的演讲词,尚需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原有资料,做一些深入的研究工作。这通常是指深入到图书馆中去查询资料。如果你可以较自由地使用一个较好的学院图书馆,那将是非常幸运的。注意:研究工作是绝对必要的,你必须去搞研究。要知道,那种仅仅靠坐在屋里绞尽脑汁,而没有经过走出去进一步收集资料的准备过程所做出的演讲,或许偶尔能够取悦于听众,但一般说来,成功的希望是很小的。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尽可能多地收集材料。你应该占有的材料要远远超过演讲时所需要的材料。头脑中要装满你所要讲的内容,并确信自己已经掌握了所要演讲的全部材料。记住:一位经验丰富的演讲者在准备演讲材料时,面临的困难往往不是使用哪些材料,而是删掉哪些材料。应该怒力去创造理想局面:演讲中所使用材料的实际数量与所掌握材料的多少应成正比,正如冰山浮在水面的大小与其沉在水面下的大小成正比一样。

(六)拟定提纲

收集到足够的材料以后,在每张卡片上记下一个观点,根据所要阐述的要点再将卡片分类,然后拟定出演讲提纲,所有提纲中的各论点分开写,每一论点下面又有它的分论点及其论证材料。在这之后,就可以考虑出一个出色的开头和结尾。不过,拟定提纲时首先应该考虑这样一个特定的目的,根据提纲可以进行预讲。

(七)预讲

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考虑的是有关演讲的相当机械而艰难的准备工作,现在我们要接触一个比较富有活力的、不那么机械的领域,这就是预讲阶段。处理这个问题往往因人而异。一些人依据提纲反复进行口头表达练习,每次都要变换着措词,这样做可以记住演讲提纲中的一系列观点。当你多次练习过后并且对于自己的练习感到满意和兴奋时,你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坛了。这时,那些应讲的东西就会有条不紊地浮现在你的脑海之中,并且能用自己已经习惯的语言很流畅地表达出来。毫无疑问,这种进行得自然而流利的口头表达练习很能收到所期望的效果。

另一些人用录音机把依据提纲做的一遍或几遍演讲练习录下来,再根据录音整理成文字,之后再对形成文字的演讲词删改和润色,并且,反复预讲改定的讲稿,直到它完全变成所要演讲的东西。用这种方法写成的手稿较之一开始就写成书面文字的手稿更容易适合口头表达的风格。首先进行口头练习,然后形成文字,这两者不可本末倒置。注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上面提到的两种方法,一般而言,似乎第一种方法更为可取,因为当演讲者和听众实际交流时,便于进行临时发挥,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果的确需要使用讲稿,建议采用第二种方法。

一般而言,你的演讲——无论是指定的还是被邀请的——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因此,预讲要尽可能接近实际演讲。如果演讲需要的时间较短,就必须将材料压缩;反之,如果演讲需要的时间较长,就应该增加一些材料。

在这里需要提出来加以强调和阐述的是:要使预讲接近实际演讲,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预讲时要站着,大声讲。坐在写字台前反反复复地朗读记录的卡片,是与预讲相去十万八千里的。因为这种做法只能算是在进行某种研究或“做某种准备”,而不是在进行熟悉真实过程的预讲。二、预讲时要使用在正式演讲中所需要使用的一切材料。正式演讲时你使用35毫米的幻灯片吗?使用地图、黑板或教学板吗?使用高架电影放映机的图表吗?那么在预讲中也要使用他们。这就是说,你必须尽量做到“全真模拟”,即使你现在所穿的衣服也就是上场时的服装,而决不要做“缺席审判”。三、在一个与你正式演讲的房屋规模、大小、类型都相同的房屋或大厅里进行预讲。你能进入进行正式演讲时所有的房屋并在那里至少一两次吗?如果你有幸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在进行正式演讲时,你就很容易因某种熟悉感和亲近感而较快地找到感觉,进入状态。如能这样,那么你的演讲就已经有一半成功的把握;四、尽可能在听众面前预讲,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让你的夫人、朋友、秘书、同僚听你的预听,听听他们的批评和反应。他们是否听明白了你的演讲?你的演讲把他们说服了吗?他们认为你的表情和声音是否适当?你有没有什么习惯性的特殊癖好使他们感到厌烦?你的服饰看上去还能给观众以某种美感吗?总之,在你准备演讲时,必须遵循上述这七个将引导你的演讲走向成功的步骤。请你千万不要绕开这些步骤而想走捷径,一旦你走了捷径,很可能就会误入歧途。因为捷径之中往往就隐藏着陷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