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不可说的秘密
14842700000136

第136章 凭借“新政”赢得连任

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以促进经济振兴、解决工人失业等问题,但美国不可能很快就能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必然还会有一大批人处于经济困境之中。为此,政府又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直接向穷人提供帮助。

到了1935年,国会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这项法律对后世的意义特别重大,它创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向国内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退休保障,向穷人提供财政帮助,向失业、残疾人提供保险和其他抚恤。

除此之外,“新政”中还实施过田纳西流域工程计划,治理田纳西及其支流的洪水,利用洪水发电,向经济萧条的田纳西流域提供救济;成立政权交易委员会,管理债券交易所的交易;成立农村电气化管理局,把电力延伸到偏远的农村;等等。

总的来说,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如何看待罗斯福的这次“新政”呢?一般认为,它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通过政府行政力量,将集中起来的社会财富,向社会底层人员分散。从而使经济逐渐恢复平衡,促进经济恢复。

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成功,它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从经济方面来说,它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从社会角度来说,它使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并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凭借“新政”之威,在1936年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罗斯福轻松赢得了民主党总统提名。接下来,他面对的对手是来自共和党的阿尔夫·兰登。

这次大选的议题当然就是罗斯福的经济复兴计划。该计划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所以罗斯福并没有怎么为自己的计划进行辩护和宣传,而是提醒选民,共和党是经济危机的制造者,而正是罗斯福政府把美国从胡佛政府制造的废墟中拉了出来。

迫于现实考虑,兰登也认同罗斯福“新政”达到了目标,他只是对“新政”实施的方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异议。兰登的这一竞选策略并没有错,但到了最后,他却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他在最后一次竞选旅游中,突然指责罗斯福“新政”违宪,并认为这次大选将是一场拯救美国制度的斗争。

兰登的突然进攻,不仅没有引起人们对罗斯福的担忧,反而引起选民对兰登的不信任。其实这个时候,兰登的失策对大选结果已经影响不大,只不过是把得票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而已。最后,罗斯福以523票对8票赢得了大选。

1937年,罗斯福开始了自己的第二个总统任期,此时战争的阴云正笼罩在欧洲上空。当年的10月,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隔离演说”。他在演说中提到:“战争都会蔓延。战争可以席卷原来远离战场的国家和人民。我们决心置身于战争之外,然而,我们并不能保证我们不受战争灾难的影响和避免卷入战争的危机。”

罗斯福的这次演说无疑包含了居安思危的思想,并向民众指出了战争危险的存在,但一些反战人士却严厉批评了罗斯福的“隔离演说”。

罗斯福自然不会因为一点批评就停止自己的行动,1938年1月,罗斯福在特别咨文中敦促国会立即增加20%的海军建设费。

经过激烈辩论,国会而于5月通过《文森扩充海军法案》,准许以10亿美元经费发展海军。这一事实表明,经过罗斯福的宣传之后,大多数美国人已经看到了战争的威胁,并因而同意加强防务。

1939年9月,随着德军闪击波兰事件的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战争爆发之初,美国民众普遍反对参战,罗斯福对战争采取了中立立场。1940年,美国还成立了第一委员会,目的就是不让美国介入这场战争。

当欧洲列强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远离欧洲战争的美国又迎来了四年一度的大选。经过“新政”之后,罗斯福的威望很高,但自从乔治·华盛顿以来,历届美国总统最多也只干了两届,这一次罗斯福会不会打破这个先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