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不可说的秘密
14842700000151

第151章 略带神秘的被诅咒家族

担任总统期间,肯尼迪在外交方面的麻烦还有东南亚,尤其是越南。在越南问题上,肯尼迪继续延续艾森豪威尔的政策,支持南越对抗胡志明领导的北越。肯尼迪执政期间,派往越南的军事顾问从800人上升到1.6万人,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肯尼迪本人反对介入到越战之中,他的一些朋友事后说,如果肯尼迪能够连任,他将从越南撤军。但因为肯尼迪的突然遇刺,他的撤军主张并没有实施。

肯尼迪执政期间,外交领域发生了很多大事,例如1961年东德修建了柏林墙,1963年肯尼迪还曾在柏林墙前面做过演讲;又例如在1963年,美英苏三国签署了《禁止核试验条约》,尽管地面核试验仍然被允许,但空中核试验被禁止,这大大减少了核辐射带来的危险。此后,大约有100多个国家签署了这个条约。

在国内方面,肯尼迪执政期间发生了影响很大的民权运动。肯尼迪总统在行政活动、立法计划和道德引导方面,都支持黑人权利诉求。

1963年11月6日,阿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堵住了亚拉巴马大学教室的门以阻止两个非洲裔学生去上课。肯尼迪总统对此进行了干预。在那一晚,肯尼迪通过国家电视及广播作了著名的讲话,呼吁用道德方法解决种族歧视问题。肯尼迪的倡导最后变成了1964年公民权益法案。

在肯尼迪的任期内,美国还实施了太空计划。当时肯尼迪急切地希望美国在太空竞赛中保持领先。他分别在1961年6月和1963年秋两度与赫鲁晓夫,商讨在太空计划方面的合资事宜。在肯尼迪遇刺的六年后,美国人最终登上了月球。

介绍完肯尼迪任内的大事之后,这里需要重点介绍一下肯尼迪的死。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副总统约翰逊陪同下,到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访问。

12时30分,肯尼迪乘坐一辆敞篷汽车游街拜会市民,行至一个拐弯处时,埋伏的枪手向肯尼迪开了枪,子弹命中头部,被送往医院后很快不治而亡。

数小时后,李·奥斯瓦尔德被警方抓获,初步认定为刺杀总统的嫌疑犯。但仅两天后,奥斯瓦尔德还没有接受法院审判,又在被押往监狱的途中,被一个夜总会老板枪杀。

肯尼迪死后留下了很多谜,据有人统计,在肯尼迪被刺杀后短短三年中,18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其中6人被枪杀,3人死于车祸,2人自杀,1人被割喉,1人被拧断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这种巧合的概率为十万万亿分之一。

关于肯尼迪遇刺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当时的调查报告认为是奥斯瓦尔德单独行动实施了暗杀,但这个结果招致了很多人的质疑,很多人认为肯尼迪可能是一场阴谋的牺牲品。

后来有很多著作和言论讨论肯尼迪的死,甚至还有作家提出埋在奥斯瓦尔德坟墓的尸体,并不是奥斯瓦尔德的,而是一个苏联间谍的。但后来开棺验尸证明,尸体确实是奥斯瓦尔德的。

肯尼迪死后还有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肯尼迪家族。肯尼迪家族悲剧很多,先是肯尼迪哥哥在英国牺牲,接着是肯尼迪总统的遇刺,几年后他的弟弟在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后遇刺身亡。

肯尼迪家族的厄运还没有停止,在此后的多年中,包括脑部手术失败、流产、中风、癌症、坠机事故、谋杀、滑雪事故、服药过量、自杀等,各种各样可以避免的悲剧,使一个个肯尼迪家族的成员走向了死亡。

后来,人们总结了世界上那些著名的被诅咒十大家族,而肯尼迪家族则不幸地被排在了第一位。当然,说是被诅咒的家族,多少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如此多的家族成员的死,有些出于意外,有些死于谋杀,还有些甚至是由于疏忽、傲慢或举止不当,这确实是一件奇怪的事。

§§第36任 石破天惊的林登——林登·贝恩斯·约翰逊

很小的时候,约翰逊非常不爱学习,并曾经一度放弃学业外出闯荡。后来是什么机缘又让他再回学校读书并取得不错成绩的呢?年轻的约翰逊曾经担任过“小国会”的“议长”,这个“小国会”到底是什么组织?这个所谓的“议长”究竟有多少真正职权?约翰逊的能力并不算强,踏入政坛后,他凭借两个靠山开始平步青云,他的这两个靠山又是谁?约翰逊有个“石破天惊的林登”的绰号,他的这个绰号又是如何而来的呢?是什么因素最后促使约翰逊不再谋求连任呢?

个人档案

姓名:林登·贝恩斯·约翰逊

称号:石破天惊的林登、精力充沛的得克萨斯人

生卒年月:1908年8月27日—1973年1月22日

出生地:得克萨斯州

毕业院校:得克萨斯州西南师范大学

总统前职业:教师、军人

党派:民主党

总统任数:第36任

总统任期:第44届1963年11月22日—1965年1月20日

第45届1965年1月20日—1969年1月20日

在2000年专家投票产生的美国总统排行榜排名:第17位

主要功绩或特点:因肯尼迪遇刺身亡,约翰逊继任总统。他提出有关人权、减税、反穷困和资源保护的立法,得以批准。1964年竞选连任成功。他提出了建立“伟大社会”的口号,并出台了一些实际措施,也取得了某些成效。但他因袭前届政府的政策,并且扩大了越南战争,受到美国人民的强烈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