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故事学国学
14843600000006

第6章 曾子安贫乐道

国学常识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他师从孔子,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并在修身和躬行孝道上颇有建树,相传《大学》就是他所著。《大学》讲“正心”,以“正心”为修身的主要手段,而“正心”又包括“诚意”与“致知”两个方面,“诚意”由内而外,“诚于中,形于外”,表现为内在自觉活动;而“致知”主要是对礼的知,它由外而内,以外在的“知”(礼)使心得到充实、安宁。《大学》以“明明德于天下”为“至善”,把最高的价值追求落实在天下每个人的“明德”之中,使其内在化、精神化。

国学故事

曾子随孔子从楚国返回鲁国后,继续学习与研究儒学,锲而不舍,道传一贯。他这时没有什么任职,仍是在家敝衣躬耕,生活很是窘迫。鲁国的国君听说后,对他非常关心和同情,决定赠以“食邑”。但曾参以为“食邑”是只拿奉禄不做事,不如自食其力为好。于是曾子固辞不受。

这时,派来的使者好心地劝说曾参:“先生不求于人,但是君王给你俸禄,你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对使者诚肯地说:“我常听说,接受别人的东西就会畏惧这个人;而给予人东西的人就会很傲慢。纵然君王对我不傲慢, 我能没有畏惧之心吗?”经过再三推辞,曾子终于没有接受国君赠给的食邑。

不久,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便肯定了曾子的这种言行。此后,曾子到了楚国被聘为宾师,教一大批学生。但那里经常有战乱,就辞去宾师到了卫国。当时,他的同学好友子路正在卫国任孔悝的蒲邑大夫,有职有权,显赫一时。有人劝说曾子:“你到子路那里走一趟,什么不用说,也会得到高官厚禄。”

曾子却摇了摇头说:“我从来不愿低头有求人,宁愿在西河教学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不图小利,以仁为己任,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后来,曾参就一直住在西河岸边,生活贫困得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他经常面带饥色,手足破裂,有时三日都吃不到一顿饭,他十年没做过新衣服,帽缨子都断了,鞋子都露出了脚。尽管如此,他仍然充满乐观,怡然自得,经常在西河两岸散步,唱着《商颂》乐曲抒发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