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故事学国学
14843600000067

第67章 郑樵三次献书

国学常识

郑樵,字渔仲,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他从16岁开始,谢绝人事,闭门读书。他不应科举,无心于仕进,深居夹漈山读书、讲学30年,所以人称为夹漈先生。据《宋史·郑樵传》记载,郑樵好著书,自比不下汉的刘向、扬雄。每搜奇书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其家之书而去。他一生著作甚丰,有《氏族志》、《动物态》、《图书志》等80余种。但其代表作,却是一部包罗各代历史的《通志》。《通志》专讲我国古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和演变,保存历代的文化、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资料,使用价值很大。《通志》是郑樵毕生心血的结晶,它共有200卷,记上古至隋唐的制度。全书分为:帝纪18卷,后妃传2卷,年谱4卷,二十略52卷,世家3卷,宗室8卷,列传130卷,载记8卷。其中,后妃、宗室、世家三部分,性质和列传相近,篇幅也不多,后人把它归入列传,这样,《通志》就成为纪、传、谱、略、载记五种体例构成的史书了。它的编排得体,条理分明,记叙完备,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发凡起例者。

国学故事

郑樵一生三次从老家赴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献书。第一次,他献出所著的一百四十卷书“诏藏秘府”。第二次郑樵应高宗召对献书时,他已经55岁了。郑樵上殿向皇帝奏说:“为臣处山林30多年,写了50多种书。正在写的书名叫《通志》,它以历代史籍为依据,始自三皇,终止五代。此书参考司马迁的体例,但与《史记》又有不同之处,为臣摘取纲目十二篇,名叫《修史大例》,先呈献给陛下。”接着,郑樵陈述了对《史记》和《资治通鉴》的看法,并谈到自己写史是参照前人的史体,同时又有创新的地方。高宗不胜钦佩地说:“朕听到你的大名久了,你自成一家之言,那你就留下来吧!”郑樵请求回归山林,说:“为臣是草茅小民,一生都喜欢山野茅屋,还请陛下体谅。”高宗下旨,授郑樵为右迪功郎、礼兵部架阁文字,让他回家继续把《通志》写完。

第三次献书时,郑樵已经快60岁了,他带着200卷近七百万字的《通志》,步行两千里来到临安,进《上殿通志表》。可是,当时高宗去了建康,无缘得见,经辗转传递,得一道诏书,升他为“枢密院编修”,兼权“检详诸房文字。最使他高兴的是朝廷居然允许他入“秘书省翻阅书籍”。郑樵满以为可以实现渴望已久的夙愿,幻想着要博览秘府宝卷,计划借此机会整理一番古往今来的天下图书,然而遗憾的是官场黑暗,希望成了泡影。次年春天,宋高宗自建康回临安,记起郑樵献书之事,于是命郑樵呈献《通志》,就在高宗诏旨下达的当天,郑樵由于积劳成疾与世长辞,时年5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