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的入侵永乐至宣德年间的倭寇与洪武年间相比略有收敛。
现将其主要入侵的情况按地域分别叙述如下:
(一)辽东、山东倭患
永乐四年(1406),倭寇袭破宁海卫,杀掠甚惨,宁海卫指挥赵铭以失机被刑。与此同时,倭寇又犯成山卫,劫掠白峰头、罗山寨。犯大嵩卫,在草岛嘴一带劫掠。寇鳌山卫,焚掠半山寨、阴岛、张家庄,进犯于家庄寨,百户王黼、李茂战死。倭寇入桃花闸寨,郡城、沙门岛一带被其抄掠殆尽,百户周盘战死。此时,总督海运的平江伯陈瑄正率舟师自天津卫返回京师南京,“会倭寇沙门岛。瑄追击至金州白山岛,焚其舟殆尽”。
永乐九年(1411),倭寇犯辽东,杀掠边民。
十七年(1419)六月,倭寇侵犯辽东金州卫东之望海埚。
永乐年间倭寇入侵辽东、山东地区的次数不多,但规模较大,每次入侵的人数较多。这一特点大体与洪武二十二年后的情况相似。永乐十四年(1416),在靖海卫杨村岛停泊的倭船一次就达32艘。十七年(1419),金山卫发现倭船90余艘。望海埚之役,仅斩杀倭寇就达千余人。
宣德年间(1426~1435),辽东、山东地区,基本没有倭患发生。
(二)南直隶倭患
永乐二年(1404),倭寇入犯苏松沿海。
七年(1409)正月,倭寇进犯东海千户所,并盘据在鹰游山,时进时退。
十三年(1415),倭寇劫掠内洋沿海府镇。
十四年(1416)五月,金山(州)卫(驻今辽宁大连金县金州镇)上奏说:“有倭船三十余艘,倭寇约三千余,在海往来。”朝廷令辽东总兵官都督刘江,及各都司沿海卫所,随时加强警惕,相机捕捉倭寇。
十六年(1418)五月,金山卫奏,有倭船百余艘,七干余人,在沿海一带攻城劫掠,突入卫所。指挥侯瑞率兵与倭展开巷战,大败之,追焚其舟。朝廷海道捕倭都指挥谷祥、张翥,以兵策应。又令各卫所固守城池,勿轻出战,若有机可乘,亦不可失,务出万全。同时令福建、山东、广东、辽东各都司,及总兵官都督刘江,督沿海各卫,严兵防守。
(三)浙江倭患
永乐二年(1404),对马、台岐等岛的倭寇劫掠穿山所,百户马兴战死。同时,大谢、桃渚、赤坎、胡守巷诸处,也遭到倭寇的焚掠。
九年(1411),倭寇掠台州、松门、温州、沙园、嘉兴、乍浦。
十一年(1413)正月,倭贼三千余人,寇掠昌国卫爵溪千户所,攻城。守城军民奋起抵抗,矢石如雨,贼伤甚众,遂退去。至楚门千户所,备倭指挥佥事周荣,率兵追击,倭贼被杀及溺死者无以数计,浙江都司将所缴获的器械送至京师报功。
十五年(1417)六月,倭寇犯浙江金乡卫海域,奉命出使西洋诸番的宦官张谦等败之。
二十年(1422),倭寇在浙东温州一带寇掠,被朱亮祖击败。《浙江通志》记述说:“复寇浙东,为朱亮祖破之于温州,徐忠破之于桃渚,斩馘献俘,稍知敛戢云。”
二十二年(1424),倭犯象山,杀县僚宋真、教谕蔡海。
洪熙元年(1425)五月二十日,倭寇自蚶岙、亭屿二港入攻桃诸千户所城,官军御之,众寡不敌,城陷。千户徐忠、李海率兵力战,擒贼3人,斩首10级,贼被伤乃走。
忠、海皆被伤。贼出洋,又被明军生擒3人,斩首7级。
明军还用飞石碎贼1舟,舟中贼尽溺死。遇夜风雨,贼溃去。
(四)福建倭患
永乐年间,福建倭患较少,仅见一例。据《福建通志》记载:永乐八年(1410)九月,倭寇犯福州。《明太宗实录》中没有这次倭患的记载,但有福建监察御史李素在十一月劾福建都指挥使童俊不谨边防,致使倭寇进犯福州等地的记载。《明太宗实录》记述说:“巡按福建监察御史李素,劾启福建都指挥童俊不谨边防,遣幼弱指挥彭震,巡海防倭,军无纪律。倭寇攻破大金;定海二千户所、福州罗源等县,杀伤军民,劫掠人口及军器、粮储。俊不遣兵救援。贼遂乘势攻围平海卫城池,指挥王儁督战,百户缪真等战死。自辰至戌,贼始退散。彭震亦不救援。
定海千户所领兵百户金旺等,及福州右卫千户王朝用等,遇贼先遁,致贼杀伤官军。及俊亲领兵赴敌,又逗遛不进,纵贼出境。俊受任方隅,玩寇偷安,委用非人,失律丧师。震及朝用等厥罪惟均,宜正典刑,以警偷懦。皇太子曰:‘国家置守将,所以御侮安民,而乃纵贼如此,罪不可容。’命法司鞫之。”宣德四年(1429),倭寇自福建镇海卫(在今福建龙海东南)古雷巡检司登岸“攻围城池,劫伤人民”。
宣德五年(1430),倭寇又在福建漳州府龙溪县登岸,杀人掠财。
(五)广东倭患
永乐七年(1409)十月,倭寇陷廉州,民皆逃匿。广州府学教授王翰,临危不惧,整衣端坐于明伦堂。倭寇至,王翰骂声不绝,不为所屈,被倭寇杀害。
八年(1410)十二月,“倭贼寇廉州”。
九年(1411)正月,倭贼攻陷昌化。
十九年(1421)正月,广东巡海副总兵指挥李珪,在潮州靖海遇到倭贼,展开激战,杀败倭贼,生擒15人,斩首5级,将所缴获的器械悉数送往北京。
宣德元年(1426),通倭奸民刘秀引导倭寇入潮州,威胁各村,以高于市价数倍的价格强迫贸易,名曰“放苏”。如果乡民不同意,则肆意剽掠。刘秀引倭寇至饶平上底乡,遭到耆民陈彝的拒绝,“倭即操戈相向,乡民皆避于莲花、鲤鱼二山寨”。陈彝说:“此贼得志,吾乡危矣。”遂统众乡民下山,殊死决战,将倭寇头目击杀,倭寇遂遁去。
五年(1430),倭寇在广东海阳县碧洲村登岸,劫掠居民。都司、布政司都认为,潮州卫巡捕指挥同知郑复等与黄冈巡检不能有效防御倭寇,应依法治罪。宣德皇帝让有关部门姑记其罪,如再有过失,严惩不贷。
八年(1433),倭寇犯儋州昌化,指挥高升率兵抵御。
可以明显地看出两点:第一,倭寇入侵洪武年间有所收敛。从永乐元年(1403)至宣德十年(1435)
的33年中,倭寇共入侵34次,比洪武时31年的44次平均每三年就减少1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日本政局发生了变化,南北朝分裂局面结束,削弱了倭寇产生的社会基础;二是明朝和日本建立了正常的朝贡贸易关系,日本实行对倭寇的取缔政策;三是明朝海防力量增强,给入侵的倭寇以沉重的打击。这些我们将在第五节里详谈。日人藤家礼之助说:“这种前期的倭寇之所以到了十五世纪一度趋向结束,可以举出以下原因:(一)为了顺利进行日明交流,足利幕府应明的请求,在一定程度上对倭寇进行了取缔。(二)再加上大陆和半岛海岸的防卫森严。(三)在辽东半岛的望海埚,倭寇的船队受到了明水军的毁灭性的打击(1419年);同年,倭寇主要基地之一的对马,又受到了朝鲜的大批远征军的反袭击(应永的外寇)等。”诚如是言。
第二,倭寇的入侵以浙江最为严重。这如我们前述,主要是因为倭寇航海入侵浙江最为方便。
三、正统至正德年间倭寇的入侵正统至正德年间,倭寇的侵扰较洪武至宣德年间大为减少。倭寇在中国沿海一带的劫掠活动有所收敛。现将主要入侵情况按地区分列于后:
(一)辽东、山东、南直隶地区的倭患正统五年(1440),倭寇在登州登岸,劫掠居民。
正统八年(1443)六月,倭寇进犯南直隶平湖县,百户徐荣战死。倭寇大掠而去。
(二)浙江倭祸
正统四年(1439)五月初一日,倭贼在浙江沿海登岸,进犯桃渚千户所。千户穆晟,防守不力,损失惨重。
同月,“倭船四十余艘,夜人大嵩港,袭破所城。转寇昌国,城亦陷。时备倭等官,以失机被刑者三十六人。
惟爵谿所官兵擒获一贼首,名毕善庆,诛之”。
正统十四年(1449)四月,浙江温州府平阳县,遭到来自福建的倭寇的流劫,蒲门千户所遭到围攻,守备指挥吕真等率官军将敌击退。
景泰六年(1455),倭寇进犯健跳,官军据城抵御,倭寇不得入。
景泰年间,倭人入贡还国,所过之地,强索民财,甚至持刀杀人,强取豪夺。
成化二年(1466),倭寇假称入贡,攻破大嵩诸处。
官兵因潮落沙浅,夜围其舟。倭寇将灯挂在樯上,并不移动。待潮涨时把灯悬挂在篱上,篱皆插入沙中,以此来疑惑官军,并乘潮遁去。官军见灯不动,以为倭寇未退,结果坐失歼敌良机。
成化十五年(1479),倭寇两次进犯乍浦。
(三)福建倭患
正统三年(1438),福建发生倭患,福建都司指挥佥事邓安未能及时赴援,巡按御史请治邓安之罪,英宗准其所请。
景泰四年(1453)二月,倭寇在清湾巡检司登岸,杀伤巡检叶旺,并攻进城内,劫掠财货。当时,备倭都指挥佥事杨海、王玉都回家未在岗位,无法指挥官军抵御,致使清湾巡检司遭受了重大损失。
(四)广东倭患
景泰三年(1452),海盗勾结倭寇劫掠海丰、新会,镇守广东左监丞阮能、左副总兵董兴,令都指挥佥事杜信前往追剿,杜信在交战中被杀。
天顺二年(1458)二月,海寇进犯宁川守御千户所。
副总兵都督同知翁信、总督备倭都指挥张通等,未能严督各卫所守哨,致使倭贼劫掠宁州守御千户所,杀人掠财。
巡按广东监察御史吕益奏闻,令翁信等戴罪剿贼。
天顺二年三月,海盗勾结倭寇400余人,犯香山守御千户所,烧毁备边大船。
成化二年(1466),倭寇进犯琼州澄迈海岸,备倭百户项钦战死。
弘治四年(1491),东路指挥崔毕等巡海,擒获倭寇坤喇、谢提等男女百余人。
弘治六年(1493),倭寇劫掠陵水南岗,杀人放火,副使翟俊被究问,指挥千百户石英等降级有差。
弘治十二年(1499),倭寇在儋州登岸,指挥周远擒获吴球等18人,并缴获船只、器械一宗。
正德二年(1507),海盗朱秉英勾结倭寇,劫掠大埔县乡村,烧毁神泉市。
正德年间,广东雷州倭患尤甚,倭寇和海盗经常入港劫掠。而备倭者怯弱,致使倭寇气焰更加嚣张。雷州卫指挥同知张熹,对此痛心疾首。他舍去战舰,坐民船引诱倭寇,倭寇果然来抢劫,张熹与之决战,获胜,夺回两只小船。张熹恃勇复追倭寇,至牛村港,遭到夹击,矢绝,力战而死。
正德八年(1513),倭寇在琼州近海劫掠,副使詹玺遣指挥徐爵督千百户杜俨等,“追至澄迈东水,遇风舟覆,百户王隆溺死”。
正德十二年(1517),“倭掠澄迈临高,指挥徐爵督军追至白浦洋,大战,贼败,溺死无算”。
广东沿海除倭患外,自正德八年(1513)始,还遭到佛郎机人的骚扰。嘉靖四十年刊本《广东通志》记载说:
“佛郎机夷人,不知何许种落,至是假入贡为名,举大铳如雷抵澳,郡城震骇。后谋据东南头,甚至掠买小儿炙食之,其淫毒古所未有也。”两广总督陈金,担心佛郎机人与倭寇勾结,对其保持警惕。直到嘉靖元年(1522)的西草湾之战后,佛郎机人才被逐出广东。
所列不够完全,但从此表基本可以看出倭寇正统到正德年间入侵的总括情况。
第一,我们可以看到从正统元年(1436)到正德十六年(1521)的86年间倭寇共。入侵22次,平均近4年才有1次,表明倭寇是比较收敛的。其原因一是中日维系着朝贡的贸易关系,一是明廷建立了防范较为严密的海防。
第二,从上所列表还可以看出,正统至正德年间倭寇侵犯最严重的地区是广东,几乎占到入侵总数的一半。
之所以如此,其重要原因是广东有海盗的勾引。从我们上列倭寇入侵情况就可看出这点。广东环海岛屿与港澳为海盗提供了便利条件。《粤大记》记述广东海盗时说:
“海寇为吾粤患,自古记之矣。考之《汉书》,安帝永初三年秋七月,海贼张伯路等寇略沿边九郡,遣侍御史庞雄讨破之,此用兵靖海寇之始。自后时常出没,唐天宝中,有吴令光之乱,宋绍兴中,有黎盛之乱,旋为官军破灭,莫究其颠末。已入我皇明,申饬海防綦详且密,而海波沸扬,鲸鲵啸聚,旋讨旋发,未有晏然享数十年之安者。”。
洪武初年,海贼李夫人、钟万户、徐仙姑,多次在海晏、下川、大儋、文特等地劫掠,广阳指挥杨景于洪武六年(1373)率军讨平。与此同时,在徐闻县也有海盗船出没行劫。之后,洪武十四年(1381),海阳县三饶贼首饶隆作乱;二十年(1387),海盗周三作乱,寇程乡县;永乐七年(1409)四月,“海贼阮瑶寇劫长塾、林虚二巡司,焚廨舍,毁寨栅而去”等。
广东沿海海盗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沿海粤人自古以来,擅长造船与航海,在江海中从事经济活动,且“粤人之俗,好相攻击”。秦统一后,南攻百越,许多人遁入海中,长年驾船生活在江海上,后来,他们适应了水上生活,以船为家,世世相传,被称为“蜑家”。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叙述蜑民的生活说:“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江海者,蜑也……蛋之浮生,似若浩荡,莫能驯者。然亦各有统属,各有界分,各有役于官,以是知无逃乎天地之间。”历代统治者都对其歧视和凌辱,视其为非人,故意将“蜑”改为“蛋”。清人邱炜萲在《菽园赘谭》中说:“蛋字,字书所无,俗以呼禽鸟、介族之卵,音读如但。粤人又以呼渔户,男为蛋家佬,女为蛋家婆,是以称卵者称人也。何其字哉?抑知南海本有蛋户之称,一作蜑,坛上声。昔人尝谓南海蜑户,以舟楫为家,采海物为生,即指此。不知何时误蜑为蛋,且以蛋为卵,遂使渔人横被恶名耳。”明朝建立后,广东海域仍有大批蛋户。
这些蛋户的存在,为海盗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洪武二十四年(1391)五月,指挥同知花茂上言:“广州地方,若东、香山等县,逋逃蛋户附居海岛,遇官军则称捕鱼,遇番贼则同为寇,不时出没,劫掠人民,殊难管辖,请徙其人为兵,庶革前患。”广东海盗与倭寇在劫掠财货上是一致的,因此二者易于结合。滨海顽民与倭寇合流,这正是广东倭患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