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忬督军御倭
朱纨死后,弛海禁,撤武备,同倭寇勾结的汉奸肆无忌惮,倭寇对沿海的劫掠更加猖撅。嘉靖三十一年(1552)四月,倭寇犯台州,破黄岩,大掠象山、定海等城镇,浙东大震。这时明廷才感到问题的严重。七月决定恢复浙江巡视,命巡抚山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忬提督军务,巡视浙江(后改巡抚)兼管福、泉、漳地方,并赋予他“便宜调发兵粮,临阵按军法从事”等大权。同时设置分守浙、直参将各一员,以琼崖参将署都指挥佥事俞大猷和中都留守司管操指挥佥事汤克宽充任。
王忬(1507~1560),字民应,号思质,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授行人,选监察御史,按湖广,复按顺天,历任巡抚、总督等职。王忬接到命令后,迅速赶到浙江。他重用俞大猷、汤克宽,并释放了在狱中的尹凤、卢镗;招募温州、台州等府民壮,分别隶属于诸将下,加强沿海防守。
嘉靖三十二年(1553)正月,王忬奏海防赏格,以鼓舞士气。四月,又条上海防八事:“一、禁近海豪民,通引倭夷,以绝祸本;二、照各边例,惟以奋勇血战为功,不以损伤军为罪;三、选调闽、浙兵,相兼操习,以资防御;四、通行两广、南直隶巡抚、操江官,远行哨探,分布兵舡,彼此夹攻;五、两省守巡兵备官,查照原定地方,常川驻劄,以便责成;六、宽禁令以开自新,如胁从贼犯准令投首,积年渠魁亦听归降;七、闽、浙鱼舡量议收税,并议漳州桥房拖欠税课及查理盐课,以助军饷;八、滨海顽民接济夷寇及走漏消息者,乞以正犯处之极刑,全家发边卫充军。”
这八条关系到抗倭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当时的抗倭具有重要意义。明廷同意了王忬的建议。
嘉靖三十二年三月,王忬遣俞大猷和汤克宽进攻王直的巢穴列表,俞大猷为先锋,汤克宽率巨舰为辅助,直攻其寨,采用火攻,焚其寨,王直等仓皇逃窜。俞大猷等斩首150余级,生擒143人,焚溺死者无算,兵威大振。
尹凤率闽兵与倭战于表头、北茭诸洋,斩百余级,俘获200余。当时最称桀狡的萧显,率强悍的倭寇400余,屠上海的南汇、川沙,逼近松江。其另部围嘉定、太仓,所过之地大肆劫掠,无处不残破。王忬召见卢镗,问他我将你从论死的狱中救出,你如何报答我?卢镗说要以杀败萧显来报答王忬的救命之恩。卢镗说到做到,果然大败萧显。王忬“在浙、闽可二岁,凡一十余捷,功次三千余,所得沿海大猾为倭内主者系之,覆其家数十人,贼自是无与乡导,往往食尽遁矣”。
王忬还奏请筑嘉善、崇德、桐乡、德清、慈溪、奉化、象山等二十余县城池,各城相继筑成,对保卫各地起了重要作用。只有慈溪认为筑城不便,没有修筑,结果嘉靖三十五年(1556)四月被倭寇攻破,这时人们才后悔当初没有听王忬的话,也不得不筑城。
王忬任职时间不长。嘉靖三十三年(1554)六月他调任大同巡抚,而由徐州兵备副使李天宠代他任浙江巡抚。正是由于他任职时间较短,所以并没有找到抗击倭寇的有效办法。在他离职前,倭寇仍然猖獗。
二、张经调客兵,取得王江泾大捷在王忏调离之前,由于倭寇逼近南京,形势日急。嘉靖三十三年(1554)五月,廷臣计议推荐南京兵部尚书张经任总督。调山东水陆兵6000赴扬州御倭。朱厚熜同意了廷臣们的意见,任命张经“不妨原务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南直隶、浙江、山东、两广、福建等处军务,一应兵食,俱听其便宜处分,临阵之际,不用命者,武官都指挥以下,文官五品以下,许以军法从事”。十月,改经为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专一总督军务。这样,就使东南沿海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军政机构。
张经(? ~1555),字廷彝,侯官(今福建福州)
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嘉请十六年(1537)任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嘉靖三十二年(1553)任南京户部尚书,后改兵部。在倭寇日益猖獗的情况下,明廷有人主张以广西、湖南的士兵助攻倭寇。
因张经曾任两广总督,能指挥士兵,就推任他总督沿海军务。早在任职之前,张经就提出要沿海,“各处巡抚,严督所属,预集兵舡,以守要害;追补纳料军士,以实行伍;清理积岁料银,以造战舡”等一系列加强海防的办法。任职之后,进一步提出:(一)查复备倭旧政,特别要勾捕逃军,充实军伍。(二)总会水战兵船,各分信地,互相支援。每总兵船以一半为游兵,一半为守兵,“贼入本总则并力截杀,入他总则守兵回守信地,而令游兵追捕,与他总互相策应”,有自分彼此,纵贼深入者,治其罪。(三)编立本地主兵。“吴浙间,耆民、沙民、盐徒、矿徒类皆可用”;县在200里以上者编兵300名,200里以下者,编兵200名。
(四)增设海防将领,苏松各增设海防同知一员,福山港(在今江苏常熟东北)、青村所各增设把总一员,加强海防。(五)设置游兵,招募徐邳骁勇1500名,派官率领,沿河哨护。(六)修建城池,制定赏罚条令等。这一系列措施的实行,加强了海防,有利于剿灭倭寇。
张经一方面采取上述加强海防的措施,另一方面,鉴于当时卫所军队怯懦,为救急起见,决定调外地尚有战斗力的士兵等来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入侵。
明朝除政府直辖的卫所军队之外,各地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也拥有军队。这些军队各有所长,有的不隶军籍,但明政府在必要时可以调遣使用,支以粮饷。
如,河南嵩县毛葫芦兵,嵩县、广氏、灵宝、永水宁的矿兵(又称角脑兵、打手),山东有长竿手,徐州有箭手,井陉有蚂螂手,沿海有盐兵,少林、八台、伏牛的僧兵,湖广永顺、保靖的土兵,广西东兰、那地、南丹、归顺的士兵等等。
张经曾任两广总督,他所调用的有广西的士兵,湖广的土兵,广东东莞打手及廷臣议调的山东兵等。
士兵是指“黔蒙氏、粤西岑氏、瓦氏、东兰、那地、南丹,归顺诸州”之兵。但真正的士兵不多。真正的士兵是土司亲自部署的,一般的士兵不过是“柳州所为水东岩之游民与广州新会打手之属而已”。士兵素称强悍,“能以少击众,十出而九胜”。其所以特别能战斗原因有三:(一)任命的将领较强,“将千人者得以军令临百人之将,将百人者得以军令临十人之将”。(二)临阵互相救援,“凡一人赴敌,则左右人呼而夹击,而一伍皆争救之”;“一伍赴敌则左右伍呼而夹击,而一队皆争救之”。
(三)战场赏罚纪律严格,“一人战没而左右不夹击者,临阵即斩其一伍之众”;“一伍战没而左右伍不夹击者,临阵即斩其一队之众”;“不如令者斩,退缩者斩,走者斩,言恐众者斩,敌人冲而乱者斩,敌既败走,佯以金帛遗地或争取而不追蹑者斩”;“战没受上赏,当临阵跃马前斗,因而摧敌破阵,虽不获级而能夺敌之气者,受上赏;斩级者论首虏以差,斩级而能冠所同伍者,辄以其人领之”。
正因为如此,当时人们称,“其兵可死而不可败”。
士兵中的岑氏兵编制也有自己的特点,它7人为伍。每伍之人相依为命,4人主击刺,3人主割首级和负责保护击刺者。战斗中所获首级之功,7人共分之。
土兵是指永顺、保靖州二宣慰使司之兵。其中以永顺兵更强悍一些。这些土兵的组织编制和卫所的军队不同。1司24旗,1旗23人,24旗共552人。旗是最小的战斗单位。战斗队形也与卫所军不同。每旗1人居前,其次3人横列为第二层,再次5人横列为第三层,再其次7人横列为第四层,剩下的7人横列为第五层。整个队形成锥形的梯次排列。战斗时,如第一人失败,第二层居中者替补,两翼跟上;第二层失败,第三层替补;依此类推。只有5层部失败了,才算失败。士兵经过严格挑选,纪律比较严格。战斗小只许击刺,不准割取首级,违者与退缩者皆斩。
“山东有长竿手,以习长竿名”,本有一技之长。但张经任职之前明廷决定调的山东兵竟是些无赖,而统兵的李逢时、许国又都是世胄子弟,不谙兵法,开始稍有小胜,随即连连失败,到嘉靖三十三年(1554)十二月遣回。
嘉靖三十四年(1555)正月,柘林(在今上海奉贤南)倭寇犯乍浦(在今浙江平湖东南乍浦镇)、海宁(今属浙江),攻陷崇德(在今浙江桐乡西南),又转掠其他各地,杀把总梁鹗及指挥周奎、孙智等。为此副总兵俞大猷、参将汤克宽、巡抚李天宠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春汛期间,新倭又相继到来,柘林、川沙有倭已2万人。不剿除此倭,浙、直难以安宁。
张经准备集中调来的狼兵进行围剿。
三月初一,调来的狼兵到苏州,共6800余人,其中田州官妇瓦氏与其孙岑大寿、岑大禄所统头目锤南、黄仁等共4100余人,归州土目黄虎仁等领兵862名,南丹州官弟莫昆、莫从舜等领兵550名,那地州土目罗堂等领兵590名,东兰州土目岑褐等领兵750名,初五,张经命白泫专统田州瓦氏兵,邹继芳统领归州、南丹、那地、东兰兵。二将率领狼兵到松江(今属上海),张经命瓦氏兵隶属于俞大猷驻金山(在今上海金山东南),为捣柘林倭巢西路;南丹、那地、东兰兵隶属于邹继芳驻闵行(在今上海上海县东南),为捣巢北路;以归顺兵及招募的思恩兵、广东东莞打手隶属于汤克宽,屯驻乍浦,为捣巢西路右哨。三路兵成犄角之势,等待保靖、永顺兵的到来。
四月初七日,千部侍郎赵文华至松江祭海神。赵文华在二月,曾上疏言备倭七事,即:祭海神、降德音、增水军、募余力、察贼情、差田赋、遣视师。朝廷议遣重臣祭海神、当时,兵部尚书聂豹认为张经已全权督理海防,不宜再派遣重臣至直隶。明世宗昏聩无知,竟给聂豹降俸二级。赵文华以阿谀严嵩为能事,严嵩将赵文华引为党徒,便以内阁首辅的身份推荐赵文华去祭海神。
赵文华来到松江时,直隶倭患正急。倭寇以川沙洼、柘林为巢,经冬涉春,越聚越多,不时分掠四周地区。为了加强苏、松地区的御倭力量,明廷调广西狼兵前来。倭寇闻知狼兵来到,有所收敛。总兵俞大猷遣游击白泫等将狼兵数队往来哨贼,乘隙邀击,稍有所获。赵文华因谓“狼兵果可用”。即催促张经立即进剿柘林和川沙洼的倭寇。张经鉴于以前与倭战多失利,准备等永顺、保靖的土兵来到后,再集中兵力进剿,不同意让狼兵先进攻。赵文华催促再三,张经以便宜之权不听,赵文华便不经张经同意,厚犒狼兵,激励其积极进剿。狼兵至漕泾,遇倭贼数百人,与战不胜,头目锺富、黄绯等14人个部战死,士卒失亡甚众。于是倭寇知狼兵不足,又大肆掠夺如故。
四月十七日,永顺宣慰司官舍彭翼南、保靖宣慰使彭荩臣各统土兵3000人及致仕宣慰彭明辅、官生彭守中等报效兵2000人达到松江。这时,调来的狼兵已达16000余人。张经准备进剿倭巢。柘林的倭寇获取消息后,急忙将屯驻于老鹳嘴(在今上海宝山东)的倭寇移驻柘林,以加强总巢的实力。同时派小股倭寇四处出击,以牵制明军。四月十九日,柘林倭3000余人攻金山卫,俞大猷督游击白泫及田州瓦氏兵御敌,先胜后败。倭寇窜入浙江,经乍浦、海盐,北犯嘉兴。张经命卢镗督保靖兵援嘉兴。
四月二十五日,海盐兵尾追嘉兴之敌,卢镗也督军出嘉兴城南,两军夹击,在石塘湾将倭寇打败,斩获数百人。倭寇遂向北流窜,在平望被任环率领的狼兵及知州熊桴、知县杨芷率领的当地士卒所击败。倭寇又合兵进犯胜墩(在今江苏吴江),兵备任环、知府林懋举、知县杨芷率兵阻击,俞大猷与副使孙宠轼率永顺宣慰司彭翼南兵自由出击,倭寇大败,斩杀300余级。倭寇连连失败,于四月底五月初回窜至上江泾(在今江苏吴江盛泽东南)。
当倭寇刚刚窜至王江泾时,卢镗率保靖军在南面截击,俞大猷率永顺兵在北面追击,汤克宽率水师从中路进击,其他各部也分头逼进。各部协同,“斩贼首一千九百余级,焚溺死者甚众。自军兴来称战功第一”。
王江泾大捷,鼓舞了人们的抗倭勇气,在明代御倭斗争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赵文华诬告,张经被杀(见前),断送了抗倭的大好形势,倭寇又猖狂起来。
三、胡宗宪用间,歼灭徐海、王直(一)歼灭徐海 张经去职之后,明朝政府以周珫代替他的职务。周珫在职34天,被赵文华弹劾去职,而以杨宜代之。尽管杨宜尽力奉承赵文华,半年之后还是被罢官了。赵文华建议由胡宗宪继任。胡宗宪(? —1565),字汝贞,号梅林,绩溪(今属安徽)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知县,按察御史,三十三年(1554)巡按浙江。赵文华督察军务,胡宗宪即依附之。张经督军取得王江泾大捷,赵义华归功于胡宗宪。赵文华劾罢李大宠,胡宗宪被任为浙江巡抚,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二月代杨宜为总督。
当时由于赵文华“颠倒功罪,牵制兵机,纪律大乖,将吏人人解体”,虽“征兵半天下,贼寇愈炽”。
赵文华为推御罪责,借川兵和俞大猷获得小胜之机,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二月,上疏请求回京。但是,赵文华回京之后,“败报踵至”,廷议再遣大臣督兵江南,严嵩惟恐其劣迹败露,再次推荐赵文华前往。
嘉靖三十五年(1556)五月,任命赵文华为右副都御史,提督浙直军务。赵文华到职后,因不懂军事而依靠胡宗宪。早在赵文华第一次来浙时,胡宗宪就和他商定用招抚王直的办法解决倭寇的侵袭。并且,一方面将王直的家属从金华的狱中放出,厚礼相待;另一方面,于嘉靖三十四年九月,派蒋洲、陈可愿为正副使,去日本见王直。
当时,王直据日本平户,遣其党羽徐海、陈东、麻叶等勾结倭寇劫掠沿海。由于连年入侵,倭寇在战争中受到相当的损失,有的竟“全岛无一归者”,对王直的埋怨情绪在增长,同时俞大猷等抗倭将领给王直等以很大打击,也使他处于困难境地,加上他的部下因分赃不均,矛盾重重。因此,当蒋洲等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一月到王直处,持他家属的信件,讲到他家属已受优待,劝他归附时,他表示如能免罪,同日本通贡开市,可以归附。
但他并不放心,留下蒋洲,派遣他的义子王(毛海峰)
和从子王汝贤随陈可愿回来协议归附的条件。
这时徐海、陈东、麻叶已经勾结萨摩、大隅等倭寇分四路入侵:一路由海门(在今江苏南通东南)入掠扬州,东控京口;一路由松江入掠上海;一路由定海入掠慈溪(今属浙汀);一路由徐海自领直逼乍浦。前二路各数千人而徐海部有万余人。由定海入侵的倭寇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四月十一日攻入慈溪,杀乡官副使王镕、知府钱涣等,大掠而去。四月十六日,由海门入侵的倭寇3000人攻镇江、瓜州(在今江苏江都南)、仪真(今江苏仪征),流劫至圌山(在今江苏丹徒东),犯无为州(今属安徽)。同知齐恩率舟师迎战,斩敌百余,后来遇伏,齐恩及其家丁钱凤等21人战死。倭寇又至金山(在今江苏丹徒西北),杀锁江千户沈宗玉、王世臣于江中,百户戚继爵战死。四月十八日,由定海侵入的倭寇进攻慈溪,省祭官杜槐及其父杜文明坚决抵抗,斩敌数百,后来相继战死。四月十八日,徐海自领的倭寇万余进至浙江皂林(在今浙江桐乡西北)等处,欲攻杭州。二十日,游击将军宗礼及其裨将霍贯道御敌于崇德三里桥,三战三捷,斩敌300余人。徐海畏惧,称其为“神兵”。当宗礼与敌人大战时,提督阮鹗退保恫乡。宗礼等因弹尽粮绝,最后战死。徐海遂于二十二日进围桐乡。当时总督胡宗宪在崇德,闻知宗礼遇害,又得知倭寇围攻桐乡,害怕倭寇围攻崇德,跑回杭州。
阮鹗坐镇桐乡,亲自督战,坚决抵抗,尽管“贼人云梯、云楼、望高台、铜将军,凡自古攻城之法无不备矣”,桐乡依然如故。
胡宗宪调兵增援以解桐乡之围,“四面环贼,远者二三十里,近者十余里而阵”,但都“逡巡惶怖,不敢逼”。
胡宗宪见士兵怯战,遂用招抚之法。他让随王滶来的通事童华给徐海写信,由朱尚礼持信到徐海处,劝徐海归附,撤桐乡围。徐海见王直已归附,自己又被宗礼等重创,桐乡久围不克,心中有所波动,就推托说:“兵三路进,不由我一人。”胡宗宪的谍者说:“陈东已他有约,所虑独公耳。”于是徐海怀疑陈东已经投降,遂派人到胡宗宪处,索取财物,表示归附;胡宗宪如具所请,徐海释放了掳去的二二百人,解除了对桐乡的包围。陈东见徐海撤围,又知徐海处有胡宗宪的使者,对徐海也产生怀疑,于徐海撤围的第二天即五月十日,撤围桐乡,屯驻乍浦,准备出走。胡宗宪使间对徐海说,你既然归附,“而吴淞江方有贼,何不击之以立功,且掠其舸,为缓急计”。于是徐海击朱泾(今上海金山)之倭,斩首30余级,其余倭寇夜逃。当时俞大猷伏兵海上,遮击逃倭,几乎全歼。徐海没有得到船只,心中恐怖,遂遣其弟徐洪到胡宗宪处为质并献上所戴的飞鱼冠、坚甲、名剑和其他玩物。胡宗宪一方面厚礼款待徐洪,另一方面遣间谍暗示徐海缚陈东、麻叶,答应给他世袭官爵。徐海本与麻叶有矛盾,又有世袭官爵可图,遂擒获麻叶,献给胡宗宪。
胡宗宪又让麻叶写信给陈东,攻打徐海,但将此信送给徐海。徐海看信后,一方面感激胡宗宪的恩遇,另一方面,对陈东更加恼怒。胡宗宪又收买了徐海二妾翠翘、绿珠,让她们劝说徐海擒拿陈东。于是徐海用计擒获陈东,送给胡宗宪。麻叶、陈东相继被擒,倭寇内部混乱不堪,对徐的怀疑和埋怨情绪越来越大,军无斗志。这时徐海感到即使能回到日本,也要被其他倭寇所杀,遂决心归附。
胡宗宪又对他讲:也当然可宽恕你,但尚书赵文华认为你罪大恶极,不会宽恕你的。你要想得到宽恕,就要斩杀倭寇以立功。徐海不得已,遂令乍浦贼出巢,约官军击之,斩获数十百级。这时,徐海以为有功,于八月初一到平湖(今属浙江)见胡宗宪。胡宗宪没有立即扣留他,而让他“择便地居之”。徐海部驻东沈庄(在今浙江平湖东),而陈东余部驻西沈庄。胡宗宪令陈东给其余部写信,说徐海要消灭他们。陈东余部于是与徐海部相互攻击。徐海虽表示归附,但仍有疑心,其部仍四出劫掠。朝廷催剿甚急,胡宗宪便命永保土兵和直隶、山东、容美等兵四面包围,进攻徐海。八月二十日发起攻击,至二十五日,官军乘风纵火,焚烧敌巢,斩获千余级。徐海无路可走,溺水死,余寇也被歼灭。
徐海被歼并非胡宗宪本意,但徐海被歼确实体现了胡宗宪用间的高超。胡宗宪采用间谍的讽诱、金钱的贿赂、官爵的笼络等一系列办法,制造、扩大、激化了徐海同陈东、麻叶的矛盾,使徐海、陈东、麻叶等听从他的摆布,既利用徐海来消灭陈东、麻叶,又用麻叶、陈东来削弱徐海的势力,使他们互相残杀,互相削弱,最后全部被歼。
(二)歼灭王直 王直所派遣的王滶、王汝贤、叶宗满等到宁波后,胡宗宪待之如上宾。当时有百余人的小股倭寇盘踞在舟山,叶宗满协助官军剿除之,胡宗宪大加赏赐。当徐海等入寇的消息传来后,胡宗宪又让王滶协助歼灭之。王鉴于徐海势力强大,加之想尽快同王直商量如何办,就推托说:“是非吾所能办,须吾父来乃可耳。”然后,留下王汝贤等,同叶宗满一起回平户。胡宗宪用计歼灭了徐海等,对王汝贤却厚礼相待,并不断对将吏士民讲:“(王)直非反贼。”同时,将王直畏惧的俞大猷调往金山,而以过去和王滶有过交往的卢镗代替,继续进行招抚。王滶回到平户,说明胡宗宪的招抚诚意。王直欲接其家属,又认为如不成,依靠徐海等势力依然可以雄踞倭岛。于是决定亲自前来,于嘉靖三十六年十月初到达岑港。
王直到达后,胡宗宪即上疏朝廷。朱厚熜命令胡宗宪:“可相机设谋擒剿,不许疏虞。”胡宗宪得旨后秘而不宣,亲自到宁波,调参将戚继光、张四维等率领军队扼守水陆要害。
王直见明军戒备森严,一方面,“日聚群倭砺兵刃,伐竹木,为开市计,且索母妻子弟,求官封”;另一方面,派王滶见胡宗宪后质问:“我以好来,何故陈兵待我?”
胡宗宪多方劝慰,王直终有疑虑,不见胡宗宪。于是胡宗宪让王直的长子写血书,陈述其祖母之意,说明胡宗宪对他们家恩重如山,要王直早日归顺,“以全母子之情”。
此书由王直的表兄方大忠和作为死间的夏正携带见王直。方大忠、夏正多方解释。夏正对王直说:“汝欲保全家属,开市求官、可以不降而得之乎?带甲陈兵而称降又谁信汝?汝有大兵于此,即往见军门敢留汝邪?”王直开始动摇。同时,胡宗宪又制造诸军欲进剿而其阻止以挽救王直的假象给王、叶宗满看。王滶等把这种假象告诉王直。胡宗宪还派童华、邵岳等往来游说,并作出发兵进剿的姿态;王直见周围明军甚众,又得知徐海等已被歼灭,孤立无援,迫不得已,遂决定亲自见胡宗宪。但又以岑港军无人统辖为由,要王滶回港,以作退路。王滶回岑港后又加以劝说,王直才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十一月,进谒胡宗宪。胡宗宪确实要赦免王直,以宾礼相待,“使指挥为其馆主,给舆夫出入,复出蔬米酒肉供馈其舟人,日费数百金”。王直暗中用黄金贿赂严嵩父子,希望得到指挥使的官职,胡宗宪也上疏朝廷,请求赦免他。但由于浙江巡按御史王本固等官僚的反对和当时人们指责胡宗宪受王直重贿的压力,胡宗宪才不得不追回他要赦免王直的上疏,并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正月二十五日把王直交给浙江按察司。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二月,斩王直于杭州。
盘踞岑港的王滶,得知王直被捕,杀夏正,立木栅,扼守岑港,官军四面围攻,虽有斩获但终不能全歼。
胡宗宪诱俘王直,消灭了勾结倭寇的最大汉奸,削弱了倭寇的力量,是抗倭的一大胜利。就胡宗宪的本意来讲是想招抚王直以弭倭患,但在各种因素的促使下竟成了成功的用间战例。首先他派蒋洲、陈可愿渡海赴日,使王直有了接受招抚的念头。其次他采取种种手段消灭了徐海、陈东、麻叶等,削弱了王直的势力。第三,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手段和办法,包括王直的家属、亲朋进行劝说,利用间谍游说,厚待王直的部属,制造各种假象等等,使王直相信,归附之后可以通商互市,可以升官得爵。第四,调动兵力,以大兵压境的威慑力,迫使王直不得不就范。总之,就遣间灭敌来讲是成功的。当然,王直虽是最大的勾结倭寇的汉奸,但他并不能完全左右倭寇,因此在王直被消灭之后,倭寇依然连年入侵。
胡宗宪“多权术,喜功名”,依附赵文华,厚结严嵩,陷害过一些正直之士,在政治上和道德上都不是完人,但应该说他对抗倭还是有功的。这个功不是小功而是大功。这点应该肯定。在严嵩失败后,他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被逮问,后释放。四十四年(1565)十月再次被逮入狱,不久死于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