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古申论
14851500000151

第151章 3 郑子家为书告赵宣子(文公十七年)

“左传背景”

文公十七年,晋侯在黄父这个地方检阅军队,接着在扈地会盟诸侯。但是作为霸主的晋侯没有接见郑伯,因为晋侯认为郑国与楚国有勾结。于是郑国的子家派执讯(通讯者)给晋国送去了一封书信,信的语气含而不发,很有力量,批评了晋国贪得无厌的心态。于是晋国立即派巩朔到郑国去达成和解。

晋国是大国,郑国夹在晋国和楚国之间,左右为难。晋国是华夏之诸侯国,而楚国在当时被视为蛮夷之邦。东莱先生针对郑国对这两个国家的态度发表议论。

“原文”

井有余润[1],圃者不为之增畦;车有余载,驭者不为之增橐。天下之理,惟厚于养而薄于求,然后可以相待而至于无穷。先王之有天下也,分地分民以建诸侯。圭焉而朝[2],鼎焉而食,辂焉而趋,鼐焉而燕,台其门,观其阙,秋毫皆君赐也。虽旦荐币而暮奉笾,犹不足以答天地大德。而先王制为五服,六年一朝之典,夫岂欲佚诸侯而骄之哉?盖在我者常欲有余,在彼者常欲不足,使诸侯养其忠而不得尽展,蓄其大而不得尽施,此所以传百世而无不轨不物之患也。

“注释”

[1]润:雨水。

[2]圭焉而朝:诸侯朝见天子,携带各种玉器。下面的“鼎焉而食……台其门,观其阙”均为诸侯之规制。

“译文”

井里有多余的雨水,但种菜的人不因此增加菜畦;车子有多余的装载空间,但驾驭的人不因此增加包裹的货物。天下的道理是,只有那些善于修养而且没有太多欲求的人,我们才可以和他们一起相待以至于永远。先王拥有整个天下,分封土地以建立各个诸侯国。诸侯执圭来朝拜,用鼎器炊食,用辂车巡行,用鼐器宴饮,门前设台,阙前设观,他们的一切都是天子所赐。即使白天呈送钱币,晚上奉送祭品,尚且不足以报答这天地般浩大的恩德。而先王制作五种礼服,六年来朝拜一次的典章,这些难道是想让诸侯安逸并使他们骄傲吗?大概要使属于我的总是多得有余,属于他们的常常不够,使得诸侯可以修养他们的忠诚,但不得全部施展出来,蓄养他们的大德,但不得全部施展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可以传承一百世,但却没有不符合法制和名物制度的祸患。

“原文”

晋于郑何益哉?尝建置其社稷乎?未尝也。尝拥立其君长乎?未尝也。虽时有涓滴之惠,然干戈相寻,德不偿怨;彼其所以龟涂蓍道,君臣相望于晋之郊者,岂得已哉?特畏其力焉耳。晋人犹不餍,而多求于郑,郑不胜其求,移书以直之。晋人气褫[1]神夺,仆仆然行成遣质,惟恐不及,以大国之尊而下行小国之事,甘受屈辱而不敢辞,盖求之太甚,固有以招之也。周不能岁朝诸侯[2]而晋则能之,晋之拊循[3]诸侯过于周则可,不然则执讯[4]之辱不发于郑,亦必发于他国也。过任之事,父不能得之子;无已之求,君不能得之臣。况俱号为诸侯者乎?

“注释”

[1]褫(chǐ):褫夺,剥夺,夺去。

[2]朝诸侯:使诸侯来朝拜。朝,使……朝拜。

[3]拊循:安抚。

[4]执讯:掌通讯的人。

“译文”

晋国对郑国有什么好处呢?曾经给它设置过社稷吗?没有。曾经拥立过它的国君吗?没有。虽然有时候有一点点的恩惠,但接着又是征伐,恩德偿还不了怨恨。他们郑国人占卜出行的道路,君臣连续地前往晋国,难道是自愿的吗?只不过是害怕晋国的势力而已。晋国人还不满足,而向郑国过多地索求,郑国不堪晋国的索求,于是递交文书直接说明。晋国人的神气便被褫夺了,急忙派人到郑国达成和解,派遣人质,生怕来不及,以大国的尊严来做小国的事情,甘愿忍受屈辱而不敢推辞。这大概是晋国索求得过分了,必然招惹出这样的结果。周王朝不能使诸侯来朝拜,但晋国却能做到,晋国安抚诸侯超过了周王朝,这还可以。不然的话,那么派通讯者前来质问这样侮辱的事不由郑国发动,也必定会由其他国家发动。超出了负担的事情,父亲不能要求儿子;没有止境的索求,国君不能要求臣子,何况都是号称为诸侯的国家呢?

“原文”

虽然,晋楚俱大国也,郑介晋楚之间者也,郑之于晋,其抗辞以对者,盖非一端,如坏馆登埤,争承问后之类,行行然每不肯为晋下。至于事楚则异是矣,饬车而朝,走币而使,惟恐少忤其意,敢抗辞以对者殆无几。何其勇于晋而怯于楚乎?曰:晋,中国[1]也,可告语者也;楚,蛮夷也,不可告语者也。郑有晋憾,犹敢诉焉;至于楚则不敢诉而敢叛。二者孰为得失哉?以迹而论则楚恭而晋倨,以心而论则晋亲而楚疏。人徒见郑之君臣入楚之境,貌恭心肃,遂以为畏楚;入晋之境,辞费说烦,遂以为慢晋。抑不知为晋楚谋者宁受其畏乎?宁受其慢乎?必知所去取矣。谏疏不至于朝,诉牒不至于府,晏然靖谧[2],号为无事,以晋楚之事格之,无乃犹有可察者乎?

“注释”

[1]中国:中原之国,华夏之国。

[2]靖谧:静谧。

“译文”

虽然如此,但晋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郑国处在晋国和楚国之间。郑国对待晋国,它用抗议的辞令来应答,不止一次,比如破坏晋国的馆舍,登上城墙,争论贡赋,询问储后,每每不肯落后于晋国。至于侍奉楚国就不一样了,整饬车马,前往朝拜,跑着进奉钱币,派送使者,生怕不合楚国人的心意,敢于对抗楚国的言辞却没有几句。怎么对晋国那么勇敢而对楚国这么怯弱呢?回答是:晋国是中原国家,可以用言语相劝告;楚国是蛮夷国家,不可以用言语相劝告。郑国对晋国有遗憾,还敢控诉;至于对楚国却不敢控诉但却敢于背叛。这两种情况哪个是得哪个是失呢?按形迹来说,对楚国很恭敬而对晋国很傲慢;按心迹来说,则是对晋国很亲近而对楚国很疏远。人们只看到郑国的君臣进入楚国,外表恭敬,内心严肃,于是认为害怕楚国;进入晋国,喋喋不休,于是就认为郑国对晋国很傲慢。却不知道,替晋国和楚国考虑的人,宁愿接受它的畏惧呢?还是宁愿接受他的傲慢呢?人们必定会知道剔除和选取的。劝谏书不出现在朝廷,控诉状不出现在官府中,一切都安稳而静谧,号称为太平无事,但用晋国和楚国的事情来验证,恐怕还有可以省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