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古申论
14851500000020

第20章 3 齐鲁郑入许(隐公十一年)

“左传背景”

隐公十一年七月,郑庄公、齐僖公、鲁隐公率军共同攻克许国,其中郑国军队功劳最大。齐鲁两国国君不敢领受许国,就把许国送给郑庄公。郑庄公宽待许国,让许国大夫百里把许叔(许庄公的弟弟)安置在许都东部,并表示不敢占有许国。他又派公孙获住在许都的西部,对公孙获说:“你的器用财物不要放在许国。等我死了,你马上离开这里。”君子认为郑庄公在这件事上合乎礼。

东莱先生赞许了郑庄公、齐僖公、鲁隐公在共同利益面前的谦虚态度,宣扬了克己复礼的利益观。

“原文”

共患易,共利难。患者,人之所同畏也;利者,人之所同欲也。同有畏心,其势必合;同有欲心,其势必争。自古及今,变亲为疏,变恩为怨,变党为雠[1],鲜[2]不以共利者,吁,亦难矣!

“注释”

[1]雠:仇。

[2]鲜:少。

“译文”

共患难容易,共享利难。患难是人们共同畏惧的;利益,是人们共同想要的。共同有畏惧之心,这种形势下人们必定结合起来;共同有利益之心,这种形势下人们必定互相争夺。从古到今,变亲密为疏远,变恩爱为怨恨,变同党为仇敌,很少不是因为共享利益引起的,吁,那也真是难啊!

“原文”

吾观三国之克许,何其善处于功利之间也。当伐许之际,先登者郑之大夫,而齐鲁之大夫无与焉;毕登者郑之师,而齐鲁之师无与焉。是则克许之功独出于郑,以许归郑固其所也。

然常人之情,战则避患而居后,胜则争利而居前。不惭己之无功,反不容人之有功。昔邓艾钟会同将兵而伐蜀矣。人皆知平蜀者,邓艾之功也,而钟会反攘[1]其功而杀之。王浑王浚同将兵而伐吴矣。人皆知平吴者,王浚之功也,而王浑反攘其功而劾之。使齐鲁之君亦如钟会王浑之用心,则三国之祸,吾知其始于克许之日矣。

许地虽褊[2],然亦古之建国也。一兔在野,百人逐之;一金在地,百人竞之。况一国之利乎?今举以与齐,齐不敢受;举以与鲁,鲁不敢受。计其义,推其功,而卒归之于郑焉。

“注释”

[1]攘:抢夺。

[2]褊(biǎn):狭隘。

“译文”

我看郑、鲁、齐三国攻克许国之事,多么善于在功利之间相处啊。当攻克许国之时,先上城楼的是郑国的大夫,而齐国鲁国的大夫没有参与,最后登上城楼的是郑国的军队,而齐国鲁国的军队没有参与。这样的话,攻克许国的功劳就只是出于郑国,把许国归给郑国是本来就应当的。

但是常人之情,是战争时就处在后面躲避祸患,胜利了就抢在前面争夺利益。不惭愧自己没有功劳,反而不容许别人有功劳。当初邓艾、钟会共同带兵攻打蜀国。人人都知道平定蜀国是邓艾的功劳,而钟会反而抢了他的功劳并杀了他。王浑、王浚共同带兵攻打吴国。人人都知道平定吴国是王浚的功劳,而王浑反而夺了他的功劳并弹劾他。假使齐国鲁国的国君的用心也像钟会、王浑那样,那么我知道郑齐鲁三国的祸乱是从攻克许国之日开始的。

许国虽然地方狭小,但也是古时就封建的邦国。一只兔子在野外,一百个人去追逐;一块金子在地上,一百个人去争夺。何况一个国家的利益呢?现在把许国奉给齐国,齐国不敢接受;奉给鲁国,鲁国不敢接受。大家计量道义,推举功劳,而终于把许国归给了郑国。

“原文”

呜呼!孰谓春秋争夺之世而复见群、后、德、逊[1]之风乎?许国之破,郑师克之。齐鲁推之,为郑伯者,固可安受而无愧也。且不绝许之祀,不县许[2]之疆,将何所待耶?郑伯之意岂不曰,克许者虽我师之功,然齐鲁之师亦与有暴露[3]之劳也。三国同其劳,一国专其利,彼虽不校,吾独不愧于心乎?此所以启[4]许叔之封也。齐鲁无功而不敢夺人之功,郑虽有功而不敢恃己之功。是善处无功者莫如齐鲁,善处有功者莫如郑也。是心也,岂特可用之战阵之间哉?

凡与人共利者,大而共政,小而共财,推是心而居之,将无人而不自得矣。虽然,伐许之役所以全其美者,由彼此之善处也。苟与人共利,我虽推之,彼益竞之,则将奈何?吾以谓,使齐鲁推其功而郑专其功,在齐鲁者不害其为美;使我推其利,二人专其利,在我者不害其为廉。尽其在我,听其在人,可也。吾又发之,以告与人共利者。

“注释”

[1]群、后、德、逊:合群、居后、礼德、谦逊。

[2]县许:把许国设置为县。

[3]暴(pù)露:奔走劳累,触冒风雨寒暑。《战国策·燕策二》:“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

[4]启:开拓。

“译文”

呜呼!谁说春秋是个争夺的时代而怎么又显现出了合群、居后、礼德、谦逊的风气呢?许国被攻破,是郑国军队攻克的。齐国鲁国推辞功劳,作为郑伯,本来可以安心接受功劳而没有羞愧啊。暂且不断绝许国的祭祀,不吞并许国,(郑国)还想要等待什么呢?郑伯的意图难道不是说,攻克许国虽然是我国军队的功劳,但齐国鲁国的军队也有共同奔走劳累的功绩。三国共同劳累,一国占有利益,他们两国虽然不计较,我自己心里难道不愧疚么?这就是他开拓许叔的封地的原因。齐国鲁国没有功劳就不敢夺取人家的功劳,郑国虽然有功劳却不敢倚仗自己的功劳。处在无功劳的位置上的人没有比齐君鲁君做得更好的了,处在有功劳的位置上的人没有比郑庄公做得更好的了。这份心,难道只能用于战场阵地中么?

凡是与人共享利益的,大到共同参政,小到共获财富,都推广这份心而相处,将没有人不舒适。虽然这样,攻伐许国的战役之所以完美,是由于彼此善于相处啊。假如与人共享利益,我虽然推却,对方却更争夺,那么将怎么办呢?我认为,假使齐国鲁国推却他们的功劳而郑国专享功劳,对于齐国鲁国来说不会损害他们的美德;假使我推却利益,二人专得利益,对我来说不损害我的清廉。竭尽我自己的善,听凭别人获利,这样就可以了。我又阐发这个道理,以便告诉给那些与他人共享利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