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古申论
14851500000082

第82章 5 宋襄公欲合诸侯(僖公二十年)

宋为鹿上之盟(僖公二十一年)楚执宋公于盂(僖公二十一年)宋公伐郑(僖公二十二年)楚宋战于泓(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卒(僖公二十三年)

“左传背景”

僖公二十年,宋襄公想要会合诸侯,藏文仲认为:“使别人服从自己的愿望,就很少成功。”

僖公二十一年,宋、齐、楚在鹿上会盟,向楚国要求(曾经归附楚国的)中原各诸侯国尊奉宋襄公为盟主,楚国答应了。公子目夷认为小国争当盟主,这是灾祸。

同年,诸侯在盂地会盟,子鱼认为宋襄公的欲望太过分了,结果在会上楚国擒住了宋公来攻打宋国。

僖公二十二年夏,宋襄公攻打郑国,同年八月,楚人攻打宋国以救援郑国。宋襄公不听劝谏而与楚人开战。同年冬十一月,两军在泓水作战,宋襄公的部下两次劝谏宋襄公趁楚军立足未稳以攻击楚军,但是宋襄公固执地遵守所谓的古代帝王作战的礼节,从而失掉了良好的战机,结果被楚军击败,宋襄公腿上也受了伤。

僖公二十三年,宋襄公死了,这是由于在泓地作战时受伤所致。

历史上围绕宋襄公效仿上古帝王用兵之术而导致失败的事情有多种论调,作者逐条加以驳斥分析。一说宋襄公用兵的失败说明古代帝王的不可信,作者却举三例说明宋公的实质是愚昧而不能预料事态。二说襄公的失败归结为他没有帝王的仁德却实行帝王的兵制,作者分析宋公实际上不懂得帝王的兵制,分不清纵降与纵敌的方法。三说公羊子对襄公的过誉,作者用子鱼与襄公对比,说明子鱼善于通变,是真正善于学习文王的人。

“原文”

由涿鹿[1]而至牧野[2],举帝王之兵,更数十战;由六经[3]而至诸子[4],谈帝王之兵,逾数万言,效非不明而说非不详也。及宋襄公为泓之役,而以帝王之兵自许,反至丧败。后世指其一战之失,尽疑数十战之功为不可信;指其一言之谬,尽废数万言之理为不可行,果哉?说之遽也。

“注释”

[1]涿鹿:山名。黄帝时蚩尤作乱,不听从黄帝的命令,于是二者领兵在涿鹿作战,黄帝擒杀了蚩尤。于是各部落都尊称黄帝为轩辕天子。

[2]牧野:地名。在今河南省淇县南,武王在这个地方与商纣王决战,打败了商纣。

[3]六经:指《诗经》、《书》、《易经》、《礼记》、《春秋》、《乐记》六种典籍。

[4]诸子: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的学说。

“译文”

自从涿鹿诛蚩尤到牧野伐商纣,历代帝王兴兵作战,已经有几十次了;从六经典籍到诸子学说的所载,谈论帝王用兵之术已经超过几万字了,成效并不是不明显,言辞并不是不详尽。等到宋襄公在泓地与楚军作战,自认为采用的是帝王用兵的方法,反而导致失败。后世指着他这一次战役的失败,却怀疑历代帝王几十次的战功都是不可相信的;指着他一句话的错误,全部废弃了几万字的道理以为是不可行的,果然是这样的吗?这种说法太草率了。

“原文”

是说既行,帝王之兵,人共视以为迂阔迟钝之具,儒者相与力挽而极辨之,终莫能胜意者,未知争之之说乎?舆薪[1]之不见,而自谓能见秋毫者,愚也,责其不见者,亦愚也;撞钟之不闻,而自谓能闻蚋[2]飞者,愚也,责其不闻者,亦愚也。信之在前,责之在后,不见舆薪者方自誉其目之明,人固已不信之矣,岂非待其真不见秋毫而始责之乎?不闻撞钟者方自誉其耳之聪,人固已不信之,岂非待其真不闻蚋飞而后责之乎?古之难知秋毫也,蚋飞也,今之易知舆薪也,撞钟也,欲验宋襄言古道之是非,当先观宋襄料今事之中否。

“注释”

[1]舆薪:满车的薪柴,常比喻大而易见的事物。

[2]蚋:蚊子。

“译文”

这种说法传播开来之后,帝王用兵的方法,被人们共同看作是迂阔迟钝的手段,读书人竭力去为它辩护,也终于不能取胜,这也是没有通晓帝王用兵的方法吗?满车的薪柴看不见,却说自己能看见极细小的事物,这是愚蠢的人,而责备他看不见的人也是愚蠢的;撞钟的声音都听不到,却说自己能听到蚊子的飞鸣,这是愚蠢的人,而责备他听不见的人也是愚蠢的。先前相信他,后来责备他,看不见满车薪柴的人在夸耀自己目光敏锐时,人们固然已经不相信他了,难道还非要等到他真的看不见极细小的事物时才去责备他吗?听不见撞钟声音的人在夸耀自己耳力敏锐时,人们固然已经不相信他了,难道还非要等到他真的听不到蚊子的飞鸣才去责备他吗?古时人们难以察觉的是细小的事物和蚊子的哼鸣,今时容易察觉的是满车的薪柴和撞钟的声音,要检验宋襄公所说的古代帝王用兵的方法正确与否,应该首先观察他预料当前事情的准确与否。

“原文”

宋襄生于宋,岂不知宋之弱?迫于楚,岂不知楚之强?乃不量宋之力,偃然[1]自为盟主,欲屈强楚之君于会,其愚而不能料事一矣。齐桓之伯,宋襄公耳目所接也。宋襄自观信义与齐桓孰愈[2]?壤地与齐桓孰愈?兵甲与齐桓孰愈?齐桓九合诸侯,终不能屈致楚子,而宋襄乃骤欲致之,其愚而不能料事二矣。盂之会,宋襄身见执于楚,几不免虎口,仅能纵释[3],曾未阅[4]时,忘前日之辱,忘前日之惧,忘前日之祸,尚敢称兵与楚争郑,自取伤败,其愚而不能料事三矣。

“注释”

[1]偃然:安闲自适,骄傲的样子。

[2]孰愈:即指哪一个胜出,更突出。

[3]仅能纵释:鲁僖公二十一年秋,楚国在盂地擒住了宋襄公,同年冬,诸侯在薄地会盟,释放了宋公。

[4]阅:经历。

“译文”

宋襄公生长在宋国,难道不知道宋国的弱小?被楚国压迫,难道不知道楚国的强大?却不揣度宋国的国力,傲慢地要自立为诸侯的盟主,想要使强大的楚国屈服来参加会盟,他如此愚昧不能预料事态,这是其一。齐桓公的霸业,宋襄公是耳听眼见的,宋襄公看自己的信义和齐桓公相比是哪个更优胜呢?疆域和齐桓公相比是哪个更辽阔呢?军队和齐桓公相比是哪个更强大呢?齐桓公九次联合诸侯最终也不能使楚国屈服前来,而宋襄公却忽然要楚君前来会盟,他愚昧不能预料事态,这是其二。盂地的会盟,他被楚人擒住,几乎不能脱离危险,幸亏得到释放,他却没过多久就忘掉了前日的耻辱、畏惧和祸患,还敢发动战争与楚国争夺郑国,自取伤败,他如此愚蠢不能预料事态,这是其三。

“原文”

是三者皆匹夫匹妇之共晓,宋襄尚不能知,况所谓帝王之兵制,远在千百年之外,断编遗简,若灭若没、若存若亡,是岂宋襄之所能知乎?观其料今事之疏,即可验其谈古道之谬。虽未交锋之前,固预知其必败也。说者乃以宋襄之败为古道之累,是犹见聩[1]者之误评宫角[2],遂欲并废大乐[3],岂不过甚矣哉?

“注释”

[1]聩:天生的耳聋。

[2]宫角:古代音律中的两种。代指音乐。

[3]大乐:极其庄严肃穆的音乐。如韶乐,咸池等。

“译文”

上面所说的三件事都是普通百姓所知晓的,宋襄公尚且不知晓,况且古代帝王用兵的制度,远在千百年以前,所留存下来的断简残编,有些佚失湮没了,有的保全残留下来了,这个难道是宋襄公所能够知晓的吗?观看他预料事态如此粗疏,就可以检验他谈论古代道理的荒谬了。早在两军尚未开战之前,就已经预知他必然会失败了。有人说宋襄公的失败是被古代道理所牵累,这种说法好比是见到耳聋的人谬误地评论音律,于是便要一并废除盛大的音乐,难道不是太过分了吗?

“原文”

或者又谓,宋襄无帝王之德而欲效帝王之兵,所以致败。亦非也,使帝王之世,人皆服其德,则固不待于用兵矣。德不能服,是以有兵,则兵者生于人之不服也。彼既不服矣,豨纵豕突[1],亦何所不至?我乃欲从容揖逊以待之,适遗之禽耳,吾恐帝王之兵不如是之拙也。古之誓师者曰:“殄歼乃仇”,曰:“取彼凶残”,凛然未尝有毫发贷[2],其所宽者,惟弗迓克奔[3]而已。奔而归我,是以弗击,苟推锋而与之争一旦之命,胡为而纵之哉?是纵降者,帝王之兵;纵敌者,宋襄之兵也,乌可置之一域耶?

“注释”

[1]豨纵豕突:豨和豕,都是猪的别名。意指像猪一样四处奔窜。

[2]贷:宽恕。

[3]弗迓克奔:语出《尚书·牧誓》,迓是迎的意思,意指周王用兵的制度是不迎击商朝前来投奔归降的人。

“译文”

又有人说,宋襄公没有帝王的仁德却要效仿帝王的用兵,所以导致失败。这也是错误的。假使在帝王的时代,人们都信服他的仁德,那么固然就不需要用兵了。仁德不能够服人,因此产生了兵事,那么兵事的发生是因为人们不服从的缘故。他们既然不服从,好比野猪一样横冲直撞,流窜侵扰,还有什么事做不到的呢?我却要从容不迫谦虚退让,用这种礼仪去对待他们,正好是让自己自投罗网,恐怕帝王的用兵不像这样笨拙吧。古代出兵誓师时说“诛灭你们的仇敌”,说“捉拿那凶残的人”,这种严肃威迫的话没有丝毫的宽恕,它所宽恕的,只是那些投降的人罢了。投奔而来归顺我的,便不去攻打他;倘若兵刃相向,生死争斗时,怎么会放纵他呢?可见放纵投降的人是帝王的用兵;放纵敌人,这是宋襄公的用兵,怎么可以把二者相提并论呢?

“原文”

公羊子以宋襄之战,为文王不是过[1]。呜呼!宋襄何足以知文王,若子鱼乃真知文王者也。子鱼谏宋襄之伐曹,曰:“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其言薰然[2]而不伤,退然而不伐,妙得文王之本心。至于泓之战,其谏宋襄之辞,发扬激厉,奋起劲悍,骤与前日异,若与文王不相似。与变推移,不主故常[3],此真学文王者也。知子鱼之善学文王,则知宋襄之不善学文王矣。

“注释”

[1]为文王不是过:《公羊传》称赞宋襄公临大事而不忘大礼,以为虽文王之战,也不过如此。

[2]薰然:和善的样子。

[3]故常:旧的方法。故,旧的意思。

“译文”

公羊子认为宋襄公的战争,即使是周文王也不过如此。唉!宋襄公怎么能够知道周文王呢?像子鱼这个人才是真正了解文王的。宋襄公讨伐曹国时,子鱼劝谏说:“文王听说崇国德政混乱而去讨伐它,用兵三十天,崇国不肯投降,于是便退兵,修明德政然后再去攻打它,崇国人就在文王过去所筑的营垒里投降了。”他的话柔和而没有什么伤害,谦卑而不自夸,巧妙地得到文王的本心。至于泓水这场战争,子鱼劝谏宋襄公的话,昂扬激奋,奋发刚猛,忽然和前事迥异,好像与文王不相类似了。原来这是随机应变,不拘泥于旧法,这才是真正仿效文王的人。知道子鱼善于仿效文王,便知道宋襄公是不善于仿效文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