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学
14851900000009

第9章 基本知识

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发展

(一)中药与中药学的概念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中药典籍和文献资料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及至近代,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学遂逐渐改称为“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发展

1.先秦时期

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上述经验启示人们对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作用予以注意。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随着文字的创造和使用,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西周时已有专业的“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山海经》载有100余种动物和植物药,并记述了它们的医疗用途。20世纪70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载方约300个,涉及药物240余种,对炮制、制剂、用法、禁忌等皆有记述,说明中药的复方应用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2.秦汉时期

西汉时期已有药学专著出现,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名医淳于意从其师得传《药论》一书。从《汉书》中的有关记载可知,西汉晚期不仅已用“本草”一词来指称药物学及药学专著,而且拥有一批通晓本草的学者。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成书于公元2世纪。其“序例”部分,言简意赅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365种,按药物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三品分类法”。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部分药物之后还有别名、产地等内容。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3.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战乱,后人对这一时期本草学的了解还很不全面。但是,此间留下的本草书目仍有近百种之多。重要的本草著作,除《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徐之才药对》外,首推梁·陶弘景所辑《本草经集注》。该书约完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序例”部分首先回顾本草学的发展概况,接着对《神农本草经》序例条文逐一加以注释、发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各论部分,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本书较全面地搜集、整理了古代药物学的各种知识,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

南朝药学著作《炮炙论》,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4.隋唐时期

医药学有较大发展。公元659年颁行了由李勋、苏敬等主持编纂的《新修本草》。本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全书收载药物共844种。书中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对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该书很快传到国外,如公元731年即传入日本,并广为流传。

唐代已开始使用动物组织、器官及激素制剂。《唐本草》记载了用羊肝治夜盲症经验,而用羊靥(羊的甲状腺)治甲状腺病,则见于《千金方》。酵母制剂在公元前即有记载,到了唐代已普遍地用于医药,如甄权的《药性论》对神曲的性质功用有明确的叙述。

5.宋代

本草书籍的修订,乃沿唐代先例以国家规模进行。公元1061年刊行的《本草图经》所附900多幅药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而私人撰述的书籍,如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则在此基础上研究整理了大量经史文献中有关药学的资料。它不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很大的文献价值。

国家药局的设立,是我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重大事件。药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并制定了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是这方面的重要文献。

6.明代

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了《本草纲目》。全书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多幅,附方11000余首。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和中药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发挥。各论分16部、60类。各药之下,分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17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这一时期的专题本草也取得瞩目成就。15世纪中期,兰茂实地调查和搜求云南地区药物400余种,辑为《滇南本草》,它是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李中立《本草原始》偏重于生药学研究。

7.清代

清代研究本草之风盛行。一是由于医药学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补充修订《本草纲目》的不足,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二是配合临床需要,以符合实用为原则,撷取《本草纲目》精粹,编撰成节要性本草,如汪昂《本草备要》,三是受考据之风影响,从古代文献中重辑《神农本草经》,如孙星衍、顾观光等人的辑本,或对《神农本草经》进行注释发挥,如张潞《本经逢原》等。

《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同时它对《本草纲目》已载药物备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之处加以订正。本书不但总结了我国16至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还保存了大量今已散失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8.民国时期

随着中医学校的建立,涌现了一批适应教学和临床运用需要的中药学讲义,如浙江兰溪中医学校张寿颐的《本草正义》、浙江中医专门学校何廉臣的《实验药物学》、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秦伯未的《药物学》、天津国医函授学校张锡纯的《药物讲义》等。这些中药讲义,对各药功用主治的论述大为充实,其中尤以《本草正义》的论述和发挥最为精辟中肯。

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者,当推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本书收录词目4300条,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

本草学的现代研究亦开始起步。植物学、生药学工作者对确定中药品种及资源调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许多药学工作者则致力于中药化学及药理学研究。

9.当代的本草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扬,从1954年起,各地出版部门积极进行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刊行。在本草方面,陆续影印、重刊或校点评注了《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残卷)、《证类本草》、《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等数十种重要的古代本草专著。60年代以来,对亡佚本草的辑复也取得突出成绩,其中有些已正式出版发行,对本草学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涌现的中药新著,不仅数量多,而且门类齐全,从各个角度将本草学提高到崭新的水平。其中最能反映当代本草学术成就的,有各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原色中国本草图鉴》等。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中药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药的现代研究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瞩目成就,并促进了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等分支学科的发展。

(三)中药学的学习方法

1.学习中药学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因为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药物。所以,中药学的理论和知识,与中医理论紧密联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2.掌握各类药物共性和要点的关键中药学是按药物的主要功效进行分类的。其各论中每节的概述部分,是以该类所有药物的功效为核心,而概括出来的共性和要点。理解和掌握了这些内容,就抓住了各类药物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在学习该节各种药物时,就只需比较其差异,了解其个性。这样就避免了相同内容的重复学习和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各具体药物的学习负担,可以收到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捷效。

3.药物的毒性,特殊的用量、用法和使用注意,必须专门记忆中药以植物药为主,而且以无毒之品居多,这些药的用量幅度变化也较大,所以只须根据总论中提出的药物用量的确定原则,从总体上把握,其具体用量不必一一记忆。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中药的用量都在10g左右;质地过于轻浮或药味过于浓烈者,用量多为6g左右;质重的矿物及介壳药,用量常为30g左右。对于少数有毒药物,如雄黄、朱砂、甘遂、巴豆、马钱子等,不仅要掌握其毒性,对其安全的用量范围,也必须逐味加以记忆,一点不能含糊。至于麝香、冰片、牛黄、熊胆等精细而无毒的名贵药,其用量较小,应该像对待有毒药的用量一样,准确记忆。

中药的给药途径,以作汤剂内服为主。但有的药物或因有特殊气味(如芦荟、穿心莲),或有效成分不耐煎煮(如雷丸、钩藤),或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如朱砂、琥珀)等,而不可入煎剂。或因其他多种原因,有的药物当先煎、包煎、烊化等,均应牢记。

各药的使用注意,有同类药共有的,有某药单独具有的,学习时需关注。

二、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主要是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存是否适宜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历代医药家都十分重视中药的产地与采集,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一)中药的产地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我国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水土、气候、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因而天然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性,且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即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也不一样,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受到人们的称道。

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重视中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强调道地药材的开发和应用,对于保证中药疗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药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再加上很多药材的生产周期较长,产量有限,因此,单靠强调道地药材产区扩大生产,已经无法满足药材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药材的引种栽培以及药用动物的驯养,成为解决道地药材不足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我国已能对不少名贵或短缺药材进行异地引种,以及药用动物的驯养,并不断取得成效。如原依靠进口的西洋参在国内引种成功;天麻原产贵州而今在陕西大面积引种;人工培育牛黄,人工养鹿取茸,人工养麝及活麝取香,人工虫草菌的培养等等。当然,在药材的引种或驯养工作中,必须确保该品种原有的性能和疗效。

(二)中药的采集

中药材所含有效成分是药物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而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与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植物类

药物的采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积累是不相同的,甚至会有很大区别。首先,植物生长年限的长短与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的质和量有着密切关系。据研究资料报道,甘草中的甘草酸为其主要有效成分,生长三、四年者含量较之生长一年者几乎高出一倍。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以6~7年采收者最高。其次,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随月份的变化,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丹参以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7月采收为宜。再者,时辰的变更与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含量亦有密切关系。如金银花一天之内以早晨9时采摘最好,否则因花蕾开放而降低质量。

植物类药材其根、茎、叶、花、果实各器官的生长成熟期有明显的季节性,根据前人长期的实践经验,其采收时节和方法通常以入药部位的生长特性为依据,全草类植物多数在其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叶类药材采集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花的采收,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枸杞、马兜铃。少数品种有特殊要求,应当采用未成熟的幼嫩果实,如乌梅、青皮、枳实等;以种子入药的,如果同一果序的果实成熟期相近,可以割取整个果序,悬挂在干燥通风处,以待果实全部成熟,然后进行脱粒。若同一果序的果实次第成熟,则应分次摘取成熟果实。有些干果成熟后很快脱落,或果壳裂开,种子散失,如茴香、白豆蔻、牵牛子等,最好在开始成熟时适时采取。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女贞子,在略熟时于清晨或傍晚采收为好;根和根茎类以阴历二八月为佳;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

2.动物类

药物的采收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其具体时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如桑螵蛸应在三月中旬采收,过时则虫卵已孵化;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驴皮应在冬至后剥取,其皮厚质佳;小昆虫等,应于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获,如斑蝥于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

矿物类药材大多可随时采收。

三、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药性,就是药物的性质、特性;能,就是药物的功能。性能就是药物各自具有的若干特性和作用。具体来说,把药物治病的各种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有毒、无毒等方面,统称为药物的性能。

(一)性味

1.四气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温热与寒凉则分别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仅次于热,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以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或应用效果而总结出来的药性理论。例如发热口渴、咽痛,用黄芩、板蓝根,用后症状缓解或消失,从而推断黄芩、板蓝根属于寒凉药性。若腹中冷痛,用附子、干姜,用后腹痛缓解,表明附子、干姜有温热之性。由此可见,药性与其所治的病证性质是相反的。也就是说,能治疗热证的药物多为寒凉的性质;能治疗寒证的药物多为温热的性质。

总之,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中医的一条治疗和用药的法则。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如黄芩、金银花、石膏等;温热药大多具有温里散寒、助阳通脉等作用,如附子、干姜、吴茱萸等。此外,还有些药寒热之性不大明显,作用比较平和,这类药物称为平性。但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差别,并非绝对的平,故仍称四性。

2.五味

五味就是用味觉器官可以辨别出来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所以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习惯上仍称五味。五味也是药物作用的标志,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同其作用就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涩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分述如下。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用于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用于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行气,红花活血化淤,都有辛味。

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酸: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遗精、带下等。如山萸肉、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苦:有通泄、降泄、清泄、燥湿、坚阴的作用,如大黄通泄热结便秘;杏仁降泄肺气上逆;栀子清泄三焦实火;苍术燥湿;黄柏配知母泻肾火保津液以坚阴。

咸: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如牡蛎治痰核、瘰疬;海藻治疗瘿瘤;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淡:有渗湿、利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如茯苓、猪苓等利尿药。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尿频、滑精、出血等,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涩肠止泻。

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例如两种药物都是寒性,但是味不相同,一是苦寒,一是辛寒,两者的作用就有差异。反过来说,假如两种药物都是甘味,但性不相同,一是甘寒,一是甘温,其作用也不相同。所以,不能把性与味孤立起来看。性与味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能显示出来有些药物的共性。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种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

(二)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针对病势而起治疗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上浮发散;沉是下行泄利。升和降,浮和沉是相对的。升浮药物主向上向外,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催吐、开窍等作用;沉降药物主向下向内,有泻下、清热、降气、潜阳、收敛、利尿渗湿、止咳平喘等作用。因此,凡是病位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药物;病位在下在内者,宜用沉降药物。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在下者宜升不宜降。这是临床辨证用药的基本原则。

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与药物本身的性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能升浮的药物大多具有辛甘淡和温、热性;能沉降的药物大多具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质地轻的花、叶多升浮,质地重的矿物、果实之类多沉降。但有少数的特殊之品不在此限。如诸花皆升,旋复花独降;诸子皆降,苍耳子主升。

升降浮沉并非一成不变,炮制方法、配伍数量不同,可以改变其原有升降之性。如酒炒主升,醋炒则收敛,姜汁炒主散,盐炒则下行;如少数升浮药物配伍多数沉降药物的方剂中,则升浮之性得不到发挥而随之下降;反之,少数沉降药物在多数升浮的药物中,也会随之上升。这在用药中是要加以注意的。

(三)归经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如同属于寒性药物,虽然都具有清热作用,但其作用范围,或偏于清肺热,或偏于清肝热,各有其作用范围。再如同一补药,也有补肺、补脾等不同。同一归经的药物,又因为寒热不同的药性,有补泻、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与趋向。如黄芩、干姜、百合、葶苈子、杏仁、苏子等均归肺经,都可以用于肺经的病变,但其作用却是不同的。如黄芩主要清肺热,干姜主要温肺寒,而百合主要补肺阴,葶苈子泻肺实,杏仁主要宣肺止咳,苏子主要降气平喘。还有一些药物可以同时归入数经,说明该药对数经病变都有治疗作用。如山药归脾、肺、肾经,其作用能补脾止泻,养肺益阴,补肾固精;石膏归肺、胃二经,有清肺热与清胃热的作用。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的。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如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症;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症;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症。根据药物的疗效,与病机和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可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治疗作用。如桔梗、杏仁能治疗胸闷、喘咳,归肺经;全蝎能定抽搐,归肝经;朱砂能安神,归心经等。这说明归经的理论,具体指出药效的所在,是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根据药物的归经理论,对一脏或一腑的治疗有显著作用的,同时又对其他药物有引入某一脏腑作用的药物,称为引经药。现将引经药介绍如下。

手太阴肺经:升麻、桔梗、辛夷、葱白。手阳明大肠经:白芷、葛根。足阳明胃经:白芷、石膏、葛根。足太阴脾经:苍术、升麻。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手太阳小肠经:木通、竹叶。足少阴肾经:肉桂、细辛。足太阳膀胱经:羌活。手厥阴心包经:柴胡、丹皮。手少阳三焦经:连翘、柴胡。足厥阴肝经:柴胡、川芎、青皮、吴茱萸。足少阳胆经:柴胡、青皮。

(四)毒性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中药的“毒”是药物的总称。古代将所有药物皆称为毒药,如《周礼》说“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这里将药与毒并列,可见药即“毒”,“毒”即药也。结合中医药发展历史,中药中“毒”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毒”是中药的总称,《素问·汤液醪醴论》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功其中”。张景岳在《类经》中更明确提出:“凡可避邪安正者,皆可称为毒药”。由此看出“毒”,及一切药物的总称。第二,“毒”,指中药的偏性,如《类经》说:“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有偏也”。中医正是利用药物的这种偏性来协调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盛衰,增强抗病能力。如热以祛寒,寒药用以治疗热病。第三,“毒”是指中药内有毒成分,或副作用,近代中药书籍所载“有毒”或“无毒”大多指药物有无毒副作用,亦即药物的毒性,这是与前两者完全不能相混淆的基本概念。《中国药典》将有毒之品依据毒副作用的强弱分“剧毒”之品,毒性强烈,供外用,如砒石等;“大毒”如马钱子、巴豆等容易使人中毒,用时必须谨慎;“小毒”之品,使用安全,虽可出现一些副作用,但一般不会导致严重后果,如常山、杏仁、白果等。本教材所说药物之毒性主要为此者。对于有毒性的药物,当依法炮制,凡毒性属于无效成分者,加以清除,如生半夏、生南星的致麻物质;毒性是有效成分者,减低其含量,达到安全剂量。或者是通过配伍缓解药物毒性,改善药物性能,提高药物疗效。如半夏配伍生姜,以缓解半夏毒性,又能增强温化寒痰,降逆止呕之力。但也有些药物配伍应用会产生毒性,如十八反、十九畏等。另外,有些毒性药经高温较长时间煎煮之后,有毒成分被破坏,而有效成分依然存在。如附子久煎后将有毒乌头碱溶出水解成乌头次碱,使其毒性降低,而治疗作用并未丧失。所以《药典》中都注有有毒无毒,先煎、久煎及后下等,以避免毒副作用,保存有效成分。

总之,要准确地掌握每味药物有无毒性及毒性之强弱,根据药物之峻缓,病体之虚实,疾病之深浅来适当选用药物和确定用量。

四、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对原材料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后者也称为炮炙。

(一)炮制的目的

1.消减毒性,保证安全如乌头生用有毒,炮制后可消除或降低毒性,从而避免毒副反应。

2.改变性能,增强疗效如地黄生用凉血,酒蒸成熟地黄则性微温而补血;延胡索醋制后止痛作用增强等。

3.矫正异味,便于服用有的生药具有腥臭难闻的怪味,如椿白皮用麸炒后臭味消失,较易吞下。

4.纯净药物,使量准确如根茎类药物去除泥沙杂质及非药物部分等,以免超重或不足。

5.便于制剂,防止变质如植物类的切片,矿物类的粉碎,能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便于制成各种剂型,有些药物要进行烘炒干燥处理后便于储藏,防止霉变腐烂等。

(二)炮制的方法

1.修制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纯净。如刷去枇杷叶的绒毛。采用捣、碾法将药物粉碎,如龙骨、牡蛎捣碎便于煎煮。用镑锉法制碎屑薄片,如犀角、羚羊角镑成薄片,或锉成粉末,便于制剂和服用。还有切、铡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如麻黄切断,桑白皮切丝,葛根切块等。

2.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法。主要目的使药物清洁、软化、消减毒性,祛除腥臭。如用清水洗去泥沙杂质;用水湿润浸泡使硬的变软,易于切制,如槟榔、三棱等。用水浸泡,反复换水以去盐分、毒性、腥味,如将海藻漂去盐分,生半夏漂去毒性,紫河车漂去腥味等。此外,对一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质,贝甲类则用“水飞”,即将这类药材粉碎后置于乳钵内与水共研,以取其极细粉末,如飞朱砂、飞炉甘石等。

3.火制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常用方法有炒、炙、烫、煅、煨、烘、焙等。以下简介前五种方法。

(1)炒有炒黄、炒焦、炒炭等程度不同的清炒法。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种子类药物炒后则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的功效。还有拌固体辅料如土、麸、米炒的,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增强疗效,如土炒白术、麸炒枳壳、米炒党参等。

(2)炙是将液体辅料同药物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的炮制方法称为炙。如蜜炙黄芪、甘草可增强补中益气作用;酒炙川芎可增强活血之功;醋炙香附可增强疏肝止痛之功效;盐炙杜仲可增强补肾功能等。

(3)烫同砂、蛤粉同炒的方法习惯称烫,药物受热均匀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或便于服用,如砂烫穿山甲、蛤粉烫阿胶等。

(4)煅是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如煅龙骨、牡蛎,煅磁石等。

(5)煨是利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灰中加热至面或纸焦黑为度,可减轻药物的烈性和副作用,如煨生姜、煨甘遂等。

4.水火共制即用水又用火的加工方法,常用的有煮、蒸、淬、潬等法。

(1)煮是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如醋煮芫花可减低毒性,酒煮黄芩可增加清肺热的功效。

(2)蒸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如酒蒸大黄可缓和泻下作用。

(3)淬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如醋淬自然铜、鳖甲等。

(4)是将药物快速放人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和肉质多汁类药物的干燥处理。如杏仁、桃仁以去皮,天门冬以便于晒干储存等。

五、中药的应用

中药的用法包括配伍、用药禁忌、剂量和服法等几项主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与方法,对提高疗效、确保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药的配伍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与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如下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

1.单行就是用一味药治疗疾病,如人参(独参汤)治疗气虚欲脱证。

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明显地增强其原有的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地增强清热泻火的疗效。

3.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伍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伍时,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的疗效。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防风能解砒霜之毒,绿豆能杀巴豆毒等。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种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结果都是消减毒性。

6.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可以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甚至消失,如莱菔子与人参同用,人参的补气作用则被莱菔子削弱。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与“十九畏”中所提到的药物等。

综上可知,相须、相使能产生协同作用而增强疗效,临床用药时应当充分发挥;相畏、相杀互相拮抗,能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物时,酌情考虑应用;相恶、相反即互相削弱,抵消原有功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原则上不能同用,仍属配伍禁忌。

(二)用药禁忌

为保证安全和提高疗效,应严格遵守用药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配伍禁忌在前面配伍中提到的“相恶”、“相反”,原则上应当禁忌。金元时期概括为“十八反”、“十九畏”,并编成歌诀,列举如下。

(1)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2)十九畏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毒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石脂一见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妊娠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引起流产的副作用,所以应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类。禁用的药物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水蛭、虻虫、麝香、三棱、莪术、芫花、甘遂、雄黄等。慎用的药物有破血、活血、通经、行气、祛淤以及辛热的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干姜、附子、乳香、没药、天南星、王不留行等。

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是指在服药期间忌服一些有碍药效和不利病情好转的食物,在古代中医文献记载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蜂蜜反生葱等。此外,热证病人忌辛辣、油腻、煎炸之品。麻疹表证不宜食油腻酸涩之物;疮疖肿毒,皮肤瘙痒当忌鱼虾牛羊肉等腥膻食物;虚寒证者不宜食生冷瓜果等。

(三)用量

所谓剂量,首先是指一剂药中每味药物成人一日的所用量;其次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物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剂量大小与药物的疗效密切相关,剂量过小,难以取效而延误病情;用量过大,损伤正气。剂量大小必须根据药物的性能、质地、配伍、病情、年龄、体质等来掌握。如毒性大,性质猛烈的用量宜小;无毒而性平的药物用量宜大。单方剂量宜大,复方剂量宜小;质地轻的用量要小,质地重的用量要大;主药用量要比辅药用量要大;丸、散剂用量要比汤药用量小。病情轻者,用量宜轻;病情重者,用量宜重。体质壮实者,用量重;老幼孕产或久病体弱者,用量宜轻。5岁以下儿童,其用量通常是成人用量的1/4;6~10岁的儿童可用成人量的1/2等。

此外,还应依据季节、气候、区域、环境来考虑因时因地制宜。如用解表药在严冬或北方地区,用量宜重;反之,若在酷暑或南方地区,则用量宜轻。一般药物的内服剂量,均指干燥后的生药。常用药量大多为5~10g,部分药物用量较大的为15~30g;个别药物用量较小,有的药物用量不超过3g。

(四)煎服法

中药的煎法与服法,是根据药物的性状功能与病情缓急而定。不同的方法对疗效密切相关,历来十分讲究。

1.煎药法

煎药器皿以砂锅、搪瓷器皿为宜,忌用铁、铝器皿。煎药时先将器皿洗净,然后把药物倒入,加入凉水浸泡30min,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宜。一般而言,每剂药煎煮两次,第二次煎煮加水量和煎煮时间均应适当减少。解表药宜用武火,煎的时间不宜长,煮沸后15min左右即可。含挥发性成分的芳香药物宜后下;质地坚硬的矿石、贝壳类药物宜打碎先下久煎;某些贵重药物则另煎,以免它药干扰或吸收其有效成分。总之,各种不同的煎法,目的均为尽量使其有效成分煎出,以发挥其治疗作用。

常用药物的不同煎法如下。先煎:龙骨、牡蛎、代赭石、鳖甲、龟板、石决明等,宜先煎15min后再加入其他药物。后下:藿香、佩兰、砂仁、豆蔻、薄荷等,待它药煎至一定时间后加入,再煎10min左右。包煎:车前子、海金沙、旋复花等,应用纱布包好后与其他药物一同煎煮。另煎:人参、西洋参、藏红花等宜单独煎煮。烊化: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需单独加温溶化或隔水炖,使之烊化。冲服:朱砂、芒硝、三七粉、姜汁等。泡服:胖大海、番泻叶等。

2.服药法

一般汤剂宜温服,解表散寒宜热服;治疗呕吐或药物中毒宜小量频服。寒药治疗热证宜冷服;温药治疗寒证宜热服。滋补药宜在饭前服,驱虫药或泻下药宜空腹服;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宁神安眠药宜睡前服用。一般情况下,一剂中药,一天可分为2~3次服用,病缓者早晚各服一次,病情危重者每隔4h服一次,使药力持续,以利顿挫病势。在应用发汗、泻下等药物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病者个体差异,一般以得汗、泻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