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武林掌故
14854000000015

第15章 “武当独传”金子弢

金子弢(1906—1986)A,生于北京,年轻时以施主身份入武当山向道士李合林学得密不传人的“武当拳”。1980年作为浙江选手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表演“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使失传的武当绝技重现于世,被武林称为“武当独传”。

30年前,“武当太乙五行拳”问世,引起了武术界不小的震动。而揭秘此拳的金子弢先生的身世又引起了新闻界、清史界乃至清皇室后人的争议。金先生也一下子成了新闻人物,成为几大报纸的采访对象。

(一)金子弢的一套拳法另有奥妙:失传多年的正宗武当拳重新现世

1980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山西太原举行。会上,一位浙江选手表演了一路拳法,这路拳法绵绵密密,形意相随,动如蛇形,柔若蚕蠕,像“太极”而非“太极”。许多行家看了都觉出其中另有奥妙,不同凡响,却难道其详。湖北省和武汉市的代表则感到此拳虽为初见,却似曾相识。而一些接触过“武当拳”的前辈在这位代表打完23个动作之后,则欣喜断言:这是访求多年而不得的正宗“武当拳”。

中国武术历来推崇“少林”、“武当”两大宗派。“少林拳派”广收门徒,僧俗俱传,因而流传甚广。“武当派”多年仅传道家本门弟子,世间则多闻其名而难见其实。至抗战前后,名满天下的“武当拳”、“武当剑”已难觅踪迹。此后50年间,更是杳无音信,几令武术界人士绝望。此番太原盛会,得见“武当”正宗真面目,令武术行家如获至宝,纷纷拜访这位浙江代表。

这位代表名叫金子弢,73岁,满族。满族名字为爱新觉罗·溥儇。

面对这位身材瘦小、精神矍铄、反应灵敏、行动利索的老拳师,访问者产生了两点疑问:一是武当门下教规甚严,“武当拳术”向来只传武当弟子不传俗家,眼前这位老人是从哪儿学来整套“武当”真功呢?二是他既原名爱新觉罗·溥儇,显是清皇室一脉,溥字排行又与末代皇帝溥仪同辈,他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金子弢自称生于光绪三十六年六月(1906),与溥仪同庚,是溥仪的同父异母弟。因为父亲载沣嫔妃众多,家族常闹纠纷,他在幼时便随母额尔徳特氏迁到宣武门大街“老府”居住。5岁时入宫伴读,三年后出宫。其时曾拜陈宝琛为师习文,随王府镖师练武。11岁时随母到上海。18岁娶妻胡娟霞。24岁时因妻死于难产,悲痛已极,万念俱灰,第二年离家出走,浪迹天涯。不久以施主身份住进武当山紫霄宫。此间,向道士李合林学得密不传人的“武当拳”。

这套拳原名“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基本特点是:两手环抱,脚走弧线,腰随胯转,运行匀缓。演练只需方丈之地,制敌讲究擒扑封闭。大有水流云绕、莫测端倪之势。相传为武当山紫霄宫龙门第八代宗师张守性根据武当丹士张三丰的“太极十三式”,并结合汉末华佗的“五禽戏”及道家导引、吐纳、技击术融化而成的拳术。

(二)是不是清朝王子引发争议

由于“武当太乙五行拳”的重新问世,金子弢一时名噪武坛。然而接踵而来的是对他身世的争议。最力者是溥仪的亲弟溥杰对他的否认。爱新觉罗·溥杰表示:我的同母兄弟只有溥仪和我,异母弟有溥祺、溥任二人,其余是七个妹妹,绝对没有溥儇这样一个人。而且溥儇其名不载于宗室档案,也没有载沣信物(载沣为溥仪、溥杰之父)。最充分的理由则是,他们的祖父名奕譞(音:宣),依旧时传统,儿孙应避祖讳,后辈不能再以“儇”(音:宣)音字为名。依此说而论,溥儇大有江湖骗子之嫌。

然而又有相当资料证明,说溥儇是江湖骗子有些武断,其事似乎亦绝非子虚乌有。

1983年,曾有记者调查了金子弢的档案。事后撰文披露说,浙江省公安厅提供的金子弢档案中有这样几件东西:

一是1959年5月3日当时的嘉兴地委“肃反”五人小组给省委“肃反”五人小组的一份报告。其中说:“我区在肃反运动中,发现现在湖州越剧团工作的前清廷宣统皇帝溥仪之弟溥儇(现用名金子弢),系摄政王与一宫女名额尔徳特氏所生。我们经过多方查对,事情较为确实。故将该员之档案及帖轴、照片等物一并送上,请予审查。”

二是溥儇本人照片。有两张照片上面有题词:一张照片的上方有曾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秘书长、汪伪行政院长褚民谊所提“儇九贝子御照”,下方为王冠五所题。另一张照片上方为杨家庠所题“儇九贝子御照”,下面是敌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主席王揖唐题词,内有“天潢贵胄,皇室支流”等语。两个题词都在甲申年仲夏,即1944年夏天。

三是一本题词簿。是马相伯、吴佩孚、虞洽卿、闻兰亭、杜康侯、杨卓仁等名人给溥儇的题词。一些题词也提到他的身世。

此外,据当时报载,溥儇于1957年主动向组织交代了自己的身世,并上交了照片、题词、对联等材料。照片中有溥儇母亲身着宫妆的大照片,还有一张较小的太后照片,不知是慈禧还是隆裕。当时嘉兴地委副书记李焕同志和另一位领导同志曾亲到溥儇家予以慰问鼓励。

溥儇本人对名“儇”的解释也不无理由。他说他的老师、母亲、乳母都一再叮嘱:“儇”字不能念本音“宣”,而要念成“环”。为的是避免与祖父奕譞的“譞”字同音。溥儇还言及其母病危时曾叫乳母在其胸前刺字“仁义忠孝”,以示不忘爱新觉罗祖先。1982年6月,四报记者访问他时,确见其胸突下有这样四个青字。

再有,调查者披露,早在1934年4月,上海《力报》发表孙振明(名、鸣)文章《贵族奇遇记》,介绍溥儇“周游天下名山大川,历尽沧桑不更夙志”的经历。也是一有力佐证。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溥儇皆因“溥仪异母弟”的身份屡遭冲击,而他却从不更改关于身世的供述,却也难以令人信服“江湖骗子说”。然而,金子弢究竟是不是真王子,仍是无法断言,因为他终究没有清宗室档案的记录,也没有切实可考的人证、物证、书证。或许真是皇家机密,讳莫如深吧。

(三)无私贡献失传武当绝技名垂武林

30年前,为了解开金子弢(爱新觉罗·溥儇)身世之谜,以为《清史》补充,《人民日报》等四家报纸的记者曾联合组织调查组走访金子弢先生及各有关部门、相关人士,并写出大量文章。金子弢一时名声大噪。然而金子弢的名世,却不是因为他备受争议的身份,不是他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不是他由王子到平民又到武术家的坎坷经历,而是因为他独得武当武术真传,因为他将绝迹半个世纪的名拳贡献出来,填补了中华武术的空白,使人们终于得见“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和“武当玄门紫光剑”真面目。

当年,湖北省体委和武汉体育学院对“武当拳”的问世极为重视,特派专人帮助金子弢先生整理,而金子弢先生毫不保留,将这一失传已久的绝技倾囊而出,公开示人。人民体育出版社也以最快速度出版该书。

如今,金子弢先生已然作古,虽然有关他的身世仍是个谜,但正宗“武当拳”问世,已使金子弢先生名垂中华武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