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14855500000081

第81章 欣赏音乐,提高审美能力

音乐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提高孩子对情感的感受和体验能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文化修养,并能促进孩子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协调发展,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因此,父母有必要为孩子创造一个音乐的环境。现在,许多父母都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认识到了音乐在陶冶情操、开启智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怎样引导孩子欣赏音乐之美呢?

(1)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让音乐伴随着孩子的活动,如起床时,播放一些活泼、有力的乐曲;吃饭时,播放一些优美、舒缓的乐曲;临睡前,播放一些轻松、安静的乐曲。在游戏时,可以让孩子跟随音乐的节拍有节奏地做动作(律动),如打拍子、踏步、跳舞等,可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和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能力。给孩子讲故事时,也可选择和谐的乐曲做伴奏,增强情感的渲染。

(2)欣赏优美的乐曲

给孩子播放乐曲时,首先可选用一些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如儿童声乐、动画片中的音乐等。此外,可选用古典音乐作品,如莫扎特的《小夜曲》、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和《月光奏鸣曲》、德彪西的《儿童乐园》等。

(3)进行音乐教育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学一件乐器,如钢琴、小提琴、二胡等,或进行一些舞蹈、唱歌方面的指导,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对于孩子接受艺术熏陶是很有意义的。当然,在这之前父母首先要培养孩子这方面的兴趣,如果不顾及孩子本人的兴趣,强制他们去学,就违背了音乐教育的初衷。

(4)为孩子选择好音乐作品,使他们能够多听

欣赏音乐的首要步骤是多听好音乐。父母要为孩子选择思想内容健康、形式活泼、优美明快的音乐作品。如《我爱北京天安门》、《中国少年先锋队之歌》、《我们的田野》、《牧童短笛》等歌曲,这些儿童少年歌曲,都是词曲作者为表现儿童少年生活情趣或专门为提高儿童音乐美感而创作的,很容易为孩子所接受。另外还有其他许多歌曲、乐曲,如,《在希望的田野上》、《亚洲雄风》、《黄河大合唱》、《蓝色多瑙河》、《天鹅湖》、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等中外著名的音乐作品,都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对儿童有巨大的感染作用,父母要指导孩子多听。

(5)让孩子学点音乐知识,使其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音乐似乎最抽象,只能靠听觉感受和想象,要真正懂得音乐并非易事。为此,父母要注意给孩子介绍一些音乐常识。让孩子理解音乐的特性。

(6)帮助孩子了解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音乐内容是指人对于特定事物在音乐上的感情反映,音乐形式则是体现这种情感反应的音响手段。音乐形式像建筑物的外观一样容易引起听者的兴趣,而其内容则往往不被重视。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音乐内容,使其能充分地从中感受美和陶冶情操。认识作品内容的基本方法是让孩子不断加强文学、历史修养,了解每首作品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反映对象、取材来源等。

§§第十四章 让音乐给孩子一个宁静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