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14860000000025

第25章 熙丰变法:矢志变法图强的宋神宗

赵顼入继大统,赵宋政权的皇权集中制已经巩固,迫切需要改变的,是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赵顼不顾一切反对势力的阻推行新法,但他又不愿损害上层既得利益者,结果,负担只有转嫁到下层人民身上。秦观像自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起,王安石提出并推行了一整套新法。这些新法主要分为富国、强兵、改革科举制度三个部分。富国部分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强兵部分包括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等。新的科举制度主张以经义取士,应试者不再考试诗赋、帖经、墨义之类,而以诗、书、易、周礼、礼记为本经,以论语、孟子为兼经,企图改变当朝那种“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的状况。

新法刚刚实施,很快就遭到朝廷内外一批守旧势力的攻击。他们不仅从新法的内容和效益上提出非难,而且在思想、道德上指责王安石“变祖宗法度”。在朝议纷争面前,赵顼虽曾一度犹豫,但终不为所动。至于学术、道德上的争论,赵顼则讲求道德与功名并重,他对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空言道德,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的状况甚为反感。在王安石的解释下,赵顼能理解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小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主张,并继续支持新政。在王安石与守旧势力的斗争中,赵顼始终支持王安石,甚至不惜罢退了一批非常有名望的大臣,如文彦博和富弼。

熙宁三年(1070年),赵顼进一步提升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居相位,有了更大的权力,于是,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先后颁行天下,变法进入了高潮。赵顼对王安石富国强兵的变法的推行给予大力支持。可以说,如果没有赵顼的支持与配合,王安石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变法是不可能的。赵顼的政治抱负和锐意改革的正确决策,保证了变法的成功,这对于改善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增强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变法虽然在前一阶段取得了胜利,但守旧势力的攻击并没有停止,特别是随着变法的逐步深入,新法在多方面触犯了享有特权的宗室、外戚、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这股反对力量得到了太皇太后、皇太后和曹皇后的支持。同时,由于新法本身也存在许多缺点,所以也遭到了一些正直的大臣的反对,如苏辙、韩琦、司马光都在反对之列。苏辙原是王安石所引用,任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但他极力阻止青苗法的推行。老臣韩琦也上书抨击青苗法。此外,新法的科举制度也受到反对。与王安石原为好友的司马光,也反对他的新法。赵顼的思想也开始犹疑起来。

保守大臣们反对新法,王安石早有思想准备,但改革派内部的分裂,给王安石的打击是格外沉重的。而这时的赵顼也不像前几年那样对王安石言听计从,有时甚至不重视他的意见。王安石对赵顼慨叹道:“天下事像煮汤,下一把火,接着又泼一勺水,哪还有烧开的时候呢?”

熙宁九年(1076年)春天,王安石因身体有病,屡次要求辞职。同年六月,王安石的儿子壮年而逝,王安石悲痛欲绝,精神受到极大刺激,已无法集中精力过问政事。赵顼只好让王安石辞去相位,出判江宁府。第二年,王安石连江宁府的官衔也辞去了。此后,直到元佑元年(1086年)去世,王安石再也没有回朝。

王安石两次罢相,都是赵顼向守旧势力妥协的结果。赵顼的目的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获得大臣和后族的支持,但是他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兵的政治目标并没有变。他一边安抚守旧派的大臣,启用曾被罢退降职的旧派人物吕公著、冯京、孙固等,一边坚持改革,以平衡新派、旧派的力量。

苏轼像加图:《二十四史》p493的S1785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的第二年,赵顼改年号为“元丰”,从幕后走到前台,亲自主持变法。然而,变法依旧伴随着反对的声音。失去了王安石,赵顼本就很伤心,现在又要独自面临巨大的压力,不免有些恼火。他决定实行更为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法,严惩反对变法的官员。苏轼不幸成为这次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卓越的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号称“三苏”,其文章为天下所传颂。但这位名满全国的才子在仕途上却颇不得志,在他将近40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

赵顼依然没有停止改革的进程,经过他的不断努力,宋朝基本建立起了更有利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其基本制度一直实行到宋朝末年未再进行大的变动。

赵顼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其富国强兵的总目的与王安石是一致的。但在抑制兼并这一点上,他却没有王安石坚定,赵顼既想增加财政收入,又不愿损害上层既得利益者,最终,负担只有转嫁到下层人民身上。

变法是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其间赵顼虽然有过怀疑和动摇,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和元丰改制,使政府的财税收入大大增加,扭转了英宗赵曙在位时入不敷出的局面。忧国忧民的神宗赵顼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改革之中,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而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