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动不如行动
“行成于思,行胜于言”,这句话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事准则。的确,理想是成功的蓝图,行动是成功的基石;如今的青少年早已具备很好的学习条件,为了实现理想就必须有所行动。千万次的空想都不如一次脚踏实地的行动来的实际。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心动不如行动,做了也许会有收获或者是失败,但什么都不做一定是一无所获。
那有一条通向成功的船,你心动了吗?那有累累硕果,你心动吗?那有成功后的辉煌,你心动吗……心动了,那就行动吧!
成功心动,行动成功
在成功的道路上,目标和行动就像是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正如一位寓言家说得好:“理想是彼岸,现实是此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就是架在两岸的桥梁。”青少年所需要的正是一份坚持不渝的理想信念,这种信念下的坚定的行动,才能使你一步步接近于心中理想的殿堂。因为,任何行动都源于思想,而行动是指达成目标的做法,也是达到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关键。
从前有一个和尚,他下定决心要到南海去,但是南海远在千里之外,这个和尚身无分文,又没有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要到那里谈何容易?不过,他并没有被眼前的这些困难所吓倒,他的脑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到达南海。
于是他便一路上依靠化缘、徒步向着南海的方法走去。路过一个小村庄时,他碰到了一户比较有钱的人家,那家的主人看着衣着破烂不堪的和尚便问道:“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和尚坚定地回答道:“我要到南海去!”有钱人听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就凭你这样也想到南海?别做梦了,说实话我也一直都有去南海的念头,不过目前还没有准备充分。像你这样贫穷的人,恐怕还没有到达南海,就会累死饿死了,我劝你还是趁早找个安稳的寺庙安稳度日吧!”有钱人的话并没有让和尚就此改变主意,他仍旧固执地说:“我迟早会到达南海的!”果然几年后,和尚凭借着他坚强的毅力和实际的行动到达了他梦寐以求的圣地,当他从南海返回的途中又经过那户有钱人家时,那个富人还在准备他的南海之行。
可见,雄心大略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还在于行动,在于行动中有没有坚韧的毅力,有没有顽强的信念。行动是最真实、最有力的战胜困难的武器,不论你面临着如何艰难的挫折和挑战,只要能下定决心,用行动去战胜它,就会离成功更近一步。千万不要做一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家,要知道它不会对你有任何的帮助。
当然,在我们的生活中,理想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那就会变得鼠目寸光,以至一生碌碌无为。但是,有了理想,不去付诸行动,就是空想,用现代语言称之为幻想,缺乏行动的理想依旧只是一纸空文。因此,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
行动让人无比坚强;行动让人出类拔萃;行动让人走向成功。你还等什么?行动吧!
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事实上,只要开始行动,就算获得了一半的成功。冰心在《繁星·春水》中写道:“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因此,人不能只生活在浮想中,一味地空想,而不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结局只能悔之晚矣。要想得到丰富的胜利果实,心动往往是不够的,唯一用你勤劳的双手去耕耘,那么,对于你而言,成功便不言而喻了。其实,只要你开始行动,无论结果成败与否,最终都会无怨无悔。
一般而言,生活中最容易出现两种类型的人:第一种就是每日每夜都泡在幻想中不能自拔,想从他身上看到一点行动是非常难的。第二种人便是善于把想法落实到计划中,成为一个敢于行动的人。想一下自己,你是哪一种人呢?总结一下自己的经历,是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的。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自己了。但是,就是这个看似人人皆知的问题,就是没能够引起青少年的足够重视。因此,他们抱怨“心想事成”这句话是错误的。其实,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很多人把想法停留在幻想的空间中,而不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所以,就会常常出现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结果。当然,也有一些想得多而做得少的人。不可否认,这些人要比那些纯粹的“心动专家”要好一点,不过在一般的情况下他们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当岁月匆匆流逝,你就会发现,理想仍然是理想,它还是天幕远景上的海市蜃楼,你就会像那个挖井人一样,终于一无所获。行动的力量是巨大的,你不能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面对困难,你不能举着放大镜,其实和困难斗争一番后,你就会发现困难原来不过如此。
100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这句至理名言不知启发了多少人,因为行动是一个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的标志,是一个人能力有多大的证明。面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你只有付诸行动,通过努力,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人生的辉煌才会徐徐展开。所以,在树立理想的同时,不忘坚持刻苦努力,以顽强的毅力去拼搏,用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念向困难冲击,就一定能战胜困难。也许你在付出行动前,你会叹息一件事的成功是那么艰难;可当你行动起来,你又会突然觉得原来也不过如此。当然你可能会失败,但失败会铸就你顽强的品格和坚忍的意志,最终把你推向成功。这就是行动的力量。你有多少喜悦,多少哀愁,都在成功之后再发泄吧。
行动是成功的基石。成功路上没有享福可言,要成功就要饱经风霜,历尽千辛,朽木亦可成舟。中国的史圣司马迁矢志不渝,在漫长苦闷的生活道路上,以超人的毅力忍辱负重,终于完成了不朽的杰作《史记》;化学家诺贝尔的炸药实验虽然使亲人丧命,自己身负重伤,但仍旧坚定不移的工作;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更是理想与信念结合的典范,在伦敦图书馆他的座位下,竟有他读书时放脚留下的沟痕……毫无疑问,那些成大事者都是勤于行动和巧妙行动的大师。古今中外,无一例外。在人生的道路上,“用行动来证明和兑现曾经心动过的心动”这是你最需要的。
2.人生从来没有不可能
青少年朋友喜欢李宁运动品牌的话,一定知道李宁品牌非常好的一句广告语:anything is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其实,人生就像这句广告语一样,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在做事情的时候,畏惧这个,畏惧那个,那只能说明你的自信心不足,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要去做这件事。
缩小痛苦,放大梦想
轻轻推开一扇窗,望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你的心中可曾充满了希望与梦想?你的心中是否充满了阳光与清爽?你是否发现窗边那颗绿绿的小草,虽然渺小,但它也是一个生命,一个坚强的生命,一个幼小的生命,一个倔强的生命,无论在哪里它都可以让自己微笑着面对一切。
在生活中的我们呢?是否曾为了一些小小的挫折就一蹶不振,是否曾为了一些小小的痛苦就驻足不前,是否曾为了一些小小的意外就怨天尤人?正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朋友,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勇敢乐观的青少年,不要做病怏怏的林妹妹,不要做扶不起的阿斗,不要做无所事的懒汉。在这个美好的时光,应该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不要怕困难与挫折,因为,人生从来没有不可能。
古代的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他的精神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卧薪尝胆,不断地磨炼意志,他睡的是草铺,每天的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下苦胆,并且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复国计划,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勾践终于成功了。而且最终还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
高位截瘫的张海迪;因比赛而再也无法站起来的桑兰;同时聋、哑、失明的著名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意大利杰出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在监狱里自得其乐,用破旧的小提琴练琴和演奏;波兰伟大诗人密茨凯维支能够在牢房里构思诗作,在放逐途中创作著名的《十四行诗集》……看看他们的故事,再去想一想自己遇到困难,比较一下,我们不是生活中最美好的环境中吗?
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坚强而又乐观的精神,他们并没有因为上帝对他们不公平而痛苦不堪、意志消沉,相反的,他们用一种坚强的精神来微笑着面对。正是因为有了可以战胜困难的信心,他们能够勇于面对艰难的挫折而最终取得了成功。
如果没有严冬,你不会感觉到春天的温暖;如果没有小丑的形象,你未必看得出谁才是最好的朋友;如果没有遇到挫折,你又何以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青少年朋友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障碍、困难或是失败、痛苦。面对挫折,跌倒了就自己爬起来,不怨天、不尤人,抚平伤口,背起行囊沿着既定的目标上路。不要企盼有谁会跟你一起分担忧愁,你要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双脚才能踏平坎坷,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一切!遇到挫折就在心里鼓励自己:“我行,我可以。”遇到痛苦就在心中默默地告诫自己:“要成功,就必须努力。”遇到困难就在心中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相信自己,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
缩小痛苦,放大梦想。挫折是锻炼意志最好的学校,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荆棘,有暗礁的出现,其中重要的是不要碰到它就停止不前了,而是要勇敢地去战胜挫折,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不人学,不知礼。铁不炼,难成钢。雄鹰是由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才能搏击长空;人类是因为经历了蹒跚学步时的一次次跌倒,所以才能健步如飞。
坚持信念,人生没有不可能
一位成功人士说:“只要有无限的热情,只要相信自己能成功,人生几乎没有一样事情不可能成功。”
在生活中,有人经常在说:这件事我做不好,不可能做好。也有人在说:生活中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是啊,每一件事情的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每一个问题的发生都有解决它的办法。可能与不可能只是因为人们心中的一个信念,如果你的内心中想着它可能会实现,它一定能实现,你就会付出120%的努力去做,结果很可能它就实现了。如果一开始就认为不可能,这首先就给自己下了一个否定的结论,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困难时,你就不会想方设法地去解决了,结果可能的事情也有可能变成不可能了。
“没有办法”或“不可能”是使事情画上了句号,但是“没有不可能”则使事情有着突破性的可能。其实每个人都有一种能力的张力,犹如弹簧,其中信念的存在就非常重要。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至于怎么去解决,那就要靠自己了。当同学或老师向你提出一个问题时,你是否会存在一种“不可能会做到”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出现在于:怕麻烦,不愿意有新的改进而改变自己原有的习惯;或者是以前尝试过但没有成功,它成为你解决问题路上的阻碍;或者是你已经养成了“不可能”的习惯。
如果有这样的思想,你就要注意了,“不可能”这三个字将会成为你成功路上最大的阻碍。不要怕事情做不好,做不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信心,没有努力。只要你愿意付出,肯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关键是你要心存决心、信心,并且是坚定的信心。有时候,信心的力量就是那么的神奇!
相信自己,坚持信念,努力奋斗,人生没有不可能!
3.有些弯路是一定要走的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老师,亲戚朋友或者其他长辈总是时刻提醒着我们,这条路行不通,那条路不能走。但张爱玲说,“有一条路是每个人非走不可的,那是年轻时候的弯路。”这弯路就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尽管“碰壁”、“摔跟头,碰得头破血流”,也无所谓。因为我们年轻,因为我们有激情,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更不怕前面的路有多艰辛,我们会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走一些弯路,是生活的过程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人生的路口有一条弯路是一定要走的,这就像彩虹的美丽必须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梅花的清香必须承受寒风的抚慰,大海的波涛必须经历弯弯曲曲的小溪一样。有些事情,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所以我们永远不会懂得其中的道理,我们只有尝试过才知道其中的滋味。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我们总会相信前面的路会美妙绝伦,会充满惊喜与期待,我们用美好的思想去憧憬,对旁人的劝告漠然置之。所以,我们要去尝试,我们才能从中领略出生命的璀璨,生活无边的风景。青春不因逃避而停止前行,生命因大胆尝试而倍添精彩,让青春走走弯路吧,不要我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或许这路上没有鲜花与掌声,只有辛酸与泪水,但我们仍愿执著地前行,因为经历过也是一种幸福。
我们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到处都是荆棘密布,布满了艰辛的脚印,布满了辛勤的汗水,而且会在不经意间出现。人生有许多事只有经历了才明白,受伤了才学会如何保护自己,错过了才学会如何坚持与放弃,而我们会在失去和得到的过程当中,慢慢地明白。作为一名青少年,我们还小,在学习和生活当中不要想着走捷径,踏踏实实走好前面或许更复杂,更弯曲的路,不要怕,经历过以后,会慢慢长大,慢慢成熟,在这个经历当中,有我们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它使我们的人生因经历过而更加辉煌。
人生中走一些弯路是必要的
常听人说“路直有人走,人直有人和”。这话听起来,似乎天衣无缝。
其实,路不一定是越直越好。据专家说:在设计高速公路时,逢山要打隧道,遇水要架桥梁,因为谁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但并不是将整个路程都修得笔直,这条路就是最好的。有时候,如果某段路太直了也不行,还得人为地使路弯曲。路太直了,随着路程的增长,其潜在的危险也会增加。那段人为设计的弯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必要的弯路,很多人都很不理解,难道说高速公路不是越直越好吗?不就为了达到风驰电掣、畅通无阻的目的吗?为什么要有弯路?修弯路真的有必要吗?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弯路并不被人所喜欢,大部分人都是尽量少走弯路,如果前面有弯路,总会竖立提示牌“前方有弯路,请小心驾驶”,有时候,为了安全起见,在弯道上横亘路障,强制性地限制速度,以减少事故发生。设计师认为,如果有太多的弯路,肯定不适宜高速,而如果高速公路直得像一条有头无尾的射线更是不可取的,若车速过快,那么交通事故就会频频发生,这就叫做“欲速则不达”。所以,要在高速公路上人为地设计出一些弯路,要让开车的司机知道,高速路不等于笔直路,也有弯道,得小心驾驶,不要为了一味地追求速度而忘了安全。高速路上设有弯路可以有效地降低行车风险,这些必要的弯路,虽然增加了里程,但同时也确保了高速公路的畅通,从大的方面来说路途反而“短”了。从理论上来说:“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是成立的,但如果用在实际的高速路上,反而觉得不太合适。
人生的弯路是一次真正触及灵魂的震动,没有经历就不能说自己明白,所以,下面面对弯路的时候,不要再逃避,勇敢地踏上去,从而让自己多此人生的宝贵的体验。
多走些弯路吧!人生的弯路其实是有必要经历的,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笔财富,可以被它打倒,但如果走过,也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确,谁都会想要平平静静的过完一生,但人的一生中谁又不会经历大大小小的波折?
青少年们,现在我们还年轻,走一段弯路不算什么,只有走过人生中的弯路,才会明白自己,才会对他人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4.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人生在世,有太多、太多的无可奈何,然而我们做的只有微笑面对它,适应它。当生活遭遇挫折时,当幸福的阳光被乌云遮挡时,不要哭泣,不要伤心,要勇敢地去面对它。山不会自己走到你的眼前,那换个心态我们就自己走过去,其结果不是一样吗?
青少年要知道,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手里。当所面对的环境无法改变,那我们就先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别人。如果改变不了环境,就应该学会去适应,并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激发自己的能力,改造环境,获得快乐。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说是有一位力大无比的大师,从小立志要练就了一身移山的本事,他朝着这个坚定不变的目标,他练啊练,几十年过去了,终于练成了“移山之法。”
有一天,很多人找到这位会移山的大师说:“大师,我们听说您会移山的法术,能不能让我们见识一下。”这位大师说:“好吧,我就给你们看看我的移山大法吧,就把对面那座山给你们移过来让你们看看吧。”说完,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一个小时过去了,对面的那座山纹丝不动,只见大师起身走到山的另一面,大部分人都嘲笑大师无能,也有一些人好奇地跟着一起往前走。大师回头对众人说道:“表演完毕。”众人都不知大师这是什么意思,大师笑了笑,对众人说道: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山的办法就是:山不过来,“我”便过去。“移山大法”启示人们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转变思维角度,学会变通。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要想事情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世上本没有什么移山之术,只有一种精神:坚定不移。人改变不了外部世界,但却可以改变自己本身,通过这样的办法,才能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反映了一种生存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很多的青少年都会被身边的一些事情和环境所困扰着,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好,自己所处的环境太坏等等。于是心里就产生不平衡,脾气也变得暴躁,生活质量下降,生活的激情也受到了影响,学习的质量就跟着每况愈下。长期下去,不但环境没改变,别人也没有丝毫的改变,反倒是自己为此吃了不少的亏。与其一味地抱怨,不如学着去改变自己吧。你虽然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不能控制别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选择自己的容貌,但你可以展现你灿烂的笑容。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生存的环境,但用心去“改变自己”,却是容易做到的。不断地改变心态,可以将恶劣的环境,变成对自己有利的环境。
埋怨环境,我们可以找一百个理由,但环境不会因为我们找了这些理由而发生百分之一的变化。可是改变自己,只要今天去做,明天就会发现自己身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埋怨环境,不如改变自身。改变自己虽然是痛苦的,就像被移植的大树,要砍去树枝,承受长时间的苦痛,但苦痛之后,却是再度的葱茏。
青少年们只有改变自己,才会有一个全新的自我。
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青年小刘,在他通过千辛万苦,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进入了一家比较不错的企业,但工作不到一年,他就决定要辞职,原因是他不喜欢这份工作,认为这份工作没有他的发挥之处;他不喜欢这公司,说公司没有活力。
当他决定要辞职时,他找到他的朋友小李:“你要不要跟我一起辞职,我看你干得也不是很开心。”小李说“好”,两个就约好一块辞职。但小李想想了又说:“直接这样走不好吧,我们好聚好散,来的时候表现不错,走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给所有的同事、客户一个好的影响,我们在最后一天好好的表现,做好最后一件事情。”小刘说:“好吧,我们给自己,也给对方最后一个机会。”
第二天早上,他们8点准时来到公司,煮咖啡,泡茶,把公司搞的干干净净,他们对所有上门的客户态度都非常热情,以最有爱心的方法去款待他们。然后,他们对所有进来办公室的同事们都说:“嗨!您好!早上好!”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他们真诚的态度。他们工作了一天,到了快下班时,小刘对朋友说:“我们是不是应该递辞呈了?”但小李却说:“开什么玩笑,这么好的工作,这么好的一个服务单位,我忍心辞职吗?”最后,小李劝小刘留下来,说:“难道你今天没有发现所有的人对你都很热情吗?难道今天你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小刘听了朋友的话,陷入深思中……
改变自己是适应社会的一种方法。当生活的境遇不能改变时,我们要学习改变自己。很多人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好、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睦,总认为是别人不好,自己全都是对的,总想改变对方。事实上,这不大可能,因为对方也想让你改变,到最后双方都没有改变。最好的方法是在改变对方之前先改变自己,当我们在为生活或境遇烦恼苦闷到了极点时,要学会敞开一扇心灵之窗,换个角度看待生活、看待事物,不能因为一时处于恶劣的环境中就自暴自弃,止步不前。要知道,环境不是为你我而造的,我们应该学会适应它。与其抱怨社会环境不好,不如换个心态,每一次危机就是一种转机,每一次变化就意味着机会。在追求成功的过程当中,幸运女神不会把幸运都给一个人。
如果我们不可以改变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如果鸟飞不过,让我飞过千山万水;如果我们不可以改变相貌,我们可以净化心灵;如果山不过来,那“我”就让自己过去,我走过去,我跑过去,我跳着过去,总之我就是一定要过去。其实,有很多的事情不是我们本身能够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学着改变自己,慢慢地去适应。
改变自己不是要你放弃自己的原则,而是让自己有更多的平台、更多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改变自己不是妥协,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明智选择。就好比要到达一个目标,多数情况下,直接走是行不通的,得绕个弯子迂回一下。
5.付出的人生是完美的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想办法去获得却不愿付出。但是如果你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你就会发觉,原来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何来的收获。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唯有不断流动更替的水才会充满氧气,如此鱼儿们才会有舒适的生存空间,为湖泊增添生命活力。有舍才会有得,只要不吝于付出,在付出的同时,我们便能腾出新的空间,容纳新的机会。付出也是一种幸福,人生最大的满足就是付出。
付出,也是新一代青少年的使命与价值。
付出是一种快乐
街上走着衣衫褴褛的兄弟俩,一个五岁,一个十岁,他们从农村到城里讨饭。俩人饥肠辘辘地来到一户人家的门口,可他们的乞讨之路并不顺利。这家人在门口说:“自己干活挣了钱才有饭吃,不要来麻烦我们。”俩人走向旁边的一家,这家人在门缝里说:“我们不给叫花子任何东西。”
在遭到无数次的拒绝和斥责后,哥俩很伤心。最后一位好心的太太对他们说:“可怜的孩子,我去看看有什么东西能给你们吃。”过了一会儿,她拿了一罐牛奶送给他们。这可乐坏了这小哥俩,他们像过节一样高兴,坐在马路旁享受起他们的佳肴。弟弟半张着嘴望着哥哥,用舌头舔着嘴唇,说:“你是哥哥,你先喝。”
这时,哥哥拿着奶罐假装喝奶的样子,其实他紧闭双唇,没让一滴牛奶入口。然后他把罐子给弟弟,说:“现在轮到你了,你只能喝一点点。”弟弟拿起罐子喝了一大口,说:“牛奶真好喝。”哥哥接过罐子,假装喝了一口,又递给弟弟。奶罐在两人手中传来传去,哥哥一会儿说:“现在轮到你了。”一会儿说:“现在轮到我了。”牛奶终于喝完了,哥哥却一滴未喝,但他的内心是快乐的。因为付出的人得到的回报是幸福。
付出与快乐是一对孪生姐妹,没有付出,就没有快乐,反言之,要想获得快乐,就必须得去付出快乐。有些青少年爱占便宜,看见别人的东西好,总想据为己有图一时之乐。有些甚至去觊觎的国家财物,总有非分之想,到头来锒铛入狱,快乐没有了,只有苦役。
没有付出,是没有收获的。所以,想要索取快乐,最终非但品尝不到快乐,反而咀嚼的却是失去自由的痛苦。正如“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亲口尝一尝。”很多的快乐也是这样的。只有身体力行,方能享受得到。
学会付出,便会拥有快乐。
付出是收获的前提
曾有一个人在沙漠里行走了两天,途中遇到沙尘暴。一阵狂沙吹过之后,他已认不得正确的方向。正当快撑不住时,突然,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屋内。这是一间不通风的小屋子,里面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几近绝望地走到屋角,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台抽水机。
他兴奋地上前汲水,却任凭他怎么抽水,也抽不出半滴水来。他颓然坐地,却看见抽水机旁,有一个用软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上贴着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上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水装满!他拔开瓶塞,发现瓶子里果然装满了水!
他的内心,此时开始了激烈的交战——如果自私点,只要将瓶子里的水喝掉,他就不会渴死,就能活着走出这间屋子!如果照纸条做,把瓶子里仅有的水倒入抽水机内,万一水一去不回,他就会渴死在这地方了——到底要不要冒险?
最后,他决定把瓶子里仅有的水,全部灌入看起来破旧不堪的抽水机里——他用颤抖的手汲水——水真的如喷泉似的涌了出来!
他将水喝足后,把瓶子装满水,用软木塞封好,然后放在原处,并在纸条上加上了他自己的话:相信我,真的有用;在取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
不要去怀疑付出没有收获,尽管去做吧,提前的付出也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把奉献放在前头,你才有收获的机会!只有甘愿多付出,才能收获回报。
日常生活中,做人如此,做事如此,与他人之间的交往亦如此。
事实证明,心底越无私,越坦诚与人交往,赢得的友谊就越多越深厚。因为你的付出,不仅是物质上的舍弃,更是一份情感上的真诚。你以真诚和无私对待他人,必然会收获友谊,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关爱。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帮助,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这正像某位哲人所说的:“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要首先怎样对待别人。”
付出是一种人生的修养。付出是给予、是奉献,是无偿的。这种“付出”使别人得到快乐、满足,而自己也会从他人的欢欣与快慰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幸福。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也别妄想以较小的付出获得巨大的收获和成功,要想有超乎常人的收获,就必须有超乎常人的付出。希望青少年朋友能牢记这一使命,成为理想远大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