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编实用本草纲目
14861400000117

第117章 灌木类

〖本草纲要〗

“释义”

桑的种类有好几种。白桑,叶大似掌而厚;鸡桑,叶和花均较薄;子桑,先长出椹而后生叶;山桑,叶尖而长。用种子栽种的,不如压枝条而分栽的。桑若产生黄衣,称为金桑,是树木将要干枯的表现。

“异名”

子名椹。

“性味”

味酸、甘,性寒。

“功效主治”

苏恭说:单独吃桑椹可以治愈消渴。陈藏器说:桑椹利五脏关节,通血气。平时多采收些晒干制成末,做成蜜丸每天服,使人不感到饥饿,并可以镇魂安神,令人聪明,头发不白,延年不老。甄权说:桑根白皮治肺气喘,虚劳客热和头痛,内补不足。孟诜说:将桑根白皮煮成汁饮,利五脏。加入散用,下一切风气水气。《神农本草经》记载:桑叶主治除寒热出汗。桑根白皮主治伤中五劳六极,消瘦,脉细弱,可补虚益气。《名医别录》记载:桑根白皮可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腹胀,利水道,敷金疮。

李时珍说:桑汁能治蛇咬伤、解蜈蚣、蜘蛛毒,饮服,解酒毒,酿成酒服,利水气消肿。皮中白汁主治小儿口疮色白,拭擦干净后涂上就好。

〖本草附方〗

“治金刃伤疮”新鲜桑白皮烧成灰,和马粪涂疮上,有效。也可煮成汁饮服。

“治破伤风、中风”桑沥、好酒各一半温服,以醉为宜。醒时服消风散。

“治诸骨哽咽”红椹子细嚼先咽汁,后咽滓,新汲水送下。

〖本草纲要〗

“释义”

枳树像橘但小些,高有五七尺。叶如橙、多刺。三、四月开白花,到八、九月长成果实。在九月十月采摘的为枳壳。现在的人用汤泡去苦味后,蜜渍糖拌,当做果品很好。

“异名”

子名枳壳、枳实。

“性味”

味苦、酸,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神农本草经》记载:枳实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名医别录》记载:枳实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甄权说:枳实解伤寒结胸,入陷胸汤用;主上气喘咳。肾内伤冷,阴痿而有气,加而用之。枳壳治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拥塞。《日华诸家本草》记载:枳壳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癥结痃癖,五膈气,除风明目及肺气水肿,利大小肠,皮肤痒。痔肿可炙熨。《开宝本草》记载:枳壳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李时珍认为:枳壳治里急后重。

〖本草附方〗

“治脱肛”枳壳煎汤浸泡,稍后即可回纳。

“治老幼腹胀,血气凝滞”用四炒丸宽肠顺气,用4两枳壳,分为4份,分别与苍术1两、莱菔子1两、干漆1两、茴香1两四味同炒黄焦后,去四味,取枳壳研细末,再将四味用水煎取汁,煮面糊和枳壳末为丸入梧子大,每次饭后用米汤吞服50丸。

〖本草今用〗

“药物来源”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的未熟而近成熟的果实。

“药理成分”

含挥发油及黄酮类成分。

“药理作用”

1.加强胃肠蠕动。

2.对子宫的作用:对未孕或已孕子宫又显著兴奋作用,使子宫收缩有力,紧张度增加。

3.升血压。

“临床应用”

1。治疗胃下垂。

2。治疗肠梗阻。

3。治疗消化性溃疡。

4。治疗心力衰竭。

5。治疗子宫脱垂。

酸枣

〖本草纲要〗

“释义”

它的树几丈高,直径一二尺,木理极细。木质坚硬而且重。它的树皮也细而且硬,纹如蛇鳞。它的枣圆小而且味酸,它的核微圆,色赤如丹。其枣肉酸滑好吃。

“异名”

山枣、樲。

“性味”味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神农本草经》记载:主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久服安益五脏,轻身延年。《名医别录》记载:可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九泄、虚汗烦渴等症。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能使人肥健。甄权说:治筋骨风,用炒酸枣仁研成末汤服。

〖本草附方〗

“治胆虚不眠,心多惊悸”用酸枣仁1两,炒出香味捣为散,每服2钱,竹叶汤调下。

“治虚烦不眠”《深师方》里的酸枣仁汤,用酸枣仁2升,知母、干姜、茯苓、芎各2两,炙甘草1两。以水1斗,先煮枣仁减去3升,再加其它的药物同煮取3升分次服。

“治心烦不眠”用酸枣仁1两,水2盏,研绞取汁,下粳米2合煮粥,待熟后下地黄汁1合,再煮匀后食。

“治昏沉欲睡”用生酸枣仁1两,金挺蜡茶2两,共碾为末,每次2钱,水煎温服。

〖本草今用〗

“药物来源”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酸枣的根皮、棘刺、叶、花均供药用。

“药理成分”

酸枣仁含两种三萜化合物即白桦脂醇、白桦脂酸、另含酸枣皂苷、苷元为酸枣苷元水解产生伊北林内酯,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有机酸等。。

“药理作用”

1。镇静催眠。

2。镇痛降温。

3。抗烧伤。

4。对抗吗啡性狂燥。

“临床应用”

1。治疗三叉神经痛。

2。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3。治疗神经衰弱。

4。治疗不射精症。

金樱子

〖本草纲要〗

“释义”

李时珍说,金樱子生于山林,开白花,果实大如手指头,形状似石榴但较长。果核细碎有白毛,外形像营养核,味道很涩。

“异名”

山石榴、山鸡头子、刺梨子。

“性味”

味酸、涩,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蜀本草》载:其子主治因脾虚导致的泄痢,止小便次数多,固涩精气,久服使人耐寒轻身。

〖本草附方〗

“补益健体,治血养颜”用竹夹子摘取霜后金樱子,放入木臼中去刺、核。用水淘洗后捣烂,放入大锅中,加水,文火煎至一半,过滤后再煎至糖稀状。每次服1匙,用暖酒1盏调服。

“用于补脑益精”取金樱子(去刺及子、焙干)4两,缩砂仁2两,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次服50丸。

〖本草附方〗

“药物来源”

金樱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果实。本植物的根或根皮(金樱根)、金樱子叶、花亦供药用。

“药理成分”

金樱子含柠檬酸、苹果酸、鞣质、树脂、维生素C、含皂苷17.12%,另含丰富的糖类,其中有还原糖60%、蔗糖1.9%以及少量淀粉。

“药理作用”

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同时有抗菌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2。治疗子宫脱垂。

3。治疗遗精。

冬青

〖本草纲要〗

“释义”

李时珍说,冬青是女贞树的别名,山里生长。叶微团而子红者称为冬青,叶长而子黑者称为女贞。其树五月开花,白色,结豆大子,呈红色。其嫩芽可以用油炸来吃,但要用水浸去其苦味,然后用五味调合再食。

“异名”

紫花冬青、红冬青、冻青。

“性味”

味甘,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

陈藏器说:冬青子及木皮浸酒后食用,可去风虚,补益肌肤。苏颂说:烧成灰加入面膏中,可祛瘢痕,有特殊疗效。

〖本草附方〗

“痔疮”冬至那天取冬青树子,用盐酒浸泡1夜,九蒸九晒,收在瓶内。每日睡前空腹用酒送下70粒。

南烛

〖本草纲要〗

“释义”

南烛叶似山矾,光滑而味酸涩,3月开花,结的果实如朴树果子成簇状,生时呈青色,9月成熟时则呈紫色,内有细籽,它的籽酸甜。产江苏、浙江等地。

“异名”

男续、当染菽、猴菽草、草木之王、惟那木、牛筋、乌饭草、墨饭草、杨桐。

“性味”

味酸、甘,性平,无毒。

枝叶

“性味”

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陈藏器曰:有止泄,除睡提神,强筋益气力,固精养颜的功能。久服轻身不老,令人不饥,使白发变黑,消除老态。《日华诸家本草》说:益肠胃,捣汁浸蒸,晒干服。

〖本草附方〗

“治一切风疾,久服明目”南烛树(春、夏取枝叶,秋、冬取根及皮,拣择细锉)5斤。以水5斗。慢火煎取2斗,去滓,别于净锅中,慢火煎如稀饧,即以瓷瓶盛。每服,以温酒调下1茶匙,日3服。

“助阳补阴,发白变黑”春间采甫烛嫩叶,约20斤。用蒸笼在饭锅蒸之,蒸熟晒干为末(阴干者无用),大约1斤南烛叶末,加入桑叶1斤,热地2斤,山莱萸1斤,白果1斤,花椒3两,白术2斤;为末,蜜丸。白滚水送下1两,每日早晨服之。

〖本草今用〗

“药物来源”

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叶。

“药理成分”

含卅一烷、无羁萜、表无羁萜醇、槲皮素、异荭草素、对-羟基桂皮酸、内消旋肌醇。

五加

〖本草纲要〗

“释义”

这种药以五片叶长在一起的为好。故名五加。

“异名”

五佳、文章草、白刺、五花、追风使、木骨、金盐、豺漆、豺节。

“性味”

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神农本草经》记载:五加皮主治心腹疝气,腹痛,补中益气,可治疗行走不稳或小儿3岁还不能走路;另可治疗疽疮阴浊。《名医别录》记载:五加皮可男子阴部潮湿不适,小便不利,女人阴痒及腰脊疼痛及两脚疼。补中益精,壮筋骨,增强意志。久服,使人轻身耐老。甄权说:可驱逐体内各种恶风及恶血,四肢不遂,风邪伤人,主治多年瘀血积在皮肤,痹湿内不足。

〖本草附方〗

“治风湿痿痹。”用五加皮、地榆(刮去粗皮)各1斤,装袋内,放入好酒2斗中,以坛封固,安大锅内水煮,坛上放米1合,米熟即把坛取出。等火毒出过,取药渣晒干,做成丸子,每日清晨服50丸,药酒送下,临卧时再服1次。此方能去风湿、壮筋骨、顺气化痰、添精补髓,功难尽述。

“治虚劳不足”用五加皮、枸杞根白皮各1斗,加水1石5斗,煮成7斗,其中,以4斗浸曲1斗,以3斗拌饭,照常法酿酒,熟后常取饮服。

“治脚气肿湿,骨节、皮肤疼痛”用五加皮4两,浸酒中,远志(去心)4两,亦浸酒中。几日后,取药晒干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40至50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治小儿行迟(三岁小儿还不会走路)”用五加皮5钱,牛膝,木瓜各2钱半,共研为末。每服5分,米汤加几滴酒调服。

〖本草今用〗

“药物来源”

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无梗五加的根皮。五加叶亦供药用。

“药理成分”

五加的根皮含挥发油、鞣质、棕榈酸、亚麻酸和维生素A、维生素B。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2。镇痛解热作用。

3。增强机体抵抗力。

4。调节病理过程,使其趋于正常化。

黄檗

〖本草纲要〗

“释义”

黄檗树高数丈,叶似吴茱萸,也像紫椿,凌冬不凋。外皮白,里呈深黄色。它的根结块,就像松树下的茯苓。皮紧、厚2、3寸、鲜黄色的为最好。2月、5月采皮,在太阳下晒干。

“异名”

檗木,根名叫檀桓。

“性味”

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神农本草经》记载:能除五脏肠胃中郁结热气,治黄疸肠痔,止泄痢,还能治好漏下赤白及阴伤蚀疮。》《名医别录》记载:可治疗因惊气在皮间而引起的赤热,累及目痛,口疮等症。陈藏器曰:可止消渴,杀蛀虫,止虫疮血痢和热疮疱。大明曰:能安心神除疲劳,清肝明目,治骨蒸,消除口干心热之症,杀疳虫,治蛔心痛,止鼻血,肠风下血。李时珍曰:还可治小儿头疮。

〖本草附方〗

“治男女诸虚(如小便淋漓,遗精白浊等症)”用黄蘖(去皮,切细)2斤、熟糯米1升,在童便中9浸9晒,再蒸过晒干,研为末,加酒煮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100丸,温酒送下。

“治小儿热泻”用黄蘖削皮,焙为末,加米汤和丸,如粟米大。每服10至20丸,米汤送下。

“治积热梦遗(心神恍惚,膈中有热)”用黄蘖末1两、片脑1钱,加炼蜜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15丸,麦门冬汤送上。

“消渴,食多,尿多”用黄蘖1斤,加水1升,煮开几次,渴即饮用。如此数日,可见效果。

“治眼目昏暗”每天清晨含黄蘖1片,吐唾液洗眼,坚持,不停,保无目疾。

〖本草今用〗

“药物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

“药理成分”

含小檗碱、黄檗酮、黄檗内脂、药根碱及少量非洲防己碱等成分。

巴豆

〖本草纲要〗

“释义”

巴豆树高一二丈,叶如樱桃却更厚大,初生为青色,后逐渐变黄变红,到12月份叶开始凋落。2月渐渐复生,到4月花发如穗,微黄色。5、6月结实作房,生的为青色,8月成熟渐落,这个时候才可以收捡。用时应去壳。巴豆房像风子壳,却更脆薄,子和仁都像海松子。巴豆最能泻人,新采的好,用时去心、皮,熬令黄黑,捣如膏服。

“异名”

巴菽、刚子、江子、老阳子。

“性味”

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主治”

《神农本草经》记载: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肿。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杀虫鱼。《名医别录》记载:疗女子月闭,烂胎,金疮脓血不利,丈夫阴颓,杀斑螫毒。《日华诸家本草》记载:通宣一切病,泄壅滞,除风补劳,健脾开胃,消痰破血,排脓消肿毒,杀腹藏虫。治恶疮息肉及疥癞疔肿。甄权说:主破心腹积聚结气,治十种水肿,痿痹,大腹。李时珍谓:治泻痢,惊痫,心腹痛,疝气,风歪,耳聋,喉痹,牙痛,通利关窍。

〖本草附方〗

“治寒实结胸,无热症者”桔梗3分,巴豆1分(去心皮,熬黑,研如脂),贝母3分。3味为散,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1杯,利过不止,进冷粥1杯。

“治寒癖宿食,久饮不消,大便秘”巴豆仁1升,清酒5升。煮3日3夜,研,令大热,合酒微火煎之,丸如胡豆大,每服1丸,水下,欲吐者服2丸。

“治痞结癥瘕”巴豆肉5粒(纸裹打去油),红曲3两(炒),小麦麸皮1两(炒)。俱研为细末,总和为丸,如黍米大,每空心服10丸,白汤下。

“治阴毒伤寒心结,按之极痛,大小便秘,但出气稍暖者”巴豆10粒,研,入面1钱,捻作饼,安脐内,以小艾炷灸5壮,气达即通。

〖本草今用〗

“药物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子。

“药理成分”

含巴豆油,其中有油酸、亚油酸、巴豆油酸、顺芷酸等的甘油酯;尚含巴豆甙。

“临床应用”

1。防治白喉

2。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哮喘性支气管炎

3。治疗急、慢性肠炎及慢性痢疾

4。治疗急性阑尾炎

5。治疗神经性皮炎

没药

〖本草纲要〗

“释义”

末药树高大如松树,皮厚约1、2寸,采的时候在树下挖一坑,用斧头砍树皮,让其流于坑中,过段时间取出。其色赤,像琥珀颜色的,质地较好。

“异名”

末药、明没药。

“性味”

味苦,性平。

“功效主治”

《开宝本草》记载:破血止痛,治疗金疮杖伤、诸恶疮痔漏,卒下血,目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功效与乳香相似。李时珍说:散血消肿,定痛生肌。大明谓:多用于痈疮肿痛、跌打瘀痛、经闭等病症。亦可用于气滞血瘀的心胸闷痛。王好古说:治疗心胆虚,肝血不足。

〖本草附方〗

“治妇人月水将来或将尽,前后数日腹痛”没药末1钱,常服,只用温酒调下亦可。

“治历节风百节疼痛,昼夜不可忍”没药(研)半两虎胫骨(酒炙)3两。捣研为末。每服2钱,温酒调下,日3服,不计时候。

〖本草今用〗

“药物来源”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

“药理成分”

没药树含树脂25~35%,挥发油2.5~9%,树胶约57~65%,此外为水分及各种杂质约3~4%。

“药理作用”

对急性炎症抑或慢性炎症均有良好抑制效果。

“临床应用”

1。收敛、抗炎、抗菌、镇痛与退热作用。

2。有强烈止痛作用,但却无吗啡成瘾的副作用。

阿魏

〖本草纲要〗

“释义”

就是叫阿虞、五彩魏或哈昔泥。出产西亚,用树脂熬制而成,味极臭。用时,取一小点阿魏,放在铜器一夜,次日晨见沾处发白像水银状,是真品。用钵研细,在热酒器上加热后入药。

“异名”

熏渠、阿虞、哈昔泥。

“性味”

味辛,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唐本草》记载:主杀诸小虫,去臭气,破癥积,下恶气。大明曰:治传尸,破癥癖,冷气,辟温,治疟,兼主霍乱心腹痛,肾气,温瘴,御一切蕈菜毒。朱震亨说:消肉积。汪机谓:解自死牛、羊、马肉诸毒。

〖本草附方〗

“治一切痞块癥瘕,食次血气成积者”阿魏5钱,白芥子4两,白术3两,三棱、莪术各2两。后4味俱炒燥,研为细末,以阿魏热酒溶化,和入为丸,黍米大。每早晚各服2钱,白汤下。

“治小儿食积,腹如蜘蛛状,肚痛,小便白浊”阿魏(醋浸1宿,研如泥)半两,黄连(炒)半两,花碱(研如粉)3钱,山查肉1两,连翘1两半,半夏(皂角浸1宿)1两。上为末,炒神曲糊丸,如萝卜子大。每服20丸,空心米饮下。

“治气积,肉积,心腹膨满,结块疼痛,或引胁肋疼痛,或痛连背膂,不思饮食”木香(不见火)、槟榔各半两,胡椒、阿魏(用醋化开)各2钱半。上为细末,用阿魏膏子,并粟米饭,杵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40丸,不拘时候,生姜皮汤下。

“治疟疾”胭脂、阿魏各1大豆许,同研。以大蒜肉研和为膏,用大核桃1枚,劈开去仁,取1片以药膏子填在核内。疟发时,用药核桃覆在手虎口上,男左女右,令药着肉,以绯帛系定,经宿乃去。

〖本草今用〗

“药物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阿魏、新疆阿魏、阜康阿魏的树脂。

“药理成分”阿魏含挥发油、树脂及树胶等。挥发油中含蒎烯,并伴有多种二硫化合物,其中仲丁基丙烯基二硫化物是本品特殊蒜臭的原因。树脂中含阿魏酸及其酯类,还有法呢斯淝醇A、B、C等。

“药理作用”

能自肠胃道吸收,即使大量(12克)亦无显著毒性;可用作驱风剂(用4%15~30毫升灌肠,同时服轻泻剂),但肠道手术后3天内不宜使用。其挥发油自肺排出,故在支气管炎、百日咳或哮喘患者,可用作刺激性祛痰剂。

“临床应用”

1。治疗胃癌、子宫癌、血管瘤、肝癌等。

2。治疗抑郁症、精神病症、癫痫、昏厥等症,祛除痰涎,醒脑开窍。

芦荟

〖本草纲要〗

“释义”

李珣认为,芦荟原产波斯国,形状象黑饧,即木脂。苏颂说,现在广州等地有,生在山野中,滴脂泪而成。

“异名”

象胆、卢会、讷会、奴会、劳伟。

“性味”

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开宝本草》记载:主热风烦闷,胸膈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瘘。解巴豆毒。李珣说:治湿痒,搔之有黄汁者;又治匿齿。甄权说:单用,杀疳蚴,吹鼻。杀脑疳。

〖本草纲要〗

“药物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或斑纹芦荟叶中的液汁经浓缩的干燥品。

“化学成分”芦荟叶的新鲜汁液含芦荟大黄素甙、对香豆酸、少量α-葡萄糖、一种戊醛糖、蛋白质及许多草酸钙的结晶。

“药理作用”

1.泻下作用。

2.治疗创伤。

3.抗癌作用。

“临床应用”

1.性治疗静脉炎。

2.治疗肿瘤。

3.疗心血管疾病。

4.平衡皮脂分泌、美容养颜。

枸杞

〖本草纲要〗

“释义”

枸杞异名繁多,枸与杞原是两种树名,因本品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为“枸杞”。又因久服枸杞有“筋骨、轻身不老”功效,所以又有“却老”的雅名。枸杞以粒大,色紅,肉厚、味甜、质柔润五大特色为佳品。

“异名”

却老、天精草、仙人杖、地骨皮、红耳坠。苟起子、甜菜子、把子、红青椒、拘蹄子、狗奶子、枸杞果、地骨子、枸茄茄、红耳坠、血枸子、枸地芽子、枸杞豆、血杞子、地筋、象柴、纯卢、却暑、地仙、枸棘、狗地芽、红榴榴科、石寿树。

“性味”

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名医别录》记载:除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体虚,强阴,利大小肠。《神农本草经》记载: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入,去虚劳。甄权说:补精气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本草附方〗

“治虚劳,退虚热,轻身益气,令一切痈疽永不再发”用枸杞10斤,春夏用茎叶,秋冬则用根及果实,用1石水,煮至5斗5升时,用渣再煮取1斗5升,澄清去掉渣,再煎取至1斗,人锅煎熬如饧,收藏起来,每天早晨用酒服1合。

“强筋髓”逐日摘红熟了的枸杞子,不论多少,用无灰酒浸泡。蜡纸封闭牢固,勿令泄气,两个月满后,取出放入砂盆中。擂烂,滤取汁,同浸泡的酒放入银锅内。慢火煎熬,不停地用手搅动,以免受热不匀,等到膏如饧,用干净的瓶子密封收藏。每天早晨温酒服2大匙。夜晚睡觉时再服1次,服100日后身轻气壮。

“有补虚去劳,益颜色,肥健人的效果,治肝虚下泪”用生枸杞子5升捣破,绢袋装好,浸泡在2斗好酒中,密封勿泄气,14日后,可服用,勿喝醉。

〖本草今用〗

“药理来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

“药理成分”

枸杞子中含胡萝卜素3.39毫克%,硫胺素O。23毫克%,核黄素0.33毫克%,菸酸1.7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

“药理作用”

枸杞具有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保肝和抗衰老三大药理作用。药理学研究证实,枸杞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突变、具有延缓衰老、抗脂肪肝、调节血脂和血糖等方面的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糖尿病。

2。血脂异常症。

3。肝功能异常。

4。对胃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石南

〖本草纲要〗

“释义”

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果实。长在石上,树很高。江湖地方出产的,叶如枇杷,上有小刺,凌冬不凋落,3、4月开成簇状的白花,8、9月结细红的果实。关陇间出产的,叶似莽草,呈青黄色,背面有紫色斑点,雨水多时就合并生长,可长到2、3寸,根很横细,呈紫色,没有花及果实,叶很茂密。

“异名”

风药。

“性味”

味辛、苦,性平,有毒。

“功效主治”

《神农本草经》记载:破积聚,逐风痹。主治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和皮肤毛发。《名医别录》记载:疗除热五脏邪气。女子不可经常服,令其思念男子。甄权说:石楠叶能添肾气,治四肢无力及心烦闷疼,杀虫并驱逐各种风邪。李时珍认为:用石南泡酒饮,能治头风。

山茶

〖本草纲要〗

“释义”山茶树高的1丈左右,枝干交加,叶很像茶叶而且厚硬有棱,中间宽而阔,两头尖,正面呈绿色而背面呈淡绿色,深冬时开花,红瓣黄蕊。山茶嫩叶炸熟,水淘洗后可以吃,也可以蒸熟后晒干作为饮料。

“功效主治”

朱震亨认为:山茶治吐血、衄血、肠风下血时,用红者为末,入童溺、姜汁及酒调服,可代郁金。李时珍说:汤火伤灼,研末麻油调涂。

〖本草今用〗

“药物来源”

山茶花为山茶科植物山茶的花。

“药理成分”

花含花白苷、花色苷等。果实含脂肪油、山茶苷及山茶皂苷、山茶皂苷水解后可得山茶皂苷元、儿茶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