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阑珊
1486200000004

第4章 治肺病

奶奶说得干脆,那也等你姑姑来了才许你走!好孩子,不要跟奶奶客气,我们都把你当成自家人,晓得伐?

爷爷种的菊花那年开得非常好,满园菊花香盖过了草药香。佰草伏在窗前给初染写信,还采了几朵菊花藏在信封里。之后是日日等待回信,却杳无音讯。是学习太忙吗?佰草很谅解。

一场秋雨一场凉,转眼就是菊开阑珊。喜艾姑姑已搬来镇上,住到冯家阁楼,开起了糕团店。据说喜艾姑姑早年恋过一个下乡知青,身子给了,孩子怀了,而知青返城,什么也没有给她留下。当时她怀胎已五月,九死一生将孩子引产下,从此没有了生育能力。耳听得医生惋惜地说是个男胎,她更是泪如雨下。而眼泪似乎从那一年流干了。从此喜艾姑姑清心寡欲足不出户,农耕织补埋头不语,也绝口不提婚嫁之事。就这样一年年拖下来。

喜艾与姑姑并不亲,姑姑初来那日,互相也只是淡淡打了招呼。姑姑上下忙碌洒扫,把蒸笼面粉一点点往屋里放,喜艾也插不上手。看着姑姑清瘦单薄的身子,喜艾心一酸,知道无论如何自己也算是有依靠了。

姑姑习惯一人睡,就把喜艾的卧房用布帘子隔开,另铺一张床。第二天,冯家糕团店就开张营业了。喜艾这才想起姑姑很早就起床是在蒸糕煮点心。之后,喜艾很乖觉,跟着姑姑早早起床,帮着一起打点。姑姑看她一眼,也不多说。时间一长,姑侄也有了默契。

佰草的好几封信都寄出了,却音信全无。她有些恼,也有些怨,还有些忐忑与担心。冬天来了,佰草又要去参加作文比赛,提前写信告诉初染,想和她在槿安见面。依旧是没有回音。

佰草去找严琥珀,问知不知道初染最近怎么样了。琥珀一脸茫然,说表妹很少和她联系。佰草就去找严家姆妈,打听初染的情况。谁知严家姆妈脸一拉,勿晓得!

佰草也不想写信了,但总觉得有话要跟初染说,于是就全部写在了日记里。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感觉,觉得童年时光又漫长又迅疾,时而煎熬时而陶醉,磕磕碰碰就这样过去了。

佰草抱着猫咪小囡坐在院子里面看月亮。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包裹得她几乎透不过气来。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仿佛光阴有一个很大的秘密藏着,叫人捉摸不清。快要考初中了,还是复习去吧。佰草老成地叹口气,放下猫咪回屋去。爷爷还在抄药方,看到佰草郁郁的模样笑了,来啊佰草,陪爷爷说说话。

佰草,爸爸妈妈要把你接回槿安了,会不会想爷爷奶奶?

佰草一撅嘴巴,爷爷明知故问,我怎么会不想你们呢?

佰草,爷爷是老了,才会这么唠叨。以后爷爷还会老到连话都说不动呢……佰草捂住爷爷的嘴,恼了,不许爷爷乱讲!爷爷呵呵笑了,把手上的方子给佰草看,问佰草可认识。

百部、桑白皮、杏仁,冰糖,枇杷叶……佰草读着读着笑起来,爷爷太小看我了,这明明是治肺病的嘛。

爷爷一脸满足,佰草佰草,还是爷爷给你取的名字好,得佰草之精华,灵气逼人呀。

好啦,别发痴了!奶奶端一碗新鲜樱桃而来,陪佰草回房间去。

以后很长的岁月里,佰草总是想起童年时光,想起婉约平和的小镇,想起药香弥漫的庭院,想起祖父母的温和儒雅。自己的性格也就像那草药的气味,像那水气的氤氲,像那小巷的缠绵。

她想,如果自己可以决绝一些,那该多好。

可性格里的某些东西早已被写进血液,无可更改。

佰草毕业考试成绩如常优异,进槿安一中定没问题。领完成绩单,她和喜艾手拉手回去。阳光炙烤,小镇河流里浮着来历不明的泡沫,一蓬蓬漾着叫人窒息的气味。从何时开始,这河水再不复从前的明澈清涟。群群鹅鸭安然游弋,有的还站到团团水草上作耍嬉戏。佰草嘴巴有点干,舌头粘在牙齿上,不说话。突然觉得眼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天空噗噜噜飞过一群鸽子。她有些茫然,看到路边有棉花糖卖,踌躇一番买回两团。突然发现根本没有记忆里那么好吃了。什么味道都没有了,舔过去还是一团虚无。内心絮烦,丢掉没吃完的棉花糖,像一团败雪。埠头有人洗菜,有人淘米。那对外地夫妇的垃圾船突突突开过去。那白色烟雾与棉花糖那么像。

佰草。喜艾的声音几乎是哀怨的。佰草,你要到槿安去了。我连上青绵中学的主意都没打……

佰草不说话,甚至连安慰也没有,因为她不知道怎么说。此刻看来,语言是多么苍白无力。

她们来到了风尘满面的戏台下。戏台空旷而凋敝。想来已有多时没来戏班子了。茂盛杂草蓬勃生长,还有细碎花朵。谁也不说话,似乎看见透明的时光从眼前过去,无法挽留无法追悔。

毕业典礼上有文艺表演。佰草终于如愿身着绿纱衣,梳妩媚高髻,跳那一直念念不忘的《绿衣》。这样小的女孩,已经有了怀旧的心思。她在台上舒广袖舞罗裳,内心是物是人非的感慨。一切都过去了,她告诉自己。自己就要长大了。玉兰花落下肥厚丰腴的花朵,栀子在湿润空气里开得如痴如醉。盛大的夏季就要到来。

佰草妈妈回青绵了。这次不是一来就走,这次一来,就待了三年——她得了胃病,说厉害也没什么大不了,说不厉害又经常发作,医生说一定要趁早休养。佰草妈妈不能再操劳奔波,思量良久,决定回青绵好好养病,至于佰草,就索性留在青绵读书好了。反正青绵中学的教学质量也比较不错。

这个消息让喜艾欢喜万分。佰草前脚到青绵中学报名,喜艾后脚就跟来了。

佰草很是惊喜,我还以为你真的要去学裁缝!

喜艾笑眯眯揽着佰草,你还在青绵上学,我怎么能学裁缝呢?我要陪你的。

妈妈回来后,佰草总是觉得有些别扭。她对佰草很严格,每天六点就要她起床背英语。六点半送她上学,喜艾起先要来等她一起去,妈妈就老是吩咐,你们两个要抓紧时间,不要在路上玩。喜艾觉得佰草妈妈也许是嫌自己成绩不好会带坏佰草,于是有些惆怅,与佰草也保持了适当距离。中午,妈妈会准时接她回家吃饭。吃饭时不许看书,吃完了午睡一小时,之后做一会儿作业,比上课早半小时去教室。晚上把新做的饭菜送去学校,下了夜自修再去接。晚上要额外做练习,但十一点一定要上床睡觉。

奶奶舍不得了,孩子才上初一,抓这么紧做什么呢。我家囡囡会累倒的。

妈妈头也不抬,学习就是要辛苦。槿安一中的孩子哪个抓得不是这么紧?现在小孩子竞争特别激烈的。将来考不到好高中,也就考不上好大学了。

奶奶不服气,囡囡这么自觉,也该叫她歇歇,她上小学不也这样过来的吗?囡囡长身体可不能累倒。那是一辈子的事。

妈妈看了一眼埋头学习的佰草,很干脆地说,小学是小学,现在不一样了。孩子长身体不错,但学习一定不能放松。我这不很科学地安排了时间了吗,每天也注意营养搭配。

奶奶无话可说,看着佰草,心疼又无奈。

爷爷说妈妈的胃病要用中药养,那是一种细水长流跟你耗的病,那么药方也该是不急不徐细水长流。爷爷开了好几味食疗药方:益脾饼,桃仁粥,鲜芦根粥,参苓粥。妈妈说药性来得太慢,天长地久地吃下去怕是收效甚微。爷爷不说话,只把药方用端正的小楷誊抄在药笺上递给妈妈。妈妈虽然怕烦,但还是按药方认真做了食膳吃。

桃仁粥汤色红亮,米烂出油,香甜可口,软糯滑利。这粥佰草也爱喝。时间一长,妈妈也从熬粥煮药中体会到安宁的乐趣,看着蓝莲花般温静透明的火苗舔舐药罐,内心熨帖。

那年春天,镇长来到陈家,想请爷爷到镇中药房坐堂挂牌。说没有陈老先生出山,如何敢开什么中药房。

爷爷沉吟,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敢冒昧了。守着自家药铺颐养天年未尝不是幸事。

镇长反复劝说,爷爷都含笑婉拒。

镇长忽而微笑,陈大夫,王素莲也要去中药房站店帮忙抓药。

爷爷突然愣住了,眼神里是几十年沧桑更迭。

听说,陈家世代悬壶济世行医问药,在青绵极有威望。爷爷的生母早年去世,生父为人懦弱,生活穷困,就把爷爷过继给自家堂兄。少年时爷爷就在自家伯父药铺里上下打点做学徒。伯父生性倨傲,一心想让爷爷继承陈氏祖业。而年轻的爷爷却想报考师范。伯父把爷爷反锁在内室,任爷爷如何请求也无用。后来爷爷死心了,伯父还是多关他三日,说是要给他长记性,免得再生他念。

爷爷跟他伯父学得一身医术。

风华正茂的爷爷已有资格在青绵行走问诊。那时,青绵王家孱弱的二小姐素莲总是指明要爷爷前去诊脉。

一来二去,大家都看出端倪。还有细心人发现爷爷身上的香药包出自王二小姐的针线。而彼时伯父已为他订了一门亲事。女子是严氏三姑娘,生性温和。

严家是青绵的大户人家,与陈家是故交。爷爷唯有接受安排,以厚礼娶回他的妻,他的严家三姑娘。半年后,素莲亦嫁了人。

文革中,陈家药铺被毁。素莲丈夫在武斗中落下残疾。

那些都是陈年旧事。

爷爷答应了镇长,在青绵医疗合作社挂牌行医。家里的药铺就交由奶奶帮忙打理。

佰草放学后去看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