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名师之魂
14862600000032

第32章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陈丽君专访

陈丽君,中学高级教师,鲁迅小学语文教师。1966年12月出生,84年参加工作。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教科室、教导处副主任,校长助理,现任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总校副校长。从教20多年来,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绍兴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教改之星”金奖、浙江省名师培养人选、绍兴市教科研先进个人、越城区“十佳师德标兵”、越城区学科带头人、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国小语“四结合”实验“先进个人”,是越城区第一、二届政协委员。

近年来着力研究语文审美化教学,承担浙江省规划课题《语文教学中审美的个性差异研究》和浙江省重点课题《在阅读中提高儿童审美感知力的研究》,有《审美让语文教学绽放异彩》等多篇论文发表。她指出在语文教学中,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位等手段,让师生共同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的主张。她认为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内化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只有还“语文味”于课堂,语文教学才能春回大地。

教育理念

在陈老师的《教学随笔》中,我们可以翻阅到这样的文字:“课堂如田野,学生是禾苗,热情是阳光。不要忘了,把好心情带进课堂,让学生每天看到你热情的笑容。”

学生,是陈丽君老师的最爱。

踏着晨曦走进校园,迎面走来的是学生,每一天他们看到的就是陈老师灿烂的笑脸,犹如阳光般照亮了他们的心田,师生带着同样的好心情步入了一天又一天的学校生活,相信他们也一定是带着好心情在夕阳的陪伴下离开学校。“我们的职业有一份足可骄人的待遇,那就是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儿童,是花一样的孩子!哪一份工作能与我们相媲美?我喜欢校园,最美的风景比不上她;喜欢孩子,最美的花儿比不上她;喜欢孩子们叫我一声‘老师’,最甜的歌声比不上她。”

这就是陈丽君老师。爱学生,爱孩子之情溢于言表。

面对着花一样的孩子,我们享受着作为教师的幸福。在陈老师的眼中,最美的风景是校园,最美的花朵是孩子,最动听的声音是孩子们那一声声的呼唤。在孩子们纯真的世界里,与他们共同学习成长,尽情地畅游于孩童的世界。

“要上好课,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懂学生。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学习习惯不一,学习基础不一致,每天的情绪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状况。课堂上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表现,努力让每个人觉得受到重视,因为尊重是最好的激励。还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巩固他们的成就感,挖掘他们深藏的潜能。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神情、甚至每一个细小的举动对于学生都至关重要。”

在陈老师的课堂中,看得出来,主角还是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思维方式,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关注他们的表现……陈老师一直在找寻着一条独特的语文教学之路,那就是让学生学得随性,学得感动,学得快乐。她主持的2004年省教科规划课题《语文教学中审美个性差异研究》,就是想通过与同伴的合作探究,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又真真实实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在大量急功近利的人群中,我们认识了一个农耕时代坚定朴实的陈丽君老师。

“人们对教师的工作有许多比喻,我的感觉教师最像农夫。一茬又一茬的庄稼由青变黄,收获、播种,我们自己也渐渐地变老。但是面对庄稼时的那份喜爱、那份虔诚、那份信念不会变。只要耕耘,就有收获。对这片土地,我们始终怀着深深的感情……”

这就是陈丽君老师,一个执著、勤勉的老师,一个从容、淡定的特级教师。在教育这个领域,陈老师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耕耘着,但她对于学生的热爱,对于教育的热爱令我们动容,也许这就是一位特级教师留给我们最永恒的记忆。

成长之路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这样的问候在陈老师的课上听不到。她一进教室,笑容粲然,向同学们高声朗诵“海上生明月”,学生齐答“天涯共此时”或“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在接下来的语文课上,陈老师会把每一分钟都用得精到。她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早在1997年12月,陈老师在省教改之星年会上率先提出了“朴实、扎实、真实”的课堂教学观,以生动活泼、独特创新的教学特色,赢得了与会专家、同行的一致赞誉;1999年5月在浙江省小学语文“四结合”实验年会上,她执教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观摩课《学写人物对话》以先进的理念、精巧的构思荣获一等奖;2000年5月,在第二届省“教改之星”教学观摩活动中,她上的《五月端阳》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研究上跨出了一大步,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2000年12月,来自省教育厅的领导及本省各地重点学校的校长、骨干教师云集鲁迅小学,由她执教六年级作文训练课《学写广告》,在人机交互的最优化探索中成效显著,被评价为“人机交互课堂教学最好的范例”。2002年12月在省实验学校学术年会上,她执教语文课《爆竹声声》,自然清新,童趣盎然,被与会专家称为“一堂最美的课”。她先后在杭州、温州、舟山、乐清、兰溪、富阳、上虞、嵊州等地执教公开观摩课。并多次应邀参加绍兴市政协、市教委、市民主党派组织的“送教下乡”、“三下乡”活动。几年来,在省、市、县级以上承担研究课、观摩课60余次。她的课“洗尽浮华仍丰腴,变幻多姿却本真”,舒展灵活,张弛有致,动静和谐,自如大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品格。

做一名好学生

“做了20年教师,可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学生。不提‘终身学习’这样的词,我是有一种‘学生情结’。”陈老师微笑着说,“比方说,工作有空暇了,我会背上包走出校门,打的去图书馆呆上一阵。在书室中徜徉,选择一两本好书带回来,能高兴好几天。

“有人说‘文字就是生命的酒’,说得很对。好的文章赛过美酒,让人沉醉。好人品才出好文章,透过文字能看到人心。芝兰气合,就会快乐无比。

“每次外出学习,我是听课最专心的一个。工作上遇到困惑,我爱先向身边的老师请教。学生们也会帮助我,当我遇到难题时,他们会抢着帮我出主意……

“听别的老师上语文课时,我也把自己当作小学生,以学生的心去感受课堂,体会就不一样。我看出许多人是以观众的眼光把课堂当作一幕戏了,对教学的评价也就会出现误区。常怀一份学生心,也就能常感到做教师不容易。怎样做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让学生快乐舒展,有许多难题在等待着我们。

“课堂上,如果你能留意,会发现许多时候学生是我们的老师。是他们在牵引着我们走。遇到难题时,先问问学生,你们怎么看?你说呢?你有什么好主意?你看谁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你能给他一个恰当的评语吗?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你比老师有学问,谢谢你!

“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向生活学,也要向大自然学……读书带给我快乐,‘读’人教会我合作,生活教给我智慧,大自然指点我和谐和大气。做一名好学生,就是永远以新奇的眼光看世界,保持一颗童心……”

是的,“常怀一份学生心”,正是这虚心和平的“学生情结”,让陈老师沉得下心,细细致致读别人,真真切切写自己。几年来,她有40余篇论文在全国、省、市级学科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有十多个课题研究项目在省、市级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她应邀外出讲座,以其独特的视角,清新的观点,准确的表述,感性的语言,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赞美。

做一个好女人

“做个好女人,也许更难。我经常看到一句话‘好女人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其实,再好的书也不能跟女人比。书能惠泽天下,一个女人的好也许只有少许人感受到,却比任何书都实在,都温暖,都让人怀恋。

“当教师的女人,比别的女人幸福。因为有更多的人能感觉她,欣赏她,有更多的人爱她。”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受过师范教育的人都可以当老师。爱心很重要。在我看来,一个缺乏爱的老师,很难去培育出有爱心的学生。

“我们家乡有个祝英台,一往情深爱梁山伯。其实梁山伯有什么?才智平平的穷书生,只有善良和诚实。祝英台爱得那么简单、那么执著,她的爱感动了天下人。我们爱学生,一样要简单。学生固然个性各异,学业良莠不齐,但只要想到他还是个孩子,我的心就会柔和,温暖,想想自己的孩子,想想自己也曾是孩子,有什么结解不开?

“‘没有一株草儿不是花’,你看小草婀娜多姿,生机盎然,与大地同呼吸,共枯荣,它才是最美的花。校园就是一个大花园,有花有草有绿叶,该懂得怎么去爱。

“也许我做不到心里想要成为的女人,但是我会努力。当我直面自己心灵的时候,可以坦然无愧。违心的话不说,违心的事不干。以诚实、本色、自信、乐观,首先赢得自己的心。”

陈老师说这些话的时候,始终漾着欢笑。在教学的舞台上,陈老师以孜孜不倦的努力展现了动人的风采;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她同样以坚定的信念、不变的真诚,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美丽。这样的人生真幸福。

最新思考

有价值的思考问题对一名特级老师来说是一种责任,同时是一种乐趣。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对于语文教学,陈老师有着自己的思考。

“新课改带来了教学的春天,但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看。有些理念虽新,但一味偏执就是危害。一个语文教师,一定要经常反思,博采众长又不忘独立思考。”理性对待才能做到更好。在新理念充斥的今天,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辩证地看,结合自己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在反思中博采众长,不作人云亦云的传声筒,不盲从于时尚的教育。

中华传统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尤其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这八字方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感悟、体验、合作、探究”等新名词。新课改的推进,众多的新理论新理念不断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教育,虽然最近开始提出“语文课姓语”、“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等口号,但就目前语文教学低效问题,陈丽君老师也深表担忧。“怎样使语文教学回归本色、真实高效”这一问题正是陈丽君老师的最新思考。语文教学应上出自己的“本色”,语文教学应回归语文,语文教学应真实高效,陈老师的思考让我们又想到了传统教学。其实传统的语文教学有许多的优良传统值得继承与发扬,陈老师认为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的习得,从语言的本质来说,多读多写就是学好语文最有效的方法。与其课堂上在还未读几遍课文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大谈特谈对文本的感悟,有时甚至于偏离文本的主旨,还不如让学生多读课文,读通课文,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就是古人对读书方法的最好概括,是传统教学中不可多得的经验。而读写结合,更适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在多读的基础上多写,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这也是传统教学值得继承与发扬的宝贵经验。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陈老师对教学风格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将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机融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很喜欢一句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独上高楼!独,就是独立、独特、独创、独树一帜;上高楼,登上至高的境界,才能有‘望尽天涯路’的深挚,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课堂艺术是没有止境的,要不断发展。这就是特级教师陈丽君最好的写照。

精彩对话

作为省首届高端班学员,我们有幸走访了省特级教师陈丽君,在与陈老师的对话中我们深切地感受着前辈大师们的风采。以下是访谈片段:

问:您觉得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如果只能列举三点,您觉得哪三点相对重要呢?

答:现代社会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而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要求就更高了。我觉得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需要有广博的知识、能说会道的语言天分、高尚的道德修养……实在是太多了。如果让我说三点最重要的,我个人感觉一是爱读书,二是爱事业、爱学生,第三就是爱思考。爱读书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爱事业爱学生的人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爱思考则是走向优秀的必备素养,教学设计需要思考,教学高效需要思考,而教育科研更是离不开思考。

问:一个成功的专业人员,往往都特别注意“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能介绍一下您在这方面的经验吗?

答:这一点很重要,每一个人都像木桶一样,存在着短板,只有不断地取长补短才能不断成功,不断进步。我为自己选择的研究课题属于遵循“扬长避短”这个道理,“语文教学审美化”系列研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问:您在语文教学领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并且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您有过低谷期吗?您是怎么克服困难走出低谷期的?

答: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出现了职业倦怠、职业低谷,有的人甚至走不出这一怪圈,从此沉沦。而我好像没有明显的低谷期,因为我一向淡泊,与学生相处又非常愉快,没有那样的感受。

问:您个人觉得哪一个事件对您的专业成长(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第一次成功,我被评为绍兴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看来激励就是最好的催化剂。

问:您自己最满意的一堂研究课是哪一堂课?为什么?

答:2000年执教的六年级作文训练课《学写广告》,开创了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先河,在人机交互的最优化探索中成效显著,成为教学范例。自我感觉信息技术这块运用得十分妥帖,与语文学科的整合非常巧妙。

(访谈、撰稿 海宁市紫薇小学 沈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