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医生手册
14863700000096

第96章 几种常见病的家庭护理

1.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

(1)休息是恢复心脏功能的重要条件,包括精神及身体两方面的休息。休息可减少组织对氧的需要,减轻心脏负担,从而减轻症状。休息时间长短和方式,要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凡心功能基础正常的病人,活动后无心力衰竭现象,无须完全卧床休息,适当减轻活动量,有足够睡眠,避免重体力劳动即可;当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或有较重的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心律紊乱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长期卧床休息者应注意肢体的活动,适当变换体位,作深呼吸,以避免发生静脉栓塞、坠积性肺炎等合并症。病床最好能安置靠背架。衣服、被褥宜轻软暖和,并保持清洁舒适。

(2)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人,应限制热量和食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以便减轻体重,减轻心脏负担;心肌梗塞病人应给易消化饮食,每日3~5次,应由家属亲自喂食。

(3)对症护理:呼吸困难,轻症时常在劳动后出现,经休息既有好转;重症者即使卧床也有呼吸困难;严重者往往不能平卧,必须坐起来,叫做“端坐呼吸”;有的于夜间睡眠中,突然胸闷、气短而憋醒,并有哮喘,必须坐起来才觉舒服,这叫“心性哮喘”。以上症状多见于左心衰竭,此时应给病人舒适的半坐位或坐位,两大腿下安放软垫,病人面前最好放一床桌,高低适宜,以便病人舒适的伏在床桌上。当有急性肺水肿喘息吐粉红色泡沫痰时,最好坐在舒适的靠背椅上,两腿下垂,以减轻右心负担。吸入氧气,减轻缺氧现象。给镇静药。急送医院抢救。

浮肿,主要由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而使水和钠潴留于人体所致。对浮肿病人应给予低盐饮食;限制水量,每天在1500毫升以内。卧床病人,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擦伤或褥疮的发生。

心前区疼痛,这是冠心病的重要症状之一。此时应让病人绝对静卧,严禁下床,要亲切地安慰病人,消除恐惧心理,以免诱发心绞痛的发作。饮食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大小便时,切勿用力;便秘可给予灌肠,或用开塞露通便。有些心脏病人因过度劳累,或兴奋而引起突然发病晕倒,这时宜让病人平卧,解松领部钮扣,切勿随便搬运。送医院时搬动病人要轻,并随时注意脉搏血压的变化。

2.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1)保持住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温一般就保持在18℃~20℃为宜,当温度急剧变化时,随时给病人增减衣服。为使室内保持恒定的湿度,天热时常洒水,冬季火炉上放置热水盆,散发蒸气。扫地前先洒水,避免灰尘飞扬,刺激呼吸道粘膜,加剧咳嗽。

(2)病人应注意休息,休息能保护大脑皮层,并减少肺脏的呼吸次数与病人能量的消耗,对发热病人,尤为重要。

(3)口腔清洁对患有呼吸器官病的患者颇为重要,既能祛除口臭,又能防止粘膜糜烂,并能预防霉菌感染等合并症。如在溃疡或口唇泡疹处,可用1%龙胆紫涂布;涂布后一小时,不宜进食或喝水。口唇干燥可涂液体石腊油。

(4)高热病人应多饮水,能使口腔清洁,又能补充体内消耗,还能稀释毒素,有助排泄。

(5)对症护理: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它能帮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咳嗽剧烈时应取半卧位,注意观察其性质和音色,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咳痰,应给病人准备好痰具和废纸,放于病人易取之处。注意痰的性质、颜色和痰量。咳痰多的人应取侧半卧位或经常交换体位,使痰易于咳出。大口咳痰或咳嗽无力,应注意防止呼吸道堵塞而突然窒息。

咳血,是呼吸道疾病常见的重要症状之一。发现出血时,应与口腔、鼻腔、咽喉等出血相区别,更要与呕血相区别。咳血颜色鲜红,带有泡沫,不混有食物,常伴有咳嗽。咳血病人应卧床休息,可给病人小量镇静剂,要安慰病人不要恐惧。大量咳血则应绝对卧床,头侧向一边,给镇静剂(禁用吗啡)和止血剂,如止血敏、云南白药等。胸部放置冰袋,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情况,需专人守候床旁,防止呼吸道窒息,并立即与医院取得联系。在送往医院的路途中,尽量减少颠簸,并注意保温。

呼吸困难,患者应取半卧位或坐位,家里准备氧气袋,如发现呼吸困难、缺氧、发绀,随时给予吸氧。

3.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

前列腺肥大,又称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泌尿系统梗阻疾患。在排尿困难时,首先应使病人情绪稳定,用手掌轻轻按摩下腹部;如梗阻较重,不能自行排尿,则需去医院给予导尿。此症常因饮酒、受凉、劳累等原因而使前列腺突然充血水肿,发生尿潴留。故老年人应随气候变化而增减衣服,避免感冒,适当休息,戒烟和禁止过度饮酒。

4.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

(1)饮食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防止并发症,有特别重要意义,故应重视。患者应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以易消化无刺激的流质、半流质为宜,避免食用酸、辣、冷、硬及油煎类食物。

(2)一般症状护理:呕吐时协助病人坐起;卧床不起的取侧卧位,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呼吸道而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呕吐后用清水漱口,并将被呕吐物污染之衣物、被单等换掉。注意呕吐物的量、颜色、气味、性质及呕吐次数。

腹痛、腹胀时,要先了解腹痛的部位、性质,腹痛间隔时间,是否伴有呕吐,腹泻,腹部是否起包块,有否发热。随时注意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急性腹痛未明确诊断前应禁食,禁用麻醉性止痛药,应立即送往医院。腹胀可在腹部做热敷,或松节油外敷。

腹泻时,应注意大便颜色、性质及次数,并留大便标本,送医院化验,以协助诊断。

呕血和便血,即上消化道出血,这是溃疡病或胃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呕血常为暗红色,混有食物,伴恶心、呕吐。黑便多系柏油样大便。是溃疡附近粘膜下血管破溃引起。轻度出血时要休息,并去医院检查病因;大量出血时,感头晕、心慌,大便或走路时常易晕倒,病人可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口渴、脉快、体温、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这时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禁食,给病人以精神安慰,消除恐惧。同时注意(最好能做记录)呕血、便血的量、颜色、性质和出血时间,并保留标本,随病人一起送医院化验。

有休克症状时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抬高床脚,去掉枕头。采取头低卧位。密切观察病情,立即与医院取得联系。注意病人保温,同时上腹部放置冰袋,或饮冰水,有利于止血。

5.高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大多由感染引起;但发热病因众多,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切勿随便乱服药物。未明确诊断前,可作以下临时处理。

(1)卧床休息,进易消化食物,每4小时测1次体温、脉搏,最好能做记录。

(2)高热时(30℃以上)可作物理降温,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50%酒精搽浴,主要搽颈部、肘弯、腋窝、胸部、腹部、腹股沟、窝、手足心等处,以协助降温。

(3)必要时可服阿司匹林或布洛芬。但要注意老年人对药物敏感,易引起大量出汗,甚至虚脱,故要根据不同体质情况减少用药剂量。

(4)多饮水,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

(5)高热烦燥不安时,可给小剂量镇静剂,如安定、异丙嗪等。

(6)出汗过多时要搽干皮肤,更换衣服。

(7)密切观察面色,精神及对外界的反应等,如有异常,如脉搏细微难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6.胸腰部损伤的护理

老年脊柱损伤多由于脊骨骨质疏松,轻度跌扑、扭挫或弯腰持物即可发生单纯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椎骨呈楔形改变,多不发生脊髓损伤。临床出现腰背痛、腹胀、活动障碍、喜欢卧床休息,这种骨折的治疗除使压缩变形的椎骨复位外,更重要的是使撕裂的韧带及肌肉得到修复,以免将来长期慢性腰背痛。

(1)护理中除注意一般生活护理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和辅助病人进行自身功能疗法。损伤早期让患者仰卧于有厚垫的木板床上,伤腰后部垫一枕头,枕头应逐日增高,在伤后1周内达到15~20厘米即可。

(2)无严重并发症者,一般在伤后1~2天内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

第一步仰卧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用头、双肘及双足作为支撑点,而后挺腹,使背、腰、臀部及双下肢离开床面呈弓形撑起,一撑一放为一次;

第二步俯卧飞燕点水法:患者俯卧,上肢向后上方伸展,下肢伸直,而后用力使躯干后伸,胸及下肢同时离开床面向后侧伸展,一起一落为一次;

练功要循序渐近,次数由少至多,一般每个步骤10~15分钟,每日练2~3次。患者对练功可能因精神紧张和疼痛而产生某些顾虑,护理人员应耐心讲明练功治疗的重要性,解除其思想顾虑,争取在伤后4~6周内完全达到练功要求。

(3)损伤严重的胸腰部骨折或脱位时常伴随脊髓损伤。造成下肢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瘫痪:瘫痪的躯干或肢体感觉丧失或障碍,肌肉收缩无力而不能自主运动;排便功能障碍,患者无尿意或尿潴留或尿失禁,肛门括约肌完全松弛,大便干时则便秘,大便稀时则失禁。

(4)截瘫护理中除作好患者思想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外,要鼓励患者有身残志不残的乐观主义精神。

(5)预防褥疮。

(6)截瘫病人有尿失禁,所以要特别注意预防泌尿系感染:做好无菌性导尿,保持尿液通畅,尿管与尿道口外无分泌物,尿液无逆流;4~6小时开放尿管1次,尿管外口用无菌纱布包裹;长期导尿者应定时排放尿液,可以减少泌尿系统的感染机会,使膀胱保持一定的容积,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留置尿管长期使用时,应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或0.1%新洁尔灭溶液250~500毫升,每日冲洗膀胱1次;鼓励病人多饮水,多排尿,以冲洗肾盂、输尿管及膀胱,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7)截瘫病人由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常出现便秘,为了排便通畅:每晚服缓泻剂,如番泻叶泡茶饮;便秘超过2~3天者,可用2%肥皂水灌肠;如有坚硬粪块阻塞肛门时,应戴手套将粪便挖出。

(8)预防肺部感染。鼓励病人咳嗽排痰及翻身更换体位,每次翻身时须轻叩拍其背部使肺及气管内分泌物顺利排出。

(9)除上述护理外,还要注意其他合并症的预防:切勿在感觉丧失或反应迟钝的部位使用热水袋,以防烫伤;定时进行按摩以防肌肉萎缩,做被动的活动,使髋及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保持正常以防止粘连,被动活动踝关节,使其背伸,防止因地心引力及被盖压迫而发生足下垂畸形。

(10)截瘫初期病人均有新陈代谢异常现象,蛋白质、脂肪大量消耗而又食欲不振,因而须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但要注意少食多餐。

7.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1)当有高血压早期表现时,例如血压测量超过正常值,就要积极治疗,万不可粗心大意。如果生活中注意并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一定能使病情稳定,否则血压可逐步升高。无妥当治疗的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功能的障碍而有晚期的表现,不仅病情加重,并会发生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2)高血压患者为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是否有心、脑、肾的功能障碍,应该去医院作全面检查,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与加强自我护理。

(3)饮食中要适当限制食盐摄入量,每日保持6~8克。勿使身体过胖,若有超重的趋势,应限制饮食,并增加体力锻炼,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4)戒除烟酒可以防止血压继续升高和影响心、脑、肾的功能。

(5)每天坚持锻炼(如打太极拳,或做保健操),经常保持情绪愉快,保证足够的睡眠和有规律的生活。

(6)若出现语言不利,手足麻木,甚至偏瘫等脑血管病变,或剧烈头痛、呕吐等高血压危象时,一定要先服降压药后再及时去医院诊治。

(7)要知道所服降压药的主要成分和用量,以利调整到适宜的血压水准。切忌服用不了解的药物。

(8)要定时服药,定期检查。

8.鼻出血的护理

鼻出血虽属常见,但不少病人及家属不会妥善处理,很轻的鼻出血导致较多的失血,严重的鼻出血使病人出现失血性休克,因此,应该重视鼻出血的处理。

鼻中隔的前下区是最容易出血的部位,其次为下鼻甲的前端。鼻出血的病因很多,有局部外伤、炎症或肿瘤的影响,全身的病变以心血管病为多,其次为传染病、血液病或维生素和铁缺乏症以及中毒性疾病等。

鼻出血时,不必紧张与忙乱,病人情绪稳定有利于局部止血,必要时可先肌肉注射安定10毫克。头位太低会使面部静脉压力增大,容易加重出血,应该避免这种位置。病人可取坐位或半卧位,坐位时头应该稍向前倾。面上仰,一般的鼻出血,用拇指和食指紧压鼻翼根部两侧(或病侧)5~10分钟,同时给予额部、鼻根部冷敷,常常即可暂停或减少鼻出血。如出血不止,可向鼻腔塞入干净的棉球或明胶海绵,棉球上蘸有滴鼻净或血余炭(头发灰),再塞入鼻孔也可;如仍不能止血,可用蘸有止血粉或1%麻黄素或0.1%肾上腺素棉球塞入鼻腔,这样处理后,还不能止血时,可用纱布条填塞后鼻孔。出血流入口腔时,勿吞咽,吐于容器内观察血量;病人出血较多,有休克表现时,要输液、输血。鼻出血一般由专科医生治疗,找到出血点后,用药物腐蚀法或电灼法,将出血点凝固止血。反复鼻出血的病人要全面检查身体,寻找病因后进行根本性的治疗。为防止再出血,在鼻出血7~10天内,应该避免用力擤鼻、打喷嚏或做剧烈运动,洗脸时也应该避免揉擦面部。

9.腹泻病人的护理

腹泻病发病广泛,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更容易发生,危害相对也更重一些。由于患病人多、患病轻重不同,甚至有的腹泻有自限性,因此,患腹泻病后家庭护理尤其重要。

首先要注意多补充液体。人患腹泻病后,由于泻、吐而引起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病初就多补充液体,补充液体并不一定要输液,可以口服补液。

腹泻后要继续进食。腹泻病人应该给予稀软易消化的、有营养的、有热量的食物,如麦片、奶制品、蛋类、鲜果汁、香蕉等,根据不同的年龄情况而定。少量多次是最好的进食方法,还要特别注意病情的变化,尤其是小孩和老人病情变化快,如果发现在家休息治疗不见好转;不能正常进食饮水;发烧;腹泻次数多或增加;精神状态不好;非常口渴;眼窝凹陷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患中毒性痢疾或腹泻严重时也是会发生危险的。感染性腹泻也是传染性的,因此患者要注意消毒隔离,特别是那些从事餐饮、托幼行业,患病期间一定要脱离工作岗位,腹泻病人所用的食具要专用,用后要煮沸消毒。家庭环境要保持清洁,如能用一些消毒液擦拭、喷洒,做经常性消毒则更好。此外,在家自行用药治疗的,请注意不要滥用抗菌素,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0.肺炎病人的护理

(1)卧室要保持安静,环境力求清洁,室内空气要新鲜流通,室温最好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在60%~65%左右,可以在地上洒些水或拖地,以增加室内湿度。

(2)饮食要尽量清淡、爽口、味鲜、富有营养和容易消化,要注意多喂水和米汤、菜汁或淡果汁、豆浆、牛奶等。

(3)应该让痰多易吐的病人侧卧,并注意经常改变病人的体位,勤翻身或时不时地拍拍病人后背,促进病人心肺的血液循环,使支气管痰液易于排出。

(4)病人咳嗽痰多,宜选用化痰止咳的药物,如祛痰灵、竹沥水或痰易净等,使气管内痰液稀释、溶解后排出。

11.猩红热病人的护理

冬春两季是容易发猩红热病的季节。儿童最易感染此病。猩红热发病比较急,先嗓子痛、全身不适,继而出现头痛、发烧、恶心、呕吐并常有咽、扁桃体红肿。猩红热的特征是身上起红色斑疹,先由前胸和脖子开始,几小时后便蔓及全身。由于病毒的作用,口腔粘膜充血变红,舌乳头也因充血、水肿而变成紫红色,舌刺突起,形如杨梅,故称为“杨梅舌”。这时,一定要让孩子卧床养病,防止并发肾炎。还要注意病人的皮肤和口腔卫生,可用温盐水漱口。发高烧时,可在头上放湿毛巾降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被褥要常拿到外面去晒。饮食方面,要给病人多喝水和做稀软可口的饮食。水果、蔬菜也要足量摄入。

12.老年性痴呆的护理

要照顾好老年性痴呆的病人一定要做到:

(1)不能让病人单独外出,以免发生迷路、车祸等意外。

(2)加强卫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到勤洗澡、勤理发、勤剪甲、勤换衣裤。

(3)勿让病人接触危险物品,如电源插座、锐器、火炉等。

(4)少吃甜食和太咸、太凉的食物,切忌过饱。多吃海藻类食物。

(5)进行智能训练,让病人从事轻微的体力劳动。

13.尿失禁病人的护理

尿失禁是指尿道括约肌不能控制膀胱排尿,分为完全尿失禁、部分尿失禁和压力性尿失禁。

完全尿失禁:是指膀胱完全不能贮存尿液,几乎持续滴尿,使膀胱完全排空。

部分尿失禁:是指膀胱不能完全排空,当尿液不断积聚时,膀胱受到一定压力,即排出少量尿液;当膀胱压力减轻时,排尿即停止,而膀胱仍呈涨满状态,所以也叫相对性尿失禁。

压力尿失禁:是指当咳嗽、喷嚏、大笑时,腹肌收缩,腹压升高,出现不自觉地排尿。

尿失禁的原因是括约肌的控制受到干扰,如服用止痛剂、镇静剂或酒精制品,肿瘤、括约肌受伤、尿道狭窄等。

护理尿失禁病人应注意社会心理因素,因为病人会感到失去自尊心,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帮助。应尽量安慰病人,使之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及护理,以恢复对排尿功能的控制。

(1)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保证病人的液体摄入量。尿失禁的病人对饮水有顾虑,会减少液体的摄入量,从而导致尿道感染,加重尿失禁。因此,应向病人解释饮水与排尿的关系,说明水对刺激排尿反射的必要性,解除其思想顾虑,增加液体摄入量,保证每天2000~3000毫升,而且尽量在日间完成摄入计划,多给病人牛奶、茶、肉汤等流质食物,夜间则相对限制饮水。

(2)协助病人有意识地控制或引起排尿。指导病人每日数次作阴部肌肉收缩和放松的锻炼,增强尿道括约肌的作用,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排尿反应,及时提供便器。对于尿床的病人,应掌握其尿床的时间,在病人尿床前半小时提供便器;对于慢性病病人或老年病人,每2~3小时提供一次便器,并不断延长时间间隔,刺激排尿反射,以恢复对排尿功能的控制。如果病情允许,病人试行排尿时最好取坐位(男性病人可采取立位),并作缓慢而有节律的前倾动作以压迫膀胱。还可以指导病人自己用手轻按膀胱并向尿道方向压迫,以协助排空膀胱。每次试行排尿的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

(3)协助病人保持皮肤洁净。尿失禁除了造成病人困窘外,还会造成病人皮肤的刺激和破损。经常潮湿会使皮肤变软,经过一段时间后,尿液分解出氨,这种刺激可以引起皮疹,明显疼痛,且易于发展成压疮。因此,为避免皮肤受到刺激和破损,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注意及时用水清洗,或暴露于空气中。同时,应采取措施,保护床褥洁净,除去异味。

(4)外部引流。对不能控制尿失禁的病人可采取外部引流的方法,防止漏尿,保证日常活动和工作。男性病人可利用带胶管的阴茎套接尿;女病人可采用能贴紧外阴的乳胶制品(如可用小儿吸乳器改制)连接胶管接尿,但必须封紧贴牢,以防漏尿。另外,至少每日取下一次,使局部暴露于空气中,并评估有无发红、水肿或破损。

(5)以上措施均无效,可采用留置导尿。

14.尿潴留病人的护理

尿潴留是指膀胱胀满而不能自动排出,膀胱的容积可以增至3000~4000毫升,高达脐部水平,使腹部呈膨隆状。

尿潴留是由于尿道机械性梗阻(如产后、前列腺肥大等),大手术后膀胱过胀、回缩无力;饮水过少,膀胱的输入或输出减少;情绪焦虑和肌肉紧张等因素造成。病人有下腹部胀痛感及焦虑不安、出汗等症状,下腹部叩诊有实音。此时,应采取措施协助病人排尿。

(1)护理尿潴留病人可利用一些护理措施,如使肌肉放松,采取适当的姿势,给予暗示等协助病人排尿。

(2)遵照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3)采用针刺方法促进排尿,一般取穴中极、曲骨、三阴交。

(4)采用按摩方法。尿潴留病人一般情况较好,可采用按摩法协助排尿。将手置于其下腹部膀胱膨隆处,向左右轻轻按摩10~20次,促进腹肌松弛。然后一手掌自病人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另一手以全掌面按压关元、中极两穴位,以促进排尿。注意用力要均匀,由轻而重,逐渐加大压力,切忌用力过猛,以防损伤膀胱。一般持续1~3分钟,尿液即可排出。但是,此时不能停止,否则排尿就会中断,待按压至尿液排空后,再缓缓松手。如果经过推移按压一次后,未见尿液排出,不可强力按压,应该再按照以上顺序反复操作,直至排尿成功。特别注意对年老体弱及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应该慎用。

(5)以上措施均无效,可行导尿术。

15.骨折病人的护理

骨折病人有的需住院手术治疗,有的经门诊复位、石膏固定或其他处理后,即可回家休养治疗。骨折的愈合过程缓慢,一般要6~8周才能达到临床愈合阶段,老年人更长一些,大多需要卧床休养,所以家庭护理显得极为重要。

(1)首先要解除病人骨折后的种种顾虑,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多数病人骨折后心理都较为复杂、这些复杂心理可使病人吃不好,睡不好,更不用说配合治疗进行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必须耐心地、亲切地进行说服、鼓励,讲明只有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才能恢复功能,才能早日减轻痛苦。

(2)骨折后常因制动体位、疼痛而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大小便不方便,又使病人不愿多饮水和进食,家人应耐心劝慰,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和爱好,调节花式品种,多吃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豆制品、肉、鱼蛋类、以及水果蔬菜,以增强骨折创伤的修复力。还要适当进食纤维素食物,以利通便。上肢骨折者需护理喂饭、喂水。

(3)因骨折长期卧床的病人,往往对大小便发愁,一怕大便困难,二怕吃多、便多、尿多,增加他人的麻烦,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做到勤问、勤看、勤处理,协助床上大小便,女病人便后应清洗会阴肛门部。鼓励病人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的形成。排便有困难的,每日做腹部按摩,适当服用缓泻剂,如石蜡油或中药麻仁丸等。

(4)为使卧床骨析病人舒服,心情愉快,应做到“3短”、“3洁”。“3短”是发短、胡须短、指(趾)甲短。“3洁”是头足会阴清洁、口腔皮肤清洁、床铺清洁。为此,应定期给予洗头、洗脚、擦澡、剪指甲、剃头剃须,及时更换被服。卧床病人应每日作深呼吸运动,定时拍背以利排痰,注意保暖,防止进食呛咳或误咽入气管,在确保骨折部位固定的前提下,尽量有计划地变换体位,长期受压处皮肤要给以按摩,有利于预防褥疮和肺炎。

(5)随时注意病人卧床的姿势正确,如腰椎骨折的应处于腰椎过伸位仰卧姿势,硬板床腰部可垫以枕头。经常检查患肢的情况,如用石膏或夹板固定的患肢皮肤有无受压,指(趾)端的颜色、温度有无改变,以及石膏是否过松或过紧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妥善处理。

一般固定的患肢,可用枕头或被褥抬高,以高于心脏水平为宜,但以不使对好的骨头移位为原则,有利于消肿和血液回流。保持石膏内部清洁,如病人感到石膏内皮肤发痒,可以钝头的织绒线针伸进去轻轻的上下移动止痒(有伤口者不能用),对下肢股骨骨折的病人要保持患肢踝关节呈90°屈曲,防止足下垂,为防止肢体外旋和内收,可在鞋底跟上钉一横板条,保持有效的牵引力。

(6)骨折的愈合,需要复位后确实的固定,这与功能锻炼是一对矛盾,要处理好这矛盾,主要是正确地开展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轻而重,逐步增加,才能既避免患肢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直,又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应鼓励、指导和督促病人在不同的阶段作不同程度的功能锻炼。

骨折后1~2周:主要开展肌肉收缩锻炼,上肢作握掌、提肩,下肢作踝关节伸屈、趾关节活动和作股四头肌绷紧收缩锻炼(在关节不活动的前提下),如因疼痛而炼不起来,可嘱其先炼健肢,再一起炼患肢。

骨折后3~6周:除继续锻炼肌肉收缩外,可开始较多个关节活动,上肢握拳头,继而可练习肩关节伸屈。下肢可逐步练习伸屈髋、膝关节和试验抬腿,四周后可扶拐离床,患肢不着地行走,但必须有人从旁扶持,以免再跌倒。

骨折后6~8周,可增加全面锻炼次数及活动范围。

(7)骨折愈合后,拆去石膏或夹板,经长期石膏包扎的皮肤干燥脱屑,应给用刺激性小的肥皂和温水清洗后涂以冷霜,保护皮肤,如有肿胀,可在睡眠时抬高患肢或穿弹性长统袜,以利血液回流,减轻水肿。恢复后的患肢,仍应继续锻炼,争取及早恢复关节功能,肌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16.昏迷病人的护理

昏迷是脑功能严重障碍的一种表现,也是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之一。常见于脑部病变如中风、重度脑外伤、脑瘤、脑炎等,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糠尿病、肺心脑病、尿毒症、肝昏迷、煤气中毒等。病人神志模糊,意识丧失。昏迷按其程度可分为浅昏迷、中度昏迷与深度昏迷。

浅昏迷:病人无自主运动,对声光的刺激无反应,但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出现痛苦表情,咳嗽、吞咽及各种防御反射仍存在,呼吸、脉搏无明显改变,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中度昏迷:对各种刺激无反应,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应,脉搏、呼吸可出现变化。

深度昏迷:对强烈刺激也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呼吸不规则,大小便失禁等。

昏迷状态的病人多需要留在医院治疗,但某些浅昏迷的病人或长期昏迷的病人因条件所限不能住院,需要在家中治疗和护理。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昏迷,叫“醒状昏迷”,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植物人”,病人能睁眼,眼球呈无意识转动,有睡眠觉醒周期,对外界刺激无反应,但有咳嗽、吞咽等反射,有不自主的咀嚼,四肢有时呈屈曲状,对强烈的刺激可有原始反射。

慢性昏迷的病人长期卧床,意识消失,知觉运动均丧失,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护理工作的好坏是病人存活的关键,如家庭护理做得好,有些病人可存活数年甚至达十多年之久。

(1)昏迷病人的卧室应安静,空气要流通,光线要柔和,温度最好保持在18℃~22℃,维持一定的湿度,最好保持在50%~70%,床铺要平整干燥,床垫要柔软,衣被轻暖舒适,必要时可用护架支起盖被,以免压迫肢体。

(2)长期昏迷的病人不能吃喝,往往造成严重营养失衡和缺乏,甚至营养耗竭而死亡,因此要做好饮食营养护理。昏迷病人的营养补给有两种方式,一是静脉补给,这在家庭中实行有不便;另一就是鼻饲法。目前已有众多的病人昏迷后早期用鼻饲饮食,使昏迷长达几年的病人看起来还是肌肉丰润,红光满面,说明鼻饲饮食足以补给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此种方法简便,可以在家庭中应用。鼻饲饮食必须是流质或半糊状的,下面介绍鼻饲饮食的制作方法:

鸡蛋先打匀加水适量蒸成蛋糊,将1200毫升牛奶煮沸后加入白糖、盐、油等与蛋糊混合,加入米汤两大碗(约400毫升),成为半糊状流体物,放置冰箱(夏季如无冰箱存放,应分次制作,以免到晚间变质)备用,可供一天分次灌入。每次取出300毫升用热水温热后即可使用。

将鲜柑橘及鲜苹果去皮、去核捣碎,加压取汁,混合后加白糖,加水300毫升,可分二次灌入,应现用现作。果汁也可根据季节改用西瓜、蕃茄或青菜泥制成。

上述配方热量基本保持在1500~1800千卡/天,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部分以豆浆代牛奶或用鱼蛋白粉、菜汤、米汤等制成。

鼻饲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用具必须保持清洁,每次用后即用开水洗清,每天煮沸消毒(15分钟)一次;食物保持新鲜,夏季尤应注意;每次灌食前应检查胃管是否确在胃内,检查方法如下: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水碗内,应无气体逸出,如有大量气体逸出,表明胃管误入气管,也可接注射器抽吸,可抽出胃液(无色带少量粘液的液体),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灌食;鼻饲前应叠枕使病人头部稍抬高,头侧向一边或侧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道引起窒息;食物温度适中,灌入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激肠蠕动而引起恶心、呕吐,每次量不超过300毫升,两餐之间需间隔2小时;餐后用温开水冲洗胃管腔,保持胃管畅通;药物须研成粉末用水调匀后再灌入;长期鼻饲者应由医护人员每2周给更换一次胃管,最好用刺激性小的硅橡胶管;每晨清洁插管的鼻孔时,将胃管上下移动2厘米左右,清除粘住的鼻腔分泌物。

(3)昏迷病人多大小便失禁,解决办法是男性病人可用阴茎套套至阴茎根部,用二层纱布衬垫以胶布固定于大腿内侧,松紧要适宜,以免引起水肿;在套的顶端开直径1厘米的圆洞,下接橡皮管和集尿瓶,连接处要扎紧,以防尿液外溢;也可用不漏水的长方形塑料袋套于阴茎上裹紧夹住,注意不能夹着阴茎皮肤;或用尿壶(玻璃瓶)接尿,定时倒去,以上几种方法均须定时取下透气以保护皮肤。女病人根据排尿规律主动放便盆接尿或使用尿布,湿后及时更换。大便失禁者,在尿布上再垫适量吸水卫生纸,便后及时更换,并用温水清洁肛门会阴部皮肤。

(4)昏迷病人体质衰弱,免疫功能减损,极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家人应耐心细致的给予照顾,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病人意识不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用肛表测量体温,观察脉率和节律,呼吸的频率与深浅度,必要时建立家庭记录,如记录进食内容及入水量、大小便次数及数量、病情改变等,以便供随访医师和做好护理时参考。

(6)昏迷病人咽喉部肌群麻痹,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引起舌后坠、口腔或咽喉部分泌物过多潴留,松动的牙齿或义齿脱落掉入呼吸道而引起呼吸道梗阻或窒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由此致命,可见保持呼吸道通畅极为重要,可使病人侧卧或仰卧位头侧向一边,以利口腔分泌物流出,去除假牙,每隔2小时给病人翻身拍背,既可促进气管内分泌物松动排出,又可改善肺部血液循环。

(7)保持皮肤清洁,应每日以温水擦背、泡脚,每周擦澡洗头1~2次,尤应注意皮肤皱褶处及指趾缝的清洁,骨突处皮肤每天给予2次按摩,以海绵垫或棉花垫圈减轻局部皮肤受压,定时变换体位,以免发生褥疮。

(8)以温开水、生理盐水(半匙食盐相当于4.5克加500毫升开水)或其他含漱剂如2%~3%硼酸溶液,2%~4%碳酸氢钠液,擦洗口腔每日2~4次,特别注意清除上腭部的痰痂,如有溃疡或有鹅口疮,应涂以相应的药液,张口呼吸者可盖以湿纱布。如有眼睑闭合不全者可滴眼药水或涂金霉素眼药膏保护眼球。

(9)按摩肢体每日1~2次,并作低幅度慢动作的被动运动,活动四肢关节,使腕踝关节尽量保持功能位,可穿有横形木条钉在鞋跟上的布鞋,防止足下垂,采取被动活动和按摩等方法,尽量延缓和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和韧带挛缩。

17.偏瘫病人的护理

偏瘫是指肢体某部分的随意运动功能产生了障碍。多由老年人常见而多发的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所引起。病程长,恢复慢,肢体瘫痪的范围越广,肌力损害越大,病人的痛苦就越深。偏瘫的早期表现为软瘫,后期大多呈痉挛。产生肢体挛缩,关节畸形,容易引起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偏瘫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偏瘫后病人半身不遂,不能活动,有的失语,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创伤很大,常情绪激动、悲观失望,对康复失去信心,有的性格变异,哭笑无常,对此,护理人员要好言劝慰,鼓励病人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意志,尽量减少病人的思想负担,要及时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他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

病人瘫痪的程度有轻、有重,有的肢体能动,但力量不足,有的知觉和功能完全丧失。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以不同的照顾。不能单纯用同情、可怜的心情来对待他们,要像对待常人一样对待他们,但又要给予他们必要帮助。一般来说,护理人员要做到:

(1)病人的卧室空气要保持清洁流通,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避免吹对流风,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和清洁,安全使用各种保护用具,如预防褥疮用的气垫充气要恰当(1/2~1/3饱满量为宜),确实垫在皮肤受压处;用护足支架减轻被褥对瘫肢的压力;使用热水袋时防烫伤;发热时用冰袋降温防冻伤(应加布套),定期翻身、拍背,以防褥疮和肺部感染。

(2)注意病人的个人卫生,保持头面、口腔、衣服鞋袜的清洁。衣服宜宽大,式样简单而柔软,裤腰部最好用松紧带而不用扣子,便于病人单手穿拉,裤子不宜过长,以免拖地而引起摔跤;有面瘫流涎的可用小毛巾围在颌下,或用围涎;瘫肢的鞋要轻软、防滑,适当比健足的鞋大一些(因患足常有肿胀),用鞋带结牢在踝部,以免拖步时掉落。

(3)偏瘫病人大多有动脉硬化,饮食宜低胆固醇、低脂肪,限制吃动物脂肪或含胆固醇多的食物,如奶油、动物内脏、蛋黄等。多吃蔬菜、水果,适当的动物蛋白质(瘦肉、鱼、鸡等)。少量多餐,不宜过饱,更不宜暴饮暴食,戒烟酒。不能自己进食的要喂饭、喂水,进食鱼肉不要带刺或碎骨。有面瘫的病人喂饭要从健侧往口慢慢送入。

(4)为了预防瘫痪肢体的挛缩畸形,要尽量保持肢体置于功能位置。各关节的功能位置如下;肩关节的功能位置是敬礼位(使肘与前胸平、拇指指向鼻子);肘关节应屈曲90°,也可变换伸直位;腕关节置于背屈30°~45°,手指轻度屈曲,可握直径4~5厘米长方形物体;髋关节处于下肢伸直位,腿外侧置枕头或沙袋,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关节处于伸直位,防止屈曲性畸形;踝关节背曲处于与小腿成90°位,足底垫沙袋防止足下垂。

(5)病情稳定后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对功能锻炼首先要树立信心,循序渐进,待之以恒,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听之任之。一般原则是以健侧带患侧,以下肢促上肢,由卧到坐,由立到走,由支架到徒步,由粗大的一般动作到精细协调动作,要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最好对训练的内容和量订出日程表,根据病情和进展情况随时修改。

开始时作被动活动,按摩患肢,大小关节作屈伸、内收、外展等活动,以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挛缩、关节僵直。经过一阶段被动活动后,肢体的运动和知觉有所恢复后可做自动运动锻炼,刚坐起时动作要慢,特别是头部转动不宜过猛,可用健手抬患手,上下运动,患者如能运动,可在手内握核桃或钢珠来回搓动。下床活动时应有人搀扶,练习站立,搀扶着或用学步车慢慢走路。病人恢复行动心切,常会出现不顾病情和体力许可与否就进行锻炼,在旁扶持的护理人员要掌握分寸。

如有以下情况者应禁止步行锻炼:

血压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或80/50毫米汞柱以下;经常有头痛,头晕者;发热、肺部感染者;心律紊乱或全身比较衰弱者。

步行后出现下列情况说明练习过量,应立即停止锻炼或减量。

运动后心率比安静时明显增快;

出现头晕、胸闷、胸痛;

有面色苍白、出汗和虚的表现。

(6)部分偏瘫病人出现失语,欲说不能,心情急躁,这时护理人员就要教导病人可以通过写字或手势来表达,更重要的是训练病人发音,重建语言,先教病人发“啊”声,或用嘴吹灭火柴或吹纸片来诱导发音,先学简单的字和词,如“要”、“不要”、“饭”、“尿”等,再慢慢增加词汇训练。也有的老人出现问非所答,有的自己不知道说什么,护理人员应给以高度的同情,并尽可能猜测他想表达的内容。

(7)康复期的病人常常容易跌倒,甚至导致骨折,因此必须有人搀扶,地面应干燥、平整,厕所最好不是蹲便,应有坐式马桶,旁边应有扶手,以便可扶着站起,洗澡要有人协助,浴缸旁和浴缸内可垫以橡皮毯防滑。如有精神疾病,应注意移去锐利用具,以防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