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会说话的身体
14866700000036

第36章 步态

慌张步态:走路时,有慌慌张张难以止步之势——震颤性麻痹。

“解释”

慌张步态,是指走路时,身体前倾,起步后小步急速超行,越走越快,有慌慌张张难以止步之势,此种步态提示震颤性麻痹(见图227)(原图1-32-1 慌张步态)。

震颤性麻痹又称为帕金森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多发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人体中脑部位的黑质神经元合成一种称为“多巴胺”的神经递质,调控大脑的运动功能。当80%以上的黑质神经元变性死亡时,大脑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就会出现异常,出现帕金森症。

帕金森症的病因目前尚未明了,一般认为与年龄老化、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患者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吞咽困难、感觉障碍、全身疼痛、语言障碍、动作迟缓等。行走时会出现慌张步态。

“调理”

1.生活调理

●穿衣注意

患者宜穿宽松、棉质、方便穿脱的衣服,如拉链衫、按扣衫、不用系腰带的裤子。不宜穿运动鞋和系带鞋,宜穿平底布鞋。

●改善居住条件

给患者提供一个明亮、方便、安全的居住环境。如室内保证足够的采光,常用的位置安装把手和扶杆,地板不宜湿滑,用座便器,浴室置放防滑垫等。

●多说话

有语言障碍的患者可在僻静的场所,放松心情,训练发音,放声朗读,或多与别人交流。

●对自己充满信心

疾病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打击生活信心。故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和耐力。

2.饮食调理

●保证糖分供应

肌张力增加,肢体震颤,能量消耗相对增加,所以要满足糖分供应,可以讲碳水化合物作为糖分的主要来源,如粗粮、杂粮、红薯、白薯等。

●补充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不利于抗帕金森症药物的吸收,所以宜在晚餐供给高蛋白食物,如瘦肉、蛋类、牛奶、鱼、虾等。

●补充维生素B

患者易发生B族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6,患者应考虑适当补充,如胡萝卜、核桃、香蕉、糙米、哈密瓜、枇杷、土豆、胡桃等。

●多食用富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

患者肠胃功能减退,消化吸收不足。膳食纤维能够促进消化,故患者宜多食银耳、木耳、紫菜、黑芝麻、菠菜、芹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3.运动调理

●患者应每天坚持步行、跑步、打太极拳、练健身球和练俯卧撑等。

●自理能力丧失者,每天要坚持被动训练,伸展僵直的肌肉。在帮助患者做肢体被动运动时,动作要轻柔。

●面部肌肉僵硬的患者,要坚持做一些面部动作,如皱眉、睁闭眼、鼓腮、露齿、吹哨等。

蹒珊步态:也叫做“鹅行鸭步”——佝偻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解释”

蹒珊步态,也叫做“鹅行鸭步”,是形容行走时摇摆迟缓,犹如鹅和鸭走路一样,此种步态提示佝偻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因为病人盆带肌无力,髋关节不能自如地运动,所以步行时左右摇摆,形似鹅行鸭步。

一、佝偻病

由于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导致佝偻病患者在发育过程中骨骼和肌肉发育异常,骨盆畸形,盆带肌无力,致使患者出现鹅行鸭步。详见“婴儿入睡后,大汗淋漓,睡眠不安,并伴有出牙晚——佝偻病”。

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以肌肉进行性萎缩和变性为特征的疾病,原发于肌肉组织的X染色体上隐性致病基因。

根据遗传形式和临床特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可分为严重性假肥大型营养不良症、良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股四头肌型、远端型、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型、眼肌-咽肌型等,其中以前两种最常见。

严重性假肥大型营养不良症几乎仅见于男孩,发病年龄为2至8岁,走路笨拙,步行时缓慢摇摆,呈“鸭步”。

“调理”

一、佝偻病

见“婴儿入睡后,大汗淋漓,睡眠不安,并伴有出牙晚——佝偻病”。

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1.生活调理

●要有积极的心态

乐观、开朗的情绪是战胜疾病的前提,患者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改善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安静,给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防止受寒受潮。

2.饮食调理

●宜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锌的食物

肝脏、排骨、鸡蛋、鱼虾类、木耳、蘑菇、瘦肉、豆腐等可多食。

●宜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如白菜、豆芽、西红柿、山楂、广柑、枣子、梨、黄花菜等。

●其他饮食禁忌

不宜食辛辣、过咸、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3.按摩调理

方法一

(1)取俯卧位,以拇指着力,点揉大椎穴至长强穴,时间为1至3分钟。

(2)取侧卧位,拇指和其他四指相对,拿揉一侧臂部沿大腿外侧经膝部至小腿外侧,重点按摩髋关节和膝关节。然后以相同的方法按摩另一侧,时间为1至3分钟。

(3)取仰卧位,拿揉沿大腿前面向下至踝关节及足背部,重点按摩梁丘、足三里、解溪穴。同时屈伸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时间为1至3分钟。

(4)按揉委中、承山、肩髃、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方法二

(1)直擦背部:取俯卧位。以手掌根部着力,直线来回摩擦脊柱或脊柱两侧的肌肉,力度不宜太大,直至局部透热。

(2)按揉腰骶:取俯卧位,以拇指着力,按揉法腰骶部2至5分钟。然后以虚掌叩击腰骶部50次。

(3)拿揉四肢:重点按摩下肢的外侧前缘和上肢的上臂、肘关节及前臂。力度由轻到重,时间为2至5分钟。

(4)活动关节:取仰卧位,屈伸肘、腕、髓、膝、踝各关节,时间为1至3分钟。

(5)搓揉四肢:两手掌面相对,快速、用力搓揉四肢的一定部位,并上下往返慢速移动。时间为1至3分钟。

方法三

(1)面部:取坐位,推揉自攒竹、瞳子髎、颊车穴各5至10次。

(2)颈及上肢:取坐位,自风府至大椎、肩井各穴施以推法,往返数次,再按揉肩、肘、腕等关节。时间为2至5分钟。

(3)腰及下肢部:取俯卧位,以掌根着力,横擦尾骶部,直至透热。然后,五指并拢,点打大腿后侧、小腿肚下至足跟,力度稍大,同时按摩肾俞、腰阳关及委中穴。接着换仰卧位,以相同的方法,点打股四头肌至小腿外侧,重点按摩足三里、阳陵泉、伏兔、解溪等穴,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最后用两手掌用力搓揉大腿和小腿肌肉。时间为5至10分钟。

4.运动调理

患者可进行适当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可选择抬举、俯卧撑、扩胸、仰卧起坐、起蹲、上下楼、跳跃、侧压腿等运动。锻炼要适度,不宜疲惫。

剪刀式步态:两膝相互前后交叉呈剪刀状,两腿牵曳擦趾而行——大脑性瘫痪。

“解释”

剪刀式步态,指的是由于两下肢肌张力增高,尤以伸肌及内收肌张力增高明显,以致行步时下肢内收过度,两膝相互前后交叉呈剪刀状,两腿牵曳擦趾而行,此种步态提示大脑性瘫痪(见图229)(原图1-32-3 剪刀步态)。

大脑性瘫痪又称脑瘫,是指在大脑没有发育成熟时受到损害,从而引起运动和姿势障碍的疾病。常出现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并发症。此病多发生于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个月内。

病因是多方面的,如胎盘异常、胎位不正、早产、出生时窒息、新生儿感染、外伤、脑缺氧、脑出血、脑部畸形等。其中与感染、外伤、脑缺氧、脑出血有直接关系。

脑瘫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表现各异,一般分为痉挛型脑性瘫痪、肌张力不全型脑性瘫痪、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及混合型等五种类型。痉挛型脑性瘫痪最为常见,患儿主要表现双下肢痉挛性截瘫,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并伴有语言和智力障碍。

“调理”

1.饮食调理

●食物要烂、细、鲜、软

食物必须“烂”,不能太粗、太硬;某些食物如水果、豆制品等,要做“细”使其颗粒细小,易消化;因为患儿咀嚼障碍,故食物要“软”;食物必须保“鲜”,以免营养流失。

●保证蛋白质的供应

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患儿脑细胞的发育离不开蛋白质,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促进脑神经发育。故患儿宜食瘦肉、牛奶、动物肝脏、豆类等。

●补充维生素D和钙

患儿宜食蛋黄、燕麦、豆腐、牛奶、海带、虾皮等食物,以促进骨骼发育。

●补充维生素C和铁

这两种元素对大脑发育极为重要,海带、瘦肉、葡萄、草莓、木耳含有丰富的铁;猕猴桃、柚子、柠檬富含维生素C。

2.按摩调理

方法一

(1)补脾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旋推小儿拇指螺纹面300次。

(2)补肾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旋推小儿小指螺纹面300次。

(3)取仰卧位,以掌心着力,顺、逆时针摩动中脘穴各1分钟。

(4)两手提捏肩井穴各5至10次。

(5)按揉曲池、阳陵泉、合谷、足三里穴各1分钟。

(6)取俯卧位,虚掌叩击脊柱两侧腰部、背部、骶部肌肉5至10遍,力度稍大。之后以掌根轻揉以上部位3遍。

(7)取仰卧位,五指相对,拿揉四肢肌肉2至5分钟。

方法二

(1)取俯卧位,自上而下按揉患儿脊注两侧3至5遍,重点按摩胃俞、肾俞、肺俞、脾俞、气海俞等穴。

(2)用拇指着力,点揉脊柱两侧并向下至臀部、大腿和小褪后部,重点按摩环跳、委中、承山等穴,同时后伸腰部和髓关节。时间为3至5分钟。

(3)取仰卧位,拿揉从肩关节起,沿上臂外侧,经肘部至腕部,重点按摩肩、肘及腕关节。时间为1至3分钟。

(4)擦搓肩部、上肢部及手腕部3至5遍。

(5)拿揉沿大腿正面,小腿外侧面向下,同时按揉膝关节。时间为3至5遍。

(6)用拇指端着力,按揉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绝骨穴各10至15次。

(7)掐揉指、趾未节端各3至5次,力度稍大。

癔病性步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瘫痪,在危急情况下,异常步态可以消失——癔病。

“解释”

癔病性步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瘫痪,如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等,但步态奇怪,与典型的步态不一致,临床症状多变,且无法解释,比如坐位、卧位时完全不能动,但可以站立,甚至行走。在危急情况下,异常步态可以消失。此种步态多见于癔病患者。

详见“在休息时经常容易打嗝儿,在紧张工作时却不打嗝儿——癔病”。

“调理”

见“在休息时经常容易打嗝儿,在紧张工作时却不打嗝儿——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