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人品,文有文风。江涛玩石,玩出了石风。江涛的石风,为“大”,为“奇”,为“险”。
大者,大气磅礴也。一般人玩石,属把玩,玛瑙石,象形石,皆小巧玲珑,玩于股掌之上,反复摩挲,有醉心之感,捡亦不甚劳苦,踱步于河边溪畔,弯腰捡拾,既惬意,也怡然,图的是虚静二字,捡石不为捡石,为心情也。江涛玩石,也如此玩过,玩腻了,玩上了境界,玩的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江涛拾石,拾到三峡坝址江底,那江底随便挑一块石头也是亿万斯年的古董,可他抬出一块百十斤的大石头来,怪异突兀,取名“三峡石魂”,看似信手拈来,却非是大手笔不能为也!这胆亦太大了。江涛藏品多以大取胜,有一圆形石,大约百余斤,如一地球仪,上有凸纹密匝,气冲斗牛。而他的“梅、兰、竹”岁寒三友,虽为石画,却是磐石,力弱者不能抱起。有人给他题字为“披云卧石”,卧石二字者,石须能当枕,又能当床,披云而卧,要的是面积与体积。江涛所布之“石阵”,那真是峡谷石吼有声,八荒之境,嵯峨滔滔,一派雄浑之气,冲石而出,云蒸霞蔚,好不狂放!
奇者,闻所未闻也。有一石,我之命名为“天书”,上面文字历历,又莫知所云,实实为神灵所镌,谁人能解;有一石,上扣一大破损陶碗,我谓之“1959”,有如公社食堂解散之惨态,奇得夺目惊心,忧国忧民;有一石,大约十余斤,一块纯玛瑙,曾让数位富贾垂涎,此奇石为江涛镇山之宝;有一石,弃在院内,我谓“杏花村”,杏花枝枝,沾雨带露,生机盎然,有一石,上木纹道道,生生如一剖开巨木,又非木化石,如何不奇?另一石,如一巨大石鱼,一眼珠乌黑溜圆,状如中华鲟。江涛玩石,以奇制胜,惊世骇俗,奇者,罕矣独矣。天下之石,为我独份,不模仿,不牵强,入眼撞心,奇崛为上,夺人魂魄,焉能不奇!
险者,危也,悬也。江涛剥皮石,剥在一个险字,剥出一种禅意,剥出一种精魂。石大便懒笨,不以巧胜,弄得不好,真是一块粗鄙丑石,拦道碍脚,哪有美感。而江涛之石,大而有理,恰到好处,夺险关,抢险隘;纹乱而有内力,混沌之中出彩;乱得遒劲,朦胧如诗,巫气鬼氛,浑然天成。险石中一石,活脱脱一个三峡滟滪,大家皆称为“漩流”,真是石上涛声,刻骨铭心也;另一石,又是涛奔浪走,中流一帆,挣扎夺路,船上艄工,英姿勃现,那险状,让人倒抽冷气。这石浓缩三峡之骚潮,绝处逢生,惊险万状,嶙峋嶢峤,似是而非,巴山蜀水,皆从此出。
江涛集石,最为辛苦,数年与妻逢假日即扛上铁钎,背上麻缆,远走山谷,到人烟罕至处觅石,如觅另一位江涛矣!与山相应,与石相呼,同气相求,托石以塑自身,无大气奇险之人,无大气奇险之器;石即人,人即石,日夜打磨,抛光沥彩,邀人玩赏,闲暇自赏,赏的是江涛胸中千沟万壑,石浪奔流,情寄九霄。人之生存的地球不过一块巨石,太阳不过一块巨石,一部《红楼梦》,也不过记了一块石头!宝玉之石,当初亦以为是一顽石,自觉无用,日夜悲号,无人答理,殊不知,此一块石头,演绎出千古绝唱;孙悟空实乃一石头也;“三国演义”烧得赤壁石崖火红;水浒梁山,也是一石板底下放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来,闹得北宋好不热闹。知石者,知天下红尘,浩漫历史也;得石者,得艺术之精髓,人生之要领也。玩石而不玩世,玩物而不丧志,玩出高旷境界雄奇风格来,掘石苦于石工,行路蹇于商旅,如此披冰戴雪,餐风饮露,焉为玩,乃以命相托矣。宜昌江涛,石痴,块块皆可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