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所谓故乡
14867600000124

第124章 说说金门大桥

旧金山过去叫三番市。在电影中这个城市是黑道火并、打打杀杀的险恶之地,特别是华人的黑道。因为这个城市是中国人最早到达美洲的码头。80万人口中,华人就有20万,主要是广东人。19世纪修建旧金山铁路时,大量华人来到这里。这个城市浸透了华人的血泪。天使岛是中国人来此的第一站,先要在岛上关几个月才能上岸。谓之审查身份。

现在这一切都过去了,这个城市黑道已无踪迹,唐人街干干净净,比纽约的唐人街不知要好多少倍,看得舒服,估计也住得舒服。这个地方本来就是世界宜居的5个城市之一。

旧金山的海湾实在太漂亮了,但这里是不可游泳的地方,主要是水温太低,常年只有4度。金门大桥是这个海湾最吸引人的。但它臭名远扬,被称为自杀大桥。

这大桥是世界第一座悬索桥,1933年动工建设,设计师是约瑟夫·斯特劳斯,被誉为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钢塔耸立在大桥南北两侧,高342米,相当于一座70层高的建筑物。塔的顶端用两根直径各为92.7厘米、重2.45万吨的钢缆相连。钢塔之间的大桥跨度达1280米,为世界所建大桥中罕见的单孔长跨距大吊桥之一。桥面距水面近70米(有说60,有说72的)。现在当然不算什么了,这是约80年前的事。通车的1938年,斯特劳斯这位老兄竟从自己设计的桥上跳下去了。原来,他为自己设计了一个自杀的跳台。据说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这可好了,从此以后,全世界的人纷纷仿效,紧随其后,有宣称——就是发了宣言要自杀、有名有姓、后来真死成了的达2800多人,无名的自杀者更是不计其数。

据说桥太高,在没入水之前,人就已经死了——这只是一说,入水后,鲨鱼就将其吞食掉,凡是入水后的人,往往尸骨无存。但也有人活着回来的,在网上我看过的一部纪录片《金门大桥》中就有此讲述。

这座红色的大桥在我的记忆中,总是像在云端一样,但当我们真实地靠近它时,发现并不是如电影电视中看见的高大,仿佛建在一个无底深渊之上的,至少不是走在云端里的那种感觉。那些趋之若鹜的自杀者,也可能在电影电视里看后出现了我一样的感觉——认为这样在云端里的自杀有很刺激的诱惑,就像踏入梦中,而不是走向地狱。

第一天我们去看金门大桥时,逢雨,我们又没带雨具,只好远远地看着那个大桥笼罩在朦胧的雨雾中。

第二天,我们去往纳帕山谷的葡萄酒庄参观,正好要经过金门大桥,而且这天阳光明媚,是看大桥的好时机。进入引桥,两边的树林深邃,浓雾扑面而来,阴风惨惨。感到阴气太重,难怪这桥成了自杀之桥。人在此,有一种鬼魅氛围,很容易自杀。没有这种亲临的体验,你无法理解这座普通的桥为什么会成为自杀者的“天堂”。

这大桥为什么多雾,总是在雾里?因为它两边是山,是一个海峡口,雾是顺着海面进来的,并且凝滞在此,终年不散,所以雾很浓很低。我们开车到大桥另一头,却没有一点雾,怪哉!可以清晰地看到桥下不远的海岬,可以看到那个“魔鬼岛”(就是这个不吉利的名字!)。

金门大桥总是壮观,红色的巨龙,显出一种古老的气势。还可以看到与它同年建造的海湾大桥。我坐在那里,吹着海风,欣赏着这一半在阳光中,一半在浓雾里的大桥,似乎没有什么异样。就是一座桥而已,桥上车流滚滚,人们正常生活。可80年来,这座桥害死了多少人啊。我们去的这年,已死30多人。前一年,是39人。这事儿为什么会出现在美国?是否有更深的原因?不得而知。

为防止在桥上投海自杀,桥上其实游弋着许多安全人员,不分昼夜值班巡逻,并且应用现代化设备——闭路电视,实行“自杀监视”。可是,防不胜防,自杀队伍依然前仆后继。

有人分析原因说,在这儿自杀,你可以得到其他地方得不到的绚丽的死亡。这儿是死亡圣殿,只要跳了,你就是献给死亡的神圣幡祭。有关于在金门大桥下面加装网兜,防止自杀的方案,但这个巨大的工程论证了几十年,一直没有付诸实施。可能美国是个自由的国家,允许美丽浪漫的自杀也应视作是一种个人选择的自由。选择生和选择死其实是一样的道理。你没有权利阻止一个人漂亮地结束生命。

还是说说前面提到的那部记录分析金门大桥自杀的片子《金门大桥》吧。导演埃瑞克·斯帝尔及其摄制组为了探究金门大桥为什么让自杀者青睐,在2004年全年利用白天的时间,分别在金门大桥的两端进行拍摄,记录下了这一年超过20起死亡事件(此外还阻止了好几起)。他们同时还录音采访了当事人的朋友、家人和目击者,痛心地讲述细节和详情,是如何与意志消沉、药物滥用和精神疾病进行斗争的。

在武汉,长江上大桥多,也是常有传来跳桥自杀的报道,而分析原因,几乎与美国结束生命的原因一样:丢了工作、失恋、爱人的背叛、精神病、抑郁、孤独,还有更奇怪是:“很容易”,来这里很容易。一个被采访的救过来的女性说,她每年都会从外地来这儿,太容易了。还有的尝试着死亡,“就像求职和选择读一所大学”。还有一种是:大桥的暗示。据说有人走到这里,没有任何先兆,走着走着,就突然越过桥去往下跳。一个父亲,先丢下自己的孩子,自己也跳了下去。暗示的力量太大。只能说是魔鬼的蛊惑。因为魔鬼岛就在前面嘛!

影片记录的自杀的瞬间真的惊心动魄,让人难以置信。我印象最深的有一个年轻人讲述他的自杀经历。原因我忘了。他说他在大桥上满脸淌着泪水(伤心),可是桥上那么多骑车的、游玩的人,没一个发现他的悲伤。没一个人劝劝他,问问他。有一个讲德语的女人还要他帮拍张照片。他说,当时她根本没在意或者看到我脸上滚滚而下的泪水,因为她玩得太高兴了。他还真帮那个女人拍了张照片,并且说:“祝你玩得愉快。”

这个德国游客难道在拍照的时候也没看一下前面的拍照人脸上的泪水吗?且是“滚滚的”。唉,这个世界怎么啦?不太在意别人的一切,冷漠。而每个人内心里的无法说出的悲伤、失败感、绝望,真的无人能助吗?

每个人都有生命黯淡的时刻,情绪低落的时候,谁来救救他们?影片中唱的:“在这最黑暗的时刻,一张坚强的脸将要崩溃。”没有人慰抚一个行将绝望的人,自我拯救又太难,崩溃就在眼前,而且这种崩溃和浪漫搅在一起,冲淡了悲剧性,让人充满一种热望。瞬间也许就是永恒……

海鸥凄厉的叫声,诡谲的雾气啊,在说些什么呢?一座通向云端的桥,它没有最后,只有幻景。所谓结束,是一个扩展得越来越大的世界,云雾飘飘……

最残酷的是影片拍到的一个长发男人在那儿长久地徘徊(摄像的人为什么不通过警察制止他?),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挣扎。这位仁兄是个失业者,但是过了几天,一个公司的通知来了,他可以去上班了,正是他很喜欢的一个职位。但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正如他的一个朋友哭着说的:他对我是一个很大的伤害。是的,死也是一种对他人的伤害,对活着的人,对亲人,对好友。

“失去你之后,我度日如年。没有你陪我缠绵。伤痛不会过去,我该怎么办?”在万家灯火燃起来的时候,这哀伤的、怀念的歌响起,回荡在璀璨如梦的金门大桥上,回荡在金门海峡,回荡在城市的上空。人们,要珍惜。结束绝望也许很容易,从绝望中爬起来很难也不难,你后退一步,你煞住那个意念,从去的路上原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