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荆州城,随便找个人问桃花村在哪里,都会给你回答:西门外。荆州这座南方古老的城垣,人们对方位的认识就是四座城门。西门外、东门外、北门外、南门外的,颇有古意。城里人往城外踏青赏春,这几年,无一不是往西门外。那郊野有个桃花村,可也远了,十里地,该有多少村庄?可人们只认桃花村,只奔桃花村。
这时节,阳也艳了,风也暖了,天也蓝了,菜花李花也开了,桃花怎能不开?桃花村一千多亩桃花,那个红,不正是“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唐·吴融),或是“雾里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曹雪芹)?据村里人讲,坐飞机遇上好天气,看荆州城西门外,有一大片红色,一大片白色,红色是桃花,白色是梨花,那云彩下面的彩霞花海,就是桃花村,据说桃花村就是这么出名的。刚开始,栽种果树的人,哪来个赏花心情,也不知城里人好这一口,种自己的果树,盼结个好年成,多卖几个桃子梨子,桃花那个一红,飞机上的人发现了,城内就一传十、十传百,那个花呀,从古到今,还没这个阵势的。荆州水乡,女人水色好,说话语调妖媚,带点弹舌音,连乡下女子,也有见过世面的派头,就是一个莺声燕语,水姿花容,个个如水的精灵,花的精魂。赏花踏青的,到了桃花村,那还不是“人面桃花相映红”么。看了花,也看了人,人面与桃花,就是一个美字,桃花把人托得更加俏丽,人把桃花烘得更加娇艳。究竟是花娇艳还是人娇艳,是人俏丽还是花俏丽?赏春的人已经分不清了,而春天也就来了,三月也就入怀了。“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刘禹锡)红尘原来指的是这个呀,这样的红尘,我看坠入其间,没有什么不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花入梦,人入梦,享受这样的春景,今夕何夕,那又有什么要紧呢?
桃花村最早其实是一片荒地,芦苇丛生,狐奔兔蹿,它原名叫黄台生产队,开垦后种黄麻。来此种黄麻的村民说,他们点了三年蜡烛。带果树来栽的是章应佐,在当时张珂玙书记的邀请下,他从邻村带来了一万株桃树苗,两万株梨树苗,这些大部分栽在了此地,于是就有了以后的桃花村。梨树苗是两个品种:湘南和黄花。梨树是异花授粉,而桃树是自花授粉。这湘南和黄花,俩名一个男性化,一个女性化。就像是一对小夫妻。桃树则有沙石早春、布目早春——这两个是日本品种,国内品种有早春玉、春蕾、雨花露,名字都是润润的。但一般人称桃花村的梨为沙梨,桃为蜜桃。梨皮黄褐色,清甜,耐运输;桃个大,上市早,两个一斤,在南方有相当市场。
刚开始,看花的人来看花,村民也没理这个茬,还有钓鱼的,肚子饿了,就找村民要饭吃,说给钱,也有拿钓来的鱼让其加工的。鱼有了,腊肉也有,蔬菜就在自家地里掐。这样到了1999年,荆州区政协有人提案,将这片桃花园建为荆州观赏休闲区。也不知是谁最早叫上桃花村的,一来二去,就真叫成了桃花村。村里就说,冲这个名儿,冲这种人气,咱们也要办几家餐馆,号召村民办,就有7家应了。餐馆是棚子餐馆,三两张桌子,酒席就相当于开在田头,喝的是桃花浸香的酒,吃的是雨露没干的菜,那个醉呀,春风在筷子头上缭绕,脚下是正待苏醒的田野,这哪叫吃饭,这就是在吃春,吃自然,吃天与地。吃到的,抹抹嘴满意而归,神清气爽了,大量还是没吃到的,一天只不过70余桌而已,远不能满足几万人的需求。泥巴路,低电压,连冰箱都启不动。再后来,线来了,路来了,道路硬化,房子大变脸,由村里和区里投资,全部换上蓝瓦,砌上马头墙,红窗,灰裙,过去的棚子全拆掉了,防盗网全换成了方钢古铜色,时尚又古雅的路灯,江南情调,江南风韵,放在桃花村,绝对风情万种。后来农家建的房子,好得像苏州园林,四合院、各式盆景、鱼池、花台,一应俱全,进入村庄,桃红柳绿李白,小桥流水人家,蓝瓦白墙,春风丽日,到哪儿还能找到这般景致,这般去处?整个荆楚大地,绝对是第一家第一村了。
不过整个村庄是被呼呼欲燃的桃花所淹没了,或者说村庄是漂浮在桃花巨浪之中的,那种气势又不是江南的小家碧玉,而是荆楚的编钟乐舞。菜花的黄,梨花的白,桃花的红,犹如彩墨狂泼,万女斗艳,这荆州的土地在春天可有它显示的方式了,也有它炫耀和呼喊的方式了。其表达,那是不顾一切的,恣肆飒辣的,浪漫痴狂的,明明就是几千年猎猎楚风的田野版现代演绎!
桃花村的美食如今也是名声在外了,最著名的是土鸡火锅,每天一车车的土鸡全上了餐桌,还有荆州特有的坛子菜。坛子菜就是酱菜腌菜之类,如豆腐乳、辣萝卜、酱拌萝卜皮、南风盐菜。这儿的辣萝卜、拌萝卜皮儿,可真是脆嘣嘣的,还有土灶烧的锅巴饭,吃起来更是香脆过瘾。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被称为荆州后花园的桃花村,就是那传说中的桃花源,真是可耕田的。不仅仅是乡村美景,千亩桃花,更是这里民风淳朴,乡情浓郁。这里没有欺诈,价格低廉实惠,吃饭犹如在农家做客,吃了一碗主人要你添二碗,吃了二碗主人要你添三碗。来到这里,吃自己钓的鱼付点加工费,园子里的瓜果免费吃,自己摘,自己掐,如果想带点回家,给钱多少不拘,主人不会计较。吃完了,满口余香,再拎着没有污染的水果、蔬菜,那个新鲜呀!再是打包的坛子菜,那种感觉,不就像是乡下去走了亲戚回来么?
而且这村里乡亲一家人似的,各家东西从未有丢失过,鸡鸭散放,无人问津。到了杀年猪的日子,谁家杀了就到谁家“吃大户”,几十家几十头年猪杀完,要吃几十天,每天个个醉醺醺的,你家吃的是三个火锅,我就上四个火锅,比着招待乡亲。一家有事四邻帮,村人没有粗言粗语,也没有恶性竞争,更没有在路上拉客的,他们认为拉客是羞耻的事,会被全村人瞧不起。可真是有点世外桃源的味道。
桃花村的纯朴,不知能否保持下去。但是桃花村的美丽将会持续下去,且越来越美。他们的规划是让这里成为荆州乡村旅游第一村,让这个村里有乡村农家乐、莲花屿、垂钓池、桃花园、乡村美食长廊、民风民俗和现代农业科技园等景区,待建设的有桃李结义园、杏坛、生态鱼乐园、七里扬帆、水车、知耕园、皇叔菜园、乡村博物院、蜂情园、乡村牧场、桃花岛、荆绣坊、橘颂园、竹海等。来此游玩的人,可以参与田野耕作,田野放牧,采桑养蚕,传统手工制作。
桃花村前景无限,住在桃花村的村民是幸福的。乡村是一个令人温暖和快意的名词,是一只抚摸灵魂的手,是一种召唤和皈依,是我们的梦境和童年,是我们丢失的故居和家园。何况,还有那一望无涯、如火如荼的三月桃花,还有这春风与艳阳,人们需要这样的洗礼和沐浴,陶醉和回家。
桃花村,城里人一年一度的乡愁,一年一度的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