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要感谢湖北省作协和长江文艺出版社为我召开的这个会议。感谢各位领导、评论家和各位新闻界朋友在这炎热的一天参加这个会议。省作协已是第二次拿出不多的经费来为我开作品研讨会,去年10月作协和省委宣传部花了近3万元在北京为我开会。我也感谢长江文艺出版社,为这本获奖集的出版,周百义总编辑特别是王卉社长花了不少心血。书出来之后我才第一次见到我的责任编辑王卉社长,是她亲自将样书和我购买的书送到我家里,让我惭愧。她的这种对作家的无私情谊让我感动。我对这本书相当满意,它是我所有书中份量最重的一本书,它基本收全了我的神农架小说。我还要感谢到会的评论家,感谢你们过去对我的一直关注,许多给我写过不止一篇评论,像王先霈主席、於可训老师、昌切、樊星、吴艳教授等,涂怀章老师为我召开过一次研讨会,吴艳教授也为我召开过一次很大的研讨会。但是我一直没有拿出像样的作品来,直到今天终于有了几篇自以为能上台面的东西,也算是没有给你们丢脸吧。
对文学我一直矢志不渝地追求,遭受过误解和冷落。可我一直想拥抱文学的最高境界。我在黑暗中摸索,人到中年时从大梦中醒来,去了湖北最僻远、最神秘的神农架深山。是神农架挽救了我,是神农架赐给了我力量,是神农架给了我浩然之气,为我打开了一扇生活和思考的大门,让我豁然开朗。
我现在想说的是:作家永远是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他对自己的作品没有绝对的把握。一旦他提起笔,他就进入了黑暗,去小心翼翼地摸索,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此,写作的人对他所书写的对象必须十分谦卑,懂得尊重他的故事和人物。第二点:文学是一次突围。即从文学的过度自恋突围到民间和人民群众中去;从空手套白狼的粗制滥造的暴富心理突围到扎扎实实的文学状态中去;从客厅写作突围到面向社会面向大地的写作中去。如今有些青年作家也有一部分沉不住气的中年作家,日思夜想的是干一次空手套白狼的写作暴富,在没多少感情投注、没多少生活投注、没多少艺术投注的情况下,企图靠炒作和包装来一夜之间红遍天下。这是一股传染性很强的文学逆流,也是一种文学的集体癔症。那些严肃的作家,有使命感的作家必须保持警惕,同时要用你的结实的、有份量的作品来同这股逆流抗衡。因为文学是有着它的永恒的标准的。第三点:我一再强调,一再感谢生活,这是我发自肺腑的话。如果你不深入生活,不向鲜活的生活索取灵感,不进入到生活的角落,你的作品就不能保持住文学最宝贵的品质——真诚,就无法达到文学追求的最高目标——真理。我永远相信生活,不仅生活给了我故事,生活给了我灵感,生活给了我思想,生活给了我感情,生活给了我才华展示的舞台,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种写作者的自信。我将继续到生活中去,下乡去,到山里去,争取写出更好的作品来报答关心我的老师和领导们。
最后,我再一次向各位老师和领导表达我的谢意。谢谢大家。
(此文是在“获奖小说集《松鸦为什么鸣叫》首发式暨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