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孕育健康宝宝一本通
14867800000042

第42章 混合喂养

由于母乳不足或其他各种原因,采取既喂母乳又加喂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的喂养方式,称为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喂母乳,接着补喂一定数量的牛奶或代乳品,这叫补授法,适用于母乳量不足时的喂养和6个月以前的婴儿。其特点是,婴儿先吸吮母乳,使母亲乳房按时受到刺激,保持乳汁的分泌。另一种是一次喂母乳,一次喂牛奶或代乳品,轮换间隔喂食,这种叫代授法,适用于母乳量充足而因某些原因不能哺乳的喂养和6个月以后的婴儿。母亲在不能哺乳时,也要保持每天喂奶3次,不哺乳的时候,要按时将奶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空,以保持正常分泌。

1.混合喂养的要点

混合喂养是一种既喂母乳又加喂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的喂养方式,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做到科学的混合喂养十分重要。

混合喂养可分为补授法和代授法两种,其中补授法适合母乳量不足时,即在每次喂哺母乳后,用其他代乳品补充母乳不足的部分;代授法适合母乳充足而因某些原因不能哺乳时,即在喂哺母乳之间,一天加喂数次代乳品。专家提醒:母亲在不能哺乳时,也要保持每天喂奶3次,尤其是在不哺乳的时候,要按时将奶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空,以保持正常分泌。

在混合喂养中采用最多的就是牛奶,在使用牛奶喂养时最重要的是不要使宝宝吃过量,以免加重水化器官的负担。一般地,出生时体重为3~3.5千克的宝宝,在开始两个月时,每天吃600~800毫升的牛奶为宜,每天可分7次吃,每次100毫升左右。对食量过大的宝宝,每次最好不要超过150毫升,否则会加重肾脏、消化器官的负担。

混合喂养会失去部分母乳的营养,有的成分是牛奶或其他代乳品所缺乏的,因此要提早增加一些辅食。添加辅助食品应从少量到足量,从稀到稠,由细到粗。

另外,辅助食品应在宝宝身体健康时根据不同年龄段适当添加。一般出生后2周起即应加服维生素A、维生素D制剂,多晒太阳,以防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4个月内可添加适量鲜果汁、青菜汁之类,以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和无机盐;5~6个月应添加富铁食物及动、植物蛋白质,如蛋黄、鱼泥、菜泥、水果泥等,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7~9个月训练宝宝咀嚼能力,促进出牙,添加饼干、鱼、蛋、猪肝泥、肉末等;10个月起添加软饭、挂面、馒头、面包、碎菜、碎肉、豆制品等,训练咀嚼。

2.新生儿饮食中不能加盐

新生儿在出生后肾脏成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主要器官,但其生理功能还不成熟,储备功能尚差。其不能加盐有以下因素:

(1)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为成年人的1/4,过量的水分和溶质不能迅速有效地排出。

(2)新生儿肾小管再吸收功能差,与肾小球相比更不成熟。肾小管短,容量少,只能维持正常情况下的需要。

(3)肾浓缩功能差,潜力很低,在处理水和电解质时容易发生紊乱,尤其是排泄钠盐的功能不足。另外,尿素生成少、排泄率低,故新生儿尿溶质少,尿比重低。

因此,新生儿饮食中不能加盐。牛奶喂养的新生儿,其大便多数比较干燥,可以多喂些温开水,但水里不可加盐,可加些蜂蜜。

3.给新生儿配制奶粉不宜太浓

新生儿的喂养十分重要,尤其是母乳不足而要用全脂奶粉喂哺时,这时候就要注意:奶粉不要配制太浓。

目前,全脂奶粉或强化奶粉均含有较多钠离子,若稀释不适当,则使新生儿钠的摄入量增高,增加其血管负担,血压上升,可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抽搐、昏迷等危险。另外,强化奶粉还补充了加工制作中损失的维生素与牛奶中容易缺少的元素,这些更应该加以稀释,才能适用于新生儿。

虽然奶粉中的蛋白质经高温凝固,比牛奶蛋白质容易消化,但是新生儿的消化能力差,奶粉冲得过浓,仍不好消化。

那么如何正确地配制奶粉呢?将奶粉按重量以1:8,按容量以1:4的比例稀释,得到的则是全奶成分。一般按重量较为精确,按容量“虚”与“实”差别悬殊,不好掌握。调制的具体方法是先将奶粉放入锅内,把计划好所需水的一小部分先到入,调成糊状,再倒入全部的水,搅匀即可。然后根据新生儿的周龄,适当加水稀释,一般出生后1周加水1/2,2周加水1/3,3周加水1/4.煮沸消毒后,加入5%~8%的糖,待温度降到适宜即可喂哺了。

4.牛奶加糖的意义和用量

父母在给宝宝配制奶粉时一定要加少许糖,这是为什么呢?

牛奶中所含的糖类比母乳少,若使牛奶提高热能,则必须用加糖的方法来弥补。一般每100毫升牛奶加糖5~8克。父母要注意,加糖不是因为增加甜味,决不可随便乱加。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淀粉类食品如奶糕、粥、面条等逐渐补充在每日膳食中,加在牛奶中的糖就可适当减少。因为淀粉是糖类,可以弥补牛奶中糖类的不足。

5.给宝宝温牛奶的方法

宝宝比较喜欢喝温热的牛奶。所以,在喂宝宝之前,母亲可以把奶瓶放进一锅热水里,但千万不要放进开水里面。当然,如果有条件可以买一个专用的奶瓶温热器。

专家提醒:不要用微波炉给牛奶加热,因为微波炉加热并不均匀,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

如果宝宝已经习惯了喝平常温度或冷一点的牛奶,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节省许多时间了。父母也不要强迫宝宝喝温热的牛奶。

6.防治牛奶过敏的方法

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被广泛用于喂养婴幼儿的食品,可是,有的婴幼儿喝了牛奶后,会引起过敏反应,医学上称为“牛奶蛋白过敏症”。

牛奶过敏的原因是由于婴幼儿肠壁的“屏障”功能不够完善,黏膜通透性较强,牛奶中的蛋白质未经分解就透进了肠黏膜内,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引起过敏反应。

其临床表现主要是突然腹痛、呕吐、腹泻,排出泡沫样、黏液样稀便或血性便,甚至伴有夜寐不安、湿疹、荨麻疹和哮喘。停用牛奶后,过敏症状消失。若继续喝牛奶后,48小时内又会出现上述症状。如果时间持续较久,会出现贫血和脱水,甚至营养不良。

如果遇到宝宝牛奶过敏了,千万不要慌。首先要暂停使用牛奶,改用其他代乳品,如羊奶、豆浆及其他人工合成蛋白等。若其他代乳品不能满足哺乳需要,可以使用牛奶脱敏法进行脱敏,然后再对用牛奶喂养。

牛奶脱敏的方法:先停用牛奶2周;2周过后,先用10毫升牛奶喂1次,观察反应,即使有些过敏反应,只要不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再隔3日后继续喂牛奶15毫升,然后每隔3日喂20~30毫升。如随着喂奶量的增加,临床症状也减轻,这说明脱敏有效,可以逐渐增加喂奶量,同时缩短进食时间,直至完全恢复正常的喂奶量。

当然,也有少数婴幼儿在脱敏过程中症状越来越严重,这时就不要强行脱敏了,可以改用其他代乳品。

7.奶具消毒的方法

奶瓶和宝宝的生活息息相关,奶瓶的消毒却常常让父母发愁,如何消毒奶瓶才最安全可靠,可以放心给宝宝使用呢?

(1)煮沸法:为了防止奶汁在奶瓶中发酵、发霉,每次喂奶完毕,要立即倒掉余下的奶汁,用奶刷清洗奶瓶、奶嘴。将开水煮沸后把奶瓶拆开,放入沸水中,煮沸15~30分钟,捞出晾干即可。

(2)微波炉消毒法:将清洗后的奶瓶盛上清水放入微波炉,打开高火10分钟即可。切记不可将奶头及连接盖放入微波炉,以免变形、损坏。

以上两种方法均可达到杀灭细菌及繁殖体的作用。如果家里有条件,可以多备些奶瓶,及时更换。

另外,还有一种淘米水冲洗法,即将淘米水放入奶瓶中用力摇动或冲刷,能有效去除残留的奶汁,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