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学点心理操纵术
148705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提起“心理操纵”(即我们常说的“攻心”),就会有人立即想到“阴谋”“阴险”“狡诈”等字眼。其实,在古代“攻心”本身并不是贬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些都是典型的心理操纵术。试想如果从心理上就让对方屈服于你,而不需费一兵一卒,那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当然本书所说的“心理操纵”,并非兵法上的意义,也不是为了某种战争目的。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掌握一些心理操纵术,是为了更好地与人交往,从心理上影响、驾驭和改变你的家人、朋友、上级、同事、客户等,游刃有余地与他人相处。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管理不好下属、谈判屡次失败,就是因为不懂得用心理战术。

美国联邦调查局有一位专门测试罪犯人格和心理的探员,多次突破重大罪犯的心理防线,因而侦破了不少重案。当记者采访他时,却发现他竟然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他的话不多,但每个字都有力量。记者问他,如此不善辩的他是怎么征服那些犯人的。他回答说,他靠的不是口才,而是攻心的策略。

要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我们先必须影响他的态度,影响他的态度必须先影响他的思维,影响他的思维必须先了解他的需求。苏洵的《谏论》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三个人:一个勇敢,一个不太勇敢,一个胆怯。有人同他们一起走到某个深谷边,并告诉他们:“能够跳起,跨越这个深谷的人,就是勇敢的人;而不能跨越的人就是懦夫。”那个勇敢的人以怯懦为耻,很快就跨过深谷。剩下的两个人就不能了。

这人又告诉他们说:“能够跳过去的,给他千两银子;不能跳过去就不给。”那个不太勇敢的人因为追逐金钱利益,也就跳过去了。

那个怯懦的人还是不能过去。一会儿,回头看见一只凶猛的老虎向他逼来,这个怯懦的人没等别人告诉他就立即跳起,像走宽阔平坦大道一样跨过了深谷。

三个人开始站在深谷边时,未必想要跳过深谷,但最终都跳了过去。第一个人跳过深谷,是因为他以怯懦为耻,他追求精神上“勇敢”的名声;第二个人是因为有利益诱惑,他追求物质上的金钱;第三个人是因为有猛兽逼来,他需要保住生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内心需求,这种需求平时不一定会表现出来,但常常受到外界意见、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只有在受到外在诱导时,这种需求才能最直接地表现出来。

心理操纵术,实际上就是,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或是利用他内心的恐惧,危重诱导他改变态度,从而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这本书依然是我献给年轻人的一本处世礼物。针对职场中的年轻人,教他们如何看懂他人,如何用自己的思维影响他人。通过得体的语言和行为博得他人的青睐,操纵他人的情绪,想法和行为,在和谐的人际网络中,微妙地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