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学点心理操纵术
14870500000019

第19章 没人能够撒谎,他的动作会出卖他

把谎言作为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正视它,有益于我们自我保护。

把谎言作为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正视它,有益于我们自我保护。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无打虎心,虎有伤人意。”如果我们在与人相处时,心中先存几分戒心,那么世界上绝大多数骗局都将被识破。

但可惜的是,我们很多人自幼受的教育并不是要我们存有防人之心,而是被灌输了许多不恰当的“人与人之间应互相信任”“人性是善良美好的”等观念,很多人就此轻易地上当受骗。

我们在对付他人的谎言之前,首先要懂得识别谎言。在10分钟的日常交谈中,平均每个人会说3个谎言。我们能够辨认的面部表情有25万种之多,但这仅仅是身体语言中的一小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对方的身体语言来判断对方是否撒谎。由身体动作表达情绪时,当事人经常并不自知。当我们与人谈话时,时而蹙额,时而摇头,时而摆动手势,时而两腿交叉,我们多半是无意识的。正是这些微妙的身体语言,决定了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是掌控别人,还是为别人所掌控。

心理学家提出一个假设:当你与人说真话的时候,你的身体将与对方接近;当你与人说假话的时候,你的身体将离开对方较远。此一假设验证的结果发现:如果要求不同受试者,分别与别人陈述明知是编造的假话与正确的事实时,说假话的受试者会不自觉地与对方保持较远的距离,而且显得身体向后靠,肢体的活动较少,惟面部笑容反而增多。

美国的神经学者深入研究了比尔·克林顿就莱温斯基性丑闻事件向陪审团陈述证词的过程。他们发现克林顿说真话时很少触摸自己的鼻子,但只要克林顿一撒谎,他的眉头就会在谎言出口之前不经意地微微一皱,而且每4分钟触摸一次鼻子,在陈述证词期间他触摸鼻子的次数达到26次之多。

识别他人的话到底是真是假,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辨别。国际著名的人际关系和身体语言专家亚伦·皮斯在他的《身体语言密码》中,列举了几种说谎者的举动:

用手遮住嘴巴:下意识地用手遮住嘴巴,表示撒谎者试图抑制自己说出那些谎话。有时候人们是用几个手指或紧握的拳头遮着嘴,但意思都一样。有的人会假装咳嗽来掩饰自己遮住嘴巴的手势。

触摸鼻子:触摸鼻子的手势一般是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很快地摩擦几下,有时甚至只是略微轻触。和遮住嘴巴一样,说话者触摸鼻子意味着他在掩饰自己的谎话,聆听者做这个手势则说明他对说话者的话语表示怀疑。

触碰眼睛:当一个小孩不想看见某样东西时,他会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大脑通过触碰眼睛的手势企图阻止眼睛目睹欺骗、怀疑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或是避免面对那个正在遭受欺骗的人。电影演员们常用触碰眼睛的手势表现人物的伪善。

抓挠耳朵:小孩为了逃避父母的责骂会用两只手堵住自己的耳朵,抓挠耳朵的手势则是这一肢体语言的成人版本。抓挠耳朵的手势也有多种变化,包括摩擦耳郭背后,把指尖伸进耳道里面掏耳朵、拉扯耳垂、把整个耳郭折向前方盖住耳洞等。

抓挠脖子:用食指(通常是用来写字的那只手的食指)抓挠脖子侧面位于耳垂下方的那块区域。人们每次做这个手势,食指通常会抓挠5次,很少会少于5次或者多于5次。这个手势是疑惑和不确定的表现,等同于当事人在说,“我不太确定是否认同你的意见。”当口头语言和这个手势不一致时,矛盾会格外明显。比如,某个人说“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但同时他却在抓挠脖子,那么我们可以断定,实际上他并没有理解。

拉拽衣领:撒谎会使敏感的面部与颈部神经组织产生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不得不通过摩擦或者抓挠的动作消除这种不适。这种现象不仅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疑惑的时候会抓挠脖子,它还能解释为什么撒谎者在担心谎言被识破时,就会频频拉拽衣领。这是因为撒谎者一旦感觉到听话人的怀疑,增强的血压就会使脖子不断冒汗。

手指放在嘴唇之间: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的手势,与婴孩时代吸吮母亲的乳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潜意识里对母亲怀抱里的安全感的渴望。人们常常在感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做出这个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