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学点心理操纵术
14870500000023

第23章 你只有比他“更惨”,他才不觉得自己很惨

要成为朋友,你必须分享他人的思想和情感;而要让他人在你面前敞开心扉,首先需要解除他的心理防线。

如果你想要某个人体会到某种幸福感、优越感,或是在某个人失落的时候,你去安慰,就要衬托出他的“幸福”来。

很多不会处世的人,不懂这些,他们总是喜欢拿自己的优势跟别人的劣势当面做比较,这样的做法简直是自找烦恼。

任何东西,单独放在一边,并不意味着什么。它是好是坏?是幸福的还是悲惨的?我们无法评定,因为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事物。什么事都是相对的,如果你把两件东西放在一起做个比较,马上就能分辨出,哪个优于另一个,哪个更坏一点。

确实,我们需要比较,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比较,特别是大多数的人都有一种攀比心理。打个比方,你去银行办理业务,窗口前排了长长的一条队伍,而你排在了队伍的中间,前面有三四十个人,后面站着四五十个人。你朝前面看,人群非常缓慢地向前挪动,很着急,心里想,我怎么这么倒霉,碰上了个人多的日子,“什么时候才会轮到我啊?”这个时候,如果你看看排在你后面的人,你心里就会有一丝安慰:“后面的人更惨呢!”“还有这么多人排在我后面呢!”

又比如,你到商店买了一件衣服,回来后本来很高兴,却发现有人用更低的价格买了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你就会觉得自己吃亏了,心中有些懊悔。但是当你听到有的人出了比你的高一截的价钱买了同样的衣服时,你的怨气马上就会烟消云散,心理马上得到了平衡,因为还有比你吃亏更大的人。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体会:你得意的时候,想想那些比你更得意的家伙,你会感到一种压力;而你倒霉的时候,想想那些比你更倒霉的家伙,你心里却会有一种莫名的释怀。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人在生活的低谷,或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想想比自己处境更不好的人,对自己会有一种安慰作用。

那一年,张良生活中遭受了一次重大变故,生活的压力几乎把他压垮。他整日意志消沉,对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信心,在他眼里整个世界都是一片灰暗,他几乎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妻子带他去看医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早晨,妻子和他来到大巴山脚下一座爬满藤蔓、长满青苔的瓦屋跟前,随着几声犬吠,柴门打开,屋内走出一位满头银发而又面色红润的老者。进屋坐下后,老者听完妻子的介绍,用慈祥而温和的目光看着他们俩。良久,忽然一笑,道:“你这不是很好吗?在我看来,你已经是很幸运的了!”

张良感到迷惑,老者缓缓地说道:“昨天,一个比你还小的年轻人就是在这条马路上,被一辆车撞倒了,送到医院门口就死了。他刚满20岁,家里只有一位年迈而又双目失明的老母亲,母子俩相依为命。”听到这里的时候,张良不禁为之惋惜。

“年轻人,记住我一句话吧。这个世界上,除了死亡,没有什么是大事。只要你活着,就是幸运的。好好地过好每一天吧。只有你自己才是你最好的医生,别人对你都无能为力。”

老人这样一说,张良的感觉好多了,因为他发现在这个世界上,他并不是那个最惨的人,比他生活不幸的人还有很多。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时候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幸,并不是他真的不幸,而是与他人比较起来,他显得不幸。当自己不如他人的时候,心理很容易失衡,这个时候,如果看到某些人“比我更不幸”,那么,他的心境就会坦然、轻松得多。一种优越感、自我价值感就会支持着他,忧愁和烦恼也就大大减轻以至消失了。

不记得我在哪里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你失恋了,还好,他失恋又失业;你失业了,还好,她失业又失身;你得了重病,还好,他已经死去了。”像这样的比较,对每个人都有自我安慰作用。

所以,如果你想要某个人体会到某种幸福感、优越感,或是在某个人失落的时候,你去安慰,就要衬托出他的“幸福”来。在你安慰他人的时候,一句“还有好多人都不如你”要比“你并不差”管用得多。

很多不会处世的人,不懂这些,他们总是喜欢拿自己的优势跟别人的劣势当面做比较,这样的做法简直是自找烦恼。

有一个女人什么都喜欢炫耀,特别喜欢在别人面前说自己有多么幸福。尽管她自认为自己很幸福,但是她的同事们都不愿意与她相处,她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并不好。

有一次,单位一个女同事因为丈夫经常背着自己给婆家钱,伤害了她的感情,而决定与丈夫离婚。其他同事都劝这个女同事想开一点,别太伤心,只有这个女人却在一旁说“没钱的婚姻怎么可能幸福”,并在同事面前大谈特谈自己和有钱丈夫的幸福生活,与那个同事做出强烈的比较。

结果,这个同事听了她的话,哭得越来越伤心。有同事说这个女人说出这样的话显然没安好心,太自私,不顾别人的感受。结果,晚上同事们的聚会都没叫她,同事们都不愿意跟她说话。

记住,千万不要在失意的人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得意,不要在不幸的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