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个人理财业务
14870900000023

第23章 制定理财规划方案

任务描述

个人理财不是简单地对某一次投资的筹划,也不是对某一个理财产品的建议,而是对家庭未来的财务做总体筹划,因此,理财专业人员应该根据客户实际情况,为客户计算持有现金的合理数量,对客户信用管理提供建议;以改进客户居住条件为目的,为客户提出居住规划;针对有小孩或将有孩子的家庭提供支持子女接受教育的全过程的财务支持计划;为客户编制保险规划;为客户提出金融投资计划;为合理避税,为客户提供税务筹划建议;根据客户实际情况,为客户提供退休计划建议。

步骤一 制定现金和信贷规划

一、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

普通居民需要保持家庭财产一定的流动性,这是为了支付家庭日常开支和满足家庭的应急需求。家庭应保持适量现金,持有现金数量应保证在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者失业或可能导致工作收入中断的情况下,家庭成员正常生活6个月长的时间。当家庭成员有医疗支出或存在患病可能时,应准备一笔适量现金和现金储蓄,以满足紧急医疗或意外灾变所导致的超支费用要求,如果家庭成员购买了相关保险产品,考虑到可能获得的保险理赔,则可适量减少现金持有量。持有现金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持有现金量月正常固定开支×6+紧急医疗、意外灾变备用金-可获得的保险赔偿

家庭在确定现金的合适持有数量基础上,还可采用活期储蓄形式,将暂时无须开支的现金存放在银行中,保证现金安全同时获得利息。如果客户拥有其他替代现金的支付手段,如信用卡,或者客户某些费用由其他的福利支付渠道,也可适当降低现金持有量的要求。

二、合理确定个人消费信贷规模

消费信贷是零售商、金融机构等贷款提供者向消费者发放的主要用于购买最终商品和服务的贷款。消费信贷类型常见的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信贷、个人综合消费信贷、个人信用贷款等。

消费信贷规模大小要考虑收入稳定性、负债率、信用风险。一般而言,适当的负债率可以让客户能够提前获得消费效用,提高生活质量。对于短期消费信贷规模,可以用以下公式确定其规模:

信贷规模确定(月收入-月固定支出-月应急支出准备金)×消费信贷期月数

客户接受各种信贷之后,必须十分注重个人信用的管理。即注意提醒客户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灵活运用信用卡分期付款政策等,避免由于偿付能力不足不能按期偿还而产生不良信用记录的情况发生。

步骤二 制定居住规划

一、家庭居住规划的内容

家庭居住规划工作,是理财规划师根据客户资产基础、职业特征、收入稳定性、家庭情况等因素,为客户制定合理的租房、购房计划,让客户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得到较舒适的居住环境。如果家庭居住规划不合理,则会影响客户居住质量,或由于盲目购买住房,陷入低首付的陷阱,买自己负担不起的房子。

家庭居住规划的重要内容是进行屋涯规划。屋涯规划是指根据自己的支付能力和住房需求,在一生中随生涯阶段的改变而换房。屋涯规划一般可分为:成家前或新婚时的首次购房;中年前期的换房;中年后期的换房;退休后的换房。

家庭居住规划的任务主要包括:为客户购房或租房决策提供建议;为客户购房提供融资方案建议,尽可能为客户降低利息成本。

二、制定家庭居住规划的基本流程

案例7-4:王小姐看中了淮海路附近的一处房产,可租可售:若租,租金3万元/月,押金3个月;若购,总价800万元,首付300万元,贷款500万元,利率6%,贷款期限为20年。假设她确定要在该处居住5年,预计房租平均每年调升1.2万元(假设资金的机会成本是一年期的存款利率3%),决策应该租房还是购房?

(设5年后售房净所得为a元,a5年后的售房价格-5年后的房贷余额)

分析:

当租售的年现金流现值相等时:a÷1.035-4996385-1767725,即:a3742017

其对应的售房价格应是:

5年后售房价格3742017+435920×(P/A,15,6%)7975672(元)

因此,5年后售房价格只要高于798万元,购房将更优。

案例7-5:郭先生家庭年收入10万元,目前家庭净资产15万元,打算5年后购房,贷款的年限为20年,利率6%。其购房储蓄或负担房贷的上限为收入的40%;资金投资报酬率为10%。

估算5年后负担得起的房屋总价:

可负担的首付款额15×(F/P,5,10%)+10×40%×(F/A,5,10%)48.6(万元)

可负担的贷款总额10×40%×(P/A,20,6%)45.9(万元)

可负担的房屋总价48.6+45.994.5(万元)

负担得起的房屋单价与家庭需要的房屋面积有关。

家庭需要的房屋面积取决于家庭人口及空间舒适度要求(一般人均50~8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比较宽敞)。

本案例中,郭先生是3口之家,选择三室两厅,150m2,则:

可负担的房屋单价94.5万÷1506300(元/m2)

房屋总价同时受区位和房屋面积的影响。一般在可接受的面积下,选择适合区域。在比较区域时需考虑:交通成本、交通时间成本、房价差异部分的利息成本等因素。

步骤三 制定子女教育规划

一、教育金需求分析

1.中小学学杂费。我国的9年制义务教育当前采取一费制,免学费,只缴杂费、制服费、书本费等。以城镇为例,小学每年平均教育支出约在1000元左右,初中每年平均教育支出约在1200元左右,这对于一般城镇家庭而言负担不算太重。高中阶段开始收取学费,以上海地区为例,现阶段重点高中每学期约1200~2000元,一般高中约为1000元。公立高中每年学杂费、书本费、制服费等合计在3000~5000元左右。

2.高等教育学杂费。据统计,我国普通高校的学费已从1995年的平均每年约800元上升到2005年的6000元。住宿费由1995年的平均每年约270元上升至2005年的1200元,再加上书本与其他生活费用,平均每年的费用在1.5万元左右。

3.研究生学杂费。公费研究生不用缴纳学费,但当前自费研究生愈来愈多,由公费转向自费是大势所趋。事实上,当前每年约有一半的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是自费生,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收费标准为每年8000~10000元之间。由于研究生阶段用于买书与论文写作的费用较高,预计公费生扣除每月200元左右的补助后每年还要支付8000元,自费研究生平均每年的费用在1.8万元左右。

4.才艺班支出。除了学历教育,社会上的各种类型培训课程也是许多家庭的重要教育支出,包括各种音乐、美术、运动、奥数、多元智能、儿童英语与计算机等课程。有些是私立幼儿园的附加课程,多数另外招生收费。按每周活动一次,每次平均50元,每期3个月,收费600元计算,同时上两个才艺班,每年至少也要5000元。特殊才能如钢琴、芭蕾舞等的费用更高,每年才艺班费用支出1万元以上的家庭甚多。各类学校现阶段年学费的大致范围。

5.出国继续求学的教育投资。时下,出国求学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在帮助孩子完成国内的求学生涯后,很多家长需要再接再厉为孩子准备出国留学的各项费用。

面对巨额的教育费支出,为了孩子们的将来,家长们确实需要好好规划一番,做到未雨绸缪。

案例7-6:李先生的女儿媛媛今年6岁,正常情况下她将在18岁上大学。媛媛有两类高校可以选择:普通大学和重点大学。以现在的物价水平,假如重点大学的学费、生活费加上住宿费等4年合计需要6万元,而普通大学的学费、生活费加住宿费每年需要3万元,4年合计12万元。本科毕业后,媛媛22岁,如果想要进一步读研究生,那么她也有两种选择:在国内读研或出国读研。在国内自费读研,生活费加上学费等总共需要3万元,而出国自费读研2年,在欧美的费用2年大概需要30多万元人民币,在韩国等国家则需要20万元人民币左右。考虑到媛媛现在的智力水平一般,出于谨慎起见,李先生选择学费较贵的大学作为本科教育规划的对象。对于本科以后的深造规划,由于国内考研竞争激烈,李先生决定送她到欧美国家自费留学。

第一步:对李先生进行风险测试。经测试李先生一家可以承担投资报酬率为8%的投资风险。

第二步:计算当前子女高等教育所需的费用现值:

媛媛教育金支出现值3×(P/A,8%,4)×(P/F,8%,12)+15×(P/A,8%,2)×(P/F,8%,16)3×3.3121×0.3971+15×1.7833×0.2919≈3.95+7.8111.76(万元)

第三步:计算李先生每月需要投入的教育资金:

目前李先生已有5万元的教育基金,从现在开始李先生每月需要储蓄的教育资金为(11.76-5)×10000/(P/A,8%/12,16×12)≈625(元)。

这意味着李先生每月要节余625元投入到回报率为8%的教育工具中去。

二、选择教育规划工具

传统的长期教育规划工具主要有教育储蓄和教育保险两种,短期教育投资工具主要是贷款。

1.教育储蓄。教育储蓄的最大优势在于这种投资采用零存整取的方式,但能获取整存整取的存款利息,并且按照现行的税法规定,所得的利息免征利息税(事实上,目前其他储蓄存款利息也是暂免征税的)。教育储蓄的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最高为2万元,存期分为1年、3年和6年三个档次。1年期、3年期的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6年期按开户日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因此,对于普通的家庭,教育储蓄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同时也要看到,教育储蓄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教育储蓄的受理范围比较小,只有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才能办理教育储蓄,且按银行规定,支取教育储蓄款必须开具非义务教育的入学证明,否则不能享受利率优惠和免税优待。其次,教育储蓄的规模非常小,储蓄存款的最高限额为2万元,很难满足孩子的教育需要。

2.教育保险。教育保险作为教育规划的一种投资工具,有着自身的优点。首先,教育保险的保障程度很高,如果投保人不幸身故或者伤残丧失缴纳保费的能力,保险公司将免去剩余的保费,而被保险人却可以领取与正常缴费一样多的保险金。这一点也就使得教育保险与银行储蓄严格区分开来了。其次,教育保险通常可以分红,分红型的教育保险保费通常要比不分红的教育保险高,但是分红在很大程度上也就规避了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风险。当然,这类投资每年需要缴纳的保费较多,投资成本比较大。

3.贷款。前两种工具都适用于长期的投资规划,如果你的教育规划进行得比较晚,在短期内又急需一笔资金来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那么这时贷款就成了有效的工具选择。但是采用贷款这一方式很容易占用养老资金。

以上都是最基本的教育规划工具。在确保一定安全性的情况下,理财规划师还可以综合运用股票、债券、共同基金等高收益的投资工具来提前完成子女的教育规划。有关股票、债券、共同基金的相关内容,我们会在金融投资实训中具体介绍。

步骤四 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的制定

一、制定保险规划的流程

(一)评估风险

每一个家庭和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在投保之前,对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是非常必要的,表式逐项来对照评估自己家庭可能遇到的风险。

在列表的基础之上,再按照风险程度的不同将需要购买的保险分为必保的保险和可选择的保险。必保的保险是应付那些保险事故一旦发生,足以对投保人造成严重威胁的风险。可选择的保险是应付那些保险事故一旦发生,有可能减少投保人当前的资产和收入的风险,但是个人或家庭尚可承受。因此,如果有能力投保,建议最好投保;如果没有能力投保,可以暂时不投保。这两种风险的分类,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会有差异,这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划分。

(二)认识保险需求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哪些是需要保险的风险,哪些风险是可以不用保险就可以避免的,从而确认自己的保险需求。

要确认客户的保险需求,首先应当用排除法,分清哪些风险不需要用保险的手段来处理,哪些可以不完全用保险的方法处理。主要考虑:

一是已有的社会保障。即是否能够享受国家提供的医疗保障,是否有权享受社会提供的失业保障,是否有权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等。如果能充分享有这些社会保障,就可以不去或减少购买这方面的保险。

二是个人资产的多少。可以分析银行存款、金融债券的数额、股票的投资以及所能获得的遗产、贷款等经济资助的可能性。如果个人资产丰厚及获取资助的能力很强,可以减少购买保险,但这要视个人的保险观念而定。目前社会许多富裕人士购买了巨额保险,他们认为身价高更需要保障。

(三)确定保险金额

确认了保险需求,剩下来的就应该是确认所需购买的保险金额了。在人身保险中,人寿保险时间很长,保险金额也最难确定,很多人购买的人身保险特别是寿险不是过多,就是过少。

(四)确定保险期限

保险期限的长短涉及保险金额的大小、险种的决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经济利益。

二、保险规划的方法

(一)先给大人买保险

先给大人买保险,与此相对的一个观点就是“先给孩子买保险”。有很多客户都有这种想法,并且也这样做了。据调查,上海某小区,约有80%~90%的家庭给孩子都买了保险,但是这些家庭中孩子的父母却大多没有买保险。父母在为孩子购买保险的同时,最好也为自己买一份保险。这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孩子。因为父母万一出了意外,谁来保证孩子将来的安全呢?虽然替孩子买保险是爱心,却未必有好的效果,先为自己买保险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

(二)先给家庭经济支柱买保险

很多有责任心的,提供家庭主要收入的男人们在谈及保险时也许会这样说:“我不需要保险,我的妻子孩子最需要保险”。这种观念把强弱关系混淆了。从收入上来说,他们是“强者”,但是从风险的角度来说他们却是家庭风险的一个软肋。道理很明显,既然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者,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一旦发生风险对家庭的打击最大,所以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其实是最需要保护的。当这个经济支柱发生意外或者重大疾病的风险时,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就会中断,就会降低生活品质甚至导致家庭经济崩溃。

(三)先买意外险、健康险

人们在谈及好的保险时,经常指的是那种投资收益好的投资型保险。这是因为很多人在有过投资股票等高风险的投资经历后在听说有些投资型保险有稳定的收益时,饱受风险之苦的他们似乎对这种“新”的投资理财方式寄予了极大的希望。这正是分红险在中国刚出现时就大受欢迎的原因。

其实人生有三大风险:意外、疾病和养老。最难预知和控制的就是意外和疾病,而保险的保障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这两类保险上。但是很多人感觉这两种保险的保费很多时候是一去不返,或者回来得很少,算不上是投资,或者说“很不划算”,所以最具保障意义的保险一直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于是当真正的风险来临时,很多保险却“不管用”,导致一些人对于保险的认识越来越陷入误区,其实这是错误理解了保险的意义。

科学的保险规划,应该先从意外、健康险做起,有了这些最基本的保障,再去考虑其他的险种,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任何的商业保险,买保险一般应按下面的顺序:意外(寿险)→健康险(含重大疾病、医疗险)→教育险→养老险。

(四)先买保险再买房和车

“我现在要攒钱买房,等我买了房、车以后再买保险!”这是很多30岁左右还没有自有住房的一族对保险代理人常说的一句话,类似的说法还有“我现在没有闲钱买保险”,在他们看来,保险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品,现在并不紧急,或者说保险是有钱人消费的。而实际上,这种观念是非常不正确的,保险是生活的必需品,并不是要等到生活达到小康甚至更好以后才需要的,保险是转移风险的一种很好的手段,而风险并不是在你生活好了以后才出现。

如果在贷款买房后还没有保险,是一件很不科学、很危险的事。相信现在很多刚买房一族已经感受到了其中的压力,在买房之前过的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在买房后压力陡增。20年的房贷,意味着这20年期间工作不能中断,一旦由于意外、疾病中断工作中断了收入,压力将会更大。而谁也不能保证在20年期间不生病、不出任何意外。如果出现大的人身意外,比如身故或残疾,收入将永远地中断,那时如果没有其他的办法,房屋是要被收回的,那时受到最大伤害的还是其家庭。

一般来说,将要还多少的房贷,在还贷期间内就要有多少的寿险。比如一个客户房贷是30万元,那么需要至少30万元的定期或终身寿险,以此来防范还贷期间的人身风险,如果他同时能买健康险,将健康保障做好就更好了。

步骤五 制定投资规划

投资是指个人或家庭寄希望于不确定的未来收益,将货币或其他形式的资产投入经济活动的一种行为。即为未来收入货币而奉献当前的货币。投资的最大特点就是牺牲确定的现值来换取不确定的(有风险的)未来收益,因此,进行投资规划就要熟悉各种投资工具的特性和投资的基本理论。根据投资的对象可以分为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两大类。在投资规划中,我们主要讨论金融性资产的规划。投资规划是指根据个人理财目标和可投资资源,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有效投资方式的一系列投资的组合分析和管理。

一、分析比较个人理财投资工具

市场上的个人投资工具越来越丰富,各种不同的投资工具的风险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各有特色,在确定投资规划之前对当前比较热门的投资工具必须有所把握。

二、个人理财投资规划程序

(一)确定投资政策

投资政策是投资者为了实现投资目标所应遵循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它包括确定投资收益目标、投资资金的规模和投资对象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应采取的投资策略和措施等。确定投资政策是投资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由于风险与收益总是紧密相随,不存在无风险的投资,获得收益总是以承担相应的风险为代价,投资者因承担风险而获得补偿。因此投资者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风险容忍度,然后才能制定合理的投资政策。风险容忍度可以定义为预期收益增加一单位,投资者愿意接受的最大风险。在了解了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之后,投资者便可以按照自身的偏好来制定合理的投资政策。

(二)进行投资品种分析

在确定投资政策之后,投资者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从而筛选出符合投资政策的投资品种。这种分析首先是明确这些投资品种的价格形成机制、影响其价格波动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等;其次是要发现那些价格偏离其价值的品种。投资分析的方法很多,但总的来说,这些方法可归入两大类。第一类称为基本分析;第二类称为技术分析。

(三)构建投资组合

构建投资组合是投资过程的第三步,它是指确定具体的投资品种和投资者的资金投入各种投资工具和投资品的比例。在这一阶段,投资者就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来确定要投资于哪些个别投资品、投资的时机选择和投资的多元化这三个问题。

个别投资品选择,主要是预测个别投资品的价格走势及波动情况。投资时机选择,涉及到预测和比较各种不同类型投资品种的价格走势及波动情况。投资的多元化则是指依据一定的现实条件,构建一个在一定收益条件下风险最小的投资组合。一般来说,投资者不应只投资于一种金融工具,即使是同一品种的金融工具也不应该只投资于其中的某一单个投资品上。投资者分散投资,有利于分散和降低投资风险,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的收益即风险偏好的投资品种组合。

(四)调整投资组合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也会改变投资目的,从而使当前持有的投资组合不再是最优组合。为此,投资者需要调整现有组合,卖掉旧的投资品种而购买一些新的投资品种,以形成新的组合。调整投资组合的另一动因是一些原来不具吸引力的投资品种现在变得有吸引力了,而另一些原来有吸引力的则变得无吸引力了。这样,投资者就会想在原来组合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的和减去一些旧的投资品。这一决策主要取决于交易成本以及调整组合后投资业绩前景改善幅度的大小。

(五)评估投资组合绩效

评估投资组合的绩效,主要是定期评价投资的表现,其依据不仅是投资的回报率,还有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需要有衡量收益和风险的相对标准来评估投资的业绩。投资业绩的评估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选择的能力,即所选择的投资品给投资者带来多大贡献二是对把握市场时机的能力进行考核。

三、投资策略

投资策略是投资者明确了自己的投资目标后,进行投资时所运用的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投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投资三分法。投资三分法是指将自有资产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于投资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的投资品种,如债券、优先股等第二部分用于投资风险较大、收益较高的投资品种第三部分以现金形式保持,作为备用金。这三部分在比例上合理搭配,就可以取得相应的投资目标。

2.固定比例投资法。这一策略是在投资操作过程中努力保持投资品种的比例不变,如投资者把投资分成股票和债券两部分,并在投资操作过程中努力使股票投资总额和债券投资总额保持某一固定比例。当股价上涨使股票总投资比例上升时,即出售一定比例的股票,购入一定数量的债券,使股票和债券恢复到既定的比例水平。反之,当股价下跌时,应出售债券,购入股票以保持固定的比例。这一方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合理的分配比例。

3.固定金额投资法。这一策略在投资操作过程中不是努力保持投资品种的比例不变,而是保持投资总额不变。例如基金经理对自身所持有的股票金额设定一个基数,通过买卖股票保持固定的投资总额。对这一投资总额的控制是通过在某一固定投资金额的基础上规定正负波动比例来进行的。

4.耶鲁投资计划。这一策略类似于固定比例投资法,操作方法基本相同,但耶鲁投资计划使用的比例是一种浮动的比例,这种比例浮动的方向与市场是一致的,因此,市场变化的影响能及时在投资组合中得到相应体现,具有更大的弹性。

5.杠铃投资法。这种方法将投资集中到短期和长期两种工具上,并随市场利率变动而不断调整资金在两者之间的分配比例。杠铃实际上指的是市场利率水平,它是衡量资金分布的砝码,这种分布是建立在对未来利率走势判断的基础上的,当预计长期利率上涨、长期品种价格趋于下降时,应出售长期品种,增加短期品种的持有量反之,则增持长期品种。这种预测也可以建立在对短期利率走势预测的基础上。

步骤六 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Tax Planning),又称节税(Tax Saving),是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经济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优惠和差别待遇,以减轻税负,达到整体税后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由于省下的就是挣来的,如同其他形式的节约一样,纳税筹划可以被作为一种理财工具来使用。

一、熟悉纳税筹划的步骤

1.熟知税法,寻找可筹划的环节。要进行纳税筹划,必须熟知税法及相关法律,全面掌握税法的各种规定,尤其是各项税收优惠、税收鼓励政策。这些政策往往散见于各种文件之中,有的是人大常委会、国务院颁发的,有的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的,还有的可能是省(市)发文的,这些都要收集齐全、进行归类。由于税法规定留给纳税筹划的空间是有限的,并不是纳税的所有方面都可以筹划,因此,在分析研究税法的基础上,寻找纳税筹划的可筹划环节是开展纳税筹划的先决条件。

2.确立节税目标,设计备选方案。在充分分析研究税法的基础上,根据客户的收支情况,找准可以筹划的环节,确立税收规划的目标。并在对节税效果进行模拟试算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筹划目标设定多个备选方案。

3.根据税后净回报,选择最佳方案。分析每一备选方案,所有备选方案的比较都要在成本最低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分析框架内进行,并以此标准确立能够产生最大税后净回报的方案。同时还要综合考虑财务风险、税收风险、政治风险等因素。

4.实施方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整。根据选定的方案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再根据反馈的信息,验证实际纳税筹划结果是否如当初估算,为今后的纳税筹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选择合适的纳税筹划方法

(一)避免应税收入(或所得)的实现

从减轻税收负担的角度来看,纳税人要尽量取得不被税法认定为是应税收入(或所得)的经济收入,这是个人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根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几乎各税种中都存在此类筹划的空间。例如,财产的增值部分只要不变现一般就不对其课征所得税,这也是各国所得税法的一个普遍规定。当个人的财产增值以后,如果将其出售转让,则增值部分的变现收入就变成了应税所得,个人要就其缴纳所得税。因此,从税收筹划的角度考虑,个人尽量不要将财产的增值部分变现,如果需要资金,可以用财产作抵押进行信贷融资(当然还要比较税款利息成本的大小)。

(二)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无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引导投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和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加以利用。我国的税收制度也有很多减免税的规定,如困难性减免、鼓励性减免、投资性减免等。关于减免税的规定,有些在税法、税收条例或者实施细则中规定,有些则是后来所做的补充规定。利用减免税优惠的方法包括尽量争取更多的减免税待遇,尽量使减免期最长化。如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个人取得的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教育储蓄存款利息,以及股票转让所得免征或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在进行金融投资时,应当考虑这些免税的因素。

(三)避免适用较高税率

税率是决定纳税人税负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税种的税率以及同一税种各税目的税率大多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使用税率高,应纳税额就多,税后收益就少,因此,尽量使所从事的经济活动适用较低的税率,对纳税人降低税收负担意义重大。例如,在个人所得税中,通过均衡地取得应税所得以及税目之间的合理转换来避开较高的适用税率都可以较好地达到节税的目的。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按月根据所得多少确定税率的高低,如果不同月份之间收入均衡,则不会出现某月税率畸高的现象。由于个人所得税采用分项定率征收,同一纳税人的不同收入项目的税率也不一样,通过合法转换收入项目也能达到降低税率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税前扣除”

各国税法中都有一些允许纳税人税前扣除的条款,纳税人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规定,多扣除一些费用,缩小税基,减轻税负。尤其是当纳税人的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时,如果纳税人可以多扣除一些费用,缩小了税基,其所得适用的最高边际税率和实际税负就会下降。例如,个人出租住房,如果不进行装修和维护,租金可能会较低,但如果进行了维修,租金就会提高。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房屋维修费每月可以在税前列支800元(上限),按20%的税率计算,列支这800元的维修费每月可以少纳税160元,每年少纳税1920元。这等于国家每年替个人负担了1920元的维修费用。又如,公益性捐赠行为即可以满足个人从事公益事业的愿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税负。尤其是个人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时,通过捐赠可以降低其适用的最高边际税率,减轻税负。

(五)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推迟纳税可以使个人在不减少纳税总量的情况下获得货币的时间价值。推迟纳税义务的好处有:有利于资金周转,节省利息支出,以及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延期以后缴纳的税款币值下降,从而降低了实际纳税额。因为按照贴现的原理,延迟缴纳的税款现值一定小于当期缴纳的等额税款。税款越晚缴纳,其经济成本就越低。递延纳税时间的具体方法包括递延收入实现时间、加逸累积费用的扣除、选择有利的预缴方式等。

三、运用常见的纳税筹划技巧

1.纳税人注册和经营方式的选择。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限责任公司征收企业所得税。这使得在收入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企业注册类型税负不一样。纳税人可以根据税收筹划的需要确定企业注册的类型。

纳税人采用不同的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方式的税负也是有差别的。例如,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按合同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而承包、承租人按合同规定只向发包、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后,企业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承包、承租人取得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

由于我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法对微利企业、小型企业都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规定,通过拆分或重组的方式也能达到节税的目的。例如:

案例7-7:王某开设了一家经营水暖器材的公司,由妻子管理,同时承接安装维修工程。预计销售水暖器材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万元,安装维修工程为2万元。

该经营所得为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额(20000+40000)×35%-675014250(元)

若王某和妻子分别成立两个个人独资企业,分别纳税,则

应纳税额:(40000×30%-4250)+(20000×209/6-1250)10500(元)

可实现节税14250-105003750(元)

(注:关于税收计算的有关规定和方法,请参阅相关的税法教材)

2.纳税人边际税率较高的处理。当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较高时,可以将部分收入转换成员工福利,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例如,由企业免费提供或收取部分租金提供住房及其他福利设施(如办公用品、车辆等),从而减少个人收入总额,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再比如通过增加报销一些费用支出的方法降低个人收入总额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如:房租、交通费等)。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中,虽然劳务报酬适用的是20%的税率,但由于对一次性收入畸高实行加成征收,实际相当于适用三级超额累进税率,一次收入数额越大税率就越高,因此规划的一般思路是通过增加费用开支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或者通过延迟收入、平分收入的方法,将每一次的劳务报酬安排在较低税率范围内。税法中共列举了多种形式的劳务报酬所得,对于这些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不同次的收入和个人兼有不同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分别减除费用,计算缴纳所得税。这就为通过分散收入或推迟收入实现来充分利用扣除手段提供了筹划的空间。

案例7-8:某人在一段时间内为某单位提供相同的劳务服务,该单位或一季或一年一次给该人劳务报酬,这样取得的劳务报酬,虽然是一次取得,但不能按一次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若该单位年底一次付给该人一年的咨询服务费6万元,则

一次申报应纳税所得额60000-60000×20%48000(元)

应纳税额48000×30%-200012400(元)

如果以每月的平均收入5000元分别申报:

应纳税额(5000-5000×20%)×20%800(元)

全年应纳税额800×129600(元)

这样,可节税12400-96002800(元)。

3.计税依据确定方法的选择。计税依据的不同确定方法直接影响税收负担的轻重,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所计算出的计税依据是有一定差别的。例如,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收入减去发生的成本和费用。纳税人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增加本期费用支出,如合理选择费用的摊销方法、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选择有利的存货计价方法、选择有利的费用分摊方法、选择有利的筹资方式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对于个人取得的投资利润在会计处理上可以采用利润暂不分配的方法,因为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投资和再投资,一般都不对企业留存未分配利润征收所得税,因此可以通过利润暂不分配享受递延纳税的好处。个人如果对企业的前景看好,可以将本该领取的股息、红利所得留在企业,作为对企业的再投资,既避免纳税,又有可能获取更大的投资收益。或者将这些利润以企业名义进行活期储蓄存款。税法对企业资金账户的存款利息不予征税,因此可以将个人的资金以企业的名义存入,达到免于征税的目的。

4.年终奖金发放方法的选择。年终奖金的发放方法有分月发放、全年一次性发放和月奖按比例发放三种。全年一次性发放的节税效果强于分月发放,部分作为月奖、其余年终发放的节税效果强于全年一次性发放;月奖按比例控制发放的节税效果最好。

案例7-9:王先生每月工资4900元,奖金每年总计3.6万元,年底一次性发放,费用扣除额为2000元。

对奖金按月发放和年度一次性发放两种方式下的税负进行比较。

方法1:按月发放

王先生每月奖金3000元,每月应纳税所得额为4900+3000-20005900(元)。5900元适用的最高税率为20%,应纳税额为5900×20%-375805(元),年应纳税额为805×129660(元)。

方法2:全年一次性发放

王先生每月应纳税所得额为4900-20002900(元),2900元适用的最高税率为15%,每月应纳税额为2900×15%-125310(元)。

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36000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为15%和125元(根据36000÷123000(元)确定,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为36000×15%-1255275(元)。

年度纳税总额310×12+52758995(元)

因此在新的计税方法下,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将比每月发放奖金节约税款665元(9660-8995665)。

方法3:部分作为月奖

根据方法1、方法2的比较我们是否可以简单认为,为了降低税负应取消月奖的发放,而合并做一次性发放?

下面我们讨论方法3,将上例中王先生的奖金发放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月奖,每月1500元,另一部分为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1.8万元,则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4900+1500-20004600(元)

每月应纳税额4600×15%-125565(元)

年终一次性奖金18000元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与25元[根据18000÷121500(元)]确定,则

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应纳税额18000×10%-251775(元)

年度纳税总额565×12+17758555(元)

比较在方法2中全年一次性发放奖金应纳税额结果,虽然发放的工资与奖金总额一样,但是在方法3中这种发放方式又节约了税款440元(8995-8555440)。

税款降低的关键原因在于,将部分奖金于每月发放,减少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发放金额,可以使得年终奖的适用税率降低一个级次,由15%降低至10%。与此同时,每月收入并没有因为增加了部分奖金而使得适用的最高税率提高,仍保持15%。

如果将奖金分出部分在每月作为月奖发放,降低年终奖的适用税率,同时保持月收入适用的最高税率保持不变,可以降低税负。

方法4:月奖比例控制,税负可否进一步降低?让我们尝试方法4.

王先生每月获得1000元奖金,年终一次性获得2.4万元奖金。总奖金依然不变。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4900+1000-20003900(元)

每月应纳税额3900×15%-125460(元)

年终纳税时,2.4万元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同样为10%与25元(根据24000÷122000元确定),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应纳税额为24000×10%-252375(元)。

年度纳税总额460×12+23757895(元)

同方法3相比,这种确定年终奖和月奖分配比例的方式使得税负又降低了660元(8555-7895660)。

方法4之所以会产生明显的节税效果,关键在于充分利用了年终奖10%的低税率。将方法3中的每月月奖金分出500元(全年总计6000元)并入年终一次性奖金,使得分离出的6000元的适用税率由15%(月收入适用)降低至10%(年终一次性奖金适用)。

需要注意的是,年终一次性奖金若要适用10%的税率,需要满足条件:年终一次性奖金/12≤2000.将年终一次性奖金确定为2.4万元,可以使年终一次性奖金与12的商数满足该条件的同时达到了该条件的临界值2000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10%的低税率。如果年终一次性奖金超过2.4万元,其适用税率将会提高到15%,通过计算可以确定税负将会增加。

通过合理分配,尽可能降低年终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尤其是在求得的商数高出较低一档税率的临界值不多的时候,调减至该临界值,降低适用税率,节税效果极为明显。如果月收入的适用税率高于年终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年终一次性奖金与12的商数应尽量接近该档税率的临界值,以充分利用低税率。当商数与临界值相等时,税负最低。

5.捐赠方法的选择。仔细研究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有关政策,我们不难发现,捐赠扣除的筹划有不少避税技巧。

(1)分次捐赠。对于不能全额扣除的捐赠,法律规定是在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30%以内扣除。假如纳税人在捐赠额一定的情况下,分次进行捐赠,则可以扩大扣除额,减少应纳税额,保证自己的净收益增多。

案例7-10:柳先生某月取得工资薪金收入7400元,本月对外捐赠3000元。则允许税前扣除的捐赠:

(7400-2000)×30%1620(元)

本月应纳税额(7400-2000-1620)×15%-125442(元)

若次月工薪收入仍为7400元,按规定,次月应纳税额(7400-2000)×20%-375705(元)。

如果柳先生改变做法,在本月捐赠1620元,剩余1380元安排在次月捐赠。那么:

次月应纳税额(7400-2000-1380)×15%-125478(元)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同样是捐赠3000元,但税负不同。采用第二种方法,降低税负227元(705-478),从而使净收益增加227元。

(2)分项捐赠。如果纳税人本期取得收入属于不同的应税项目,如工资薪金收入、稿酬收入、偶然收入、财产租赁收入等,那么,允许扣除多少就看如何对捐赠额进行划分了。

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目前实行分类所得税制,因此,在计算捐赠扣除时,属哪项所得捐赠的,就应从哪项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捐赠款项,然后按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在计算捐赠扣除额时,纳税人应当对捐赠额进行适当的划分,即将捐赠额分散在各个应税所得项目之中,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享受税前扣除。

案例7-11:吴女士该月取得各项收入2.2万元,其中,工资薪金收入4600元,福利彩票中奖收入1.26万元,稿酬收入5200元。该月对外捐赠6000元,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如果不分项捐赠,只以工资捐赠,那么扣除额最小的是(4600-2000)×30%780(元),三项所得应纳税额为: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4600-2000-780)×10%-25157(元)

偶然所得应纳税额12600×20%2520(元)

稿酬所得应纳税额5200×(1-20%)×20%×(1-30%)582.4(元)

三者共纳税额157+2520+582.43259.4(元)

如果将捐赠额在各项所得中分项扣除,则允许扣除限额增大很多,所纳税款减少。

①确定各项所得扣除额:

工资薪金所得扣除额(4600-2000)×30%780(元)

偶然所得扣除额12600×30%3780(元)

稿酬所得扣除额5200×(1-20%)×30%1248(元)

②计算各项所得应纳税额: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4600-2000-780)×10%-25157(元)

偶然所得应纳税额(12600-3780)×20%1764(元)

稿酬所得应纳税额[5200×(1-20%)-1248]×20%×(1-30%)407.68(元)

本月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157+1764+407.682328.68(元)

通过以上捐赠额的适当划分,其捐赠额已得到充分扣除,税款可以减少930多元。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允许税前扣除的捐赠必须是公益、救济性质的捐赠,其捐赠对象和捐赠渠道也必须遵循税法的相关规定。

(3)特定捐赠。税法规定,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沿用上例资料,如果吴女士该月通过民政部门向农村希望小学捐赠福利彩票中奖收入中的6000元,6000元可以从中奖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4600-2000)×15%-125265(元)

偶然所得应纳税额(12600-6000)×20%1320(元)

稿酬收入应纳税额5200×(1-20%)×20%×(1-30%)582.4(元)

本月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265+1320+582.42167.4(元)

相对上例将捐赠额在各项所得中分项扣除,本月可以节约税款160多元。因此,通过对捐赠的合理筹划,在相同的捐赠额下,可以节约个人应纳税所得额,增加客户的个人财富。

6.工资与劳务报酬转换的选择。工资与劳务报酬转换的纳税规划是兼有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两种收入时的筹划。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是5%~45%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是20%的比例税率,而且对于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实际上相当于适用20%、30%、40%的超额累进税率。

由此可见,相同数额的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所适用的税率不同,同时,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所得又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在某些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分开,而在有些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合并会节约税收,因而对其进行筹划就具有一定的可能性。要想对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进行筹划,首先应弄懂其各自的含义及相互区别。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一般来说,工资、薪金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动所得。而劳务报酬是指个人独立从事非雇佣的各项劳务所取得的所得。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前者提供所得的单位与个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而后者不存在这种关系。

(1)将劳务报酬转化为工薪所得。由于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当应纳税所得额比较少的时候,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比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税率低,因此在可能的时候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工资、薪金所得,在必要时甚至可以将其与工资、薪金所得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案例7-12:周女士该月从单位获得工资类收入1000元,由于单位工资太低,周女士同月在A企业找了一份兼职,收入为每月2200元。如果周女士与A企业没有固定的雇佣关系,则按照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分开计算征收。这时,工资、薪金所得没有超过基本扣除限额2000元,不用纳税,而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为:

(2200-800)×20%280(元)

因而周女士4月份应纳税额为280元。

如果周女士与A企业有固定的雇佣关系,则由A企业支付的2200元作为工资薪金收入应和单位支付的工资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为:

(2200+1000-2000)×10%-2595(元)

在本案例中,如果周女士与A企业建立固定的雇佣关系,则每月可以节税185元(280-95),一年可节省税收2220元。

(2)将工薪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在有些情况下,将工薪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更有利于节省税收。

案例7-13:李某为一个高级技术员,本月获得某公司的工资类收入6.32万元。如果李某和该公司存在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则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税。

应纳税所得额63200-200061200(元)

应纳税额61200×35%-637515045(元)

如果李某和该公司不存在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则该项所得应按劳务报酬所得缴税。

应纳税所得额63200×(1-20%)50560(元)

应纳税额为:

50560×40%-700013224(元)

因此,如果李某与该公司不存在稳定的雇佣关系,或采取某些可能的措施,使其与该公司没有稳定的雇佣关系,则他可以节省税收1821元(15045-13224)。

(3)将工薪所得与劳务所得分项纳税。有些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分别申报纳税有利于节省税收。

案例7-14:刘小姐本月从公司获得工资、薪金收入共3.84万元。另外,刘小姐该月还获得某设计院的劳务报酬收入4.2万元。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不同类型的所得分类计算应纳税额,因此计算如下。

工资、薪金收入应纳税额为:

(38400-2000)×25%-13757725(元)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为:

42000×(1-20%)×30%-20008080(元)

该月刘小姐共应纳税15805元(7725+8080)。

如果刘小姐不对这两项所得分开缴税,而是合并纳入工资、薪金所得缴纳,则刘小姐本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38400+42000-2000)×35%-637521065(元)

因而分开缴纳可以节省税收5260元(21065-15805)。

步骤七 退休及遗产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正在普遍延长。目前,人们已经把“人生七十古来稀”,变成了“七十不老,八十正好”,而在国外也有人用“金色年华”来形容退休后的生活。退休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问题。虽然,对于25~35岁的中青年客户而言,事业蒸蒸日上,退休似乎是遥远的计划。但是,总有一天我们必须依靠储蓄积累的资金维持生活。面对退休理财的问题,我们应以前瞻性的眼光,计划退休后的人生。

一、认知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理财规划师在替客户进行退休规划前,首先需要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养老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一)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为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形式。在养老保险金的筹集上采用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方式。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社会统筹部分由国家和企业共同筹集,而个人账户部分由个人缴纳。个人账户由职工按工资的8%单独存入,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全部并入社会统筹部分。

在领取养老金时,“新人”、“中人”、“老人”将有不同的措施。

(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养老年金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又称企业年金,是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建立的一种辅助性养老保险,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费可由企业完全承担,或由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承担,承担比例由劳资双方协议确定。该部分养老保险费可按规定存入社会保险机构设立的养老保险基金账户,也可以选择由各类银行、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寿险公司经办。

目前我国缴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或者说有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并不多,一般年金计划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也都在企业手里,员工个人无法掌控,个人只有在求职的时候有机会选择具有年金计划的企业。

(三)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由职工个人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补充保险形式。同企业年金一样,个人既可以将养老保险费按规定存入社会保险机构设立的养老保险基金账户,也可以选择由各类银行、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寿险公司经办。

二、选择商业性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也是一种可以提供年金服务的保险。其原理是客户与人寿保险公司签订一个长期的信托合同来管理自己的资产,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而后在一定时间内,定期领取退休金。在客户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理财规划师可建议客户在中年(至多40岁之前)期间购买适量金额的商业性养老保险品种。

一份标准的年金合同大致经过以下两个阶段:累积期和支付期。

养老年金是一种既安全又实惠的投资方式。正因为如此,将年金纳入到退休计划,是客户积极规划自己退休生活的有效工具。

围绕保费支付方式、年金终止时间、年金支付额是否固定,年金大致可以按三种方式进行分类。

1.一次性付清保费年金与分期支付保费年金。按保费的支付方式可以将年金分为一次性付清保费年金与分期支付保费年金。

2.终身养老年金、定期养老年金和定期生存养老年金。

按年金给付终止时间可以分为终身养老年金、定期养老年金和定期生存养老年金。

3.固定给付年金和变额年金。按年金价值是否可变可分为固定给付年金和变额年金。

张先生今年30岁,月收入1.8万元,平均月支出为1万元。张先生希望自己的退休年龄是60岁,并享受20年的退休生活。为了达到期望水平,张先生估计日常开支应该不低于现在支出的70%。除了上述日常的家庭开支,张先生现在还需要考虑其他退休目标。例如,他计划每年花费最多5000元的保健费来维持健康,其中可能包括了医药费和医生的诊费。那么张先生为自己期望中的退休生活应该准备多少退休金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步:计算退休后首年度需求。

如果希望享受当前的生活水平,每年的消费需求10000×70%×12+500089000(元)。

假设未来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4%,则考虑了通货膨胀后,张先生30年后退休首年度的消费需求89000×(1+4%)30≈288662(元)。

第二步:计算20年退休生活所需退休金总额在60岁时的现值。

假设经测试,张先生可承担投资报酬率为8%的投资风险,这样实际利率就为4%(投资报酬率8%-通货膨胀率4%)。如果以实际利率为折现率,则20年退休生活所需退休金总额在60岁时的现值288662×(P/A,4%,20)≈3923011(元)。

第三步:计算目前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能提供的退休金。

我们假设30年后,到张先生领取退休金时社会全体职工平均工资为5000元/月,届时张先生的社保个人账户也累计了70万元,则张先生60岁退休时每年可领取的基本养老金(700000/120+5000×20%)×122000(元),则这部分退休金领用到80岁时在60岁的折现值82000×(P/A,4%,20)≈1114407(元)。

第四步:计算退休金缺口。

退休金缺3923011-11144072808604(元)

而这280多万元的缺口就需要张先生在工作期间每年的工资结余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到退休规划的各项工具中。

第五步:选择理财工具。

例如张先生可以选择购买10万元基本保险金额的“优质人生”两全保险,只需每年付出3.0388万元的保费,连续缴费20年,共缴60.776万元就可以获得如下保险利益:

从50岁开始,每年领取2万元生存保险金,直至终身。

50岁前,如果张先生因疾病或意外不幸身故或全残,可获得以3.6%年复利计算累计已缴纳保险费的身故或全残保险金,以及5000元的身故或全残慰问保险金。

50岁后,如果张先生因疾病或意外导致身故或全残,可获得身故或全残时至105岁间未领取的生存保险金总额。

无论张先生何时身故或全残,身故或全残保险金连同身故或全残前领取的生存保险金之和,都保证达到1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