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一
“妈妈,我要迟到了,你快来帮我系鞋带吧!”小风着急地说着。
“你自己系鞋带吧,我在给你做早饭呢!”厨房里传来妈妈的声音。
“我不会。”
“你这孩子!”无奈,妈妈只好放下手上的活,走过来给儿子系鞋带,在系鞋带的时候妈妈还边说:“你看看你李阿姨家的小海,和你一样大,人家都会系鞋带,你怎么就不会呢?”
情景二
一天,晓明邀请自己的好朋友君君来家里玩,那天君君从萨克斯风的补习班下课后就直接去了晓明家里。
晓明一看到君君就赶忙向妈妈介绍:“妈妈,你看,这就是我常说的君君,我们是很好的朋友。”
晓明的妈妈一边给君君准备水果,一边和君君闲聊了几句,后来君君还为晓明的家人演奏了一曲萨克斯风。
君君走后,晓明的妈妈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对晓明说:“你说你们是很好的朋友,可你看看人家,什么都会,懂得也多,你怎么就这么差劲呢?”
晓明听着妈妈的话,心里咯噔了一下。
一般父母可能习惯了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总是觉得自己孩子应该比别人家的孩子聪明懂事,在同等条件下,甚至更加优越的条件下,儿子就应该比别人强,无法忍受自己家的男孩不如别人家的。
其实,小风妈妈在说那样的话的时候,并没有更喜欢小海的意思,她只是觉得小风应该学着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了,但是她没能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反而让小男孩误会了。
而晓明的妈妈只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变得更加优秀,但因为表达的方式不对,反而伤了晓明的心。
由此可见,父母动不动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比较,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男孩的健康成长,家长最好不要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你不行”之类的话。
此外,很多家长过于关注男孩的成绩,每当男孩成绩不理想时,他们就会质问自己的男孩“为什么别人行,你就不行呢?”这样做势必会给男孩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无益。
其实,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完全衡量一个男孩的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大师吴文俊,从事数学研究长达半个世纪,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专家之一。但谁能想象,就是这样一位数学大师,也曾经在数学考试中拿零分。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想要激励、帮助你的男孩,绝非“你为什么不行”“你看别人……”就能做到的。
给男孩父母的建议(情景再现)
情景一
“妈妈,我要迟到了,你快来帮我系鞋带吧!”小风着急地说着。
“你自己系鞋带吧,我在给你做早饭呢。”厨房里传来妈妈的声音。
“我不会。”
“好吧。”妈妈走过来给儿子系鞋带,在系鞋带的时候妈妈还边说:“小风,你知道吗?其实系鞋带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儿,小海能做到,妈妈相信你也一定能做到,晚上回来,妈妈教你系鞋带好不好,而且我再教你系几种不同的样子,保准比小海系的好看,好吗?”
“好!”小风高兴地点点头。
情景二
一天,晓明邀请自己的好朋友君君来家里玩,那天君君从萨克斯风的补习班下课后就直接去了晓明家里。
晓明一看到君君就赶忙向妈妈介绍:“妈妈,你看,这就是我常说的君君,我们是很好的朋友。”
晓明的妈妈一边给君君准备水果,一边和君君闲聊了几句,后来君君还为晓明的家人演奏了一曲萨克斯风。
君君走后,晓明的妈妈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对晓明说:“晓明,你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君君是个不错的孩子,你们以后要多相互学习,知道吗?当然,如果你也有什么兴趣爱好,且不是三分钟热度,妈妈也是绝对支持的。”
晓明听着妈妈的话,点点头,高兴地说:“我想学画画,君君也在学,他说我画得很好。”
类似的话父母不能说
“你看看人家谁谁,你怎么就这么差劲呢?”
“你怎么就不能像谁谁一样省心呢?”
做家长的应该知道,小男孩的心是非常脆弱的,别看他们小,但是一样有自尊、一样也爱面子。如果家长总是拿他们和别人比较,不但会给他们形成一种比较的心理,还会影响他们与小伙伴之间的友谊。更重要的是,家长说出这样的话对教育男孩丝毫没有意义,孩子不会因为这样一句话就变得非常棒,改掉所有的缺点,反而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
因此,爱男孩,就应该保护男孩不受到伤害!爱男孩,就应该让男孩健康地成长。
专家教你 男孩怎么养
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男孩比较,是父母最容易犯的错,那么,生活中父母们应当如何规避这样的错误呢?
第一,多发现自家男孩身上的优点;
第二,不要当着男孩的面,说谁谁谁好,你不好;
第三,相信你的男孩,如果你把他当最棒的培养,那么他就能成为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