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最棒男孩全书
14871600000031

第31章 第31招 花钱也是学问,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父母:他们虽不是“大款”,但他们的想法是“宁可自己紧着点,也不能委屈了孩子,免得让别人瞧不起”。结果,孩子超水平消费,不懂得什么叫来之不易。父母含辛茹苦培养了“消费贵族”,而那些孩子们却并不见得感激自己的父母。

受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的影响,上述问题在一些男孩的父母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扬扬的父母在35岁时才有了扬扬,因此全家人都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儿子格外的宠爱。自扬扬懂事起,他要什么,父母就给他买什么。随着扬扬年纪的增大,已经上初中的他,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昂贵。

一天,放学回来,扬扬把一张白纸递给爸爸,告诉他这是这个月他要买的东西。爸爸打开一看吓了一跳:耐克鞋一双、匡威鞋一双、新款的手机一个,还要在月底生日的时候买一个LV的钱包。他爸爸粗略地算了一下,居然要两万。

扬扬的父母虽然有能力购买这些东西,但是一想到孩子还这么小就如此“消费”,一下子心里凉了半截!

虽然我们口头上经常说:“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家富首先富孩子。”然而,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这种思想却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如果做父母的一味的容忍孩子的不合理消费,就无异于从小为孩子铺设了一条奢侈之路,对其日后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给男孩父母的建议

对于男孩来说,学会合理地消费,其意义并非只教会孩子如何花钱,而是还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对孩子未来生存能力的培养等。

那么,生活中的父母应该怎样引导男孩合理消费呢?

方法一:不要让男孩养成攀比的心理

男孩的自控能力比较差,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消费时都大手大脚,并很容易养成与人攀比的习惯。这种习惯会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愈发严重。因此,当你的男孩有了攀比的消费行为,父母们可以让孩子把这些不良心理转变为学习上的竞争,从而端正孩子的态度。

另外,要试着让男孩参与父母艰苦劳作的过程,让男孩了解父母艰难创业的历程,让男孩明白金钱来之不易,立足社会、学会生存很艰辛,最终建立自力更生、勤苦劳作的好习惯,从小立下创业的志向和决心。

方法二:端正男孩的购物习惯

父母要在日常的购物中教导男孩理性消费。这里面有很多小技巧可以使用。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母亲是怎么做的:

王磊今年上初二了,一天放学回家后,他走到母亲的身边,对母亲说:“妈,你看我都这么大了,你能不能给我买一些像样点的衣服?”

母亲不解地看着王磊,说:“现在衣服不是挺好的吗?”

“好什么啊?都是地摊货,我们班同学穿的都是专卖店的衣服,有的是耐克,有的还是国外的牌子呢,他们都笑话我。”

母亲看着儿子的表情,愣了一会儿,问:“那需要多少钱?”

“鞋子、裤子和外套,两千块钱就够了。”

“什么?两千块钱,那么多,可是妈妈现在兜里就200块钱,而且你爸爸还没发工资,要不这样吧,我和你爸爸省吃俭用,每个月给你存下300元,6个月后你再买。”

当然,王磊有些失望,但是也没什么办法,就点头答应了。

两个月以后,王磊对母亲说:“妈,算了吧,我看你和我爸爸为了给我攒钱,连肉都不怎么吃了,而且天这么热,你们都不开电风扇。我不要那衣服了,明天我们去商场随便买两件就行了,那天我看上一件衣服,才80块钱,也挺好看的。”

我们不得不佩服王磊妈妈的明智。其实只要我们多长个“心眼”,运用一些小技巧来引导孩子合理消费,比如,买东西时多走几个地方,货比三家,告诉男孩无论买什么东西都不能大手大脚;逛商场时要和男孩说好:今天只能买一样东西,或者只能花多少钱,这样对男孩有所约束。

父母还可以让男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买菜,买日用品等等,让他们切身了解家里的消费开支。

方法三:让男孩参与到家庭“预算会议”中来

在生活中,父母们大都会在月初计划一下接下来一个月的开销,此时,就可以让男孩参与其中,让他知道,一个月所需要花费的钱,并清楚地告诉他,这部分预算中,哪些是男孩需要花费的,并和他一起讨论家庭未来的预算。

此外,父母们一定不要让男孩养成花钱无度的习惯。比如一个月只给男孩300元钱,男孩若提前花完,就绝不能再给,以免给他留下侥幸心理。最后,父母还应让男孩学会为自己的“花销”负责,懂得在消费前做预算,这才是每位父母要教会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

专家教你 男孩怎么养

在这个崇尚消费的年代里,男孩难免会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那么,生活中的家长应当如何正确引导男孩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呢?

第一,切忌放任男孩的攀比心理;

第二,培养男孩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不要让他成为名牌的追求者;

第三,让你的男孩参与到家庭预算中来,让他清楚自己每月的花销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