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领导干部每天读点经济学
14874800000018

第18章 洛阳纸贵属于物以稀为贵吗——商品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空里,特定资源的总体有限性相对于人类欲望无限性及欲望的无限增长而言,特定时空里有限的资源大大小于人类满足欲望的总体需求。

资源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用来满足欲望的物品以及用来生产经济物品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资源稀缺性在西方经济学中被视为经济研究的出发点。实际上,资源稀缺性是一条普遍法则,不仅西方国家存在着资源稀缺性问题,而且我国同样也存在着这一问题。正确认识资源所具有的稀缺性,有利于我们牢固地树立科学发展观和资源节约观,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

商品的价格并不是由它们的生产存量多寡所决定的,也不是由它们本身所带给人们的使用价值决定的,而是由它们带给人们的边际效用决定的。换句话说,水之所以价格很低,并不是水对人的用处小,而是因为全世界水的存量实在是太多了,以致于你无论是在那里都会轻易地得到一杯水,所以,那多给的一杯水对你的效用简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水的价格就很低。而钻石的情况恰好与此相反,一来,它本身的蕴藏量很少,二来,其开采成本极高,所以,那怕你只想得到半棵钻石,那也很不容易,于是,它的价格就高。其他情况,依次类推。

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总是少于人们能免费或自由取用的情形。因为存在资源的这一特性,才需要经济学研究如何最有效地配置资源,使人类的福利达到最大程度。社会资源具有有限性,即指社会所生产出的商品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人们所有的欲望。稀缺性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空里,特定资源的总体有限性相对于人类欲望无限性及欲望的无限增长而言,特定时空里有限的资源大大小于人类满足欲望的总体需求。稀缺资源,在以人类活动的年限来说,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品,或者稀缺资源本身的再生,以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需求期望。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资源的稀缺性会导致竞争,良性的竞争会引起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弥补资源稀缺所带来的限制。举例来说。我们呼吸的空气就没有什么稀缺性可言,任何人都可以任意地自由呼吸。所以,并没有专门研究分配空气的学问。但就大多数自然资源来说,几乎都是稀缺的。人类的产品都要靠消耗自然资源来生产的,所以人类产品也都是稀缺的。经济学要研究如何生产、分配和利用这些资源和产品,以节省资源,达到最佳效用。过去认为水资源是无限的,所以不太重视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的利用。现在看来,水是稀缺资源。所以我们现在开始提倡节约用水,也开始重视利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

商品利润何来?从稀缺中来。没有稀缺,就不成其为商品,也谈不上利润。产品的稀缺,是由垄断(不完全竞争)造成的。只有不完全的竞争,才谈得上利润。高度垄断意味着高额利润。所谓“垂直分工”、“发展高科技产业”,不论其名词如何,本质上就是追求产品的垄断性,从而在产品交换上获得超额利润。由此进一步推论,所谓垂直分工,实际上就是一种按资分配。因为只有发达国家才有足够的资本去搞高技术产业。这种按资分配是导致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富国愈富,穷国日穷,国际贫富分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矛盾。

相对而言,使用价值高的商品(如粮食)具有涨快跌慢的特点,使用价值低的商品(如古玩)具有涨慢跌快的特点。以粮食为例,如果减产10%,而国家又没有储备,那么粮价决不是上涨10%,而很可能上涨50%;如果减产20%,则可能上涨一两倍;如果减产50%,全国出现大饥荒,粮价上涨将在十倍以上。但是,如果粮食丰收,粮价的下跌幅度相对而言不会太大。不过,粮食这种商品,价格的下跌意味着农民耕种的积极性下降,就可能引发以后的粮食危机。历史上绝大多数农民起义和社会动乱事件都和粮食危机有着密切联系。“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是永恒的真理。因此,粮食这种最重要的战略性商品,无论何时也不能使其生产者处于亏损状态。永远不能单纯使用所谓市场调节规律来对待粮食。

使用价值低的产品,如古玩、股票等,价格涨起来都比较慢,但一遇到风吹草动的消息,价格往往飞流直下。股票价格可以通过调节发行速度(即供应量)来调节。但古玩这类商品,由于其稀缺度(总数量)相对比较稳定,因此价格具有另一种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从大趋势看。这类商品的价格会不断上涨,永不回头,除非遭遇经济危机。因此,稀缺度一定的奢侈商品,其价格上涨情况实际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比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