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领导干部每天读点经济学
14874800000042

第42章 “看人下菜单”是合理的——差别定价

差别定价又叫差别价格,是指厂商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指厂商在相同时间内以相同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所取不同的价格,或在充分考虑生产、销售以及风险的变动后,相同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其边际成本不相称。所谓差别定价是指企业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反映成本费用的比例差异的价格来销售一种产品或服务,即价格的不同并不是基于成本的不同,而是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要求而构建的价格结构。差别定价法有以下几种形式:

1.顾客细分定价。企业把同一种商品或服务按照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顾客。例如,公园、旅游景点、博物馆将顾客分为学生、年长者和一般顾客,对学生和年长者收取较低的费用;铁路公司对学生、军人售票的价格往往低于一般乘客;自来水公司根据需要把用水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并收取不同的费用;电力公司将电分为居民用电、商业用电、工业用电,对不同的用电收取不同的电费。

2.产品形式差别定价。企业按产品的不同型号、不同式样,制定不同的价格,但不同型号或式样的产品其价格之间的差额和成本之间的差额是不成比例的。比如:33吋彩电比29吋彩电的价格高出一大截,可其成本差额远没有这么大;一件裙子70元,成本50元,可是在裙子上绣一组花,追加成本5元,但价格却可定到100元。

3.形象差别定价。有些企业根据形象差别对同一产品制订不同的价格。这时,企业可以对同一产品采取不同的包装或商标,塑造不同的形象,以此来消除或缩小消费者认识到不同细分市场上的商品实质上是同一商品的信息来源。如香水商可将香水加入一只普通瓶中,赋予某一品牌和形象,售价为20元;而同时用更华丽的瓶子装同样的香水,赋予不同的名称、品牌和形象,定价为200元。或者用不同的销售渠道、销售环境来实施这种差别定价。如某商品在廉价商店低价销售,但同样的商品在豪华的精品店可高价销售,辅以针对个人的服务和良好的售货环境。

4.地点差别定价。企业对处于不同位置或不同地点的产品和服务制订不同的价格,即使每个地点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是相同的。例如影剧院不同座位的成本费用都一样,却按不同的座位收取不同价格,因为公众对不同座位的偏好不同;火车卧铺从上铺到中铺、下铺,价格逐渐增高。

5.时间差别定价。价格随着季节、日期甚至钟点的变化而变化。一些公用事业公司,对于用户按一天的不同时间、周末和平常日子的不同标准来收费。长途电信公司制订的晚上、清晨的电话费用可能只有白天的一半;航空公司或旅游公司在淡季的价格便宜,而旺季一到价格立即上涨。这样可以促使消费需求均匀化,避免企业资源的闲置或超负荷运转。

差别定价又叫差别价格,是指厂商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实行差别定价的条件主要是:必须是垄断市场;必须能够将市场或市场的各个部分有效地分割开来;各个市场必须有不同的需求弹性。实际上,差别定价是为了获得消费者的剩余。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的目标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对于那些迫切需要某种商品的消费者,可以较高定价,对于需求不是太强烈的消费者,可以中等定价,对需求较弱的消费者较低定价,企业采取了多个等级的价格,就可以获得比统一价格更多的销售收入,实际上,高于统一价格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多付出的那部分货币支出,转化为企业的生产者剩余。

差别定价的类型主要有按消费者可以支付的最高价格定价;按照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划分消费阶层,分别定价;按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区分市场。

1.按消费者可以支付的最高价格定价。例如,在农贸市场,消费者一般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同的消费者达成交易的价格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可以实行这种差别定价的市场,消费者的数量比较少,否则价格就会变得很复杂,使成本增多。

2.按照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划分消费阶层,分别定价。一般地,划分标准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或消费者的偏好程度。

3.按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区分市场。对弹性较小的市场,提高价格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一般可以制定较高的价格;而对于弹性较大的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化比较敏感,企业可以制定较低的价格。企业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制定价格,达到最大限度获得消费者剩余的目的,相对于实行统一价格,可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收益。只要一家企业在市场上占据完全垄断的地位,就可以通过差别定价获取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