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领导干部每天读点经济学
14874800000093

第93章 最经久不衰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

萨缪尔森最为世人铭记的可能是他的两本早期著作:《经济分析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和教科书《经济学》(Economics)。前者为延用至今的正统经济学奠定了基石,后者向数百万学生普及了新古典经济学理念。

萨缪尔森1915年5月15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市。在芝加哥大学,他从法兰克·奈特(Frank Knight)、雅各布·瓦伊纳(Jacob Viner)及其他战前芝加哥大师那里接受了古典经济学严格的数学基础训练。1936年一毕业,他立即转往哈佛,恰逢凯恩斯发表意义重大的《通论》(General Theory)之际。按照萨缪尔森自己的说法,他涉足经济学恰逢其时。“对于一个具有分析能力、充分意识到数学工具是经济学领域有力武器的人来说,1935年的经济学界,是属于他(或她)的天下。该领域充满了美妙的定理,等待着人们去采撷和整理。”

萨缪尔森最为世人铭记的可能是他的两本早期著作:《经济分析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和教科书《经济学》(Economics)。前者为延用至今的正统经济学奠定了基石,后者向数百万学生普及了新古典经济学理念。

萨缪尔森于1941年递交的博士论文,是其《基础》一书的雏形。诺贝尔奖得主、加州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后来评价道,它是“我所知道的把博士论文写成专题著作的唯一例子……或者可以这样说,它是一部处处充满原创性、以至于可以把它当作论文来接受的专题著作。”萨缪尔森的作品富于原创性,尤其是他23岁那年发表的第一篇学术文章,其中提出的“显示性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后来成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至今仍是经济学理论高级教材的开篇内容。

萨缪尔森的博士学位论文荣获哈佛大学威尔斯奖。以博士论文为基础而出版的《经济分析的基础》于1947年让萨缪尔森获得了美国经济学会颁发的仅授予40岁以下的经济学者的克拉克奖章(John Bates Clark Medal)。《经济分析的基础》成为现代经济学分析的经典。可以说,萨缪尔森对现代经济学的最重要贡献就是将英国马歇尔的经济学语言体系变换成了数理的演绎系统和分析范式。

萨缪尔森一生对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充满信心和热情。1966-1986年连续出版的5卷本的《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收入388篇论文)堪称现代经济学数理分析体系和范式的非凡作品。还是因为这篇博士论文,萨缪尔森1970年摘取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美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人。

作为尝试,1948年萨缪尔森出版了他的后来产生世界性影响的教科书《经济学:一个介绍性分析》(简称《经济学》),用简单的语言和工具阐释了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据说这部教科书被翻译成了40多种语言,售出400多万册。从这本教科书开始,一个崭新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形成了。1998年,萨缪尔森在为他的《经济学》1948年第一版出版50年的纪念珍藏本所写的前言中风趣地说:“看到中世纪的三个正在劳动的人,乔瑟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说:‘我在挣钱,钱还不少。’第二个人说:‘我在把石头和玻璃雕刻成美妙的形状。’第三个人则声称:‘我在建一座教堂。’当我撰写《经济学》的第一版时,我实际上在同时做这三件事,尽管我当时并不知道。”他在《经济学》出版到第五版时,首次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称之为“新古典综合学派”,并在1961年的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对其理论的内核、体系框架及其方法论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这一年他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的会长。

这本出版于1948年、历经十几版修订的教材,已成为数百万学子的经济学指定教科书。这本书为萨缪尔森赢得了不小的收入和声誉,象征着他在保持经济学对于外界的相关性方面的努力——这种努力并非总是成功的。年轻时,他曾这样评论“我们都是训练水平很高的运动员,但从未参加过比赛”。在未来的岁月里,能直接得到保罗·萨缪尔森或其著作训练的经济学家会更少,但所有人都会发现:自己是在他创建的路径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