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领导干部每天读点经济学
14874800000098

第98章 经济科学史上“边际主义革命”——《国民经济学原理》

著作篇幅不大,却足以同《国富论》、《纯粹经济学要义》媲美。由于该书阐述了边际效用理论,故而门格尔当之无愧地成为现代经济学开创者之一。

《国民经济学原理》一书的作者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是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现代边际效用理论的创始者之一。1867年在克拉科夫大学获得法学士博学学位。之后,从事新闻专业,任职于内阁新闻局。1871年,因发表《国民经济学原理》而闻名。1872年被邀请为维也纳大学讲师。1873年晋升为讲座教授。1876-1878年的两年期间为奥地利皇太子的经济学和统计学教师。1878年返回维也纳大学任教,继续从事经济理论研究,与此同时,参加政府的通货审议会、币制调查委员会的工作,1900年被选为奥国上议院终身议员,1903年退休,1921年逝世。

门格尔的主要经济著作有:《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年)、《关于社会社会的方法》,特别是《关于政治经济学方法的研究》(1833年)、《德国国民经济学的历史主义的谬误》(1884年)。此外发表过《关于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论文集》(1936年)。其中《国民经济学原理》建立了门格尔的声望。其他的菱与本书比较起来就显得有色逊色。

1871年,卡尔·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问世了,在此后的若干年间,处于统治地位的英国经济学首次面临一系列的挑战。19世纪80年代,门格尔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并形成了强有力的奥国学派。和当时的瓦尔拉和杰文斯在其作品中的论述一样,门格尔清楚地揭示了主观基础之上的价值理论,并第一次完整地阐释了边际效用理论(个人占有的某种财货的数量越多,他赋予每个单位财货的价值越小)。另外,门格尔还说明,自由市场上的货币产生的原因是人们需要一种最适合交换的商品,大家并不把这种商品用于消费,而是用于交换。

门格尔以人类的欲望及欲望的满足作为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展开了他对主观价值论的全面分析。从人们对财货满足递减律出发,价值的尺度由该财货所满足的各种欲望中重要性最小的欲望决定。随这以主观价值论为基础,展开对价格的分析,进而论证了商品的概念和货币的起源。最后以高度的概托结束了对全书内容的阐述。该书的体系相当完整,作者突出地注意到每个经济范畴之间的关系。因此,本书分析的问题具有高度的连贯性。

全书除序言外共有八章:财货的一般理论;经济与经济财货;价值的理论;交换的理论;价格的理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商品的理论;货币的理论。

门格尔在序言中指出:“理论经济学所研究的,只是人类满足其欲望而展开其预筹活动的条件”。这便确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根据其对象,经济科学必须用抽象演绎法,才能完成本身的理论任务。

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是经济科学史上“边际主义革命”的中流砥柱之一。米塞斯曾说这本书“使自己成为经济学家”,当然他指的并不是仅仅门格尔的货币和价格理论,还包括门格尔在这一领域运用的方法本身。像此传统下的先辈们一样,门格尔是一名古典自由主义者和方法论个人主义者,他把经济学视为个人选择的科学。当时,德国历史学派排斥理论,认为经济学不过是一种数据的堆积,目的在于为国家服务。《原理》出版12年后,门格尔发表了《考察》,反驳德国历史学派的看法。

这部奠定奥地利学派基础的代表作,继承了德国经济学的传统,重视心理分析,把经济学一向注意的欲望分析转到对满足欲望的分析上,批判价值理论中的客观主义理论。这部著作所精心安排的结构,使人联想起19世纪末古都维也纳的风貌,近代经济学就是从这本书开始起家的,门格尔也因该书声名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