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103

第103章 胰腺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由于胰管引流不畅,胰管内压突然增高或胆汁、十二指肠液返流导致胰泡损伤,胰酶被激活而造成的胰腺急性炎症,中医称之为“胰瘅”。本病发病原因主要是酗酒、暴饮暴食、胆或胰管内结石和手术后炎症,其发病率与病人年龄和环境因素相关,大城市中的病人趋于年轻化,病人胰腺病变轻重不等,轻者胰腺以充血、水肿为主,病情有自限性和可逆性特点,病人数日后即可完全恢复;重者胰腺出血、坏死,易并发急性腹膜炎、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病人生命。

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或病情迁延就可转为慢性胰腺炎,其并发症包括胰酶的减少,病人体重减轻和腹泻,胰腺纤维化导致糖尿病,少数病人还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胰石症,病人有严重的持续性腹痛,可能会因此导致对麻醉药上瘾。

由于胰腺炎起病急,病情变化大,必须及时诊断和治疗。

症状

1.腹痛 常在饱餐、油腻饮食或狂饮后,腹痛可突发于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也可阵发性加重,或腹部压痛,肌紧张、反跳痛均明显,有时腹痛可向左肩、两侧腰背部放射,疼痛或似钝痛、钻痛,或似刀割样痛或绞痛,难以缓解,但严重的胰腺坏死伴有休克时,腹痛反而不明显。

2.腹胀病人常伴有排气、排便中止,是因腹膜炎、胃肠麻痹所致,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病人早期即可出现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4.皮肤瘀斑偶见病人皮肤有出血斑点,大多左侧腹部及腰部有蓝一棕色斑或脐周围皮肤有蓝色改变,为胰腺渗出液沿组织间隙溢至皮下所造成,称“格雷特纳”症。这类病人预后较差。

5.休克 在发病早期或者后期均可发生,病人面色苍白,脉搏加快,出冷汗,四肢湿冷,表情淡漠,血压下降或烦躁不安,常提示出血性胰腺炎,病情严重。

6.其他如果胰腺感染或组织坏死,病人体温会中等度升高。如合并胆管炎或胆石症常出现黄疸。如果形成胰腺周围脓肿或假性囊肿,则可在腹部触及包块。

7.胰酶检查血清淀粉酶一般在发病1~2小时后升高,正常值为180单位,24小时升至高峰,以后渐下降,约3天内恢复正常,超过300单位结合临床即可确诊。尿淀粉酶在发病8~12小时后升高,持续数日恢复正常。一般超过500单位即有诊断价值,但胰腺严重坏死者可不升高。

治疗

1.西药 ①输入平衡盐溶液,以补充体内大量渗液,但应参考血压、脉搏、血球压积、尿量等调整补液量。②可选用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善得定0.1 mg,皮下注射,每日3次;或5-氟尿嘧啶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③一般早期不用抗生素,为预防感染,可用广谱抗生素、甲硝唑等。④补钙:血钙降低者,每日补充10%葡萄糖酸钙10~30ml。⑤镇痛:镇痛可防止因剧痛引起休克,可用杜冷丁50~100mg肌注,每4~6小时1次,也可与阿托品0.5 mg合用,必要时以普鲁卡因针0.5~1.0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ml中静脉滴注。

2.中药可根据病情急慢辨证施治。

3.中成药重症胰腺炎可用心腹气痛丸,1~2粒,每日2~3次,化服。轻症可用九气拈痛丸,6克,每日2~3次,吞服。

4.手术治疗 如果出现休克,病情严重者,可随时采取手术治疗。

生活饮食调养

1.急性发作期应禁食,平时宜低脂肪、高蛋白质饮食,避免生冷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吃饭宜慢,要细嚼慢咽,切忌暴饮暴食,可多食蔬菜水果,保持碱性饮食。

2.发作期和缓解期,都要稳定情绪,切忌急躁、忧愁、紧张。

3.平时多饮水,保持体内各腺体的畅通,防止阻塞及结石形成。

4.保持大便通畅,最好每日上下午各一次。

5.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慢跑和散步都能增强胃肠活动,促进毒素的排泄。

6.生活规律,按时吃饭、睡觉,不轻易熬夜,要按时起床,长期赖床可影响胃肠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