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108

第108章 疝

疝气,属于中医病名,实质上是指肠腔的一段突出于腹壁、腹股沟或从腹腔下进入阴囊的疾病,相当于西医所称的腹外疝,多见于新生的小儿和中老年男子,女性亦可发生,其发生与该处腹壁正常强度减弱和腹内压力过高有关,如先天性解剖缺陷、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晚期妊娠、排尿困难、婴儿经常啼哭、举重以及腹内肿瘤所造成。一般多考虑手术治疗,对于一周岁内的小儿考虑暂时保守治疗。西医一般可分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及切口疝、脐疝等。临床上发现,腹股沟斜疝发生于婴幼儿到老年的各种年龄层次,男性多于女性,右侧多于左侧,双侧约占15%,腹股沟直疝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60岁以上老年患者多为双侧性,股疝则以成年女性多见。

症状:本病大都发生在腹股沟,其次脐腹,腹部较少见,患部有肿物隆起,嘱患者咳嗽时扪按肿物处有冲击感,卧时肿物可入腹,立则复出,有的患者在平卧或用手推后可以回复,有的仅能部分回纳,肿物日渐增大后,可致患侧阴囊或疝囊下坠,以致行走不便。

治疗

1.西医主张手术治疗,可高位结扎,修补,但新生儿、婴儿及年老或有其他慢性疾病患者不宜手术。

2.中药 可按气滞型、寒湿型、气虚型辨证施治。

3.中成药 ①补中益气丸9克,每日3次,口服。②黄芪丸5粒,每日2~3次,口服。

4.其他疗法 ①针刺:取穴:气海、三阴交、章门、期门,补泻手法。②丁字带固定会阴部或市售疝托外用。③垫棉法:取厚棉垫一块,大小稍超出疝突物面积,敷于患处,再用阔绷带扎紧,可以帮助回纳疝块,适用于新生疝。④热敷法:生香附60克(研粗末),食盐60克,酒醋炒热,布包频熨患处。⑤取荔枝核8枚,红糖少许,煎汤服,每日1~2次,口服。⑥手法复位:适用于嵌顿疝,在用热熨、针刺后再行手法回纳,如无效则应行手术治疗。⑦小茴香60克,煎水热敷局部,适用于小儿疝气。

生活饮食调养

1.保持心理平衡,任何恼怒、紧张、焦躁等不良刺激,都会加重病情,要心平气和的接受治疗。

2.此病发生后全在于患者及家属的留意,干活不要憋气,咳嗽时要用手按着下腹部,一旦发觉坠下时,要用手轻轻揉按回去,不要用力过强,也不要过急,只要不肿痛,慢慢的就按回去了。

3.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辛辣香燥、刺激性食品,宜多食五谷杂粮及新鲜蔬菜水果,吃水果一定不要果食同食或饭后即食,那样容易引起腹胀,加重病情。吃任何食物都要细嚼慢咽,吃七成饱。

4.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不要过于用力努便,只要水喝足了,加上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就可自然排便,一旦2天不排便,就应采取排便措施。

5.生活规律,不要熬夜及过度疲劳,三顿饭一定要按时吃,要按时睡觉,早上不要赖床,早上睡着不起对身体不利。

6.加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保持每天1~2小时室外活动为好,不要过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