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154

第154章 荨麻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以发无定处,忽起忽退,来去迅速,瘙痒无度,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俗称“风疹块”。

症状本病基本皮损为局限性大小不等的水肿样扁平隆起,小如芝麻、豆瓣,大如核桃或更大,边界清楚,周围红晕,皮损数目随搔抓增大、增多,可融合环状、地图状及各种形状,自觉剧烈瘙痒、灼热,或如虫行皮中,有的因搔抓可见隆起划痕,常发病突然,数小时后迅速消失,不留痕迹,重者此起彼伏,一日数发,皮损可局限或泛发全身,一般急性者,约经一周左右即可痊愈,慢性者可反复发作数月,甚至数年,严重者,如侵犯消化道黏膜,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发生于咽喉者,可引起喉头水肿和呼吸困难,有明显气闷窒息感,甚至可发生晕厥。

治疗

1.西药①抗过敏药物:可选用息斯敏10mg,每日1次,对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或用扑尔敏4mg,每日3次,对顽固性荨麻疹疗效较好。也可选用赛庚啶、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②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时,可予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l,但有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及甲亢者禁用。

2.中药 中药可分风寒型、风热型、肠胃湿热型、冲任不调型、气血两虚型、脾胃虚寒型等辨证治疗。

3.中成药 防风通圣丸6克,每日3次,口服。

4.单验方 ①取鲜品地骨皮60克,水煎服,可清热凉血,用于荨麻疹。②取蝉蜕120克,焙焦研末,调拌蜂蜜为丸,每次6克,每日2次,可散风热,利水湿,用于荨麻疹。③取苍耳子、浮萍、侧柏果各30克,水煎服,可疏风解肌,除湿散结,用于荨麻疹或反复发作者。④取地肤子全草1000克,切碎后煎水去渣,待温后洗澡,每日2次,可祛风除湿,用于荨麻疹。⑤取苦参100克,煎水外洗,可祛风解毒,除湿止痒,用于荨麻疹。⑥取丝瓜叶100克,捣烂,搽患处;或鲜桃叶500克,煎水取汁,趁温洗浴,每日1次;或徐长卿60克,水煎,洗患处,可祛风止痒,用于荨麻疹。⑦取败酱草30克,水煎,洗患处,可清热凉血,用于荨麻疹。⑧取白杨树皮30克,白矾3克,水煎,洗患处;或茄子连根叶、明矾、食盐各适量,水煎熏洗,可祛风止痒,用于荨麻疹。⑨取蒺藜棵、苍耳棵各60克,水煎洗患处,可祛风解毒,除湿止痒,用于荨麻疹。⑩取荆芥、防风、薄荷、苏叶各15克,水煎洗患处,可疏散风热,解肌止痒,用于荨麻疹。

5.食疗 ①芋头茎炖猪排:取芋头茎(干茎30~60克),猪排骨适量,将芋头茎洗净,加适量猪排骨同炖至熟,调味服食。②蛇肉汤:取大乌梢蛇1条,去头宰杀后,洗净,加水适量煮汤,吃肉喝汤。③糖醋姜汤:取醋半碗,红糖100克,姜50克,将醋、红糖和切成细丝的姜同放入砂锅内水煎,去渣,每次饮1小杯,加温水调服,每日2次。④消疹汤:取马齿苋30克,乌梅、绿豆衣、地骨皮、金银花各15克,地龙干6克,加水煎汤,分2次服。

6.熏洗疗法 ①取香樟木或蚕砂30~60克,加水2500毫升煎汤,然后用热气熏,待水温适中时,用药汁洗患处,每日1~2次。②蟾蜍汤:取活蟾蜍3~4只去内脏,洗净后放入砂锅内煮至极烂,用纱布过滤去渣,留汤备用,搽洗患处,每日3次。

生活饮食调养

1.保持心情轻松愉快,避免烦恼,勿紧张忧愁。

2.平时注意观察过敏原,如发现对某种食物或药物、花草、猫狗可疑过敏时,应立即停用或隔离,对可疑致敏原应尽量避免接触。

3.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香燥、油炸、熏烤等食品,应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青菜、卷心菜、西红柿及柿子、橙子等,这些食物含有纤维素、果胶和维生素C,可促进消化,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血液渗出和局部水肿。

4.适当选用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类、水果类等,钙质是构成体内激素和维生素的主要成分,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并能抑制神经兴奋性,还有抗过敏作用。

5.忌食海腥发物和刺激性食物,如鱼、虾、蟹、鹅、羊、竹笋、大蒜、洋葱等。

6.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7.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每天室内要用湿布擦洗,防止积尘生螨。

8.被褥常晒、拍打,去除灰尘,防止螨虫过敏。

9.养成每天室外散步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避免伤风感冒加重病情。

10.戒烟酒,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