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017

第17章 怎样预防早

衰老是一切生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如果超越衰老的自然进程而出现的老化现象称为“早衰”。研究证明,只要及早预防,早衰是可以避免的。为此,提出以下几种预防措施,供中老年朋友参考。

1.心情开朗 调查资料表明,精神愉快,性格开朗的人到60岁仍能照常工作,患老年病的仅占3%;精神受到严重创伤、性格忧郁的人到50岁便自觉工作精力已减退一半,患老年病的高达40%。专家们指出,不良情绪不仅能减少脑血流量,影响人脑皮质功能,使大脑过早老化萎缩,出现中年期脑动脉硬化和智能衰退,而且易患多种老年性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力求心情开朗,尽量避免或缩小情绪波动,使心绪保持平静。

2.学会忘却 人生活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环境中,难免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将这些不顺心的事统统记在心上,频频激发“应激反应”,既加快衰老,又是疾病的祸根,故应及时忘掉该忘掉的事,轻轻松松地生活,以减少对大脑保卫系统的恶性刺激,维护身心健康。

3.饮食有节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嗜好,如偏食、长期饮酒、吸烟、贪食或暴饮,或摄入过多的高胆固醇食物等,都会损害身体的多种器官,从而破坏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致使机体生理指标下降,慢性病增多,体力不支,面容苍老无华,一般到40岁左右就提前出现老年期体征。

4.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能使各系统的生理活动更加协调,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长期过度疲劳会使损耗的体力得不到恢复,能量储备减少,致使重要器官提前老化。终日悠闲懒怠,无所事事,或缺少体育活动,血脉不畅,肺活量减少,大脑则发生废用性萎缩,加速衰老。

5.注意仪表 医学家们曾调查过3000余名老年人,发现注重衣着、喜欢“老来俏”的老年人患高血压、溃疡病、癌症等精神因素有关的疾病,比不注意仪表的老年人少30%以上。学者们指出,仪表反映人的精神面貌,老年人通过对仪表美的物质体验,能感到自己还“年轻”,心理即可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有助于消除忧伤感,调动机体潜能,以增强防病、抗病和抗衰老的能力。

6.听音乐 一曲节奏明快、悦耳动听的乐曲,会把你带入音乐之中,拂去你心中的不快,使你乐而忘忧。此时,体内的神经体液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达到调和内外、协调气血通行的效果。一曲威武雄壮、高昂激越的乐曲,可使人热血沸腾,激情满怀,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老年人应选择那些健康、高雅、曲调优美、节奏轻快舒缓的音乐,达到消除疲乏、怡情养性的目的。

7.练书画 有人把练书法、绘画比做“不练气功的气功锻炼”。首先,书法讲究意念,练习时必须平心静气,全神贯注,排除杂念,这与气功的呼吸锻炼和意守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书法、绘画都很讲究姿势,要求头端正,肩平齐、胸张背直,提肘恳腕,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在上肢,这与气功修炼的姿势极为接近。

8.适时垂钓 适合垂钓的地方多在郊外,经常到郊外去走走,本身是一种锻炼;其次,水边河畔,空气异常清新,负离子含量高,让人感到悠然自得,心旷神怡,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能起到镇静、催眠、降压、减轻疲劳的作用;另外,垂钓时静坐,而且鱼儿上钩,则欢快轻松之情溢于言表,从而达到内无思虑之患、外无体疲之忧的最佳养生境界。

9.对弈 善弈者长寿。一则对弈时全神贯注,意守棋局,杂念尽消;二则对弈得多动脑,脑细胞利用率高,有防止大脑动脉硬化、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10.养花 养花不仅可以供人欣赏,美化环境,令人赏心悦目,而且花的香味还能起到灭菌、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鲜花释放的芳香,通过人的嗅觉神经传人大脑后,令人气顺意畅,血脉调和,怡然自得,产生沁人心脾的快感。

11.放风筝 古人认为,放风筝时迎天顺气,拉线凝神,随风送病,百病皆除。尤其是与孙子、外孙一道,放眼高处随风飘游的风筝,聆听孩子的笑声,会让年老的你顿感童心焕发,杂念尽除。

12.跳舞 实验研究表明,即使交谊舞中的慢步舞,其能量消耗也为处于安静状态下的3~4倍。其次,跳舞时,舞蹈者要与音乐协调,必须全神贯注,集中于音乐、舞步中,加之轻松愉快的音乐伴奏和迷人灯光的衬托,既是一种美的享受,更能让人陶醉其中。

13.旅游 旅游可以使人饱览大自然的奇异风光和历史、文化习俗等人文景象,让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同时,置身在异域的风景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身心来一次短暂的流浪,更能让人获得放松。